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人间天:佛教框架体系(二)

发布时间:2023-11-22 01:04:36作者:心经原文网
人间天:佛教框架体系(二)

佛教框架体系二

前启:上次分享了《佛教框架体系》的第一大部分:佛教是什么、佛教的目的、基础的教义等等。本次会和大家略分享佛法的部分:什么是佛法、佛法要解决什么等等。

法字解。

法这个字在中国是效法,学习模仿的意思,所以法字的本意是一种学习状态。佛教到中国,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有了两种思想体系的碰撞,也有了相互的影响。当法字用在佛教中,就拥有了不同的内涵。

佛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几乎所有学佛人都在说自己学习佛法、在熏修法门,可是到底佛法是什么?若严格来说佛法就是成就为佛的方法。我们学佛、学习佛法,就是在学习如何成就为佛,这和佛教的根本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佛陀教育九法界众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大家都成佛,通过佛法的熏修去落实,从而真正地获得成佛的结果。

无明示阻。

从凡夫到成佛要经历些什么?前文在佛的概念中提到了很多部分,有很多前缀冠词,而且我们也都知道“自性是具足的”,所以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佛呢?我们都听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凡夫地到如来地一共就41品无明。这41品无明就像盖了41层被子,所以古人常常用“自性如镜”,而无明就是镜面上的灰尘,灰尘太厚重,镜子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所以要扫去灰尘,也就是消除遮蔽。

略数无明。

41品无明从哪个阶段开始破呢?在圆教中把大乘菩萨位广义的分为52位,在《楞严经》中分的更多些有55个阶段。圆教认为要通过前10个信位后,进入到初住菩萨位才可以讨论破第1品无明,随后是10住、10行、10回向、10地、等觉、妙觉。在我们平常认识中,登地菩萨的10个阶段加等妙2个阶段,一共12个菩萨位是狭义上的真正菩萨;前面的40个阶段都不算在里面,这是我们理解上的问题。学佛的路是比较漫长的,确实不是一瞬间开悟就完全完毕的。大乘菩萨有很多阶段,不仅仅是登地菩萨这12位。

以证补悟。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但是各位必须要知道:有为法的最高最高到达地方就是等觉菩萨,随后的妙觉和成佛这都是无作妙力成就的,也就是靠无为法成就最后的阶段。前面我们执著法相要走的,最少可以走到等觉菩萨这个位置,再往上靠执著的种种法就不可能有进步了。所以到了菩萨阶段,就要真正地进入到破法执的工作;如果没有对法的执著,初住位都不可能得入,也就是一品无明都破不掉。所以这个法就像舟船一样,该用的时候你必须拥有;过去后就当舍弃,不能再紧抱不放了。这是稍后才能涉及到的,对当下的我们来说还是要执著法相前进,待真正的开始破无明了,才能有资格探讨证法身的事情,才有资格探讨入菩萨圣位的事情。

佛法的目的是帮助众生成佛,可是这中间有空隙,是否佛法不圆满?

并非如此!有为法最高到达的等觉菩萨位,随后的路怎么走?就要靠证了,靠实证而非靠悟。所以当我们说开悟、解悟、体悟、彻悟等等都是在强调理上,并没有走到证上,就是在理上只是一半的路,那一段看上去的空隙,是要靠实证走过去的。所以那段路的部分我们探讨不了,言语文字说出来就是错的,心行起灭动一下都是错,况且离我们当下的境界确实很远。我们从佛到菩萨这样说了,菩萨有法执,于是法执是无明,如果菩萨没有了法执,也就没了菩萨的无明。

读经暗涌。

佛法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帮助众生成佛,于是众生和佛之间的距离是佛法要涉及到的。经文教诲里大量的内容,我们看起来云山雾罩的,为什么呢?因为经文是九法界众生共修共尊的,就算是等觉菩萨也可以在经文里获得指引,只是因为所处的法界不同,我们看到的内容不同。就像一句话或许强调的是这个,但是有人看到了,却会理解成另一样。所以在经文里明暗铺设了大量的各种指引信息,只是我们当下的境界决定了能吸收到多少而已。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对经文有些捡择,并非是拿到什么就读什么,这会因为佛讲法时听众状态不同,而有了经文的基础格调不同,这也是我们说到契机度不同。

佛法研究对象。

我们了解了佛和众生间的距离,随后要了解我们如何前进,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佛教到底在研究什么,佛法到底要解决什么?佛教研究的东西说来非常简单,但是却非常深奥,简单到一句话,深奥到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想不完全的。佛教研究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要解决的是“当下的痛苦烦恼”。

拆开来这里有几个点:1、宇宙、2、人生、3、真相。可以组合成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教的世界观是非常宏大的,并非只是一个小小的星球,也不是一个小小的银河系,而是无比浩瀚的广阔空间,这个空间说大也非常大,因为我们现在还没走出太阳系;说小也非常小,完全在自性中,没有超越自性。

大小世界观。

中国有宇宙一词的时候,佛教还没到中国来,或许那个时候佛教还没在印度产生。宇宙一词是无穷无尽的空间和无垠无限的时间,中国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就是广阔无极的时间和空间结合的一个状态,这和佛教的世界观一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大到没有边的宇宙呢?其实我们或许不需要研究宇宙,只需要研究脚下,为什么呢?宇宙再浩瀚,对我们来说,也不过是在我们所能企及的狭小范围罢了。对有的人来说一辈子都在一个小地方,他的整个宇宙就那么大,说太阳如何、月亮如何、乃至说银河系如何、外太空如何,对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宇宙可以简化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佛教研究宇宙是对的,但是对当下的我们来说,要研究当下所处的环境。

世界只在脚下。

我们在什么环境里呢?就像玩游戏,应该先要知道自己在什么场景里,才明白要怎么走、怎么去进行。因为我们所处的法界不同,因为我们招感来的环境不同,所以在佛法里暂时不需要我们去全面研究;只需要懂得当下在什么环境,若有点企图心,就扩大一下,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环境体系研究一下,这也就很好了。于是环境就是我们所处的空间,就是我们能遭受的种种因素所汇集的一个场所,我们在这个场所里感受着。

生命轨迹。

再继续就要说到人生了,这个提法是略狭隘的,因为佛法是九法界众生共尊的,只提人生就是针对人道而说,这把佛法弄小了。所以严格来说,佛教研究的是众生在各种环境中的生命轨迹,这个提法就略完善,自然包括了菩萨的轨迹、天人的轨迹、动物的轨迹、人的轨迹、地狱的轨迹等等。这就像大学的科系一样,我们只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系,再找到适合自己的门科就好了。但是再次提醒:我们需要研究是当下,并不代表佛教只是这些内容;同时佛教的内容很浩瀚,我们应该从当下开始。有人说“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我想都学学,然后再选择哪个合适我。”这个想法就很荒诞,虽然看上去有些道理,可是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命去接触到那么多法门,这百八十岁的寿命很短促的。生命轨迹就是生命体在环境中的历程,所以这个内容和每个众生有关系,若想活的好、活得自在,必须要弄明白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合成的生命体。

我们把躯体和神识和合的状态叫做生命体,一个生命体如果没有了躯体,或者丢失了神识,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有人就会说鬼是否不是生命呢?这是我们理解的另一个误区,我们认为鬼没有色身,可是鬼有鬼的色身,并不和人的色身一样罢了。

经典印迹。

所以在经文里有大量的这部分内容,描述生命的种种历程,比如《地藏经》描述了地藏菩萨成就的历程,证十地事,不退无上正等正觉事。《地藏经》就是地藏菩萨的生命历程,就是地藏这位菩萨的行走轨迹,这是他的脚印。我们看得明白了,他这样走、这样走了,我也可以这样模仿着走,这就是在学地藏菩萨了;如果我们千辛万苦念了几百遍《地藏经》,却不肯模仿他的点滴行做,那么这是我们没看到他的脚印,自然不会循着脚印走到他的处所。

色坏识恒。

我们的色身是四大和合而来,因为是四大元素的和合产生,必然会有四大的不和合,也就是四大的分散,所以任何的物质形态最后都会面临败坏的结局,就像宇宙必然经历成住坏空一样。这个色身的躯命,就会随四大的波动而变动,会有成长、会有病、有衰老、有死亡、乃至这副色身终究会和祖先一样回归尘土。而这副色身是车船,乘坐的才是关键,我们的神识是坐车的,借助一副一副躯体的获得和丢弃,神识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环境,虽然躯体在变换,可是这个坐车的没换过,所以生命轨迹就是神识的历程。

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前生后世,很多人对佛教中的随缘放下等等很满意,对前生后世不满意,认为这是鬼神之说,不过世界的真相不会因为我们不满意而改变。古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界不会因为我们有什么想法而不同。这就像游戏,你来玩了就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踢出局。所以懂得生命的真相,是每个众生想要活明白、活出光彩、活出自在的必由之路,这是佛法要给我们的,只是我们有疑惑,不容易信,所以在佛法里浅尝辄止、不肯深入,也就没有机会去证悟,没机会去证实那些解悟的道理。

宇宙是十法界的宇宙,不是人道法界的宇宙;生命是所有有情众生的存在状态,也不是人道独有的;生命轨迹是所有有情众生在对应的环境下的经历,并非只有人才有生命轨迹。佛法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些,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弄明白了,随后就是在其中怎么行走,怎么落实,从而扭转生命轨迹?

智信驱迷。

佛法的重中之重完全在于如何落实上,很多道理我们可以不懂,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就可以了,可是这就会落入迷信里。佛教不支持迷信,支持智信,你应当通过自己的思维体验,从而验证这些是真实的,再去相信;佛教欢迎智信,所以我们有疑惑是好的,但是应该把疑惑的点从佛教的大根大本上移动到如何落实上。

危脆启愿。

如何去落实佛法?这就要看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了。佛法在我看来是万能的,可是如果没有需要点,这万能的佛法也没用武之地,所以当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必然要触及到,很重要的两个基本利益点:一、是离苦;二、是得乐。离苦得乐这两个点是促动我们前进的基本动力,所以当我们对环境有个明确的认识,如经文中说到三灾并起、六道毁坏的时候,我们的人道所处的环境也会面临空、坏,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安放?正是因为对环境有了认识,对生命走向有了理解,所以知道自己会在轮回中经历不同的环境,或者会去到地狱,或者去到天道,或者成为动物,要去面临众多的痛苦烦恼。真的知道了,就容易生发出离心,就容易找到学佛的落脚点了。落脚点找到了才能有力量攀附,也才能有个使得上劲的可能,这就是我们随后要分享的具体的方法论了。

小结:简单来说佛法是成佛的方,一切和成佛无关的,或者可以很好,可并不能严肃的叫做佛法。只是佛法有方便性,会深入到我们能够得到的高度,最低的门槛不会离我们太远。佛法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宇宙是十法界的,生命真相也是十法界的,并非只是人道。我们学佛懂得当下所处的环境,会帮助我们认清形式,做出选择。宇宙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在宇宙中的历程是什么?这些内容各位同修自己补充,我分享的是框架,这些细节的部分,需要各位自己来做的。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