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水长流》开示辑(慈悲智慧,深远无尽)

发布时间:2024-03-26 01:39:23作者:心经原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水长流》开示辑(慈悲智慧,深远无尽)

净空法师《法水长流》开示辑(慈悲智慧,深远无尽)

(以下文字全部来自净空法师《法水长流》书法墨宝)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

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茫茫大梦中,长夜谁能寤,反恋梦中欢,将醒还重做。

做得不如前,一错是百错,做得胜如前,依然空落漠。

造了梦中业,从苦还入苦,劝君早回头,直走西方路。

万缘都放下,勤修净业课,日夜望还乡,一心求觉悟。

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象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一念,众生皆是宿善友,世间一切同法性,是名入佛之知见。

◎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清净本然,妙真如性。

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西化东浙,偏重知识,以浅语俗事教小学,期其随事能解,因之废读经。籍与往昔之教学相反,比之于佛理,亦深刺谬。

佛法教化,先求根本智,无相无分别,次求后得智,能分别一切法,亦如中国往日教童蒙读经,先求句读,后乃开讲,自得豁然,是为东方文化之一贯思想。

今习净宗,亦应熟读应诵之五经十要,不求甚解,既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闻而□思修,是为后得智。

以是比较东方,东方不急求解,是培植根本智而□达后得智。西方初学即求甚解,是破根本智而失后得之用。

愿同修皆能深明了义,进而力行,即是培植三学根基。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

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要之皆不为物转,方能转物也。

◎觉外无性,尘外无相,善根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不可思议。

恭敬不够,故福报不够,懈怠轻慢也有罪过。一切福德皆从诚敬中生。

微尘有果,因果同时。

◎如来名号大意,令众生达自根本,无明本。

唯如来根本大智,令诸众生顿识本故,顿作佛故。

又随众生根所乐示现,为佛、为天、为神、为主……遍法界,众生界,无时无处不在。

◎慈起无缘,恩周庶类,悲与同体,道启多门。

◎一切浮生诸幻妄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幻妄称相,本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染世乐,慈悲一切。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念不存,归无所得。

尘消觉净,情忘执谢,诸佛众生,应时平等。

恩报德酬,大自在人也。

◎《了凡四训》是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文理俱畅,豁人心目。

清末民初印光大师竭力提倡,因而流通甚广,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

净空早年受教于朱镜宙老人,复印证于印祖,毕生奉行深受利益。是为解救今世众生劫难之不二法门,又为佛门信解行证,入佛境界之大根大本也。

愿我同胞共勉之!

◎佛言:为人师者,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为人弟子,当孝于师。

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

末世恶人,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妒善,厚财贱道,死堕三恶趣中。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烦恼所覆,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则凡圣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谓得道。

◎道德之义,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

利人实为利已,害他苦报无尽。人人皆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

◎人生如戏,莫非自编、自演、自观、自赏,总不关境缘事也。

会者明达诸法实相,不会则生烦恼习染。

是知人生真实目的,确为一生提升灵性,证得无上菩提,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耳。

故古大德常以此勘验学人曰:会么?是语义意,最深长远无尽矣,应知应当学。

◎住如来家,修六和敬。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世出世法之大道,皆由至诚谦敬心求得。

世无明师,求之古人可也:孟之师孔,蕅益之师莲池,皆可法也。

是则何不依无量寿,学他心同佛心,行同佛行,言同佛言。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悟入以后,三业化他,胜上佛学院多矣。思之思之。

◎福佑人类传统文化,救度全救苦难众生。

心包太虚,合诸宗教,总归一体,从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启示群萌,即是天经,普救众生离大苦。

◎净宗学人,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以不住相,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真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

此乃印祖开示,愿我同胞,信受奉行。

◎欢喜施财者得大富,法布施者聪明智慧,施无畏者健康长寿,修三因者获三果。

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惑尽则情忘,诸法不生,究竟涅盘,常寂光土。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阿弥陀佛,无非空劫以前,自己本来面目。

但于当念绝思维,唯心净土唯心现。

◎若有众生,于此经典,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是一念自性,名为入佛知见。

◎维摩经弟子品曰:三世之法,新新生灭,更不相待也。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可得,乃至一念不住,诸法实相,如是如是。

◎佛言: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得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之场。

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

于儒及道亦如是,至诚供养利众生。

◎真心本性,具足灵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

诸佛悟之,假名心性,众生迷之,便成妄识,迷悟自殊,何有圣凡。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学教悟心,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明凡圣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是曰理入。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顺逆皆佳境,恶善皆良缘,若能转境界,是人同如来。

◎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圆,祸之门。

直而不能枉,不可与大任;方而不能圆,不可以长存。

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养喜神为招福之本,去杀机为远祸之方。

◎放下我痴我见,皈依佛陀教诲。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是古代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社教义务工作者。

◎以身述法,以心供法,以行护法,以念传法。

◎若无心者,八风不能动。

设习气未尽,嗔念任运起时,无打骂仇他心。

贪念任运起时,无营求令得心。

见他荣盛时,无嫉妒求胜心。

一切时中,于自己无忧饥冻心。

乃至种种此等,亦得名为无一切心也。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自然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发广度心,大悲也,观法如化,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双修。

真心不现,全由妄障,妄不除尽而曰安住如如之真,依然是妄想。

所以古大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大慈大悲能除贪嗔。

度众生而实无所度,不著有也。虽无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

具此妙慧,痴毒亦除矣。

◎处难处之事俞宜宽,处难处之人俞宜厚,处至急之事俞宜缓。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佛言: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又曰:能随染净缘,遍造十法界。

如是十法界本无自性,皆由一心之所造也。

原夫此心虽曰不变,而实随缘,以其随缘,故曰能造。

所以心能作佛,作众生,作天堂,作地狱,一念之萌也。

憨山大师曰:念从起处须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

转凡成圣之机,全在于此也。

◎佛教是释迦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多元文化教育。

直示法界平等,自性本真德用,欲使人人同修同证,

故现身说法大方广体,物物圆成佛华严行。

人人本具,但迷邪染,失其本性。

诸佛菩萨不离情识,示现智海即诸尘劳。

繁兴妙用一念圆证,佛华严行当处现前。

不从他行,信谓自性固有,不可不究也。

◎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谓得道。

◎四天王教化:

东方持国天王(敦伦尽分行大道,琵琶表中道,中庸,用中)

南方增长天王(闲邪存诚积大德,宝剑表智慧)

西方广目天王(观照世间修大行,龙蛇表多变,宝珠表不变)

北方多闻天王(长时薰习成大果,伞盖表防御污染,成纯净纯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世乱极,鬼神愁。佛子在家,中夜播放《地藏》、《弥陀》、《十善》、《无量寿》或《系念佛事》,读诵、讲解光碟,皆能得冥、阳二利,实益应当学。——释净空白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迷惟一念(动念、分别、情执、杂念)。悟止一心(情忘、执谢、南无阿弥陀佛)

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皆是为我说,不为别人,我必须直下承当,即得胜妙功德大利。

◎中国最近出土四字曰:“物恶独胜”

古大德深知天地万物之所厌恶者,在其独胜也。

是知凡夫独大、独尊、独善、独美、独荣、独存者,皆为物之所恶。

而物之所好在众善、同胜、同大、同尊、共美、共荣。

总要识得“一体同仁不二”才好。

◎善事常易败,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或为之奖借维持,而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其成立而后已。能如是成全人,便是大学问,大智慧,大福德相。

◎因果教育就是脱贫致富的教育:

财施是因,得财是果。

法施是因,脱愚昧开智慧是果。

无畏布施是因,得健康长寿是果。

此即是离苦得乐的教育,人生于世,穷通、贵贱、吉凶、祸福,不离因果。

明乎此理,自然安分守已,不怨天不尤人,努力改过迁善,积功累德,改造命运。

因果教育功德大矣哉!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佛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清净本然,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徒知和其大怨,而不省其大怨之所由兴,虽和之以至公,而不免有余怨。怨生于情执,情执生于迷失自性,自性本无迷妄,又何有怨乎?

汤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曰:以得为在人,以失为在已。

然责圣人常受天下之责,而无责人之心,是以终无怨。师法帝舜不亦善乎?愿与志士仁人共勉之。

◎中华传统教育的特质为家庭教育,父母尊长,履行道德,令孩童自幼模仿,而成习性者也。学校教育则是家教之延续,社教广学多闻成就才艺,大乘教育才是究竟圆满,其教学目的在使人人净善,家家和乐。

千手千眼,观世照世,善恶果报,互为酬偿,总是自作自受。

大慈大悲,眼到手到,护持正法,普救众生,就在此时此地。

心包太虚,合诸宗教,总归一体,以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启示群萌,即是在经,普救众生离大苦。

◎情生智隔

◎现在受委屈,消灭三涂苦,忍辱得解脱,速成无上觉。

◎抚正摧邪弘圣教,安邦护国度群迷。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须要国家与国家,政觉与政觉,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此四者皆不易达成,非常棘手,然由宗教团结下手较易,宗教若能团结合作,肯定影响前三者,则世界安定和谐可以落实。

◎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也,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色声香味,物质),形皆有识(见闻觉知),识念(精神,心法)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此识教化,非无识也。

◎知恩报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小恶无伤而弗去,故恶积罪大而不可掩。

◎凡夫“我”见重,三毒深,病根实由心量狭隘,须以广大心治其病根,从根本上解决,诸病自然易除。

大心行人不能无所缘境而著空,又不能取境而著有,著有则堕六道。

要在不著二边,合乎中道,如此历事炼心,正大修行人入手处。

真心妄心本来同体,三世诸佛原是一个法身,应知。

◎莲池大师曰:孝顺乃至道之法,至道者至极之道,即无上正觉是也。此道清净大如虚空,体绝过非,用无违碍,顺之至也,孝顺之心,正合此道,故云至道。又父母者本觉义,师僧者先觉义,僧者合觉义。于此随顺,不背不逆,岂非如来所证无上正觉之妙道耶。

◎一切众生身口意,所解所行,必须真实心中作。自作依正,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

◎伦理教育就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异,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人际关系。

亲爱精诚的关系教育,它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的大根大本,五伦是大道,随顺伦常是大德。

道德教育,就是教人从不善的习性,回归到自性本善的教育。

◎世间所有的宗教,其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教化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凡是信徒,应当依教奉行。

◎学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不学则不智,不教则不仁。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佛子处世当如是观:

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

随善境,处善缘,无贪嗔,福慧全现。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任何宗教能够应近代科学的需要,那应该是佛教。方东美说:释迦牟尼是大哲,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

净空修学五十六年,证实一切经所说,无非是伦理、道理、因果、哲学、科学。

故佛法乃九法界众生,所必须修学者。

◎本心即本性,当人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即见本性。

了悟万法皆空,色身假合,即无老死。

心向般若,不为欲惑所动,转迷开悟谓之解脱。

◎伦常道德使人羞于作恶,明了因果使人不敢作恶,此天下大治之道也。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憎恶人,不染世乐,慈悲一切。

◎论云:百年亦逝,命川流而电逝,业地久而天长,是为警醒也。

◎肯定人性本善。

逆境恶缘足以消我业障,顺境善缘足以增我之福慧。

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力修戒定慧,空则无我见,常念慈悲喜舍,方契佛心。

◎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无相,无名,不可思议。

◎金刚般若云,一切法得成于忍。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平等慈悲,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洒心易行,颜色常和。

◎悔过不如防过,惜福尤宜积福,佛法深妙无穷,切勿自弃自局。若要熟处渐生,先须生处渐熟。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宿世今生一切有缘众生,解冤释结,福慧增长,离苦得乐。普为自他忏除罪障,愿我等都能早日:蒙佛救拔出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并回向山河大地,法界众生都能如是。南无阿弥陀佛保佑!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