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应身,随类应身,《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己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所以无论现什么身,即使现身在地狱教化众生,像地藏菩萨一样,也是清净本然。众生看菩萨,就像众生一样,也得受苦受难,菩萨清净本然,他没有起心动念,刚才说了,连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没有。法身菩萨也能做到,像极乐世界四十一位法身菩萨,但是他们应化的时候没有起心动念,带着起心动念的习气,妙觉果位里头不带无明的习气,不带。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不是三千年前才成佛的;阿弥陀佛也是的,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他是来表演的,是来应化的,在我们世间表演,好像八相成道,那是唱戏,舞台表演的,不是真的。八相成道,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有没有带着起心动念的习气?也没有。我们现在了解这一点,承认这一点,对这个不怀疑了,他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表演得那么自然,就是此地讲的法尔如是,表演那么逼真、那么自然。这个境界是大乘教里面说「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通常讲华严境界,不可思议。
这个自然,确确实实含着自性本然的意思。「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际讲它就是自性,讲自性之本然是自性起作用。自性起作用永远是清净的,绝不染污,在地狱也不染污,所以他能够随类现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只要有缘他就现身。所以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应,大乘经教里跟我们说,感应有四种,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决定有应,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佛真应。我们认真努力学佛,学佛什么?学佛放下烦恼习气,对我们自己就有感应、就有好处,可是自己并不知道。佛菩萨帮助我们,我们不晓得,身体的健康,疾病自然就好了、就没了。冥冥当中佛菩萨在加持你,你修行如法,如法它就有感应。
在事上我们把杀盗淫妄酒断掉,要从心地里头去断掉,这是五戒,五戒是根本戒,一定要持得很干净。干净的样子是什么?是贪瞋痴慢疑没有了,那就真干净,还有贪瞋痴慢疑没干净。外表做的样子,里面还不行。外面是五恶,这五种坏事,里面贪瞋痴慢疑叫五毒,你毒还没有断掉。恼怒怨恨,那是习气、情绪,还有这些情绪发作,这证明你没断;怨恨恼怒烦没有了,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不会有这些发作,你的心才叫真清净。到这个境界佛加持你,加持你,你身上这些病毒全部都化解了,你恢复到真正的健康;烦恼没有了,智慧现前,转烦恼为菩提,智慧现前了。智慧能解决问题,智慧能帮助你提升,智慧能化解灾难。个人的灾难病苦,还有外面所谓是自然灾害,都能避免;家庭的灾难,我们居住这个地区的灾难,统统有关联。这是中国古人常讲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地的福从哪来?是人,人有福,地就有福。因为地有福,一般没福的人住在这个地方,他也沾了福的光。所以一个人有福,这一片附近的人都不会遭殃。这个功德就很大。有意无意当中、有形无形当中,你干了真的好事,你让这个地区少灾少难,让这个地区安稳和谐。这个都是自性的本然。
...
「无一物,故不落有边」,无一物,「容万物,则不落空边」,空有二边都不落。要怎样才能够契入?不起心、不动念就契入。所以起心动念,大乘经里面称它作无始无明。无明上面加个无始,显出它的真义、真理。无始是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告诉你这是假的,不是真的,别当真。为什么?如果一当真,你又起分别、起执着,就坏了,立刻就堕落。所以加个无始提醒你,它没开始,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束。无始当然就无终,无生当然就无灭,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一切法本来就无始无终。如果有始有终,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有生有灭也是真的,也不是假的,根本没有生灭。那我们凡夫在迷,迷什么?无生灭当中以为有生灭,迷了,无始终以为它有始终,这迷了。迷悟都是一念,一念迷,念念迷;一念觉,念念觉。怎样转迷为悟?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枢纽。无一物是性德,自性本来如是;容万物也是性德,本来也是如是。
「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容万物而无一物」,空有二边都不存在,佛法给它取个名字叫「从容中道」,我们经文里叫「适得其中」,适就是洽合,就这个意思,得是契会,中是中道。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