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江东释僧显
家族姓傅是岱郡人,有说是临川南城人。祖上世代在岱郡做官,因而家住岱郡。僧显在少年时,就放弃世俗操守苦行,不喜欢虚伪的人事、盛衰机巧的变华,还没有成年,有时禅定就很多天。西晋的末年,刘曜(前赵皇帝)侵扰京洛一带,僧显就躲避到江东,用心在名山大川,虽然是悬崖极险人迹不到的地方,也必定去探看。晚上在人迹不到的地方,遇到外国僧人传来翻译的新经典,经文详细说明净土信愿行三事的道理,以及九品往生的次第。于是很欢喜说:“我身在五浊恶世,众苦缠绕,忽然得到这样的经典,好像飞出烂泥翱翔大虚空,我从今以后的思念有归处了。”于是至诚西方净土坚持不懈有九个月。一天晚上僧显现病态,只见无量寿佛从天而降,空中不断有百宝光明,照耀他的身体。当晚僧显起来洗浴,为同伴及侍者,述说自己见到的一切,并再次劝诫因果,勉力还没有觉悟的人,随后圆寂。邻近寺院有人见到金台从西边下来;有的闻到特殊香味满室,人人都惊异。
东晋庐山释慧永
姓鄱,是河内(河南北部一带)人。东晋末年,跟沙门竺昙现受教,后来听说道安法师是当时的榜样,自己就千里迢迢去追随学习。当时中原多有战事,就想先南向翻过五岭,到罗浮山修行。才走到寻阳郡,就被刺史(官名)陶范苦苦相留,于是寄住庐山西林寺,不到一年门徒就大增。慧远公又来停留,于是相约计划在庐山终老。慧远住东林寺三十年,从不出山,慧永在西林寺也是如此。并且研究经律,精明讲经说法,生活简朴坦然。曾经想找能心静的地方修习三昧禅定,就在峰顶建一茅屋,慧永每次去峰顶,附近的老虎,必定来驯伏,有人害怕,就驱走老虎,过不久又来伏在旁边。又曾经走到乌桥,乌桥的营主乘马醉酒,道路梗阻不能通过。慧永因为天时已晚,没有退路,举起拐杖远远指向那马。马受惊主人掉下地,因而大病,很快就追悔。慧永说:“佑戒之神,不满你狂人,对我悔什么呢?”然而慧永纯真自然从不恶语伤人,只是一心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义熙十年,病中整理衣服,合眼向着西方,专注念佛,不久要穿鞋起身。众人担心上前询问,慧永说:“我因为佛来了所以起身,何必问啊!”遂后圆寂。僧俗众人奔来,都闻到天香,七天才消失。
东晋庐山释慧远
俗姓贾,是雁门娄烦人。少年就跟随舅舅在许昌和洛阳游学,博览经史,尤其通达庄老学说。二十一岁时,想去江东,跟范宣子学习,但南路阻塞,愿望没有实现。当时道安大师在太行山,弘扬佛法,声望很高,慧远前往归依,一见面就完全敬服。后来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开悟,于是说:“其它各种学说都是糠秕。”与母弟慧持,舍弃世俗出家事奉道安,但他的风韵严肃举止方正,道安常感叹说:“使佛教流传东土的重任,难道在慧远身上吗?”到二十四岁非常善于讲习,有听众提问实相的意义,虽然反复条理分析,却更增疑惑,慧远引用庄子文章类比,听众才明白了。这以后道安师就允许慧远不废弃世俗的书。秦建元年间襄阳发生战乱,道安被朱序软禁后僧团分离,他的徒众各自随缘离去。慧远与慧持数十人,同到荆州,不久又想南去罗浮山,路过寻阳郡,见庐山山峰青峻,很满意想留下来,无奈住的地方离水较远。慧远用禅杖扣地说:“如果这里可以居住,就让干涸的土壤冒出泉水。”话刚说完泉水涌出。后来寻阳干旱,慧远到那泉水边,读《龙王经》,不一会儿就有巨蛇,从水中升空,接着下起大雨,因而称那里是龙泉。当时沙门慧永,已住在西林寺,邀请慧远同住,又惭愧住处狭小不够住,于是告诉刺史桓伊,桓伊同意创建东林寺给慧远住。先前陶侃镇守广州时,有打鱼的人,在海上得到阿育王的造像。那像很奇异,侃护送到武昌寒溪寺后,寺里曾经遭遇火灾,但唯独像保存下来。后来侃调往其他郡任职,因为像常有灵异,就派人迎取,竟然不能抬动。当慧远的寺院建成愿心来祈请,像却自己飘然而来,因此知道慧远有修证,一动念就有祥瑞的感应。殷仲堪(东晋大臣)到荆州任职,路过庐山,与慧远谈论《易经》,长时间不厌倦。堪说:“智慧深明难以与敌。”司徒王谧、护军王默,都钦仰慧远的风德遥致敬意。谧有书信说:“年纪不到四十岁已老得像六十岁,怎么不悲哀颓废自己呢?”慧远说:“古人不贵重一尺长的宝玉,而贵重一寸短的光阴。因为它的存在,不在多少年。”那宋武帝刘裕追击卢循,驻军在桑尾,左右属下说:“远公是庐山的无冕之王,与卢循交情深厚。
释慧虔
姓皇甫,是河朔人。精持戒律,他的志向尤其坚固。最初住在庐山才十年,出家人在家人有修佛道的,都赞叹仰慕他。慧虔因为慧远师在庐山脚下,德业四处传开,再加上又深明佛法,振聋发聩,所以赞美而感叹说:“他和我是一样的人。他的德业,我不如啊。那么我心中,能没有惭愧吗?”于是去吴郡会稽弘扬佛法,以及山阴嘉祥寺,聚众教化,大力引导扶持。当时鸠摩罗什传来新译的经典,没有讲解,慧虔都详细讲。但他讲的时候必定与众人说:“若是像法末法有讲道遗教的,愿他们借助很少的善根,能深切信奉弥陀。”五年后得病,慧虔知道时间到了于是说:“登金莲坐玉池,莲开见佛,就是那时候了。”他所祈望的是,所有众生,成为真正法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成为自己的良善导师,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愿。那一晚山阴北寺有净严比丘尼,正在小睡,忽然见到观音势至与百千众人从高处下下,彩旗伞盖的光芒如日月。净严见了,边礼拜边仰望,并且上前询问:“大士要去哪里呢?”回答:“去嘉祥寺迎接虔公罢了。”慧虔在当晚也预先看到胜相,紧接着告诉弟子,然后就圆寂了。
释僧济
不清楚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的剃度师父。晋安帝时,曾经进入庐山,向慧远公请问佛法,各种经书,都能贯通要旨。慧远常说:“与我继承宏扬大法的,是这个人吗?”僧济因为敏悟的见解,受到慧远的称誉,每次讲解时得到很多人的钦佩。后来他有病,困在枕席上,三天不能起来。慧远送一烛给他说:“你可以凭这个用心系念安养国。”僧济明白他的意思,拿着烛静想,又请其他僧人,晚上诵读《观无量寿经》。天快亮了,到五更时,僧济把他拿的烛,交给弟子元弼,在僧人中绕行。不一会儿,就觉得自己带有一烛在空中飞行,被弥陀佛接到掌上,到遍十方礼拜所有的佛。须臾间就醒觉了,详细与元弼等人述说。然后欢喜地说:“我因一晚上观念蒙佛接引,只有佛大慈悲与念一起来。”到第二天晚上,又见到空中化佛与化菩萨都来汇集。又对元弼说:“化佛来了,我就去了。”于是向着西方圆寂。过了三个月,暑天到了,肌肉不腐坏。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