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金刚经》的核心是什么?对俗人有何启示?六祖说…(学坛经)

发布时间:2023-09-20 01:04:10作者:心经原文网
《金刚经》的核心是什么?对俗人有何启示?六祖说…(学坛经)

题记:学《坛经》,长佛智,去烦恼,求幸福。

《坛经 · 般若品第二》经文(系列之六)

……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迷悟不同。

迷心外现,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心执,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

经义“人生君”解

《金刚经》功德无量,它启示我们成佛(或解脱烦恼)的关键是,“心不驻留于幸福痛苦、成败得失、健康夭寿、爱恨情仇等身外之一切,甚至也不执著于“对身外一切不驻留”本身(即对“不驻留“的刻意追求也是一种“心执”,也需要破除)。让心永远随缘任运,自由通达,无所滞碍。

说得简略一些,这个意思就是,让心“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心执,通达无碍”。这就是“般若智”!

人人都有般若智,在这个意义上说,凡人和佛一样,这就叫“凡人即佛”。只要我们相信、勤修并“见到”般若智,愚人就等同于智者了,凡人也就等同于佛了。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这就是《金刚经》启示我们的法门。由于这个法门讲究“先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即一念成佛,一念成凡,所以,此法门通常叫“顿教”。

爱学习的你们啊,“顿教”是最上乘法门,适合大智上根之人修。智慧不够、根性不利的人初闻此法,往往心生不信。

如果把顿教比作从天而降的特大暴雨,根性不利之人就是不结实的城邑村落,上根之人就是宽阔无边的大海。

不结实的城邑村落经受不住暴雨的冲刷,往往会如枣叶般飘零无定。而无边的大海,面对再大的暴雨,永远都是不增不减的样子。

也就是说,大智上根之人听闻《金刚经》之顿教法门,往往会透过字面意思,理解它的深刻意涵,进而心灵开悟,明白自性中本有般若之智。

进而开发自性,用般若智慧普照一切,实现解脱烦恼、见性成佛之境界。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不能开悟,心生不信。

实际上,上根之人与小根之人自性中的般若智是没有差别的。那为什么上根之人闻此法能悟,而小根之人闻此法不悟呢?这是因为小根之人邪见太深,烦恼太重,犹如浓云覆日般遮蔽了自性般若。

受邪见与烦恼影响,小根之人不理解佛在自性,往往不悟自性,向外觅佛,修来修去终无所得。

而上根之人,理解了顿教法门,不向外求佛,重在向内修自性,常起“正见”,用正见克服烦恼尘劳,随缘任运,不染不住,自由通达,这就是“见性”。

话又说回来,爱学习的你们啊,如果自己是小根之人,你们也不要气馁。世上的人本来就愚智有别,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从众多的佛家典籍中也能看出一二来:佛家典籍数量众多,层次各别,这实际就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人而创造出来的。

再说,愚与智之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愚者勤学好问,虚心向智者学习,智者积极为之解说,愚者豁然开朗了,就与智者无别了。

启示“人生君“评

“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心执,通达无碍”,这几句话大约是这段经文的最重要所在了。

这几句话是六祖用来描述发扬自心般若智后的心灵状态或生活状态。用俗语来说,大约相当于“心灵自由,精神不滞”。也就是说,在六祖看来,解脱烦恼之人的心应该永远自由自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应影响他的精神。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种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之苦。其中,五蕴炽盛苦只有修佛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体会到,对于生活在“欲界”的你我俗人来说,人生痛苦大体不出前七苦。

细细想来,这“人生前七苦”之所以让我们俗人痛苦,大约主要因为我们的心总愿意“住”在快乐的境界,不愿意触碰我们不想遭遇的事。理智地想来,这些我们不愿面对的事其实是生之必然。不愿面对这些“生之必然”的想法大约就是佛教所讲的妄念吧!

我们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妄念大约就是六祖所讲的“心执”“心住”之意吧!也就是说,我们“心执著”于我们认为快乐的事情,“住”在我们不愿意离开的地方。

闭着眼睛拒绝承认不快乐的事情与境界是人生之必然的事实。因此生出了无限烦恼。而这些烦恼的根源恰恰来源于我们的”心执”与“心住”,也就是来源于“心不能自由”“精神不能无滞”。

如果我们的心不“执”于快乐的境界,也不“住”于自己愿意生活的境界,而是清楚明白地告诉自已,人生七苦是谁也逃不脱的生之必然。这大约就是六祖所讲的“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心执,通达无碍“之意吧?这也就是“心灵自由,精神不滞”之意吧?

心灵自由了,精神不滞了,于是:

“亲朋欢聚、爱情甜密、事业成功之时,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之中,不因担忧快乐易逝而影响情绪。曲终人散、爱情凋零、事业失败之日,我们也能明白这是生之必然,不让悔恨、抱怨霸占了我们的心情。

青春年少、体魄健康之时,我们能完全享受这青春盛宴,不因“成长的烦恼”辜负了大好韶光。青春已逝、年老多病之秋,我们也能快乐接受出自生之必然的身体变化,不让“不甘”与“不承认”演绎出掩耳盗铃之闹剧。……

这类“不住”于快乐,也“淡然”于痛苦的心灵状态;“不执”于青春,也“心甘”于年老的精神境界……,或许正是我们俗人终身幸福的秘密所在。个中原因除了这是得道高僧的睿智启示之外,毕竟还有“幸福是一种心态”“庸人自扰”之类的切身体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