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0

发布时间:2024-12-12 01:38:13作者:心经原文网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0

具戒之人世间赞,人天圣位以戒得。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的如母有情能够得到人天的暂时安乐和究竟的解脱安乐,所以我们来学习《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又,诸有主鸟衔宝物去,为野鸟所夺;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

整个一长段都是讲不同的戒相。前面是野鸟把居士的庄严具叼走了,衔走了,然后遇到有主鸟从野鸟那里夺过来,居士以一个盗心去夺有主鸟,就犯不可悔。因为他已经成就了犯盗戒的六缘:他物,他物想,起盗心,兴方便,值五钱,举离本处,这样子六个都有了,所以从鸟的主人那边得罪,犯不可悔。

如果是还没有夺取这个有主鸟的时候,在等待的时候,是中可悔,是方便罪。

另一个方面,如果是有主人的鸟来衔了这个宝物,给野鸟(野鸟是无主的)所夺了,居士以盗心从野鸟那边取过来,这个是犯中可悔,那是从盗心来结罪的。

【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

这个中可悔,蕅益智旭大师在《笺要》里认为是流通的时候搞错掉,应该是小可悔。在等待那个野鸟,从野鸟那边夺取过来,这个时间之内是犯小可悔。

弘一律师也支持蕅益智旭法师这个观点,他就从《大律》里面抄录一段出来补充解释:“以偷夺心,夺野鸟取,偷兰遮。若待鸟时,突吉罗。”所以可以证明这个就是小可悔,小可悔罪。

【余亦如上。若居士蒲博,以盗心转齿胜他,得五钱者,犯不可悔。】

“蒲博”:“蒲”就是摴蒲,“博”就是博钱。“摴蒲”本来是指下棋,以下棋来作赌注,来赌钱。

“以盗心转齿胜他”:他用来作为赌钱的骰子,比方说是象棋子,或者围棋子,这个都称为“齿”;“转齿”就是把筹码、骰子或者象棋偷偷地换掉,然后来赢其他人的钱,所以称为“转齿胜他”。

“得五钱者,犯不可悔。”所得的这个财物超过五钱,超过2.47元的价值就犯不可悔。

根据《优婆塞戒经》和《梵网经》,这个“蒲博”都是属于犯轻垢。如果受了菩萨戒,赌钱这些是属于犯轻垢。乃至于耗费光阴,去下象棋,玩种种的游戏,都是犯轻垢。但是这里面只是讲五戒,所以下象棋那些是没有犯五戒。如果“转齿胜他”,偷偷地把那些筹码换掉来赢他的钱,这个就是盗心,所以超过那个金额就犯根本罪,不可悔。

【若有居士以盗心偷舍利,犯中可悔。】

以偷盗的心来偷佛菩萨和诸大圣者的舍利犯中可悔。因为这个无法去计算舍利的价值。

【若以恭敬心而作是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者,无犯。】

如果是以清净心,恭恭敬敬来请这个舍利供养是无犯。在古时候都没有好像贩卖舍利这些事情,所以如果以清净心来求得佛舍利供养,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就不同了,人心越来越低劣,甚至于会有人拿舍利子来卖钱,或者是变相地来卖钱。如果是以一个盗心来取此舍利,来谋利的话,就会按照他所卖的那个钱来论他犯偷盗戒的罪。所以我们在求取舍利的时候,到底是清净心还是贪心,就各人心知。如果是本身内在心没有清净,口里说不贪心的话,又变成犯了一个妄语了。

在《梵网经菩萨戒本》的轻戒第31条里面有说到:“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象”,应该马上自己去取物来赎回佛菩萨形像,不赎回来也是犯轻戒。何况是现在有一些不如法的,甚至于拿来贩卖,那样子就更加不如法了。

【若居士以盗心取经卷,犯不可悔,计值轻重。】

如果是以偷盗的心来取经卷,根据她的价值,如果超过就是犯不可悔罪。如果取经卷去学习,没有一个永久地占有心,学习完以后还是赶快送回来,这样子是可以通忏悔。

【夫盗田者,有二因缘夺他田地:一者,相言;二者,作相。】

这个犯盗是争夺世间的那些田产。“一者相言”,告状,诉讼到官府。“二者作相”,在地界上面立那些标志,立标示界,这个称为“作相”。

【若居士为地故,言他得胜,若作异相,过分得地,值五钱者,犯不可悔。】

如果是以一个盗心来做这些手脚,或者通过官府,或者是自己在立地标的时候,标过界一些,如果超过这个价值都是犯不可悔。所以我们应该要谨慎,在一切行为之中都不犯盗戒,并且要心量宽广,不要争夺这些外在的财产。

清朝时候,安徽的桐城,有一个宰相叫做张英。他的邻居建房子占了他家里三尺地,管家马上就写信给他,他回一封信就说——

万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以后就很惭愧,也就没有去争夺了。而对方也很感动,所以也就主动把张家那个地让出来,并且自己家里面的地还往后再退三尺,就是六尺巷。应该学习这样子,不可以以盗心来侵占。

【有诸居士应输估税而不输,至五钱者,犯不可悔。】

如果是应该要纳税,但是没有纳税,超过五钱,是犯不可悔。

【复有居士至关税处,语诸居士:“汝为我过此物,与汝半税。”为持过者,违税五钱,犯不可悔。居士若示人异道,使令失税,物值五钱,犯中可悔。若税处有贼及恶兽或饥饿,故示异道,令免斯害,不犯。】

这一段是讲过海关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讲:“你帮我把这一件东西带过去,过得那边以后,应该交的税款给一半你。”如果你带过去了,偷的这个税是超过五钱,是犯不可悔。

“若示人异道”,异道就是另一条路,如果给人家去开方便门,可以不通过那个关口,另外有一条小路可以偷偷地过去,然后也不用纳税。如果“示人异道,使令失税”,国家的这个税收流失超过五钱是犯中可悔。

这一段是比较略一些。弘一律师根据《大律》有一个补充,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若估客语:与过是物。与过者,是税物值五钱,犯不可悔。”本来应该纳税的,但是那个人他没纳税,他就请你给他带过去。带过去的话,如果应该纳的税超过五钱,你就犯不可悔。你是好心帮人家带东西,为什么还是犯了?因为你犯了一个随教盗,人家犯偷盗,他教你作,你就帮他作了,这样子是同犯,所以犯不可悔。

“若估客到关,语与过是物,税值当与半。与过者,亦尔。”如果说:“你给我带过去,应该纳的税我给一半你。”你给他带过去也是犯不可悔。

“若云税值尽与汝者,亦尔。”如果说:“那些应该纳的税我全部都给你。”那你帮他带过去,也还是犯不可悔。

并且“若估客到关,示异道令过,断官税物,是税物值五钱,犯不可悔。”如果说要过海关的人已经到了,然后你给他另外指一条路,可以不纳税,这个税额超过五钱以上也就犯不可悔。

“若估客未到关,示异道令过,断官税物,是税物值五钱,犯中可悔。”这个就是说那个人还没有到,你预先告诉他,另外有一条路可以过去,这样子断官税物是犯中可悔。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犯,也就是说那个税处有强盗或者有恶兽,因为种种的客观原因,就告诉他从另一条路走,让他不要受伤害,这样子是不犯的。

总而言之,就是过海关的时候也好,最好不要帮人家带东西,因为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并且就算是其他人找你借东西,或者寄存东西在你这里面,你都应该当场看一下,并且在还给他的时候也应该要看一下,这样子就可以防范一些误会的产生。

《五分律》第二十九卷上面说:“时跋难陀与估客共道行,到关税处。”当时有一位比丘跋难陀,他与那些做生意的人一起走到海关那里,做生意的人突然要借他的背囊用一用。“估客从跋难陀借囊,密以大价珠著囊中,还之,跋难陀不觉。出关已,索囊中珠。跋难陀言,我不取汝珠。估客云,汝实不取我。”

汝实没有拿我的宝珠。就是说做生意这个人为了逃税,做了一个手脚,他先跟这位法师说:“我借你的背囊用一用。”然后偷偷地在他的背囊里面放了一个价值很高的宝珠,然后就把背囊还给跋难陀。跟随跋难陀一起过关以后,他就要求跋难陀把背囊里面的宝珠还给他。跋难陀说:“我没有拿你的珠子。”

估客就说:“汝实不取。我向汝借囊,以珠著中耳。即还其珠。”你确实没有拿我的,但是我前面向你借背囊的时候就偷偷地放在里面了,你现在还给我好了。然后就把珠子给他。但是跋难陀事后就起了一个疑惑心,想着:“我这样子是不是犯盗了?”

“生疑,问佛。佛言,不犯。若欲出关,人从借物,还已,应抖擞看,犯者下品罪。”你这样子犯是没有犯,因为你没有盗心,没有说偷盗,或者偷税、漏税,盗海关关税,你没有那个意思,完全都不知情。但是以后做事情就要谨慎,如果人家向你借东西,还的时候你要抖擞看,如果没有做就是下品罪。所以在海关或者其它这些,最好就不要帮人家拿东西去过关,免得招来一些麻烦。

【又有居士与贼共谋,破诸村落,得物共分,值五钱者,犯不可悔。】

与那些强盗小偷共同商量去劫掠村庄,得到的物品共分,值五钱就犯不可悔。

【盗无足众生者,蛭虫、】

“蛭虫”,水蛭。水蛭就是蚂蝗,可以做药的。

【于投罗虫等,】

一种虫。

【人取举著器中,居士从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选择如上。】

因为已经超过那个价值,并且又已经举离了本处,所以就是不可悔。没有举离本处是可悔。

【盗二足三足众生者,】

这一类就是说去偷那些动物,两条腿的,还有一些是三足。三足,比方说,中国的古书上面记载,大禹的父亲单名叫做鲧。他的父亲因为治水无功,所以就给舜帝杀之于羽山,他的神识就化为一个三足的鳖,这样子是三足的众生。

【人及鹅、鹰、鹦鹉、鸟等,是诸鸟在笼樊中,若盗心取者,犯不可悔。余如上说。】

本来鹅、鹦鹉、鸟,那些都关在笼子里面,你犯盗心,那个六缘成犯,六个缘都有了,已经举离本处了,所以就犯不可悔。起了盗心,也兴了方便,但是还没有举离本处,还是可悔罪。

【盗人有两种:一者,担去;二者,共期。】

那些贩卖人口是属于犯重的偷盗戒。

“盗人有两种:一者,担去”,好像古时候那些盗匪,强行地抢走那些妇女、小孩,或者绑架,这样子是“担去”。

“共期”,就是欺骗他。比方说要拐卖、拐骗那个小孩子,就跟他说:“你父亲在某某地方出事了,你现在跟我来,上我的车,我带你去。”这个小孩子如果两足移动了,过二双步,也就是说只要这个小孩子跟着他走了,并且走了不到一尺的距离,这个人就犯了不可悔,不可悔罪。

【若居士以盗心担人著肩上,人两足离地,犯不可悔。】

做绑架,他两足已经离开地面就犯了,犯了不可悔的根本罪。

【若共期,行过二双步,犯不可悔。】

“二双步”在《高丽藏本》的《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和《一切经音义》上面都是写作“二叟步”,也就是老年人走两步路的距离,一般是不到一尺,如果超过这个就犯不可悔。

【余皆如上说。盗四足者,象、马、牛、羊也。人以绳系著一处,以盗心牵将过四双步,犯不可悔。】

如果是偷那些象、马、牛、羊,给它牵离本处,过四双步就不可悔。

【若在一处卧,以盗心驱起,过四双步,犯不可悔。多足亦同。若在墙壁篱障内,以盗心驱出,过群四双步者,犯不可悔。】

本来那些动物是在房子里面,或者在篱笆里面,把它们赶出来,这样子也是犯不可悔。

【余如上说。若在外放之,居士以盗心念:“若放牧人入林去时,我当盗取。”发念之机,犯中可悔。】

这个是从盗心结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