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净土的层次
弥陀净土的层次
弥陀的玄义
净土的分类
阿弥陀经
善根福德
一心不乱
心不颠倒
小结之一
无量寿佛经
三辈
五痛五烧
胎生
小结之二
观无量寿佛经
落日观
树想
像想
九品往生
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
上品下生
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
小结之三
他力的异方便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普贤行愿品
弥陀净土的层次
今天所讲的主题是「弥陀净土的层次」,也就是当我们从前两次课中,所建立的一些新观念后;再回头检视「弥陀净土的三部经」。则因切入点的不同,故所将展现的视野,必大不一样也。
弥陀的玄义
阿弥陀,乃寓法身之意:首先我们把前几次所说的重点,先简单复习一下。首先阿弥陀,即是无量义;而只有法身,才能真正无量也。若报身,一定是有量的。所以阿弥陀佛,乃是从报身的形相而寓法身的象征。简单讲:阿弥陀佛,即是法身佛也。西方,指果位而言:其次西方,不是指方位的西边,而是指果位而言;也就是代表庄重圆满的果位也。极乐之极,是超越之意:以世间有苦才有乐,所以极乐,却非乐到极点也。而反是一个很平淡的世界,因为既超越了苦乐的对待,则唯舍受尔。从上所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乃不限在那个地方,主要是指修行的证量而言。但这并非意指:净土为纯自内证者。前已说过,从众生的共业.共愿中,还是可有共道的净土。
净土的分类
因此,我们又将净土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禅定天,这乃必见性开悟证果的人,才能往生也。第二空居天,这除了要具信愿外,还得修福德。而修福德,主要从十善道启修也。第三地居天,有些经典认为,徒具信愿而未修福德,尤其未证智慧者,也可以往生净土。但我认为,这个净土充其量,也只有地居天的层次。重点已复习过了,现在就来重新检视弥陀三经吧!
阿弥陀经
首先我们看《阿弥陀经》,在经里讲到事相的部分,如黄金为地、八功德水之类,我们先不论,只是就往生的条件而言。在经典中,首先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其次是『若一日.若二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还有:『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以下,我们便来仔细剖析这些条件的精义。
善根福德
首先剖析「善根福德」。有很多人认为:既我能接触净土法门,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即表示我有善根,我有福德也。这是纯从宗派的立场而说的,故未免太一厢情愿了。而如从广义的佛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
善根─信.精进.念.定.慧:因为在经典上所谓「五根、五力」,乃是信.精进.念.定.慧。而信,既包括对佛的信,也包括对法的信。于是因为具信心后,才能产生精进的行为。
而精进的行为,初乃由闻法,而具正知正见,这即从信而解也。而既解得义理,便将之系念在心,故成就为戒.定.慧的修行和体证。
所以善根,乃是就五根而言才圆满。故若只具信心,却还是少善根尔!故如谓:我能念阿弥陀佛,即代表我有善根也。这却只是少得为足而生懈怠也。
福德─布施.持戒.禅定,念佛.念法.念僧:至于福德也是一样,在经典上通谓:要往生善道,必修三种福德,即布施.持戒与禅定也。而布施.持戒.禅定,却还只是世间共外道的福德尔。故就佛法而言,还得包括皈依三宝,及念佛.念法.念僧,这整个加起来,才算具备善根福德。
因此「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从以上分析,要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心不乱
事一心,即入定也:一心不乱,就事相而言,即是入定也。这乃是以「执持名号」而作为摄心入定的方便。所以在执持名号的当下,还得检点看自己心中有没有妄念,若有妄念即截断之;故能从不断地消除妄念,而使妄念愈来愈少,愈来愈细,以至于入定,这称为一心不乱。
不必大声或多念:而现在很多人却谓:既念佛,要大声念。然念得大声跟一心不乱,竟有何关系呢?事实上,大声念,既作意,又伤气,却将身心具乱也。同理,是否一心不乱,也跟计数的多少,无直接关系。而有的人为了赶数字,就把佛号念得很快;于是对自己当下妄念的起落,根本看不清楚,其云何能一心不乱呢?
因此就调伏妄念,以入一心而言,大声念或计数念,都不是好办法。这要自己慢慢去练习:云何能从执持名号,而使妄念愈来愈细?若要领掌握住了,才能真用功,以致入于「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的一心境界。
理一心,即开悟也:后来有些祖师,除事一心之外,还说理一心。何谓理一心呢?就禅宗而言,即开悟见性也。
从内摄而起疑情,由参禅而得开悟:然单以「执持名号」就能开悟吗?如只单持名号,我认为是不可能开悟的。但是既把执持名号,当作内摄修定的方便;则内摄到某种程度后,或将起疑情。于是再顺着疑情去参究,若因缘成熟而开悟了,即能证得理一心的境界。
心不颠倒
众生有四颠倒─常.乐.我.净:很多人认为,只要临命终时,还记得念阿弥陀佛,即是心不颠倒也。其实,即使是我们正活着时,即使心也正念着阿弥陀佛的名号时,你的心就不颠倒了吗?却还是颠倒哩!
以众生有四种颠倒:常、乐、我、净。这是我们从学佛以来,就一直被提醒的,但我们真的就不颠倒了吗?正说的时候,似不颠倒;但一碰着境界,就又颠倒去也。
唯见性者,能真不颠倒:因此真正的不颠倒,不是光凭嘴巴说说便可,也非心里想想便行;而是要有铭心刻骨的体验才行。因此唯有见性开悟的人,才能真不颠倒也。而我们充其量,只是在揣摩而已!
平时若无功夫,临终更无把握:所以,这心不颠倒的功夫,又比一心不乱难多矣!因此我们不要太自负:认为我已听闻这么多佛法了,我可心不颠倒。或者如临命终时,有人助念,即能心不颠倒。其实,还早哩!
且不说待临命终时,有的人于作梦间,佛号就不知道已掉到那里去了。也有的人,平时对三宝,却也很虔诚、很有信心;但等生大病了,或者碰到大逆境了,便怀疑而退失信心矣!
更何况于临命终时,一生的业障都会现行。在生前,只少许的业障现行,便将把握不住而颠倒去了;更何况全部的业障现行时,你还有几分把握呢?所以要心不颠倒,真是不容易的。
小结之一
所以《阿弥陀经》的往生条件,其实很高:相当于禅定天的层次。因为不管从理一心来说,或就心不颠倒而论,乃都要见性开悟的人,才能往生。
因此弥陀三经所描述的,却非同一个世界,因为它们的标准,相差太多了。而我们却以为:既都是阿弥陀佛,都是西方极乐世界,当是同一个地方。其实仔细检点,乃大不相同也。
问:如经中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是明言:具信愿,即得往生吗?
答云:那是对信心不足者,鼓励劝进之意。
我觉得在大乘经典里,乃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标准,一个很高,一个却低。像《楞严经》里讲到「如来密因」的证悟境界就很高也,而讲到楞严咒时,就又什么都可解决了,好象证悟不证悟,都无所谓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
其乃针对不同的众生。如对法行人,就得把义理讲得很高,这样他们才会有信心和意愿来修学。而对信行人,信行人其实是信心不足者也。故对信心不足者,若把标准订得太高,他不是更努力,而是反被吓跑了。所以这时,反要告诉他:不打紧!不打紧!只要你有意愿,佛菩萨会给你协助、加持的。这才使他对这个法门有点信心。
所以标准订得低,乃是对信心不足者,劝勉之意。以我不认为:往生西方净土的标准,真会这么低。因为如果太低,则龙蛇杂混,反非净土矣!
既标准有高低之不同,还是自勉于高标准,较有保障吧!
或既标准有高低之不同,那你是选择高标准?还是选择低标准呢?如就修行而言,我认为还是应选择高标准。因为即使高标准达不到,至少也不会差太多。而如选低标准,即使达到了,却也不成器。
既对个人的修学而言,当采取高标准。可是何以诸弘扬净土的大德,却都用低标准呢?把人看扁了,或者唯希望招揽信众,以扩大声势呢?如曰:乃是对信心不足者,劝勉之意。然既入门后,即得去提升啊!否则低标准讲久了,佛教的格调却愈来愈低,低到连神教都不如也。
问:何以经中不劝发菩提心,及读诵经典呢?
答:既见性上道了,则何必赘言呢?
我们再三提到:真要往生净土,乃必发菩提心。而除发菩提心外,其它净土经典,也都劝勉读诵大乘经典。可是在《阿弥陀经》里,却都没看到这些迹象,为什么呢?
答云:既已入一心不乱,尤其能证心不颠倒,即必在修行上,已有相当的功夫,所以就不用再赘言初发心的问题了。
可是若对初开始接触到这个法门者,还得从发菩提心,读诵大小乘经典去入门的。以上是《阿弥陀经》,因此经文比较短,故就讲到这里为止。其次再看:
无量寿佛经
一般人在讲《无量寿佛经》时,都会讲到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尤其强调其第十八、十九、廿之愿。现我们先看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何谓「乃至十念」?若从「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因此而有信愿之念;且此念,念念相续,乃至于十念。则这十念,却非十「念」也。而很多人乃将之解释为:念佛名号,乃至十声。
于是若无信愿,而徒口念;像鹦鹉学语般地,念满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吗?应该不是这个样子。既是「至心信乐」,即表示从心中产生一种很强的意愿,要往生到这个国度。而这意愿,当得一次、又一次的提携.熏习,才能印象深刻,以至于烙入八识心田中。所以这十念,乃是谓信愿非常坚固之意。否则有时候想到,有时候不想去;而待临命终时,到底想不想去呢?却还不知道哩!故从至心信乐,以至于坚决不移,才能往生无量寿佛的世界也。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既五逆,又诽谤正法者,才不能去。或既五逆,也诽谤正法者,都不能去呢?
若谓:如诽谤正法者,即不能去!那真要完全不诽谤正法,其实就没这么简单。因为如对较高层次的佛法,因不懂而误解,岂非也是另一种诽谤呢?有谓小乘之人,听到空义,心如刀割;这就难免会诽谤了。所以有时,甚至自己是否诽谤正法,却还不清楚哩!故如谓: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则去不得者,将会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再看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繞,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这里就已很明确地说到:要发菩提心。而这「修诸功德」,既可解释得很高,也可解释得很低。高者如梁武帝见达摩祖师的故事:
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就学禅者而言,虽布施、持戒,却不是功德也。那什么才是功德呢?唯见性、解脱,才有功德也。因此从发菩提心,到修诸功德;这条道路还是蛮遥远的。并不等于发菩提心,即是修诸功德也。
所以如从高标准来看,则「具足十念.修诸功德」,却不是那么容易,非想去就能去也。下面再看第廿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殖诸德本」的德,是福德,还是功德呢?如果是福德,则不外乎布施、持戒、禅定、念佛、念法、念僧。而如是功德者,乃必见性.开悟.解脱者。故如用前所述的高标准来衡量,却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上之三愿,便非如一般人解释的:只要你想去,阿弥陀佛就一定会让你去。事实上,即使就「至心信乐,至心发愿」,便不容易矣!因为一般人的心思,根本从未统一过,故有时候想去,有时候不想去,时时刻刻在矛盾里打转。故很多天天求往生西方者,如真临命终时,却还有很多割舍不下的哩!
因此如对自己的心念,因返照能力不足,就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乃至心信乐,唯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其实如未经禅修的训练,而使我们对动心起念的返照能力强一些;则对自己的心,真在想什么?甚至其间有多少矛盾?恐怕都没办法去察觉,更何况去对治消除!
因此这三个愿,很多人把它说得很轻松容易,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接引众生哩!但我的看法,还宁可保守一点。
三辈
下面,于《无量寿佛经》乃更说到:有三辈的众生,能够往生净土。这三辈的分法,是否与《观无量寿佛经》的三品相当呢?各位可去对照一下。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这也提到当「发菩提心」。其次有「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从事相上来看,即是当剃度出家也。而如从心法来说,即是放下世缘而专心修行也。至于「修诸功德」,还如前说:若就高标准而论,乃要见性开悟也。
如我们把上中下三辈,对应于禅定天.空居天.地居天的三个层次;则上辈者,乃须见性.开悟.证果,才能往生也。其次再看,中辈者:
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这「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乃属于布施、持戒的范围。故此中辈者,可相当于空居天的层次,即从修十善道、具福德,而能往生净土也。最后,再看其下辈者:
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以下辈者,既福德未修,更智慧不开;故只能因信愿而往生。但此信愿,还是得从「发无上菩提之心」而有的。从发菩提心,然后一向专意,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这「十念」,已如前说,非十念也。而是从至心信乐,以至于念念相续,而能专念无杂也。
学过数息法的人都知道,有时候妄念一多,连欲从一数到十,都不容易哩!所以「一向专意,乃至十念」,还得有些禅定的功夫哩!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这乃与前所谓的「不诽谤正法」,有相通处也。故若闻深法,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也要欢喜信乐,而不产生疑惑,更不能横生谤诽。
以此修学的至诚心,而愿往生到净土里,更去参学。所以下辈者,乃与地居天的层次,可相当也。
五痛五烧
在《无量寿佛经》后,又有一段经文:
佛告弥勒: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
我觉得这一段经文很有问题,好象是从其它经典中,移植过来的。以在《无量寿佛经》之初,佛都一直在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而到此却文风一变,开始大骂娑婆世界的众生,性情顽劣,业障深重。前后格调,完全不一样。我蛮怀疑,这段经文是从其它经文中,转抄过来的;而且这一段经文,却像中国人写的,而非从印度翻译过来者。
下面还有一段,也是很奇怪:「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本在《无量寿佛经》之初,乃是鼓励娑婆世界的众生,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结果在此,却说:无量寿佛的世界,要修法也不容易,因要修布施,没得好布施;要持戒,也没得好持戒。所以如能在娑婆世界,好好修行用功一日一夜,却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也。
这意思是叫我们不要去了吗?却与前之经文,相矛盾也。所以这也是移花接木而空降于此的。各位,回头再看这一部经典,便能发现其不协调处也。
胎生
下面又有: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里,却未有胎生的问题。在所述上中下的三辈里,也都没提到胎生的问题。而在经文将结束前,却又扯出胎生的问题,说什么因对大乘佛法,不具信心故,而成为胎生。
既胎生只是被幽禁在宫殿里,而不能出来;则何以就见不到佛,听不到法呢?在《阿弥陀经》中不是谓: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既极乐世界,风吹鸟鸣,都是在说法,怎么又会听不到佛法呢?因此这些说法,其实并不统一,却有点像信口雌黄般地。如果我们再对照《观无量寿佛经》于下品的莲宫中,一待不是五百岁,而是好几大劫呢?故这些经文,对信行人还说得过去,对法行人就得重新架构了。
小结之二
现在我们把佛告弥勒的那段经文,暂不去管它;故有关胎生的问题,也暂时搁下。大致来说,所谓三辈众生,上辈乃相当于禅定天的层次,因为必对大乘的智慧能够深入了解,而修诸功德,才能往生也。至于中辈,则相当于空居天的层次,因为还得修人天善法,如布施.持戒等。最后下辈,乃地居天的层次,唯从发菩提心而备往生西方的信愿也。
于是若有胎生者,则:其胎生者,所处宫殿,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这胎生的资生受用,乃如忉利天,岂非证明它是地居天的层次呢?
因此弥陀三经中,以《阿弥陀经》的层次最高。而在《无量寿佛经》时,层次便降低矣!即使谓有禅定天的层次,可是却讲得很含糊,因为它总是用「修诸功德」的一句话,带过去,而不曾把标准订得很明确。这是为所将接引的众生,品位不同故!
观无量寿佛经
下面我们再来看《观无量寿佛经》。在这部经里,首先讲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三福中,「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乃是共世间的道德规范。其次,「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则是学佛者,基本的行持。最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虽提到读诵大乘,却未说必深入了解,甚至行持体证。所以就这三个条件而言,却又比《无量寿佛经》低很多矣!
落日观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为「十六观经」;乃为若行持十六种观法,即得往生于无量寿佛的世界中。其首先有落日观:
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修落日观时,乃要面对西方─即太阳欲落下的方向。其实,在四季中,太阳落下的方向,略有不同;夏日偏北,而冬日偏南。故此西方,乃是就太阳落下的方向而言。
于是初从外观落日,到时时刻刻能把落日的景观,摄入心中。以致不管开眼.闭眼,白天.夜晚,甚至睡觉.作梦,都能悬念不移,这称为落日观。
西方是果位之意,不必着相而求也:然上次已说过了,这落日或西方,乃是指心理的方位,故就不用执着于事相的西方吧!在我印象中,禅宗的公案里,因见日出景象而开悟的有,因见落日景象而开悟的却无。所以不必执咫尺而远千里也。
也非太阳神的附会:虽有些学者,从宗教学的角度乃说:阿弥陀佛之所以为「无量光」者?乃为阿弥陀佛,即是太阳神的附会尔。然信奉太阳神者,竟有谁去修落日观呢?他们心中的太阳,当是威光赫赫,光芒万丈的,怎会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日余晖呢?因此认阿弥陀佛为太阳神者,反才是他们的穿凿附会哩!
至少我们把阿弥陀佛喻指为法身佛,在佛法上乃是提升也。而你把阿弥陀佛讲成太阳神,却是屈降也。所以当时时刻刻,提起「上求佛道」的意愿;这才是真正的「落日观」。
树想
在十六观里,其第四观,称为树想。以下有一段经文,能使我们对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得进一步的认识。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这能「映现三千大千世界,十方佛国,一切佛事,皆于中现」的大光明,是什么呢?当是指我们心中的光明。如果心量广大,无所不涵;则一切世界,不出心外也。
乃寓有『法身』之意:故这心,即是大乘佛法所谓的真如心,或法界心。因此于这经文里,即已暗示了: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就是「法身」也。
像想
下面再看第八观─像想: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里讲得更直接了,诸佛如来─当包括阿弥陀佛,乃是法界身,而非报身也。所以当从法界身之理,得相应于佛。而法界身者,其实又对应于众生的真如心。
所谓「心想」,即是心相也;心上有相,故称为想。然这想,却非杂思妄想;而是如澄清平静的湖面,故一切山河大地,皆影现其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却不必向外去看。以当我们的心,能与佛相应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甚至从法身中,而千百亿化身,亦皆是心相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故是从法界心,或真如心,而成佛的。「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既诸佛是从证得真如心,而成就正遍知的;故我们还是从一心参究,去觉悟佛性,或契会佛心吧!
九品往生
在《十六观经》里,最后九观为「九品往生」,所以我们接着再看:
上品上生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这也牵涉到我们对「至诚心与深心」的判定。如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已很至诚了;可是一碰到逆境或干扰,便又矛盾起来。所以欲发「至诚心与深心」,其实也不容易哩!。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三个条件看起来并不算高,因为只谓当「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而读诵与了解,了解与实证,乃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弥陀三经里,以《观无量寿佛经》所订的往生条件最低。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在这里却谓虽不用读诵,但得善解义趣,尤其是第一义。这应比前之上品上生,还难吧!
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这对于大乘,却只具信愿即可。如果我们把信、解、行、证四个层次,来对照于上品三生。则:下生─对大乘徒有信愿;中生─除信愿外,还要能善解义趣;至于上生─除善解义趣外,还得行证。
以既是上生者,条件当更高也,所以只谓「读诵大乘」,应是不够的。至于行证者,即见性.开悟.证果也。因此上品上生,乃对应于禅定天的境界。至于中生和下生,却还不到禅定天的层次哩!但至少,是建立在对大乘具信愿的基础上。下面,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这中品的品位,略相当于空居天的层次。所以乃从持戒.慈善而修福德。但在这里,却未强调布施也。
中品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前之上生,乃终身持戒;而中生者,只一日一夜持。所以这标准又比空居天,低很多矣!
而在前之上生中,竟未提具足戒;而此中生中,才提具足戒。似乎有点颠倒。
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
我觉得这一段经文,蛮有问题的。因为即使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但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这不表示:对于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极乐国土的庄严,他都相信了;尤其能从相信后,更以至诚心,而愿生彼国?这却交待得不明不白。
因为在净土法门中,所最重视者,乃是信愿。故无信愿,当不得往生。这不管那一品,都一样也。
中品,大致是以人天的福业为基础,而往生极乐净土的:至于人天的福业,不外乎布施、持戒、慈善等。
内凡与外凡的差别:而修福业者,又有内凡跟外凡的差别。所谓外凡,即是最初未学佛的人,而待临命终时,却因善知识的开示,而产生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故从发愿,而得往生。
而内凡者,即很早就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但为未开悟、证果,而称为凡位。因此中品三生中,既包括内凡,也包括外凡。而内凡的品位,当会稍高一些,而为中品的上生与中生。至于外凡,唯属于下生尔。
下品上生
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于下品者,连信愿都不必提了。虽造诸恶业,却于命欲终时,只听到大乘经题的名字,就能除去千劫极重恶业。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而我们辛苦盘腿地打禅七,却不知道能除什么业障呢?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念完了,即代表他已具往生西方净土的信愿吗?还值得怀疑!
因此在下品的三生里,其实只是滥方便。把标准订得太滥,反将让人失却信心的?
下品中生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我常说:所谓超度,不在于念什么经?而在于亡者听了,能信受多少?故纯以诵经.说法,皆无法超度人的。因为即使你说了一大堆,而他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则你等于白说了。
故我不认为经典本身,就有超度别人的力量。而在下品里,乃再三赞叹:只要听闻已,就能除去八十亿劫生死大罪。这是为安慰信行人而说的吧!否则对法行人而言,却是信口胡说而已!
下品下生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这句话「汝若不能念彼佛者」,这念,乃是心念,而非口念。以心相应,系念于此,故称为念。
但是心欲系念于佛,乃须身心安定,心才能念。现既苦不堪言,所以只能用嘴巴念;因为念者,较粗故。这种情况就像有些人,为妄想太多无法念佛,故只好叫他大声念佛。这是没有办法的异方便,而非常道也。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这下生的信愿,还说得完整一点,故看起来标准还高一些。而不像前之中生,只听闻佛法,就灭了八十亿劫生死大罪。或前之上生,只闻如是诸经名故,便除却千劫极重恶业也。
小结之三
从净心因中,生净土之果:以上,我虽引用了下品三生的经文,可是就我的知见而言,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从因果来看,必从净心的因中,才能产生净土的果。故如对净土的信愿都没有,而只是听到佛的名号,听到大乘经典的名号,就能往生净土,那么我们不是已听到太多了吗?岂非就此可放逸也?
五逆十恶,未具信愿,不发菩提心者,不能生净土:所以我认为,既五逆十恶,业障很重者,不能往生净土。也未发菩提心,对修学不具信愿者,都不能往生净土。
所往生者,非净土也:但何以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却说:都能往生净土呢?答云:其谓净土者,乃非净土,是名净土。
这就像我们把净土,分做禅定天.空居天与地居天。故禅定天者,当然是净土;因为都得见性开悟的人,才能去。而空居天,也算是净土,因为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至少得修福善,才能去也。
地居天,非净土也:至于地居天,则非净土也。因为他们业,其实都还很重;故天龙八部,多还在恶道中。且地居天的寿命又短,所以即使称名为净土,乃与真正的净土,天渊之别尔!
标准愈低,龙蛇混杂,何为净土?有的人认为标准订得愈低,乃愈代表佛菩萨的慈悲。可是我的看法,却不然。我们知道世间有很多明星学校,既录取标准高,又学费贵。可是却仍有人,虽挤破头也要读这些大学。因为标准高,学费贵;既代表那边师资好,也代表那边能学得更专精。
而有些很烂的学校,根本不用考试,你拿报名表去,就录取了。而这种学校,你愿意去就读吗?通常不愿意,除非……
所以标准愈低,就表示那地方的格调愈差;因为如三教九流都能去,那就龙蛇杂混,是非多端矣!这种情况我们又可用一种比喻:如果打禅七时,录取的标准很低,以至于谁都可自由进出,则这种禅堂,你愿意去吗?还不如自个在家禅坐哩!
他力的异方便
对信心不足者的催化力:因此当我们看,从《阿弥陀经》到《观无量寿佛经》的往生条件,节节降低时,却不必高兴。因为前已说到:若就自己修行而言,乃要用高标准,而非低标准。
而菩萨在接引众生时,有时为了方便,而用低标准。因为对某些信心不足者,如把标准订得很高,则这些人便根本就不来了。故不只要把标准降低,还得强调他力才行。
然就算这些,都是为了接引入门的异方便;则待进门后,难道还得一直维持低标准吗?不!既入门后,则得逐渐去提升也。
他力,仍归究于自力也:记得有一则故事:有位父亲,乃有两个儿子;而这两个儿子,却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所以碰到没钱时,便得变卖家产。有一天,这父亲病得快死了,而他们也只剩下最后一块地,还没有卖掉。
这父亲想:待我死后,这两个小子一定也很快把那块地卖掉。而卖掉之后,必无依无靠也。于是父亲拼命去想,用什么方法才能叫他们不卖这块地呢?最后他想出来了,乃劝告儿子说:「儿子啊!我告诉你们!早前我曾在这块地里,埋了一个罐子,内有黄金一百两,所以你们不要随便就把它卖掉了。」
话说完了,他便两脚一伸,走了。于是两个儿子,在如法安葬父亲后,便天天拿锄头去挖,既东边挖过来,更西边掘过去。直到把土地都翻烂了,还是找不到那一百两黄金。最后既土地都翻烂了,便将错就错地播种也。
结果竟为这土地,实在是耕耘得太精细了,所以收成特别好。于是在收成后,去卖钱。而卖得的钱,恰好是一百两金子。于是这两个儿子,终于觉悟了:原来一百两金子,就在这里呀!最后他们终成为非常勤奋的工作者。
在以上的故事中,如这父亲一开始就即训示他们说:「儿子啊!你好好去耕田,就可以得到一百两金子!」则儿子,就会去耕田吗?当不可能。而最后这儿子所得到的一百两金子,究竟是父亲给他们的呢?还是自己辛苦耕作所得的呢?其实,是儿子透过父亲的善巧方便,才肯辛苦耕作,而终有所得。
从正知见中,予以确认:以上的故事,乃喻指净土法门的善巧方便。故对信行人而言,是不能直接告诉他:好好去耕田,你就可以得到一百两金子。而得先骗他:已有一百两金子在等着你用,除非你自己来取?而欲取,乃须有什么前方便之类……
所以我已申明在先:这净土法门,乃是对学禅人而说的,而非对净土行者说的。否则他们听了,不是更努力去耕田,而是干脆放弃也。
故他力的加持,乃是为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努力尔,而非即可代替自力也。以上的说法,乃是从因果的道理而确认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一部经,不能从一句话,就认定佛法,乃如此如此。这以管窥天的结果,竟挂一而漏万也。
故我们得从更多的经典里,去看、去吸收、去消化统合,最后才能确认佛法的心要是什么?而后,也才能从宏观的视野中,而作更智慧的抉择。
以上弥陀三经,已简单介绍过了。大致而言,我还是认定:西方不必是一个特定的场所,而往生西方之上品、中品、下品众生,也不会相聚在同一处。以西方极乐世界,既是法身也;而法身,则无所不是、无所不在。至于不同品位的众生,则随业而各居于不同的道中,这乃是因果之本然尔。是以不必把《阿弥陀经》里的境界,挪用于《观无量寿佛经》也。
而禅行者,虽不持名,仍得往生净土也。至于会往生于什么净土,则全看个人的功夫而定。真修行者,从因启修;故会往生于什么净土,乃水到渠成尔,本就不必急于过问的。
下面再附带提到两部经典,即《楞严经》的〈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与《普贤行愿品》,因为有人把这两部经,也当作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指引,而称为净土五经。所以我们也顺道讨论: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关于《楞严经》,主要是从理会「如来密因」,而修证「真如心性」。所以于〈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中:
所谓『譬如二人,一人专忘,一专为忆。』乃是指真心和妄识也。而『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即指参禅法门尔。至于『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乃谓从见性开悟而入无生忍的。至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既证真如心者,则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
因此如把念佛,解释为持名。更用世间的人情世故,来解释「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便只能说:他根本不懂楞严尔。各位如对〈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有兴趣者,详细还是去看《楞严新粹》吧!
普贤行愿品
关于普贤十大愿,想各位都已知道了,乃从「礼敬诸佛」,一直到「普皆回向」。而在诸论典中,乃公认十大愿是易行道;而易行道者,也是对信心不足者的异方便尔。
因此从读诵.行持普贤十大愿,到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可理解的。故于《普贤行愿品》中,有:
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然从易行道的普贤十大愿,所修的福德,竟能往生那个层次的净土呢?殆不出地居天的净土吧!因为这还是以信愿为主哩!尤其牵涉到普贤菩萨的象征意义,更是如此也。
以上有关净土法门,就讲到这里为止,大致而言,我的净土观念,其实很单纯:净土唯在上方尔,而此「上方」,乃是「上求佛道」之方法也。故修行的知见愈正,证量愈高;则能往生的净土层次,也就愈上也。
于是再从这种理论架构中,重新检视有关净土的经文,而得到以上的系统。然因时间的关系,所以没办法把每部经,都挑出来仔细研读。故我建议各位,还得回头把我所引用过的经典,重新看过。这才能得到更完整.更弘观的视野。
以上净土法门的部分,就讲到这地方为止,而下次我们将再谈有关大小乘的定位问题。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