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妙境法师:总摄十种分別心

发布时间:2024-09-14 01:39:53作者:心经原文网
妙境法师:总摄十种分別心

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是辨品类这一科里的第三科广释十种分别,说我们这个分别心有十种分别。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个分别当然就是依他起,但是也是遍计执。那么现在这里是总摄一切的分别,当然是特别多了,现在略略地说有十种,十种不同。

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

第一个是根本的分别,就是指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是一切分别的根本,因为一切分别都是由种子生现行的时候你才能分别,所以阿赖耶识就是一切种子识,所以他是根本。一切的分别以阿赖耶识为依止,才能生起,所以阿赖耶识是根本的分别。而他本身也是有明了性的,所以有明了性也是分别。根本分别的阿赖耶识的分别,他也是有漏的,也是虚妄分别,不是圣道的智慧的境界。

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

第二种是缘相分别,谓色等识。这个色就是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些都是色等识,都是识所变现的,他都是以识为自性的。因为没有识,这些色等是不能出现的,所以以识为他的自性。识为他的自性,他就叫做缘相分别,就是因他而引起分别,因为这个色等识而引起分别。

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因为这个色等而引起分别,所以叫做缘相分别。那这样说就是两个理由:一个他本身是以识为自性,所以叫做缘相分别。第二个理由呢,他能够引起分别。我们的识见到色才引起眼识,听到声音那么引起耳识,那么他能引起分别,所以叫做缘相分别。

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

这个显相分别就是我们的心心所法,这个心心所法他能够照了一切相,也就是那个缘相,所缘的一切相能照了,能够分别。那么是什么呢?就是眼识、耳识就是前六识。并所依识,就是末那识,就是第七识。那么这是显相分别。

这样说,显相分别就是见识,缘相分别就是相识,那个根本分别就是义识。前面说的阿赖耶识为义识,也有相识,也有见识。这三种分别,他能总摄一切分别的,总摄所有的分别都可以包括在内的,这就是总说的分别。

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洛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

这个缘相变异分别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前面那个缘相分别谓色等识,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上面,进一步来说叫做缘相变异分别,这些相上有很多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呢?谓老等变异,就是老病死,老病死的变化。我们人间的苦恼多,三恶道也都有老病死,诸天他们没有老、没有病,但是也要死,也是有变异。

乐受等变异,这一切三界内的众生有乐受、又有苦受、也有舍受,有这么多不同的感觉上的变异。贪等变异,还有贪瞋痴这些烦恼的变化,有的时候贪心来了,有的时候瞋心来了,还有各式各样烦恼的变化。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逼害,众生与众生有冲突的时候,有杀、缚各式各样苦恼的事情,这个逼害的变异。

时节的代谢的变异,春夏秋冬寒暑往来的这些变异,新陈代谢的变异。捺洛迦等诸趣变异,捺洛迦是印度话,中国话翻作苦器,就是地狱。另外还有饿鬼,还有畜生,有人天等变异,这时候跑到三恶道去了,有时候又跑到天上来了,变化。及欲界等诸界变异,还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变化。这个缘相分别里面,有这么多变异的不同。

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

这个显相分别就是那个第三个显相分别。这上面就是变异的分别,谓即如前所说的变异所有的变化,引起的种种的分别。这个缘相变异有老病死的时候,你心里就有老病死的分别;乐受、苦受、舍受等变异,你就会引起在乐受、苦受、舍受上引起分别,贪瞋痴变异的分别,逼害时节代谢等分别,乃至三恶道,乃至到诸天,欲界、色界、无色界,你心里面都会引起分别的,那么这叫做显相变异分别。

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

前面这个根本分别、缘相分别、显相分别,这是总说的分别。这个缘相变异分别、显相变异分别,这是俱生的分别。这个任运地这个识接触到不同的境界,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了别性出来,这是俱生的分别。这以下他引分别、不如理分别、如理分别,这个不同了,这个分别就是由知识成熟了,由学习来的,由经验来的这种分别。

他引分别,就是别的众生影响了你、引导你,增加了你的知识了。那么这个就是有好朋友、有善知识,或者恶知识要和你作朋友,那么就影响了你内心的思想了。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你亲近这恶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听闻到非正法类这些分别出来,不合道理的事情。

及闻正法类分别,你同善知识来往,你就能听闻到合法的这些知识,能得到合法的知识。那么这又引起各式各样的分别,反正一个是邪知邪见的事情,一个是正知正见的事情。

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

第七个是不如理分别,这个不如理分别和前面那个闻非正法类有一点不同。谓诸外道,这是说就是站在佛教的立场,称其他的宗教名之为外道。他们这些外道闻非正法类,他听闻他的大老师教授他非正法那一类的分别,在那里面生起了种种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这是属于宗教性的宗教徒。

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

这是指佛教徒。佛教徒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佛教徒在佛法里面做佛弟子,他能够听闻这个正法,如理的道理,引起来种种的分别。这是说经过了后来的学习,前面是俱生的分别,这三种分别是遇见种种因缘,你学习引起的分别。

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

这一种分别也就是前面那个外道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但是萨迦耶见这个我见也通于一切众生。这是特别指出来生死流转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烦恼。

执着分别是什么呢?谓不如理作意类,因为作意的不合道理,内心的思惟不合道理,就产生出来这个萨迦耶见,就是我见,萨迦耶见为本。萨迦耶翻到中国话是坏聚,是个坏聚的意思。那么加上那个见字,就是坏聚见。这个坏聚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众多的因缘组合起来的,所以叫做聚。

这个坏,就是这个聚他是无常的,是老病死的,他是个必朽之物,是个坏聚,刹那刹那变异的。在这上面执著有一不坏的、不老病死的,有一个常恒住的我,执著有个我,所以叫做萨迦耶见,就是我见,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我见。说我见,通于补特伽罗的这个我见,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翻个数取趣。

这个萨迦耶见也就是我见,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有一点不同的义。就是,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这个我见,是指流转生死。在流转生死上说,就是数取趣,就是数数地去得果报。譬如是在人间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天的果报了;天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畜生的果报;畜生的果报死了,又得人的果报;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地狱的果报,就是一直地去得果报。

这果报一直地变化,但是我是不变的,谁得果报呢?

是我。这个我一直地不变。这个有我论者就是这样执著有个我。这个萨迦耶见呢,是在五蕴上说,在五蕴上这个坏聚的必朽之物上有个不朽的我,那么叫做我见,也有个我,还有个我所,我、我所见。

其实,他还是相通的,数取趣的我和萨迦耶见的我还是相通的。现在这里就是指萨迦耶见,由不如理作意,所以就发出来萨迦耶见这个我见出来,执著有一个我。

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这是执着我,与我相应的分别,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这是六十二个见,六十二种知见,就是各式各样不同的知见,各式各样不同的见,叫做见趣。这个见趣怎么讲?就是不同的邪知邪见叫做见趣。

这个六十二见怎么讲?六十二见有多少种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简单一点的解释:就在五蕴上,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上来说明这六十二见。譬如说色蕴,有四句:色即是我,我有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有这么四句。第一句色即是我:这个身体,这个地水火风这个生理的组织,他就是我;即色是我。

这句话有两句话:即色是我、离色是我。就这个臭皮囊就是我,这是一种执着。第二个执着呢,这个臭皮囊不是我,是另外有一个我,这个我,我在色中,在这身体里面住,这个臭皮囊是我的住处。就像人在房子里住,这房子并不是我,是我的住处,这个身体也是,这身体是我的住处,那么这是一个不同的执着。即色是我、离色是我。第一句即色是我,其他那三句-色属于我,我有色,我在色中,这三句是离色是我。

这个离色是我分成三句:我有色,就是这个我不是色,但是我是有这个色的,他是我所有的,我有色。我在色中,我在什么地方住呢?在这个身体里面住,这么一句。我有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这三句,加起来就是四句。

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色有这么四句,受、想、行、识也各有四句。譬如受即是我,我有受,受属于我,我在受中。乃至识也是这样子,识即是我,我有识,识属于我,我在识中。就是五蕴,每一蕴有四句,四五是二十句,这个执著有各式各样的执着。

二十句,过去有二十句,现在有二十句,未来的五蕴也有二十句,加起来就是六十句,就是六十个见,再加上两个根本的见,就是命异身异。这些话都是《阿含经》上的话,《阿毗达磨论》也有这些话。这个命异身异怎么讲?这个身就是我,这个命就是色受想行识。

色受想行识和我各有各的体性的,命不是身,身不是命,那么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不是我,另外有一个体性是我,这样子。这样的人,这是指常见说的,因为这个身体是要老病死、要结束了的,但是〝我〞还是继续存在的,这是常见。

若命一身一,命和身体是一回事,命就是身,身就是命,我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这样说,色受想行识要老病死、要结束的,我也没有了,这叫断见。所以这六十个句再加一个常见、一个断见,就是六十二见,是这样意思。

这六十二见是以萨迦耶见为本的,以萨迦耶见为根本。这是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因我见而引起来种种分别,因六十二见引起来种种分别,这叫做执着分别。执著有我,执着常见,执着断见,是这样意思。

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这以下是指大乘佛法,大乘佛教徒的分别。前面这上面说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这就有一个含藏在里面的意思,这是小乘佛法所对治的分别。小乘佛法主要就是破这个我见,他不明显地说破法执,不是那么明显。可是若断了我见,得了阿罗汉果,对法的执着也是不执着的。不过在唯识的经论上多数会说到,小乘佛教徒,这个阿罗汉只断我执而没断法执,常常有这个话。下面就指大乘佛教徒,他不但是断我执,也断法执的,那要通达一真法界的道理才可以。

《摄大乘论讲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