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O二三页第六行,科题,「续念得生」,经文:
【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这个法门让我们看到,阿弥陀佛的慈悲确实达到究竟圆满,真正可以说普度众生,不舍一人,太难得了!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没有这部经,我们纵然遇到佛法,烦恼、习气断不掉,断不掉就不能往生。没想到这个经里头,居然让我们,造作五逆十恶的重罪,也能带业往生。而且往生的缘并不困难,只要相信。不能相信,发一念信心,都能往生。这一念信心里面还带著怀疑,试试看,能往生,这个便宜占到了,不能往生就算了,抱这种心态的人多!能不能往生?能,生在边地而已。
念老注解里头告诉我们,「信愿不坚」,不坚固,心里头有疑,愿常常动摇,舍不得离开此地。「依据不专」,净宗法门所提倡的一向专念,不专,还要念经、还要念咒。这桩事情我们看得很多、听到很多,能往生吗?「以念佛力及发愿力」,还是能往生。「但滞边地」,他生在哪里?生在极乐世界的边地。所谓边地,就是莲花化生。每个人都是莲花化生,只要我们发愿求生净土,经上讲得很明白,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面还有名字。我发愿求生,有我的名字,你发愿求生,有你的名字,不会错的。生到极乐世界,往生的时候,是阿弥陀佛拿著这朵花来接引你。临终见到阿弥陀佛,自自然然的就进入莲花里头,莲花再合起来,佛带你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把这个莲花放到宝池,放到池中,等到它花开,花开见佛。
上上品往生的,花开见佛,见法身佛,品位高,上三品往生的;中品往生的、下品往生的,见应化身佛。三辈九品,极乐世界的阶位。边地,花没开叫边地,你在七宝池中花没开,没有见到阿弥陀佛,不能参加极乐阿弥陀佛讲堂里面教诲,这经上告诉我们的。要在宝池里面住多久?经上告诉我们,五百岁。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时,没有,空间、时间都不存在,这是从妄想生的。往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我们就入佛的境界,不再是凡夫境界。所以五百岁是说我们这个世间的五百岁,花开见佛,差就差这么一点。要不要去?要去,不能不去,不去就错了!
下面这段文,讲的这一类往生人的果报,「道止边界」。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
这是不是佛安排的?不是的,佛实在说如如不动。果报都是属於自己的业力,在极乐世界,恶业没有,全是善业。我们看这一段念老的注解,『是诸人等』,指前面所讲的两类往生边地的人,一个是对佛法怀疑,一个是对自己怀疑,自己善根、福德不足,怎么能往生?试试看,用这种心态去往生,这才生边地。『以此因缘』,「以修善念佛、发愿求生之因,感得生於彼国边地,七宝宫殿,宝池莲华,乐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堕之果」。这是一类的。第二类,「复因疑惑之过,感得道止佛国界边」,这只能到这个地方,「於其城中不能得出」,实在是在莲花当中。
『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华严经》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盖心生种种法生,地狱、天堂、净土、佛国,皆是自心所现。身所趣向,唯是自业所牵。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末后这几句说得很清楚。《华严经》上这两句话要记住,要常常提起观照,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了,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跟《华严经》这两句完全相同。宇宙从哪里来的?真心所现,妄心所变。真心是真如、本性,这个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哲学里面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是自性。
自性只有一个,没有两个,诸佛如来的自性,跟我们的自性,跟动植物的自性,跟山河大地的自性,完全相同。乃至十方三世诸佛刹土,大千世界,没有一法不是,一切唯心造。能大师的能生万法,就是此地一切唯心造。於是我们就知道,我上跟诸佛如来、跟诸佛净土什么关系,明白了。我所见到的,我所受用的,是我自性变现的,他所受用的是他自性变现的,自他是一不是二,自性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所以,一切万物跟自己原本是一体。
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就难了。你有这个认识,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变现的,真心现的。为什么有十法界?阿赖耶变成十法界,阿赖耶是妄心。什么是妄心?迷了真心就叫妄心。所以觉悟了叫成佛,迷惑了叫阿赖耶,就这么回事情。我们能知道,心量就扩大了,就能包容,包容虚空法界,包容万事万物。包容到什么程度?一体。我们爱这个身体,我们会爱天地万物,为什么?那是我的一体,它跟我没有差别,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继续往下看,「感得道止佛国界边,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於五百岁不能见闻三宝之果,此皆唯心所造,业力牵引,不由他故」。这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所以『佛不使尔』,这个事情跟佛不相干,为什么?「身行所作,心自趣向」。这八个字,说明白了,说清楚了,我们无量劫来在轮回里面,舍身受身无量劫次,这是为什么?这两句话正确的给你解答了,身行所作,是你自己造的,心自趣向。所以《华严经》上讲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里面只要动起念头就造业,没说话,身体没帮助它,它只是在妄想,意在造业。它造业有没有果报?有,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善缘、恶缘也是无量无边。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受报,缩小一点,每天晚上睡觉作梦也是在受报。梦哪里来的?阿赖耶里头没有印象,它怎么会现行?意现相,言语现相,身体现相。我们平时没想到,完全不知道叫迷。诸佛菩萨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他不迷,他觉。觉,我们叫他做圣人;迷,我们叫他做凡夫。凡圣一念之间,学佛就是学超凡入圣。
底下这几句都应当常常记住,「心生种种法生」,善业,天堂,恶业,地狱。真正能造种种业,不再放在心上了,所现的就是天堂、净土、佛国,完全看他的业力;只要放在心上,记在心头,就变成业了。佛教导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见色闻声,见得清楚、听得清楚,是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如如不动,不把它放在心上,无论是真心是妄心,都离一切相,我们就能入佛境界。
现在生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唯是自业所牵」,佛说得好,自作自受,「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来生、现世,刹那刹那,分秒不停,念头在动。坐在那里,睡在那里,都在打妄想,这个我们懂,我们就在这个境界里头。佛告诉我们,心自趣向,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报应丝毫不差。明白这个道理,这叫苦海无边,苦海从哪里来的?是我自心趣向的,是由心生的,於任何人都不相干,於佛菩萨也不相干。佛菩萨看到我们想离开、想摆脱,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离开,佛就来了。只要动这个念头,佛菩萨就来帮助你。帮助你的方法没有一定,法门无量。但是只有这一门特别,这一门人人现前都有分,只要你现前能抓住就行了,即使往生到边地也好。
底下一段经文告诉我们:
【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
最后一句是个比喻。你生在边地,实际上这个边地,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是在莲花池,花不开,在花里面要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非常快乐,像忉利天人一样,『自然受身,饮食快乐』。生於边地,还是在宝莲华中「自然受身」,不是世间胎生。实实在在说,还是一类莲花化生,住在这里面享乐如同忉利天一样。
下面这段经文就说明了,他得不到自在。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
花不开,在莲花里头他不能出来。
【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
这是讲他居住的地方,居住的地方不能像花开的人,花开的人他居住的地方,随意高大,房子想大一点就大一点,想小一点就小一点。花没有开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神通,花开见佛这个能力就恢复了。他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的,就是这些事情。下面:
【於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
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岁是人间五百岁,这么长的时间,花不开,没有见到阿弥陀佛,没有听到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也没有见到这些菩萨声闻圣众。花开见佛才知道,花不开这些统统见不到。
念老有一段解释,请看。「更有甚者,则於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五百岁者,据《汉译》为於是间五百岁。经中云是间。又不曰彼国。故此是间,应指世尊说法之处」,这讲清楚、讲明白了。是故憬兴法师说:「五百岁即此方年数。」「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执定为此间五百岁。盖极乐品数无量,边地差别亦应无量。如《观经》中下品下生,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是其长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著《西方合论》功德,往生边地。但以智慧胜故,不久即见佛闻法。如经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众生,识其罪本……然后乃出。故知忏悔断疑,乃出离之关键。时间并非定数」。这个解释解释得好,断除我们的疑惑。问题,往生的人进入那个境界,他也非常满意,只是不见佛。我们在这个世间也不见佛,也没有听到佛给我们说法,应该跟我们这个世间差不多。如果真正忏悔,真正发愿,回头是岸。
经要多听,要多念,古人教我们,要记住、要落实,不要错过,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海贤老和尚做到了,他二十岁出家,师父只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他一生记住。果然像师父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开悟了。
先得定,念佛三昧是定,事一心、理一心都是定。得到理一心不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见到佛身。时间不长,我估计他得功夫成片,应该是三年五年;也就是说,他二十三岁,二十四、五岁,他得到了,往生就拿到了。这个境界里面会见到佛,我们相信,阿弥陀佛会常常照顾他,他的信心坚定。成片之后,像他那种用功,五年,我相信不可能超过十年,最多五年,五、六年,得事一心。再过个五、六年得理一心,他证得理一心不乱,我估计四十前后。他就成佛了,他自在往生。为什么不去?阿弥陀佛嘱咐他,称赞他:你修得很好,很如法,很难得,希望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在这个世间受苦受难,念佛不中断,做出最好的榜样,给现在佛门弟子看看,是这么个原因,要不然早就往生了。我相信他二十到三十就取得往生条件了,接受佛的委托,嘱咐,住世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往生。
最后的表法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净宗遇到大难,许多人出来反对会集本,不相信这个本子的正确性。我们心里只明白,这个本子能救末法往后九千年的众生。在五种原译本,再加上后人会集的、节录的,一共九种本子,九种本子,这个本子讲得最详细、讲得最究竟、讲得最圆满。这个本子要是被否定了,多少众生本来可以往生的,都不能往生,这是佛门的大难关!阿弥陀佛请海贤老和尚帮助他化解,让他住世,这个问题没有化解不能往生。到阿弥陀佛认可了,带他去了。
我们遇到这些灾难,没人帮助我们,只有忍受。我们这个经,在那个时候,一天讲四个小时,讲两个小时,不间断。为什么不间断?我这个本子,老师交给我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原本在我手上,老师亲笔写的眉注,他给我,他老人家走了以后,我讲过十遍,依李老师眉注讲的,早年。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没有见面,通电话,无量的欢喜。那一年他在美国住一个月,回国去之后,我在香港讲经,香港的同修也都想见见这位大善知识,我们组了个团到北京去旅游,特别去看念老。我们见了面,非常欢喜,在国内弘扬这个本子是他,在海外是我。那个时候,读会集本,依会集本修行,就是我们两个。这一碰头,无量欢喜,难得写了这么好的一部注解。我问他,你有没有版权?他说你问这个什么意思?有版权,我尊重你,没有版权,我拿去印。他说没有版权。所以我们第一版就印了一万套,精装本,在台湾印的,送了不少给他,欢喜。
黄念老来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就是来做这个注解的。他的老师会集,他来作注,夏莲居会集,他来作注,菩萨再来,续佛慧命。我们有缘分碰到了,我们要继绝学,要认真要努力,要发愿求生,决定不怀疑。经上讲的字字句句,包括念老注子,注得好,好在哪里?不是他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引经据典,总共用了一百九十三种经论跟古大德的注疏,来注这部经。所以这个注解,字字句句都有出处,他都标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怕人家不尊重,如果他自己写来,别人不服,你是在家居士,你是老几,你有什么资格注经?所以完全用经、用论,用古大德,让大家没话说。这是真实智慧,不许后人怀疑,不许后人批评,不许后人反驳。在这个时代出现这部宝典,它的使命就像《群书治要》一样,针对现实,重新整理,让每个人都能得真实利益。
下面这一小段,为我们解释什么叫胎生。
【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於彼。谓之胎生。】
胎生不是真的胎生,是把它比喻作胎生,这个道理要懂。所以我们今天,学《无量寿经》,求生净土,头一个多读,最好每天能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十遍。一年之后熟了,熟了时间就短了,十个小时,初念大概要两个小时念一部,十个小时念五部;一年、两年进步了,十个小时念十部。三年,三年以上,几乎会背,背诵了,十个小时,不需要十个小时,十部只需要五个小时就念完了。这个时候其义自见,我相信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你能够讲,你用你自己领悟的,不是别人教给你,也不是看注解的,你讲一遍,你所领悟的。能不能讲?能讲。讲得不好不怕,讲错了也没关系,往后第二个一千遍,第三个一千遍,第四个一千遍,甚至於念到一万遍、两万遍。前面小悟,后面大悟,到最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再看古人注解,看黄念老的注解,很轻松、很愉快,真的开悟,真的明白了。继承净宗的命脉,把它发扬光大,传之於后,让净土宗再能传释迦牟尼这个法运九千年,这个使命太伟大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这一段,「化生因缘」。这分两个小段,第一个小段,「明信佛智」,第二个小段,「信己善根」。你一看就明白。对佛没有疑惑,对自己也没有疑惑,相信自己跟佛是一体,共同一法身;跟诸佛如来同一个智慧,同一样的德行,佛所具备的你完全具足,你不比他少一样,一生圆满成佛。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明天接著再学习这一段。经里面字字句句都是法宝,意思过去没有看出来,今天看出来,今天没有看出来,过个一、二年看出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喜充满。
好,谢谢大家。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