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参加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的感想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2-08-26 16:55:16作者:心经原文网

  参加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的感想与建议

  ※ 作者: 方广锠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

  一、两岸一同关心中国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大约两千年,在这世纪交替之时,中国大陆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而大陆佛教也同样在恢复发展,并面临着重大的转机。这一转机的成败、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佛教将来长时期的发展轨迹。所以,“中国佛教向何处去”这一问题,与佛教有关的人都不应轻忽。

  此次蒙惠空法师盛情,赴台参加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并参访了台湾诸多佛学院及佛教界所办大学,对于台湾佛教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于中国佛教将来的发展方向启发颇多。

  我常想,宗教之所以能够存在,其理由与价值在于它不共世间的宗教性。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也就在于它不共其他宗教的固有特性。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推论,汉传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有着既能够满足汉民族宗教需求,又不共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固有特性。这个题目很大,也不是本文想要论述的内容。但却是本文立论的基点。

  二、成长与隐忧

  大陆佛教这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我曾经称这二十年来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主要表现为经过五十年代的相对沉寂,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后,濒临危机的佛教僧团的迅速恢复与壮大,大批寺院的重建与新建。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寺院香火日益兴盛。对佛教来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随着寺院经济力量的壮大,信徒资源的扩展,有些寺院不是将精力放在努力提高僧团的自我素质,以及化俗济世、进一步扩展佛教的社会功能上,而是孜孜于扩修寺院,再塑金身。由此出现所谓“庙多僧少,佛大僧小”的畸形发展局面。部分人求利养而出家,因缺乏必要的信仰情操,他们行为直接败坏了教团的风气,也在信众中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外的一些力量在经济上利用佛教的做法相当严重,更是直接扭曲了佛教的形象,危害无穷。也就是说,在佛教大发展的潮流中,一些消极现象也正在涌动,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切与隐忧。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佛教协会大声疾呼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包括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组织等诸多方面,呼吁将提高四众素质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许多有条件的寺院与有远见的寺院住持也纷纷开办各类佛学院、佛教研究所,这则是佛教大发展势头中的积极因素。上述两种因素与其他一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将决定中国佛教的未来。

  面对中国佛教的现状,还出现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与关切,这就是在大陆的部分僧人与信众中,出现一种向印度初期佛教回归的基要主义倾向,以及向南传、藏传佛教寻求解脱之路的积极努力。对于这一现象的本质,本文暂且称之为“出离汉传佛教现象”。此现象主要表现在倾向于对初期佛教戒律的寻求,并进而走向对初期佛教修持方法的探究。对戒律的寻求显然是对佛教界当前种种乱象的一种抗议;而对修持方法的探究则源于对汉传佛教传统修持方式的不满。由于对传统修持方式不满,所以不少人到印度初期佛教,乃至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去寻找更加“有效”的修持之路。“出离汉传佛教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看来它与日本近年兴起的“批判佛教”似乎一脉相承,遥为呼应,但实际却是两回事。日本的“批判佛教”基本上是教外对汉传佛教的一种学理批判性否定。而“出离汉传佛教现象”则是教内的反拨,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是对汉传佛教历史的一种反思与总结,对汉传佛教未来的一种探究。实际上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这种反思与探究,而彻底完成这一反思与总结,开创中国佛教新的未来的这一历史责任,已经无可推卸地落到当代人的身上。

  三、修证问题的缺位

  修持问题为何在当前凸现?王雷泉先生的一段话可以参考:“佛教既是重自内证的宗教,故佛教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也就建立在现量(证悟)之基础上。在佛教向世俗社会快速普及的同时,事实上也在大量消耗自己的宗教资源。所谓‘边缘化\’,就是偏离作为佛教根基的出离心和内证精神,仅仅满足于在社会层圈和文化层圈中较为浅层和表层的效应,在表面繁忙热闹的大场面下,恰恰是修证法门的缺位。”〈1〉但这只是对问题的一种表层描述,因为真正的问题还在于部分想认真修持的僧人,也苦于不知怎样修持,才能了却生死,通达成佛成祖的道路。

  我曾经与一些年青僧人、信徒交谈,他们普遍的苦闷是个人虽然信佛,虽然出家,却不知应该怎样修持。他们说,现在所缺乏的,是威仪彬彬,能够引发信众归依心、引导修持的导师。所以不少人才向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寻找归心之处。他们认为,虽然对藏传佛教修持的某些具体内容不能接受,但藏传佛教把一个人从凡夫到佛的道路,指画得清清楚楚,使进道者有章可循。这种进道次第,正是汉传佛教目前所缺乏的。而南传佛教与社会信众保持着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也正是汉传佛教目前的薄弱之处。

  导师问题不在本文探讨之列。就修持方法而言,两千年来中国诸多高僧大德开创的种种修持方法,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僧人的宗教需求,以至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到初期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去寻求解脱之路?这个问题有历史的渊源、承续及发展,也有现实的传承、内悟与经证,有导师、理论及传统的修证法门如何应时应机等问题,还有王雷泉所谓的“边缘化效应”,盘根错节,不是一篇小文章能够讲得清的。总之,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的确造成当代中国佛教修证法门的缺位,这是“出离汉传佛教〈2〉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惠空法师谓“佛法尊贵在于不共之真实解脱”,诚哉斯言。修持方法问题不解决,“真实解脱”就落空,佛教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一点讲,修持问题实在是中国佛教转轨期中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若解决得好,将对后转轨期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解决与因应之道

  由此,将修持问题作为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中心议题,连续两届,集中两岸教界、学界诸方人士共同探讨,实在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回顾这些年来两岸的各种佛教研讨会,似乎还没有专门探讨修持问题的,由此更加体现了主持人惠空法师的睿眼与卓识。主持人将研讨会的主题界定在汉传佛教传统的“念佛与禅”上,也是独具只眼。我很赞同到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去寻求新的修持方法,以为汉传佛教进一步发展的营养。但千百年来汉传佛教诸多高僧大德创持、传承的修持法门应有其合理性在,的确需要一大批有心人认真发掘,让它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发挥出新的光辉。当然,兹事体大,不是一次、两次研讨会能够解决的,需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下去。再说,修持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有一批人去实实在在地践行。如果能够把研讨会(理论的探讨)与实修班(实际的修持)结合起来,也许可以得到相互促进的更好效果,以尽快解决中国佛教当前修持法门缺位的现状。

  就佛教修持而言,本人是外行,缺乏实际的体验。但就多年研究佛教的体会而言,我认为为除了实际的修持方法之外,理论的创新也是当前中国佛教不可忽视的中心问题之一。我曾着文认为汉传佛教的衰落期始于会昌废佛,因为其后佛教的各宗派大多衰微,只有禅宗与净土宗保持持久的影响。净土宗本来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禅宗的创宗时期,亦即理论创新时期已经过去,此时的禅宗五派在教学风格上各有特色,但在基本理论方面既无甚差异,也没有什么新的引人注目的发展。因此,我们说佛教趋于衰落,首先表现在佛教在义理方面失去活力,日益枯萎。关于当时佛教义理枯萎的原因,在拙作《佛教志》中有所论述〈3〉,这里不再赘论。所以当代佛教要复兴,在于有无应时应机的新理论。“人间佛教”已经提出数十年,至今,它还缺乏必要的理论充实。理论是实践的升华,几十年来,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佛教的实践已经大大超越前代,出现种种新的形态,由此我们更加痛感理论的滞后。因为一定的修持方法必定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修持方法。修持方法的发展必定导致理论的发展,同理,理论的发展也必定推动相应的修持方法的产生与发展,这一点在佛教史上可以得到证明。如果认为“佛教理论过于歧杂,不如暂且置而不论,先从修持方法入手去解决问题”这种想法作为权宜之计或者还可以说得过去,作为指导方针则未免失之偏颇。而当修持方法已经发展,而我们还一味从传统佛典中去寻找经证,以判别这种修持方法的是或非,恐怕也难免胶柱求瑟之嫌。如何寻求理论与修持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修持中发展理论,在发展理论中发展修持,大约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诚如是,则中国佛教幸甚!

  五、对于此次会议的建言

  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参加过不少。这次的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确是比较成功的一次。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主持者的对研讨会目标的设定,及会前大量的努力,也归功于筹备人员及大批志工对会议的无私奉献。为了进一步办好将来的类似会议,我想也许可以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第一、这次研讨会与一些旨在交流资讯的会议不同,是针对一个主题认真研讨,以期解决一点问题。所以主题比较集中,研讨的问题也比较专门。这样的研讨会,与会者如果不是事先将有关论文认真阅读一遍,仅凭借发表者12分钟的简单介绍,一般只能大致了解基本论点,很难对该论文有全面掌握。这样,就较难有的放矢地提出中肯的意见,有碍论题的深入探讨。因此,如果能够提早若干时间把论文发到有关人等,特别是主要参加者手中,使这些人事先有所准备,则对于在会议上有效利用时间,深入研讨问题。此外,也可以选取会上大家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再另行召集小型的专门研讨会,以争取把这几个问题谈深、谈透。

  第二、设立评议人评议论文,是一个引导会议深入展开讨论的有效方式。这一点值得大陆的学术会议今后仿效。但评议人应该切实负起责任,认真阅读与客观评论每一篇论文,真正对现场讨论起到引导作用。所以,会议主持人聘好评议人及评议人认真对待自己允诺的评议工作,也是使会议得以圆满的重要因素。

  办一个会是很累人的,办一个两岸的会,更加不易。我在上面提出的两点建议,不是仅凭会议筹备者主观努力就能够做到,还需要各个方面,特别是论文发表人、评议人以及会议参加者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做好。这次的会议已经开得很好,很成功,所以上面提的两点未免有求全责备之嫌。然而,正因为会议的主题非常重要,会议又开得很好,才使我对这一会议抱有莫大的希望,才苛求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区区此意,当获诸方谅解。

\

  最后,对会议的支援人惠空法师以及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付出巨大劳动的诸位再次表示衷心的敬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