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应该静静的分析所发生的事情,有所感悟,遇到事情的时候,付诸实践,就得到了磨炼。
这句话其实就是王阳明先生一直提倡并坚持的修养心性之道。王阳明先生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倡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
王阳明悟道图人生处处皆修行。王阳明认为,平时的工作、生活,就是人们修行的最好道场。
人生处处皆修行。普通人眼中,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与修行没有半点关系。生活是为了生存,工作是为了糊口,经常听到的相关词汇是“乏味”“机械”“劳累”“无聊”“真不想干了”等等,充满了俗世气味;而修行却是“高大上”的,经常听到的相关词汇则是“心灵”“修道”“正果”“悟道”等等,“修行”两个字本身就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超脱之感。但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平时的生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简单到你平时的穿衣、吃饭,平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皱眉,乃至你平时的一句话、一个念头,或者是办成一件小事、完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都是一种修行。
修行者人生处处皆修行。普通人眼中,修行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应该去偏远的深山老林,最好是有古庙静寺的深山老林,静坐下来,练练瑜伽,读读佛经,排除杂念,深深呼吸,或是去朝拜宗教圣地,比如去遥远的、海拔高达5000多米的西藏佛教神山,冒着生命危险无比虔诚地转上几圈,那样才算是所谓的修行。但是,这种所谓的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 “着相”了,有点装模作样,矫揉造作,简直是舍本逐末,或者说完全是为修行而修行。王阳明认为,平时人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就是人们修行的最好的地方。
修行者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一个多月后,他却向王阳明诉起苦来:“先生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每天有很多政事需要处理,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该官员吃了一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工作就是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
“我很愚昧,”该官员有点迷惑不解,“难道先生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在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工作,就从工作这件事上学习心学。例如,当你为官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该官员恍然大悟,心灵满载而归。
王阳明讲学图熟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他青少年时期玩世不恭,留着长发,吸食大麻 ,用嬉皮士的斑斑印记证明自己的卓尔不群。乔布斯曾去印度修行,也曾想去日本学禅,但一直无法真正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直到一位大师对他说,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乔布斯才决定留在美国并开创苹果公司,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事,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修行者人生处处皆修行。往往越是艰难处,越是最佳修行时。王阳明当年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大板之后再被贬到贵州龙场驿,期间还遭到追杀。到达贵州龙场驿之后,王阳明无处安身,只好栖身于山洞之中,此时王阳明政治上没有希望,生活中困苦无助,正是处于人生最低谷、最艰难的时候。如果王阳明就此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世间可能就没有以后的心学大师了。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借机静下心来,“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终于一朝悟道,创立了名扬千古的心学学说,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成为一代圣贤而永垂不朽。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王阳明和我们其实都应该感谢刘瑾,因为是刘瑾给了王阳明人生磨难的机会,是刘瑾最后成就了他。没有刘瑾,可能就没有王阳明心学,我们可能就没有机会学习这门旷世圣学。
王阳明悟道处——阳明洞人生处处皆修行。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王阳明对此的解释是: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致良知”,就是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的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
有一个叫南大吉的官员问王阳明:“我为政总有过失,先生为何没有说法?”
王阳明反问:“你有什么过失?”
南大吉就把自己为政的过失一一说给王阳明听。
王阳明听完后,意味深长地说:“你这些过失,我都指点过你。”
南大吉一愣:“您好像没说过。”
王阳明轻轻一笑道:“如果我没有说过,你是如何知道这些过失的?”
南大吉福至心灵,惊叫:“良知!”
王阳明点点头,南大吉兴奋地大笑而去。
几天后,南大吉又来见王阳明,叹息道:“如果身边有个能人经常提醒我,我在工作上犯的过失可能会少点。”
王阳明说:“你身边就是有个无所不能的人在时刻提醒你啊。”
南大吉略家思索,大声叫道:“良知!”
过了几天之后,南大吉又来问王阳明:“行为上有了过失可以改变,心上有了过失可如何是好?”
王阳明看了他一眼,说:“你现在良知已现,心上不可能有过失。心上没有过失,行为上也就不可能有过失。我从未见过心上有过失的人会用心工作,也从未见过用心工作的人心上还会有什么过失。”
人生处处皆修行,修行首先要修心。
我们目前所处的世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香车美女、别墅洋楼、鱼翅燕窝、鲍鱼熊掌。在这样一个充满无比诱惑的时代,面对这一切,人们便不能自已地浮躁起来、贪婪起来。似乎我们什么都想得到,似乎这些在我们心中都是最美好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心灵呢?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灵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它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我们只有找回自己的心灵,让它真正安静下来,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一花一世界人生处处皆修行。佛说:修行是走一条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最深远处的路。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
人生处处皆修行。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到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真谛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