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万行大和尚:信佛与学佛

发布时间:2023-10-01 01:06:18作者:心经原文网
万行大和尚:信佛与学佛

我们有很多人都觉得学佛很久了,为什么没感应、没进步呢?实际上是把信佛和学佛给混淆了。现在很多人是在信佛,并没有学佛。你只是信佛,成不了佛,也做不了佛;只有学佛,将来才能够成佛、做佛!

信佛,它不包含学佛;而学佛呢,它包含着信佛。学佛是在信佛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它没有停留在“信”的台阶上。学佛是需要一些方法的,你只是信佛,总停留在“信”的层次是不够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初在修行的时候,他也拜了很多位老师,也都是有一些方法的。

修行啊,仅仅凭我们有虔诚的信仰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方法,再加上虔诚的信仰、毅力、自己天资的聪慧(也就是根器),这些结合在一起,学佛才会进步,才容易像我们通常说的——开悟!否则的话,你单单凭个信仰,力量根本不够!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以为吃吃斋、念念佛、烧烧香就这样学佛就够了,实际上根本不够!这些只是最初学佛的入门。就像一个读书上学的人,读了很多年还在读一年级,那你就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学佛这么久了,天天还是停留在烧香、拜佛、念经上,那就不对了!如果是刚开始,是对的;如果学了十几年了,还是在搞烧香、拜佛、念经这一套,就不对了!

你拜的是佛还好,如果你拜的是精灵鬼怪,就和它们沟通、相应,那么你临终的时候,它们就要对你负责,就把你接引走了。接到哪里去呢?接到精灵鬼怪那个层次里面,去做它们的子民!你拜什么就和什么相应。拜佛就和佛相应,拜精灵鬼怪就和精灵鬼怪相应,道理就这么简单!

你们在座的,已经皈依了的人都知道,受皈依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皈依佛竞,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你既然皈依佛了,已经学佛了,就不要再拜那些鬼神、精灵了。你拜了它,就承认把自己交给它了。你既然把自己交给它了,它就要对你负责任,你临命终的时候,它就要把你接引走了,你就去做它们的子民,也成为精灵鬼怪。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就不会去拜这些精灵鬼怪,而是去拜佛。因为整个宇宙的层次里面,虽然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众生,但是,佛是最高的力量,只要拜佛就行了,其余那些民间的精灵啊、鬼怪的,不必要去拜它。

现在为什么很多人有附体呢?就是因为经常拜那些精灵鬼怪。假如他们有很虔诚的心,拜久了,就和精灵鬼怪沟通了。如果真是“神”,还不错!问题还不是神,就是那些精灵鬼怪!神的层次比那些精灵鬼怪要高很多啊!可是我们现在相应的不是神的层次,都是一些精灵!

你如果和这个精灵是善缘,它有可能就跟随着你。再严重的话,就附在你身上,利用一些神通啊,说是神通,实际上哪里有什么神通?都是一些鬼通!它附在你身上,你就有了“鬼通”,可以发个小财、出个小名,就是这些而已!

因为你生前用了它很多的力量,那么临终的时候,你就要偿还,你就要做它的子孙后代!你什么时候把这个债务偿还完了,你才能脱离它那个层次,再做人。

所以说,你没有遇到明师给你指点,你以为自己天天拜的是佛,实际上都偏差了!我们在世间做事都需要老师教,何况学佛呢?怎么不需要老师教呢?你说:我不学佛,我仅仅信佛。你不了解佛,你怎么信佛呢?信佛还需要了解佛,我们现在是学佛,更需要掌握佛!你不掌握佛,怎么学佛呢?

你要开车,不会掌握方向盘,你一开车,车就翻了!学佛啊,方向很重要!当你没有搞清楚方向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去学。必须要找一位修行过来的人,如果你碰到个一知半解的老师,那么你最好不要马上迈步,先要自己弄清楚。

佛门里还有一种现象,喜欢说:“我的法门高,你来学我的法门;他的法门高,你去学他的法门”!现在有很多法门,把我们这些学佛的人,都搞得颠三倒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学什么好了。

实际上你会用、会掌握一种方法,所有的方法你都会用功;你如果这个方法不会用,没有掌握,再好的方法,对你而言也没有用,你也不能掌握。一个法你修通了,所有的法也都修通了。就像开车一样,你学会开“宝马”的车,“奔驰”的车你一样会开。不存在你只会开宝马,而不会开奔驰。一种类型的车你会开了,其余的车你摸一下、熟悉一下,很快就会开了。不管是什么牌子的车,都是要靠我们的手、我们的感觉去开。修行的方法也是这样,你掌握了一个方法,所有的方法也都会了。

有的人说净土宗高,有的人说禅宗高,不论哪个法门,都是我们用“心”去修,如果你会使用这个方法,驾驭这个方法,对你而言,这个方法就好;你不会用这个方法,对你来讲,这个方法就不好。对你来讲不好的方法,也许对另外一个人来讲是好的,所以你不能说这个方法不好。

对于修行的法门来说,也有个根器、因缘的问题,可能你以前修过某个方法,这一世再修,这个方法就很容易上手。你的心量放宽了,学习任何一种方法都很容易上路!你有一颗佛的慈悲心,能把心量打开,然后进入佛的智慧,再接下来就有佛的神通!

学佛的第一步,是要把心量打开,不打开不行。我们通常说佛的心量包虚空、包宇宙!我们哪有那个包虚空、包宇宙的心量啊?!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包容不了,连自己身边的朋友都包容不了,还怎么学佛呢?必须要把心量打开 ,能够包容周围的人。

我们可以想一想,佛的心量多大?!各个类型的人,各个层次的众生,他都能包容。在他的眼里真的是没有好、没有坏。就譬如我们看小孩子玩玩具,我们觉得并不好玩,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讲,就觉得非常好玩。你如果不让他玩,他就要哭、就要闹!所以聪明的大人,他就不会干涉小孩子的游戏,想玩什么,你就玩什么,不去管你。

佛菩萨他不会打乱我们的生活,你自己就按照你的生活习惯去生活。除非等到有一天你醒悟了,他才会告诉你:本来这就是个玩具车子,你怎么现在才醒悟呢?因为当你没有醒悟的时候,他怎么告诉你也没有用。

也就是说,作为一位圣人、一尊佛,他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是让我们自己用心地去玩、去投入、去感受。只有当你用心投入了以后,在你醒悟的时候才会彻底、才会快!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全心投入,如果你做世间上的事情不能够全心投入,当你来学佛的时候,你也不能够全心投入。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都是来帮助我们做人、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成熟的。

而且我们学佛了以后,乃至说你不学佛、你做人,都要能够适应眼前的环境和现状。你不适应眼前的环境和现状,就会被环境和现状淘汰掉!你可能还会抱怨张三、李四,实际上不是张三、李四把你淘汰掉了,是这个大的环境你不适应,被环境淘汰掉了。

你说残酷啊、无情啊,这只能说明你自己没开悟!为什么冬天有冬天的花草,夏天有夏天的花草?为什么冬天的花草在夏天不开花,夏天的花草在冬天不开花呢?它不适应这个季节的气候。它只能够在它适应的季节里开花结果。

我们做人、修行也是这样,你适应了以后,你就会成长、就会成熟;你不适应,就被这个大的环境给淘汰了,结果你还怨天尤人,不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不要眼睛总是盯着对方、看着外面,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成熟,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要光在别人身上挑剔、找问题,怪这个、怪那个。环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不一样”,是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后,再去看环境,它就不一样了。

譬如我自己,我来到翁源县,我是这个县的第一个出家人,我把这个佛法带到了翁源县。我来的时候,就只有上面的一个山洞,我闭完关以后,是准备回福建的。县统战部和信徒把我留了下来,要我恢复东华寺。我说:哎呀,要在这个地方恢复东华寺,要消耗我十几年的心血!恢复东华寺,需要好几个亿,我到哪里去筹钱呢?我还没有那个能力。

犹豫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考虑,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了。之所以留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我考虑到自己还年轻,当时是三十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把东华寺恢复起来,我才四五十岁,还是个年轻和尚。还有一个原因是考虑到翁源没有佛法、没有寺庙,是一个空白区。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就应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没有佛法就把佛法带到哪里去。所以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结果一留,想走也走不掉了。这里因缘成熟了,就在这里扎根了。

建寺庙,确实很辛苦、很累,也受了很多冤枉气!但是最后把心静下来想一想,还是付出得少,得到得多。得到了什么?并不是得到了金钱,就是得到一种体验、感受,得到一种道理。这种道理,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不能得到,你感受不到。

如果说我不建寺庙,还去读书,或者到外面去讲经说法,得到的可能是另一种感受。但是我通过建寺庙,接触了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在和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永远处在一种环境、一种形式、一种层次里面,那么我所体验到的只是一种感受。

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让我们去感受它的,你不要去留它,也不要去拒绝它。实际上你也拒绝不了,也留不住。用佛教的观念来讲:一切都是无常,不会长久。譬如说你们这帮朋友来了,我能拒绝得了你们吗?即使我把你们拒绝了,从另外一个地方又来了一部分人,是不是也拒绝不了?反过来,我想留你们,能留得住吗?留一天、两天,时间久了,你们还是要走。因为既然有来,就有去,道理就这么简单!

过去寺院里有这么一句话:“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寺庙它是一直不动,而寺庙里的僧人一年就换好几轮!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把心转到我们做人做事方面来观察,你就会发现:你喜欢的事,你也留不了多久;你厌恶的事,你也不需要回避,去赶它走,因为它自然会很快走掉。一切都是无常的!你的心只要不随境转进去,就不会被境牵连 。你只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站在旁边去看它,用心去观察它就行了。我不知道讲这些你们听懂了没有?

你们来到东华寺,你想学习佛法,可是这里的条件比较差,你说不适应,那你就被东华寺的环境淘汰了。你说是万行把你淘汰了,那你就冤枉万行了!你如果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条件,就可以住下来。譬如说再过三年,又是一种新的环境,你来了以后,还是要适应,你不能适应,还是要被环境淘汰掉。

人啊,永远是要去适应环境的,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别想,永远不可能!譬如天气热了,我们就把衣服脱掉一层;天气冷了,就再穿一层。你不能说一年四季就穿一层衣服,让老天爷来适应你,这怎么可能呢?只有我们去适应天气变化、适应老天爷!道理就这么简单。

学佛、做人就是这样,永远是我们去适应他,而不是让他来适应我们。我们适应他,我们就生存,就活下来,就可以发展,结果还是他适应了我们。第一步,是我们去适应他,但是最后还是他适应了我们,他为我所用。

当我们两个僵持不下的时候,我退步,结果我们两个达成了协议,最后我的理想也达成了。你说是谁适应了谁呢?如果我们两个僵持不下,我就是不让步,结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最后两个人的理想都无法实现,都失败了。

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够因为一点点不和、一点点意见不一致,就不交流了,不去做事了!有时候虽然双方有不同的意见、有分歧,但是更多的还是有相同的意见,我们为什么不把那多的、相同的先做完,把那些不合、不同的先放到一边呢?我们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谈不来,大事情也不做了。

譬如我们拜一位师父,或者看一位师父的书,可能会因为师父说的某一句话不符合你的思想、你不喜欢听,就把这位师父全部否认了,把这一本书给扔掉了,把他的整个理论都否认掉了。也许你觉得不中听的这句话,对别人来说恰恰点中了自己的要害,又是至理名言!道理就是这样。

我们学佛的人有一个通病:说佛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实际上这只是对佛教徒而言,人家基督教徒、天主教徒、道教徒,不说释迦牟尼佛伟大,是不是啊?人家说耶稣、上帝伟大,说太上老君伟大。可见伟大不伟大,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自己的信仰上来讲的。如果抛弃我们信仰的框框和范围,再来看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对的!

学佛要把过去的成见,就是已经形成的概念,打破掉,跳出来,这样你就解脱了!所谓的没有解脱,不是谁把我们束缚、捆绑起来的,都是我们固有的成见,原来形成的概念把我们套得太深了!

譬如说我们佛教里面有一个规矩:和尚不能跟别人握手。我当初落发的时候,我师父就告诉我说:当和尚有许多规矩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不能握手的!我说我学佛第一步就不遵守这个规矩,所以我这个和尚也握手、也合掌。只要是对方把手伸过来,我绝不会回避,我绝对不会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尚不能握手!”只要对方把手伸过来,我马上也把手伸过去。你合掌,我也合掌;你伸手,我也伸手。

还有一种学佛的人,自己吃素,要求家里的人也都吃素;自己的筷子、碗,不让别人碰,别人碰了以后,就气得要死!这样,你周围的朋友怎么会接受你呢?我不知道,碰了你的碗、碰了你的筷子,你就把我骂一顿!或者嘴上没骂,肚子气得鼓鼓的,心里还在抱怨。带着这种心态来学佛,就学不好,别人也不会跟着你学佛!佛就是替众生消业障的。

因为人家不了解佛,只能通过你这个学佛的信徒来了解佛。实际上我们学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代表佛的形象,代表佛的手、佛的口、佛的心!人家不了解佛,只能够通过我们佛教徒来了解佛。

譬如说你是我的徒弟,人家不了解万行,要通过他的徒弟来了解万行,如果你这个徒弟了解师父,你讲出去,有可能人家就了解了你的师父;如果你自己不了解师父,人家通过你嘴巴里了解到的这个师父可能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了解佛,如果你了解得不对,就容易引导周围的人误解佛教!

作者:东华禅寺开山方丈释万行,万行大和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从农禅并重的祖训,“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岁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四十岁创立东华禅,让学人通过学修“东华禅”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