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佛教那些事儿(第七部分)
我们都熟知达摩祖师的故事,然而有三个细节大家也许不知道:
1.达摩来到南朝时,见到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萧衍非常兴奋,可一番长谈后,达摩认为萧衍并没有领悟佛法,与他话不投机,于是悄悄渡过长江,来到了北魏境内的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苇渡江”与“闭关面壁”。
图:达摩坐禅2、梁武帝萧衍笃信的是南传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而达摩是大乘佛教,所以达摩和萧衍是不可能聊得到一起去的,在佛教内部,大乘与小乘势同水火,其矛盾比和异教的矛盾还要尖锐。
3、达摩虽然强调坐禅,但他开创的宗派正名却不叫禅宗,而叫楞伽宗,因为他奉行的经典是《楞伽经》,是直到第五代传人弘忍时,才开始变为禅宗。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达摩修行方式“坐禅”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首先说一下“禅”的来历:禅,是古印度人的一种修行方式,属于瑜伽的一种,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记载了瑜伽的八个步骤,“禅”就是其中的一个,名叫“禅那”,强调呼吸、入静和冥想,最后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达摩的坐禅和古印度的瑜伽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核心是“壁观”,也就是俗称的“面壁”,顾名思义,就是面对一面墙打坐,“面壁思过”就是这么来的。达摩的坐禅其实有着很浓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婆罗门教的教徒很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行,包括佛陀的菩提树下悟道,也是通过坐禅的方式。
达摩将坐禅进行了一定的升华,分成了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从精神意识上来坐禅,行入就是从实际行动上来坐禅,行入又分成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具体就不展开细说了,总之用一句俗话总结,就是:
无欲无求,宠辱不惊。
请大家记住达摩的这种坐禅方式,这个是佛教最传统、最普遍的修行方式。
好,我们让时间轴继续拨动,南北朝之后紧接着的就是隋唐盛世,唐朝虽然以道教为国教,但佛教的影响力也在猛涨,我们熟知的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就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唐三藏的法号是玄奘,而所谓“三藏”,并不是法号,而是尊称,佛学经典分成经、律、论三大部分,经就是佛陀及其弟子的讲话,律就是各门各派的戒律,论就是对经和律的再解释,只有同时精通这三大部分的僧人才能被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师从印度高僧戒贤,其思想继承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印度高僧世亲那里,都是唯识派,所以玄奘回国后开创的宗派是“唯识宗”,也叫法相宗,以《成唯识论》为其代表,唯识宗是佛教所有宗派里最有高知倾向的一派,概念最繁琐,理论最复杂,逻辑最烧脑,所以流传起来也最难,简单讲,唯识宗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阿赖耶识”创造出来的,“阿赖耶识”可以理解成是某种深层意识,打个比方,你好比就是网游世界中的那个虚拟人物,而“阿赖耶识”就好比是你背后的玩家。熟悉日本漫画《圣斗士星矢》的朋友应该会有印象,在这部作品里把“阿赖耶识”叫做人的第八感,由处女座沙加在沙罗双树园参悟觉醒。在这个沙罗双树园里,东西南北四面都各有两株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枯一荣,即“四枯四荣”,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就来源于此。不多说了,总之唯识宗是所有佛教宗派里最彻底的唯心论宗派。
另外,玄奘的弟子可不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真正的弟子是窥基,大唐名将尉迟恭的侄子。
说回达摩,伴随着隋唐盛世,他创立的宗派也随之来到了第五代传人弘忍,时逢唐高宗年间。
弘忍的门下有两位弟子,一位叫神秀,一位叫慧能,故事的梗概很多人都知道,弘忍为了考验他俩对佛法的理解,分别让二人作了一首偈(也就是佛学中的诗文)。
神秀的偈如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的偈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虽然不一定清楚他们究竟在争论什么,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二人是针锋相对的,五祖弘忍最后站在了慧能的一边,把衣钵传给了慧能,让慧能连夜下山,渡江南下,自此禅宗分裂成了南北两派。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下,神秀和慧能的根本分歧究竟在哪?你也许会说就是渐悟和顿悟的分歧,但其实不是,或者说在当时并不是。前文我提到过,“渐顿之分”是早在佛教徒传法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的,千百年来大家都没有争出个胜败,在神秀和慧能的时代,这个分歧大家都知道,并没怎么去较真,是在南北分家之后,矛盾才日益凸显的。在他俩写下佛偈时,分歧其实并不在于渐悟还是顿悟,而是在于要不要通过坐禅来领悟佛法。
我们现在知道,坐禅是从印度一直流传至中原的修行传统,神秀是主张要坐禅的,这个很符合传统,是谨遵达摩教诲的,可是慧能为什么要反对坐禅呢?要知道,当时全国的佛教宗派都是在坐禅,并不只有禅宗一派,我在上一章也说过,坐禅是整个佛教最传统、最普遍的修行方式,达摩一派只不过是格外强调坐禅而已,慧能这么做等于是离经叛道,违背了达摩的祖训,并且还让自己孤立于众派之外了,他究竟从哪得出的依据?
答案在《六祖坛经》中。关于这部书,我们下章再讲。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大器晚橙”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