【决定往生语录】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念佛之人往生一定(一)
第四十五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法语。法然上人对净土教法的开示,有诸多的法语,都可以令我们念佛人闻知信解之后,内心安心念佛。第四十五段文,是出自《答莲生书》这篇文的一段法语。这篇文是法然上人回答莲生法师所写的,其中有显示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道理,也可以使我们明白,念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法然上人《答莲生书》云:
【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持戒、诵经、诵咒、理观等行,非阿弥陀佛本愿行;愿生极乐之人,应先修本愿之念佛行。
不念佛,唯修别行,不能往生极乐,此理善导和尚所言故,但念佛是决定往生之业也。善导和尚是阿弥陀佛化身,故依其教而念佛之人,往生一定。】
这段文如果没有详细的探讨,彻底明白,或许会误解法然上人的意思,所以我们对佛经或祖论所说的法语,如果没有相当深入研究,融会贯通,有时候我们以自己的体会理解,会误解佛经的原意,也会误解祖师大德所开示的法语本意,所以这段文,应该谨慎深入了知。
“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一句话将第十八愿法藏菩萨选取用念佛要救度十方众生的道理说出来。法然上人净土思想,完全相承自善导大师,所以只要说到念佛之行,依靠佛的本愿,一定是别指第十八愿,因为善导大师、法然上人,鼓励专修,并没有鼓励杂修。
但是,就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发摄生三愿,要广度十方众生而言,有圣道教法也有净土教法,有专修也有杂修。摄生三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以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做一比较,第十八愿是专修法门,第十九愿是杂修法门。
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所开示的净土教法,可说完全是就第十八愿法门而言。这点我们如果知道,不论善导大师的开示或是法然上人的开示,我们就不会产生误解。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诸位菩萨经常聆听信愿开示,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第十八愿是念佛往生愿,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从第十八愿因愿文,我们可以得知,法藏菩萨要求十方众生修什么行,契入第十八愿的愿海呢?修“乃至十念”之因,所以第十八愿是专修法门,一点都没有错。因为第十八愿的因愿文,在修因,除了这句“乃至十念”以外,没有第二句因愿文说到修行,也没有第二种的修因,只有一种,就是“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以古佛的智慧,经过五劫思惟,想出用念佛最简易、最稳当,广度十方一切众生,回归极乐世界。也就是如此,所以法然上人才会说,“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在此“本愿”这两个字,是指第十八愿。
本愿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因地所发之愿叫做本愿;第二种意义是,真实之愿叫做本愿。就第一种意义而言,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的每一愿都称做本愿,这是就佛在菩萨的因地发愿而言。每一位菩萨在发愿,除了四弘誓愿的通愿是相同以外,其它不同的就是别愿。那么不管菩萨的发愿或者是世尊的说法,都有真实法与方便法。世尊说《法华经》,为了要令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人,契入唯一乘法,就是成佛,所以《法华经》主要要摄这三乘的圣人,会三归一,也就是要引导阿罗汉、引导辟支佛、引导菩萨,进入究竟圆满的佛道。所以将三乘法,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的教法,和成佛的一乘之法做一比较,三乘法是方便,一乘法是真实。
那么,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将这摄生三愿做一比较,也有真实法和方便法,第十八愿是真实法,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方便法。所以就因愿文而言,第十八愿是真实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方便愿。所以法然上人说,“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就是第十八愿,是真实之中之真实,所以古德称为本愿王,或者称为王本愿。
所以,善导大师说到本愿,或是法然上人说到本愿,通常是别指第十八愿,因为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一心念佛,乘佛愿力,往生报土,当然这就是第十八愿的修因,才能有如此殊胜的因与果。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舍一切六度万行不为本愿,取念佛做为本愿,所以第十八愿是念佛法门,因此法然上人说:“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持戒、诵经、诵咒、理观等行,非阿弥陀佛本愿行”。持戒不是阿弥陀佛本愿行,第十八愿法藏菩萨不是誓言以持戒做为广度十方众生的本愿,不是!是以念佛做为广度十方众生的本愿。
所以,就第十八愿法门而言,我们在娑婆因地要修第十八愿的行者,是以念佛为主,还是以持戒为主?以念佛为主。
这样的道理,若用在第十九愿,就不一定以念佛为主,因为第十九愿是杂修的法门。第十九愿的因愿文,法藏菩萨誓言要在成佛之后,在十方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行者的临终,现前接引,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愿的修因只有一句话——乃至十念。第十九愿的修因有两句话——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发菩提心是说发心,修诸功德是说起行,也就是你有发心当然要起行,有愿有行,愿行相资才能满愿。
那么,“修诸功德”这句因愿文,包括圣道门的教法,也包括净土门的教法,所以修诸功德包括念佛的修行,也包括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所以诸位菩萨,你如果看《净土圣贤录》,或者是看《往生集》,或者是看《法苑珠林》,或者是看《善女人往生传》,或者是看《近代往生随闻记》,这些记载念佛修行的传记,你会发觉,无论男众女众,无论大人小孩,无论专修杂修,都会往生极乐世界。专修有专修的因果,杂修有杂修的因果。所以,专修念佛的人,当然会相应第十八愿,杂修的行者,当然会相应第十九愿。所以法然上人说:“持戒、诵经、诵咒、理观等行,非阿弥陀佛本愿行”,这就是就第十八愿而言。就第十九愿而言,持戒、诵经、诵咒、理观,还有下面所说的这两个字“等行”,就是包括一切六度万行,包括一切八万四千法门,不论你是修观音法门、修地藏法门、修任何一个法门,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在临终,阿弥陀佛就决定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信愿在本愿山弥陀讲堂宣讲《善女人往生传》。《善女人往生传》这本书,总共有一百四十一则念佛、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的公案,清一色都是女众菩萨,所以书名才会说《善女人往生传》。我发觉,在一百四十一则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极乐世界的公案之中,有的善女人,她一生的修行,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专念大悲咒,甚至临终也是持大悲咒,也教导家亲眷属持大悲咒助她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大悲咒,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会往生吗?会!这就是第十九愿的修行。一生修大悲咒法门,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就契入第十九愿,与第十八愿不相契不相应。有的善女人一生专念观世音菩萨,在临命终也是念观世音菩萨,临终现前来接引的,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念观世音菩萨,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会往生吗?会!这样的往生就是往生化土,就是相应第十九愿。再来,也有很特殊,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不是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是念南无大势至菩萨。念大势至菩萨的圣号,求生极乐世界,会往生吗?会!临终的时候,就是大势至菩萨现前接引这位平生念大势至菩萨圣号的善女人,往生极乐世界。《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向世尊报告他在因地的修行,“我于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所以大势至菩萨有这样的愿力,要广度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净业行者,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在临命终,不只是阿弥陀佛现前会来接引我们,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甚至与我们有缘清净大海众菩萨,都会现前来迎接我们。诸位菩萨!我们在心中做这样的观想:将来我们临命终,有那么多的佛菩萨,团团围绕在我们的周身,对我们放光加持,那我们怎么可能会不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一生念佛修行,做早晚二课,听经闻法,行善布施,不就是为了要往生极乐世界,哪有可能说,在临终见到一大堆的佛菩萨现前来迎接,而不肯往生极乐世界?除非平生所说的往生极乐世界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现在信愿要很诚恳来请问诸位菩萨:你要往生极乐世界,是真的吗?是真的!那现在阿弥陀佛知道了,大势至菩萨也知道了,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都有愿力要接引念佛的人(——别说有菩萨随佛来迎接我们,事实上,我们将来临命终,要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人来就足够了,够不够?足够了,绝对足够了)。佛菩萨现前,威神加持,让你的内心不颠倒不凌乱,如入禅定,正念现前,随佛往生,就是如此。
所以,就第十八愿而言,不论是持戒、诵经、诵咒、理观,或者是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或者修观音法门、地藏法门、弥勒法门,或者参禅,或者修任何一个法门,这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行,所以不能相应第十八愿。
那么,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都是非常的慈悲,是鼓励十方众生,根据第十八愿修学,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就菩提。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说,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遵修普贤十大愿行,导归极乐,为什么?印光大师就说,为了要快速成就菩提故。
菩萨的修行,断惑证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圆满佛道,这是一条成就菩提的长远之路。那么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圣道门的教法,历劫修行,就是犹如在爬楼梯,楼梯的阶梯一阶一阶,慢慢的爬慢慢的走。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