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中国佛教出家人修行的道场为什么叫“寺”?中国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白马寺吗?

发布时间:2023-11-28 01:05:07作者:心经原文网
中国佛教出家人修行的道场为什么叫“寺”?中国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白马寺吗?

  洛阳东郊12公里处,有一座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据查,这是我国官府营建的最早佛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

关于佛教的传入曾有过一个神奇的传说。东汉时期,汉明帝夜里梦见一个身高6尺、顶有白光的金人在宫殿飞行。醒来后他问朝臣,朝臣说这就是西方的神,“其名曰佛”。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12人前往西域拜佛求经。蔡倍、罗景等人到了大月氏(阿富汗一带),得到佛经、佛像,并巧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随即相邀同来京都洛阳。

古建(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两位印度高僧起先住在官衙鸿胪寺,第二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门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们居住和安置佛像经典,并用为他们驮运经卷来中国的白马命名。至于“寺”,是从鸿胪寺的“寺’,转借过来,取名白马寺,这也就是中国称佛院为寺的开始。从此以后,虽然作为官署的“寺”仍然存在,但不久即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专称了。

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不仅带来了佛经原本梵文《贝叶经》,而且在白马寺内的清凉台上译出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佛经和佛教法典。从此,佛教在中国正式流传。这一始末,被称为“永平求法”,比“玄奘取经”早570年,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所以,两位高僧的墓地后来也都建在白马寺内。

佛教法轮(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看到的白马寺,已经是后来几经重建的了,不过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文物。大雄宝殿内的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是元代用“夹鈴干漆法’,制的神像。高约6米的清凉台上植古柏,并建有廊庑柑属的高阁。它是全寺的最高建筑,与前面的大雄宝殿形成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对比。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大门口甬路西旁对立的两匹石马,据说是宋代的作品。看它们头颈下垂,双目下视,负重沉着的神态,似乎让人们想起它们长途跋涉、驮经东来的辛苦!它们成了整个寺院的标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