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圆觉经今译

发布时间:2022-12-14 19:40:25作者:心经原文网

圆觉经今译

  圆觉经今译

  自 序

  这部经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十二位大菩萨,次第向佛陀请问启发“圆满心智”的方法。

  每一位众生都具有和完美圣者一样的心灵和智慧,可是由于他们的自私、烦恼、无知和贪著,使得这伟大的潜在心智一直无法显现。所以佛陀特别讲了这部经典,引导大家走向没有负担的心灵和智慧。

  整部经典都是以阐明圆满心智为主题,其主要的目的不外在启示人类认清自己真正的心灵和潜在智慧,使大家不要误以为肉体和分别意识就是自我。

  由于这部经典文约义丰,境界高超,加上经中有数段文字十分深奥。所以译者特地参阅了若干古德的注疏,细心撷取适当的解释,然后再译成白话。对于义理较深奥的经文,译时则稍加补充发挥,以使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明白,更觉得连贯。

  经中每章的末尾均有一首五字偈,为了保持经偈的格式,并且使原偈更通俗白话些,所以译者一律将原经的五字偈译成较易懂的七字偈。尚乞高明之士不吝指正!

  陈柏达

  谨序于屏东师专西元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

  第一章 启发心智的基本观念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①,入于神通大光明藏②,三昧③正受。一切如来④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⑤。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⑥随顺⑦。于不二境,现诸净土⑧。

  【今译】我曾这么听说过:有一次,完美的圣者——释迦牟尼佛进入一种很奇妙的禅定,领受着圆满心智的趣味,这圆满的心智也就是所有完美的圣者所实证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没有任何的烦恼和负担,到处充满着自由、宁静、光明和庄严,这境界其实就是所有众生真正的清净本性和心智,在这境界里,不但所有的妄念、执著、无知和分别心都消失了,连自己和外境的差别也消失了。哦!万物的本体原来平等而没有高下!每一位完美的圣者和众生的心智都遍布所有的时空,而没有边际和固定的方所(方位)。圣者的圆满心智和众生的潜在心智本来没什么不同,可是它能随着外在条件而显现不同的作用。由于佛陀将要为菩萨们演说启发圆满心智的方法,所以示现了许多庄严清净的境界。

  【注一】婆伽婆:指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当一个人除去了所有的烦恼,潜能和智慧完全显现出来以后,他就叫做“佛”——完美的圣者。换句话说,佛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注二】神通大光明藏:“神通”含有变化莫测、自由自在,没有障碍的意思。“大光明藏”就是圆满的心智。因为圆满的心智具有广大、光明、隐藏、奥妙的意思,所以用“大光明藏”这四个字来形容。

  【注三】三昧:梵音Samadhi,古时多译为三摩提、三摩帝、三昧。现在有人译为定、正定、息虑凝心。三昧就是心中专注于某一件事物,而不会产生散乱的现象。

  【注四】如来:即佛陀或完美圣者的另一种尊称。因为完美的圣者来去自如,所以被称为“如来”。

  也有的人说:完美的圣者是由启发圆满的心智而产生的(佛学上说:“乘真如而来”)。

  【注五】清净觉地:即清净的圆满心智。

  【注六】不二:佛经上说,心灵是一切现象的本体,一切现象都是由心灵产生的。所以心灵被称之为“不二境”。它含有“万物唯一的本体,共同的本体”的意思。

  【注七】随顺:随著外在的事物或条件(佛学上称之为“外缘”)而产生不同的变化或作用。

  【注八】净土:完美的圣者为了度化众生所示现的世界或境界。

  净土有时候也可以指:清净的本性或圆满的心智。因为圆满的心智和本性是圣者所实证的最完美境界。圆满的心智和本性也是所有事物中最清净的。

  【原文】与大菩萨摩诃萨①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②。

  【今译】完美的圣者——佛陀当时和十万位慈悲众生的菩萨在一起。这些菩萨中,比较出名的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十二位大菩萨。这些大菩萨和他们的弟子眷属,也都进入了禅定境界,大家都在这法会上,诚心等待聆听佛陀的教诲。

  【注一】大菩萨摩诃萨:梵文是Bodhisattva Mahasattva,全名叫做“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是智慧的意思,萨埵是勇猛的意思,所以决心追求无上智慧的众生,叫做菩萨。

  又解: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众生的意思,慈悲地帮助别人,使别人觉悟真理的,叫做菩萨,摩诃是大的意思,萨是萨埵的简称;萨埵,就是众生的意思。摩诃萨意即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心的众生。

  【注二】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也可以解释为:这些菩萨进入了禅定以后,和佛陀住在同一个境界上。当时圣者和凡人同一本体,所以叫做“平等”。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①佛足,右绕三匝,长跪②叉手③,而白佛言:

  【今译】那个时候,在大众当中的文殊菩萨,就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注一】顶礼:就是俗话所说的“五体投地”。五体投地的“五体”是指双膝、双手和前额。这是一种最尊敬的礼法。因为五体投地时,我们以最尊贵的头顶去敬拜佛陀的脚趾,所以又称为“头面礼足”。

  【注二】长跪:双膝跪在地上,两胫上空,两脚指头顶住地面使上身挺直,或称为“胡跪”。

  另解:长跪有时候也可指以右膝跪在地上的礼节。(详见释氏要览)佛陀教男弟子以右膝跪地,跪累了再换以左膝跪,双膝交换跪的叫“互跪”。因为女子身体比较弱,所以教他们双膝同时跪在地上的礼法。双膝跪在地上比较不辛苦。

  【注三】叉手:合掌而交叉双手中指。另解:合掌。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①中发清净心②,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③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希望您对这会场的众生,说明完美的圣者初发心时,所修行的法门;并且讲解菩萨学习慈悲众生的真理时,应如何专心追求无上的智慧,远离一切错误和过失。以使得将来追求慈悲众生的真理时,才不至于产生偏差的见解。”

  【注一】大乘:追求慈悲无量众生的真理,启发圆满无上的心智,叫做“大乘”。和只断除自己烦恼的“小乘”相对。大乘偏重利他,小乘偏重自利。

  【注二】清净心:专心追求慈悲众生的真理,而不掺杂其他名利心,叫做“清净心”。同理,专心启发圆满智慧,而不夹杂不好的念头和企图,也叫“清净心”。

  【注三】末世,释迦牟尼佛离开人间后的五百年是佛法的鼎盛时期。这时候凡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行的人,大多可断除烦恼,而启发大智慧。而且在这时期,大家对佛法的认识都十分正确,所以又叫“正法时期”。

  正法时期以后的一千年,叫做“像法时期”。因为这时候,人们对佛经的了解已逐渐产生偏差了。很多人对同一句经文的解释产生了争论和激辩。这时期,修行佛法的人虽然也相当多,可是真正断除烦恼,具有大智慧的已比前时期少多了。

  “像法时期”以后的一万年,叫做“末法时期”,在这时期里,明白佛法、照佛法去修行已经很少了。照佛法去修行而断除烦恼、启发心智更少。这时候,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和见解出现于世,人们对于佛法的体认大部分已流于形式。虽然还有人讲解佛法,可是实际领受到佛法真正益处和趣味的人已如凤毛麟角了。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①。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文殊菩萨说完了上面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注一】五体投地:详见前面“顶礼”的注解。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①!善哉!善男子②!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文殊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心真理的好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菩萨,向我问及:完美的圣者最初立志学习启发心智时,所修行的方法。以使得末世学习慈悲众生和启发心智的人们,能够得到正确的知识,而不致产生错误的见解。你们现在专心听!我应当立即为你们解说!

  【注释】①善哉:佛陀对弟子的称赞语。譬如赞美他们问话问得好、信心坚固、见解正确、行为表现良好等等。

  ②善男子:佛陀对男弟子的称呼。好像老师对学生说:“好弟子啊!”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文殊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他的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善男子!无上法王①,有大陀罗尼门②,名为圆觉③。

  【今译】佛陀接着又说:“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完美的圣者,有一种融会贯通所有真理的法门,这法门就是启发潜在的圆满心智。

  【注释】①无上法王:佛陀对于一切事物都彻底明了,其他人不能比他更洞悉真理,所以叫“无上法王”。

  ②陀罗尼:梵名Dharani,含有“总持”、“能持能遮”两种意思。“总持”有“重要纲领”的意思。“能持”就是能使善法不致散退。“能遮”就是使恶法不再生起。

  又称:即“真言”或“咒”。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的秘密言句。

  ③圆觉:彻底明白宇宙中一切事理和现象,叫做“圆觉”。换句话说,就是圆满的觉知或洞察。所以启发心智,叫做“圆觉法门”。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①、菩提②、涅槃③及波罗蜜④,教授菩萨。

  【今译】“这法门能生出一切奇妙的智慧,使修学的人明见清净的本性,脱离生老病死的苦恼,而达到永恒的乐境。这法门也能教导菩萨,使他们证得无上智慧。

  【注释】①真如:万物真正的本体和实体,也就是众生无限的心性和灵知。完美的圣者没有任何负担和烦恼的心灵,也是真如。

  ②菩提:即明白一切事物本体的智慧。

  ③涅槃:佛学上说,所有的事物,凡是有生就有灭,有了生灭就无法永生或永恒。没有生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永恒,这没有生灭的境界就叫“涅槃”。涅槃就是“寂灭”的意思,因为要灭除所有的烦恼和执著,才可以达到涅槃的永恒的乐境。

  ④波罗蜜:梵文Paramita,又名“波罗蜜多”,意思就是“究竟”、“到达彼岸”。彼岸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境界。能究竟自利利他的,使众生到达永恒的乐境,叫做“波罗蜜”。

  【原文】“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①,永断无明②,方成佛道。

  【今译】“所有完美的圣者最初立志追求真理时,都是依照这圆满普照的清净心性,才能永远断除无明和烦恼,成就最高的智慧。

  【注释】①圆照清净觉相:清净的心智可以完全明了一切事物,所以说它能“圆照”。

  ②无明:所有烦恼的总称。因为它会使心智昏暗,不能产生照明觉知的作用,所以叫做“无明”。

  “云何无明?

  【今译】“为什么会有无明呢?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①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所有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错误的执著,误认肉体为真正的我,以为外在的事物都是真实的,不知道肉体和外在的事物都是由许多条件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假相。所以就颠三倒四,认假为真了。好像迷失方向的人,将南作北、指东话西,既然认错了某一方向,其他方向也就随着错了。

  【注①】无始:指时间的久远。不知从何时开始,也没有第一个原因做开始。譬如你现在不知你昨晚几点几分睡着的,因为假如你知道是何时睡着的,那个时间你并未入睡。同样的道理,众生何时开始迷惑颠倒,自己并不知道。所以称为“无始”。

  “无始”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无尽的,并没有第一因存在。因为假如有了第一因(例如说上帝创造万物,这上帝就是第一因),就无法解释第一因的来源,而成为“无因论”,所以佛学上说“无始才有因,有始则无因。”

  【原文】“妄认四大①为自身相。六尘②缘影为自心相。

  【今译】凡夫也是如此,误以为坚硬的骨骼、液状的血、出入的呼气和吸气、有温度的体温为自己的身体。对外色、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思考的抽象内容等六种能蒙蔽心智的事物上,现起能缘影子,起虚妄的分别心,认为这妄想是自己的心。

  【注释】 ①四大:指地(坚硬的固体)、水(柔软的液体)、风(流动的气体)、火(有温度的能量)。

  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东西。具有蒙蔽心智的作用,所以叫做“六尘”。

  【原文】“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今译】宛如眼睛有毛病的人,误认为空中有花朵和第二个月亮。热心真理的弟子们!空中本来没有花,可是眼睛有毛病的人误以为空中真的有花。

  【原文】“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今译】由于错误地执著空中有花的缘故,不但无法确实明白虚空的真相,而且所感觉的花也是错误的。

  【原文】“由此妄有轮转生死①,故名无明。

  【今译】因为这种缘故,所以众生妄受六道轮回,不断在生老病死中打转。所以叫做“无明”。

  【注①】轮转生死:一般人死后随著自己生平的善恶业,而投生在天界、人界、阿修罗界、畜生界、饿鬼界、地狱界等六界。心地越善良,死后投生的境界越好。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转生死。

  【原文】“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这无明是没有实体的。犹如正在作梦的人觉得梦境十分逼真,可是醒来以后,发现空无所有。同样的道理,当虚空中所幻觉的花朵消失时,不可以说这幻觉的花朵有固定的去处或灭处。为什么呢?因为幻觉的花朵本来就未曾产生,那里会灭呢?

  【原文】“一切众生,于无生①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今译】所有的众生因为在无生的境界中,误以为有生灭的现象,所以叫做在生死中打转。

  【注①】无生:没有任何生灭的现象。没有生灭就是圆满心智的本体,没有生灭也就是永恒!

  【原文】“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啊!完美的圣者最初开始启发圆满心智时,就知道一切身心的执著和虚妄分别,都如同空幻的花朵一般。众生的圆满心智(真正的我)本来就常住不变,那有什么六道轮回或流转生死。这并不是造作才没有的,而是本来就如此的。

  【原文】“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①。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②。

  【今译】“能知道空中的花朵这种智慧乃是由于远离一切杂念而产生的,所以说犹如虚空。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或者知道如同虚空的真智,便是在虚空中又生出了花朵,因为这么一来,便产生了对立的名相和执著。有了执著,就会产生烦恼和心理负担。圆满的心智虽然没有任何形相,但不可以说它不存在。由上可知:清净圆满的心智非有非无。当‘有无’的对立名相都除去了以后,圆满的心智才能启发出来。

  【注一】 知觉性:具有灵知、觉悟作用的心智。

  【注二】净觉随顺:顺利证入圆满的心智,即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①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今译】“为什么呢?因为圆满的心智没有一切妄念,所以没有‘有无、相异相同’等对立的名相。圆满的心智的本体虽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没有一切杂念,但是它能随著外缘的清净不清净而产生不同的现象和作用。虽然随著外缘而起不同的现象和作用,可是它的本体仍然依旧不变。而且圆满的心智遍布无穷的时空,和一切事物相互融通。

  【注一】如来藏:每位众生都具有如来那种伟大的心智,透过启发,才会显现这潜能,所以叫做“如来藏”。

  【原文】“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今译】“这就是完美的圣者初立志启发心智时所修行的法门。菩萨也因此才能产生清净广大的慈悲心。如果将来末世的众生,能按照这要领去启发心智,就不会导致错误的见解。”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重新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文殊汝当知: 文殊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如来, 所有完美的圣者,

  从于本因地, 最初立志修慈行,

  皆以智慧觉。 都以清净圆满智。

  了达于无明, 因此洞悉无明相,

  知彼如空华, 宛如空幻的花朵,

  即能免流转。 所以免于轮回苦。

  又如梦中人, 如同正在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醒来发现一场空。

  觉者如虚空, 觉者本来无妄念,

  平等不动转。 不动不变真平等。

  觉遍十方界, 圆满心智遍时空,

  即得成佛道。 即可成就无上慧。

  众幻灭无处, 无明灭时无去处。

  成道亦无得, 成道本来也无得,

  本性圆满故。 因为心智本具足。

  菩萨于此中, 菩萨明白这道理,

  能发菩提心。 可发慈悲智慧心。

  末世诸众生, 将来末世的众生,

  修此免邪见。 照此实修无偏见。

  (本章大意):

  在这一章里,文殊菩萨向佛陀问及:完美的圣者最初立志追求真理时所修行的法门,以及发展智慧,应如何才能避免一切错误和过失。

  佛陀告诉他:所有完美的圣者最初立志追求真理,都是本着圆满清净的心性去修行,才能够断除所有的烦恼,而成就最高的智慧。并且指出:一般人以为肉体是自身和分别意识是自心的错误。假如对心智基本观念认识错误,而欲启发真正的心智,无异缘木求鱼。佛陀接着又说明“无明”的由来,而且必须除去所有无明(心智的污垢)以后,圆满的心智才会显出奇妙的作用。

  从本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菩萨处处为他人设想的事实,菩萨甚至为将来末世的众生能蒙沾法益,而特别向佛陀请问各种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学方式。他时常称赞弟子的问话,并且有条不紊地解答弟子的疑惑。

  第二章 启发心智的四个步骤

  【原文】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普贤菩萨,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且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希望您告诉这法会的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当他们听到完美圣者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情况时,他们应如何修行才能达到这目标呢?

  【原文】“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假如众生知道色身和妄念都是虚幻的,应如何本着虚幻的身心来修治虚幻不实的无明呢?譬如以水洗水,水不是越来越多吗?用虚幻的身心来修治虚幻的无明,无明岂不越来越多?

  【原文】“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今译】“如果所有空幻的事物都没有实体而且会消失,并无身心可言,那么谁在修行呢?色身和妄念都因无明而产生的,如果无明和身心虚幻,那么修行这件事岂不也是虚幻的吗?为什么您又说修行如幻,又说必须逐步修行,净治如幻的无明,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呢?

  【原文】“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今译】“假如众生听说无明如幻,就知道无明不实,本来用不着修行。因此,长久在生老病死中打转受苦,常处在虚幻的境界中,而不曾确实明白虚幻的境界。那么,应如何解脱虚妄的身心呢?不明察道理,无从顿悟。不经逐步修行,无法除去无明。无明不除,怎么启发圆满的心智而解脱烦恼呢?

  【原文】“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今译】“希望您为将来末世所有的众生,告诉我们如何藉着简易方便的方法,逐步修行,而永远解脱各种虚幻的烦恼和无明!”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普贤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告诉普贤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心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菩萨和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如何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修行启发心智的方法,以解脱一切虚幻的无明和烦恼。你现在注意听,我应当为你解说!”

  【原文】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普贤菩萨听到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今译】佛陀接着就说:“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世间种种虚幻的现象,都不离圆满的心智。这圆满的心智不独完美的圣者所有,一切众生无不具足。众生的色身、妄念、无明等幻相,都包含在无限的心智中。

  【原文】“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今译】“宛如幻觉的花朵,生在空中,依赖虚空而出现。当眼病好了以后,就不会再幻觉空中有花了。幻觉的花虽然没有了,可是虚空的本体依然如故而丝毫不变坏。

  【原文】“众生幻生,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今译】“同样的道理,众生还是要依藉着如幻的身心逐步修行,才能除去虚幻的无明。而当众生的一切无明除尽时,清净的心智仍然没有任何变更。

  【原文】“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今译】“假如所说的‘觉’(指具有觉知的心智)是和‘幻’(虚幻的事物)对立,这种‘觉’仍然还是一种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有‘觉’这回事,仍然未脱离‘幻’。由于‘觉’和‘幻’是相对待的两件事。然而,却也不能说无觉。因为无觉也是一种妄。有和无也是相对待的两件事。由于上面这些缘故,所以只说:虚妄的无明灭了,才是永不变动的圆满心智。

  【原文】“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所有菩萨和末世的众生一定要修行才能远离所有无明的虚妄境界。断除无明的心志必须要坚固而且不可丝毫松懈才行。这就是启发心智的第一阶段‘以心遣境’。然而再远离虚幻的心,而进入了第二阶段‘以离遣心’。然而,心既是虚幻的,‘远离虚幻的心’本身也是一种虚妄。因此‘远离’的名相也必须除去,而进入第三阶段‘以离遣离’。修到最后,连要‘除去虚妄’、‘除去远离’的名相也消失了,达到离无所离的境界。这便是所谓的第四阶段——‘以极远离遣远离’。在这时候,一切虚幻无明才彻底的消除,圆满的心智才完全显现。

  【原文】“譬如钻木,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①。

  【今译】“譬如,钻木取火这回事。两根木头不断摩擦生热以后,才能生出火来。当火产生时,木头便被不断燃烧。等到木头烧完了以后,余灰也被风吹散了,烟也熄灭了。到了这时候,才是究竟的烧尽。以虚妄的身心修治虚幻的无明也是如此,当一切妄相和无明都消失了以后,圆满的心智就立即显现出来。而不是妄相消失以后,就变成什么都没有。

  【注一】断灭:“完全消灭”和“什么都不存在了”。这种独断的见解是一种偏见。它和“有见”相对,都是错误的。

  【原文】“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你们知道色身、妄念和无明都是虚幻的,只要不去执著它,就是远离了。不必再故意造作各种方法来远离虚幻。既然离开了虚幻,圆满理智的心便会产生灵知的作用,这就是觉悟真理。又何必一步一步才能了解呢?所有的菩萨和末法的众生,必须按此要领修行学习,顿悟道理以后,逐步事修,才能永远扫除心智的障碍。”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重新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普贤汝当知: 普贤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众生, 各地所有的众生,

  无始幻无明, 无始以来的无明,

  皆从诸如来, 都包含在心智中,

  圆觉心建立。 心智昏暗而生幻。

  犹如虚空花, 宛如幻觉的花朵,

  依空而有相。 生在广大的空中,

  空花若复灭, 假如幻花消失了,

  虚空本不动。 广大长空仍不变。

  幻从诸觉生, 无明幻化依心生,

  幻灭觉圆满, 幻灭觉性立即显,

  觉心不动故, 心智本来不曾变。

  若彼诸菩萨, 慈悲众生的菩萨,

  及末世众生, 以及末世的众生,

  常应远离幻, 经常远离诸妄想,

  诸幻悉皆离。 直到无明都消灭。

  如木中生火, 宛如钻木而生火,

  木尽火还灭。 木头烧完火灭了。

  觉则无渐次, 离幻即觉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知幻即离真方便。

  (本章大意):

  在这一章里,普贤菩萨向佛陀提出了四个问题。

  一、如何以虚幻的身心来修治虚幻的无明呢?

  二、假如所有虚幻的事物都没有实体而且会消失,并无身心可言,那么谁在修行呢?

  三、如果无明和身心都虚幻,那么修行这件事不也是虚幻的吗?

  四、如何去除妄想?

  (佛陀的解答):

  一、身心和无明都是幻化的,可是我们不妨籍着幻化的身心来除去虚幻的无明。

  二、虚幻的无明和自我分别的身心消失了以后,就会产生真正的圆满心智。好比波浪平静了以后,海水的本体就显现了。

  三、启发心智有四个步骤:

  (甲)以心遣境(离妄)-用心不执著一切虚幻的事物。

  (乙)以离遣心(离觉)-远离执著心。

  (丙)以离遣离(遣离)-除去远离执著的心。

  (丁)以极远离遣远离(遣遣)-连除去远离执著的心也彻底除去,而达一无所离、离无所离的境界。圆满的心智才会显现。

  四、知道色身、妄念和无明都是虚幻的,只要不去执著它,就是远离了,何必再故意造作种种方法来远离虚幻呢!这种概念是属于理智的全盘了解或顿悟式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

  从这一章里,我们可以体会到:爱护身体只有在为了追求无上的智慧或帮助别人离苦得乐的情况下,才有高尚的意义!因为连身体都是虚幻的,为了追求虚幻的名利而珍惜虚幻的身体,那又可能产生什么实在的益处呢!

  学习佛法,最要紧的就是克服私心,去关怀别人。而逐渐达到行善(帮助别人)而不执著名利,甚至内心也不计较自己和别人的名相。因为心中一有了名相,心里就会产生负担。

  第三章 启发心智的程序及下手功夫

  【原文】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普眼菩萨,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受世人尊敬的完美圣者啊!希望您为这法会的菩萨们以及末世的众生演说菩萨修行的次序。应如何思惟?如何才能不为外境所左右?尚未明白真理的众生,应以何种方便法门,引导他们开悟呢?

  【原文】“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今译】“受世人敬爱的导师啊!假如那些众生没有适合他们性向的方法,而且又不善于体察真理。听您说了使心灵定静的深奥道理,仍然无法了解,而且满怀疑惑,那么就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了。

\

  【原文】“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今译】“盼望您大发慈悲,为我们大家以及末世的众生,演说启发心智的简便方法!”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普眼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悲地点点头,告诉普眼菩萨说:“说得好!很好!你能够为其他菩萨和末世众生,向我问及修行的次序,正确的思考,不为外境所左右的诀窍,以及修行的简便方法。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为你们解说。”

  【原文】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普眼菩萨听到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今译】佛陀接着又说:“热心真理的弟子啊!初学慈悲众生的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如果要启发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应当诚恳地体会这圆满的心智,且不要执著一切虚幻的事物。

  【原文】“先依如来奢摩他行①,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今译】“首先依照完美的圣者所教导的定静方法,修持戒律,安顿其他弟子妥当以后,找个宁静的屋子打坐修行禅定。

  【注①】奢摩他行:使心灵定静的工夫或方法。

  【原文】“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今译】“要经常反省和观察自己:我现在这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所谓头发、汗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脑髓以及其他不干净的色相,都是属于固体的‘地’。唾液、鼻涕、血液、脓水、津液、口沫、痰、眼泪、精液、尿、屎等,都属于液体的‘水’。而身体内的温度和热量都属于能量的‘火’。呼吸系统的循环,则属于气体的‘风’。这四类东西都各自分开以后,到哪里去找我呢?由此可知,肉身终究没有实在的本体。它不过是由若干因素凑在一起而产生的假相罢了。

  【原文】“四缘①假合,妄有六根②。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今译】“由于无明和见、闻、觉、知四种因缘和合,所以众生妄以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和四大,内外和合,妄见六识缘影于内外根尘中,积聚不散,因而产生六识。表面上,这六识看起来似乎有能缘的现象,但事实上却是妄有的,所以假名为‘心’。

  【注释】①四缘:见、闻、觉、知。

  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等根。

  【原文】“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①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这虚妄分别的意识,如果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可以攀缘。便不能产生作用。如果固体、液体、气体和热能分开以后,六尘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在根尘识中,当能缘的根、所缘的尘、各自散灭时,则终究没有能攀缘的意识存在。

  【注①】六尘:贪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样东西,可以蒙蔽心智,所以叫“六尘”。

  【原文】“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①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们!启发心智的众生,必须先观身如幻。当虚幻的色身破灭后,幻心也随之而灭。当幻心灭后,幻尘便随之而灭。幻尘灭后,则幻灭的作用也消失了。幻灭的名相和观念消失后,圆满的心智就会显出来。这好比擦拭铜镜,镜上的污垢除却干净,照明的作用立即可以显现。

  【注①】非幻:指真实的圆满心智。

  【原文】“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幻相永灭,十方清净。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你们应当明了:众生的身心,都被虚幻的无明所盖住污染了。无明污垢除尽,无限的圆满清净心智便可立即显现。

  【原文】“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啊!打个比方来说,清洁晶莹的如意宝珠,随着外境而映现种种色彩。可是愚笨的人却以为如意珠内有许多颜色。

  【原文】“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清净的圆满心智,随着种种无明而感现不同的身体和妄心。可是愚笨的人却以为,清净的圆满心智中具有种种身体和妄心的名相,因而贪执种种虚妄的境界。这跟前面的例子岂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今译】“所以我说色身和妄念是虚幻的、污垢的,对能够远离幻垢的人,称为‘菩萨’。而当污垢除尽后,就用不著‘除去污染’或‘除污垢的人’等名相了。这时候全部都是清净的心智,还有什么好建立名相或对治污垢的呢?

  【原文】“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①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假如你们这些菩萨及末世的众生,修证到一切虚幻的假相消失时,便可以随时随地,显现无限的圆满心智了。

  【注①】 无方:不拘方所,随处可显现,叫做“无方”。

  【原文】“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①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今译】“由于体悟到圆满的智慧,所以心地清净。因心地清净的缘故所以看到外界的事物清净。因为见到外界事物清净,所以眼根清净了。由于眼根清净的缘故,所以眼识也清净了。由于眼识清净的缘故,所以听到的声尘也清净了。由于听到的声尘清净的缘故,所以耳根清净。由于耳根清净的缘故,所以耳识也清净了。由于耳识清净的缘故,所以觉尘也清净了。乃至鼻舌身意等也都清净了。

  【注①】清净:心不执取、贪著就叫“清净”。

  【原文】“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由于根清净的缘故,色尘也清净了。色尘清净后,声尘也清静了。声尘清净后,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都清净了。

  【原文】“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由于六尘清净的缘故,地大也清净了。地大清净后,水大、火大、风大也清净了。

  【原文】“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①、十八界②、二十五有③清净。

  【今译】“善良的弟子啊!由于四大清净之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也清净了。

  【注①】十二处: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注②】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注③】二十五有:泛指有烦恼的三界或世间各种现象和层次。

  (甲)欲界有十四种层次:四恶趣、四洲、六欲天。

  (乙)色界有七种层次:四禅天、初禅的大梵天、第四禅的净居天与无想天。

  (丙)无色界有四种层次:四空处。

  【原文】“彼清净故,十力①、四无所畏②、四无碍智③、佛十八不共法④、三十七助道品⑤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⑥一切清净。

  【今译】“由于二十五有清净的缘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完美圣者的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清净了。乃至于八万四千种总持法门也都一一清净了。

  【注①】十力:(一)明白一切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二)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善恶业报。(三)明白禅定和解脱苦恼的障碍和助缘。(四)明白所有众生的根器和性向。(五)明白众生种种欲望和嗜好,而且使他逐渐舍弃不好的欲望和嗜好。(六)知道每一位修行的烦恼厚薄,和教化他们的方法。(七)明白所有启发心智的方法及境界。(八)明白众生过去的生世。(九)明白每一位众生去世以后,投生何处。(十)没有任何烦恼和疑惑。

  【注②】四无所畏:(一)彻底明白一切真理。(二)除去所有烦恼和不良习性。(三)明白苦恼的根源。(四)明白解脱苦恼的方法。

  【注③】四无碍智:(一)法无碍——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二)义无碍——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所含的义理。(三)辞无碍——对于各种方言通达无碍。(四)乐说无碍——具有无懈可击的辩才。

  【注④】佛十八不共法:完美的圣者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十八种特质:(一)行为没有任何过失。(二)语言没有任何过失。(三)心里永远没有不好的念头。(四)平等地关怀所有众生。(五)时时刻刻保持定静的心。(六)明白一切事物,而不执著。(七)教化众生永不厌倦。(八)教化众生永不休息。(九)永远不会再产生退步或信心减弱的现象。(十)智慧不可穷尽。(十一)彻底除去所有烦恼。(十二)明白一切解脱烦恼的方法,毫无障碍。(十三)一切行为都由智慧所引导。(十四)一切语言都由智慧所引导。(十五)一切心念都由智慧所引导。(十六)明白过去所有的现象。(十七)明白现在所有的现象。(十八)明白将来所有的现象。

  【注⑤】三十七助道品:即三十七种对启发心智有益的途径:(一)正确的认识。(二)正确的思惟。(三)正确的言语。(四)正确的行为。(五)正当的职业。(六)正当的努力。(七)正当的忆念。(八)正当的禅定。以上叫(“八正道”)(九)断除已生的过失。(十)断除未生的过失。(十一)增长已生的善法。(十二)使未生的善法出生,(以上叫“四正勤”)(十三)信根。(十四)精进根。(十五)念根。(十六)定根。(十七)慧根。(以上叫“五根”)(十八)信力。(十九)精进力。(二十)念力。(廿一)定力。(廿二)慧力。(以上叫“五力”)。(廿三)观察自己的身体——观身不净。(廿四)注意自己的感受——视受是苦。(廿五)注意自己的思惟和心理状态——观心无常。(廿六)观察一切现象和事物——观法无我。(以上叫做“四念住”)(廿七)爱好真理。(廿八)精勤无间。(廿九)心志专一。(卅)观察教法。(以上叫做“四神足”)(卅一)知道选择。(卅二)知道精进。(卅三)知道喜乐。(卅四)知道轻安。(卅五)知道专心。(卅六)知道定静。(卅七)知道施舍。(以上叫做“七觉支”)。

  【注⑥】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完美的圣者教法无限,现在举出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主要是要对治八万四千种烦恼的缘故,所以八万四千种教法泛指所有法门。

  【原文】“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由于一切事物的本体—心智—清净的缘故,所以自己的身清净了。由于己身清净的缘故,所以众多的身清净了。众多的身清净后,十方众生的圆满心智也都清净了。

  【原文】“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里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由于一个世界清净的缘故,多个世界也随之而清净。多个世界清净后,乃至整个宇宙,无穷的时空,十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常住不变。

  【原文】“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由于虚空平等不动的缘故,应知圆满心智也平等不动。由于四大常住不变的缘故,应知圆满心智常住不变。乃至所有的法门平等不动的缘故,应知圆满心智平等不动。因为圆满心智遍于一切事物,所以随举一事,即见心智。

  【原文】“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①。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由于圆满的心智清净不变,遍布所有的事物,所以你们应当知道六根也遍布所有的法界。由于六根遍满法界,应知六尘也遍满整个法界。由于六尘遍布整个法界,应知四大也遍布整个法界。由于四大遍满整个法界,应知总持法门也遍满整个法界。

  【注①】法界:梵名Dharmadhatu。又叫做“法性”,又名“实相”。法界有时代表一个人无限的心智。有时则泛指无穷的时空或宇宙。因为宇宙中的每一种事物都各有自体,彼此分界而不相同,所以叫做“法界”。

  【原文】“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由于圆满心智遍布整个宇宙,所以六根六尘的本体属性永不混杂不变坏。由于六根六尘的本体属性不变坏,所以连总持法也不杂乱不变坏。宛如几百只、几千只的灯所发射出来的光,照耀着同一个房间,每一道灯光都相交错,照遍整个房间,而却不杂乱或变坏。

  【原文】“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由于菩萨明白圆满的心智遍布无穷的时空,所以他不会受各种名相的系缚,不追求解脱烦恼。既不厌恶生老病死,也不贪著没有苦恼的永恒境界。不偏敬持戒的人,也不憎恨破戒的人。不特别器重久学之士,也不轻视初入门学习的新手。为什么呢?因为圆满的心智无所不在。每一位众生都具有这种潜在的心智。

  【原文】“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今译】“譬如由于性光在眼(喻心智在一切事物),所以能直觉地明白眼前的事物(喻心智圆照一切事物,而不假思惟),使性光遍满所见的事物(喻一切皆觉),因此没有憎恨和贪爱(喻一切事物的本体平等)。为什么呢?因为心智和光的本体是平等无二的,本来就没有憎恨和贪爱。

  【原文】“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只① 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假如菩萨和末世的众生,能够体察这圆满的心智,日子久了,工夫逐渐纯熟,顿悟心智寂静平等的道理后,就不会执著修行和成就的名相。只有遍照无穷时空的心智存在。而所有的世界都从因缘生起,没有究竟实体。所以好像幻花一样,循著‘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演变,而没有固定的本体或形相。世界空幻生灭,只有圆满的心智常存不变。可是这世界和圆满的心智不即不离。因为世界从缘而生,没有本体,所以说它和心智‘不即’。因为世界不离觉性,当体即真,所以它与心智‘不离’。圆满心智随缘而成十种不同的法界。因为烦恼、无明、业报的束缚而成为凡夫;因为修无为法,解脱烦恼而成为圣者。虽然束缚和解脱不同,但都是缘起而生,没有究竟实体的。所以说‘无缚无脱’。由于圣者和凡夫都以圆满的心智为本体,所以众生本来就具有和圣者一样的潜能。由此观知:众生的生老病死和圣者解脱生死的永恒境界,都如同俗人昨天所作的梦一般。醒来以后终究平等空无所有。

  【注①】阿僧只:梵语asamkhya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只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

  【原文】“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由此可知:生死和涅槃都是一种幻相。它们本来就无有生灭或来去的现象。所证的道果,都具足在圆满的心智中,所以无所渭得失或取舍。所证得的道果,既然空幻,能证的人又怎会有呢?所以说没有造作涅槃、没有止息妄念、没有任随一切法、也没灭除身心根尘这四件事。在圆满的心智中,能所两忘、对待双绝,没有任何名相存在,而只有圆满清净的心智平等遍照无穷的空间,亘古常存。

  【原文】“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那些菩萨应当依照上面所述的要领去修行,循序渐进,如理思惟,证入圆觉法性,善巧万便开悟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融会贯通这启发心智的妙法,而不感到迷惑。”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普眼汝当知:   普眼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众生,   十方所有的众生,

  身心皆如幻。   色身妄心都虚幻。

  身相属四大,   四大和合生色身,

  心性归六尘。   六根合尘出妄念,

  四大体各离,   四大各无真实体,

  谁为和合者?   何者才是主人翁?

  ※          ※

  如是渐修行,   如此了知渐修行,

  一切悉清净。   证得一切清净心。

  不动遍法界,   不生不灭遍法界,

  ※          ※

  无作止任灭,   无所作止和任灭,

  亦无能证者。   也无能证的行者。

  一切佛世界,   十方三世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   宛如虚空幻觉花。

  三世悉平等,   三世平等无变异,

  毕竟无来去。   那有来去和生灭?

  ※          ※

  初发心菩萨,   初发慈心的菩萨,

  及末世众生,   以及末世的众生,

  欲求入佛道,   欲求启发无上慧,

  应如是修习。   修习应按此要领。

  (本章大意)

  在这一章里,普眼菩萨向佛陀问及启发心智的程序和简便方法。佛陀告诉他下面这几个程序:

  一、不要执著一切虚幻的事物。

  二、修持戒律和禅定,并且找一个宁静的环境居住。

  三、常省察自己身体都是由各种器官、肌肉、骨骼和血液等形成的,而进一步探究身体和妄念都是随缘而生,没有真正实在的本体。

  四、由于对自身和自心的认识正确,而逐步不会再执著外在的事物。

  从这一章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修持戒律的重要,因为戒律是达到自由和智慧必经的途径,每条戒律都有很深的含义及功用,不遵守圣者的教诫,就无法产生宁静的心灵和高超的智慧。

  要追求真理,就必须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外在的事物。本着主观的爱好与憎恶,又怎么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呢?所以我们要常反省,常观察!

  第四章启发心智的三个难题

  【原文】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金刚藏菩萨,就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今译】“慈悲心广大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您乐于为一切菩萨们,阐扬完美圣者启发圆满心智的法门和最初立志启发心智的修行方法,并且善巧方便逐步诱导众生启发众生的智慧。本法会的众生承蒙您的教诲,许多疑惑都消失了,慧眼也逐渐清明了。

  【原文】“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今译】“受世人敬爱的大导师啊!假如所有的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为什么还会有无明产生呢?假如众生本来就有这些无明,为什么缘故,如来又说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假如十方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而复再起无明,那么,所有完美的圣者既然已经启发圆满的心智了,何时才又会有烦恼产生呢?

  【原文】“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今译】“盼望您能本着无限而没有条件的慈悲心,为本法会的菩萨解说这三个奥秘的问题,以使末世的众生能听闻了这启发心智的究竟法门,而断除所有的疑惑和悔恨。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金刚藏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陀行最敬礼。连续不断地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告诉金刚藏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爱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的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向我请问及深奥奇妙的圆满心智,这是菩萨最佳的教法。而且这究竟的大乘佛法能使十方菩萨和末世众生断除疑惑和悔恨,成就正确知见,永不退怯。你们现在专心听,我应当立即为你解说!”

  【原文】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金刚藏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他的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们!世间的一切人和物,从始到终,从生到灭,从有到无:缘合则聚起,缘尽则散灭。外在的景物时时顺着‘成、住、坏、空’的程序发展,循环不已。妄心产生种种贪取和舍离,‘生、住、异、灭’变迁不停,这都叫做‘轮回’。

  【原文】“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今译】“没有脱离轮回而想以生灭心测知圆满智慧的境界,所臆测的绝对不是圆满智慧的真面目,而只不过是一种错误的臆测罢了。如果要凭这样来解脱轮回的苦恼是不可能的。

  【原文】“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今译】“譬如摇动眼睛后,见到平静的水,误以为水在晃动。又譬如迟钝的眼识,看到一点火花在旋转,纵使勉强注目,也以为火圈在旋转。凡人的肉眼看到云在行驶,却误以为月亮在走动,在行进的船上往两岸看,反以为岸上的景物在移动……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啊!当心或主体旋动不停时,便无法见到静止的外境,或外境的真面目。何况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打转,生灭不停的妄念未曾清净过,又怎么能正确地观知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呢?所以你们才产生前面那三种疑问。

  【原文】“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譬如眼睛有毛病的人,误以为空中有花。眼睛的毛病如果治好了以后,不可以问说:这眼病已除,眼睛何时才会再起种种毛病。为什么呢?因为眼病和空花这两件东西都是没有实体的幻相,不是相对待而立的。

  【原文】“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今译】“同样的情形,当幻觉的花朵消失在虚空中时,不可以问说虚空何时才会再产生花来。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中本来就没有花朵。虚空是常住不变,不生不灭的。

  【原文】“生死涅盘,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今译】“生老病死和涅盘的境界都宛如幻觉的花朵一般虚幻。真正奇妙的圆满心智却是一种遍照十方而没有阻碍的灵知,它没有一切虚幻的眼病和幻花。

  【原文】“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今译】“热爱真理的弟子啊!你们应当明白:虚空都不是暂时才有或暂时没有的。何况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能随时显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而却又不失宁静平等的本性。

  【原文】“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譬如熔冶金矿,所提炼出来的金,并非提炼过程中所具有的,而是金矿本来就有这种元素,既然提炼到纯金以后,就不会再变回矿石了,这纯金的属性纵使经过很久的时间,仍然不会变坏或消失,所以我们不应该说金矿中没有金这元素。同样的道理,完美的圣者所启发的圆满心智也是本来具有的。

  【原文】“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盘,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中没有任何对立的名相。既没有智慧和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也没有成佛和不成佛,轮回与不轮回。

  【原文】“善男子!但诸声闻①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小乘的圣者所圆满取证的境界,只是断了自我的执著,泯灭色身、语言和妄念。而佛陀说他们证得了涅槃,乃是一种方便的权说,而不是究竟的圆觉境界。小乘的圣者尚不能破除对真理的执著(佛学上称为‘所知障’或‘法我执’)而亲证圆满的心智,何况那些有思惟和妄念的凡夫又怎么能臆测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呢?

  【注①】声闻:听闻佛陀演说真理,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做,而断除烦恼的圣者,他通常偏重于自利。

  【原文】“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今译】“以有妄念的心识,来猜测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就如同以萤火虫的火来燃烧须弥大山,永远无法烧着。同样的,以生灭心和错误的观念,永远无法达到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

  【原文】“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今译】“所以,我告诉所有的菩萨和末世的众生,要了解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必须先断除久远以来在生老病死中打转的根本一一无明。

  【原文】“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所有思惟的造作都是由虚妄的分别心产生的。而这些思惟都是攀缘六尘外境所引起的幻相,所以妄想的心思不是圆满心智的实体,它就好比幻觉的花朵一般。以这种妄想的心思来臆测圆满的心智境界,就如同幻想空中的花结果一样,是毫无实效的。

\

  【原文】“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各种巧辩和见解,不是正确的,它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你这三个虚妄分别的难题都是不正确的问句。”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金刚藏当知:      金刚藏菩萨当知:

  如来寂灭性,     如来清净大心智,

  未曾有终始。     常住而无始无终。

  若以轮回心,     假如以生灭妄心,

  思惟即旋复,     不断分别和思惟,

  但至轮回际,     总脱离不了轮回,

  不能入佛海。     无法启发圆满智。

  ※            ※

  譬如销金矿,     臂如熔矿提炼金,

  金非销故有,     离矿熔冶不得金,

  虽复本来金,     金性虽存矿石中,

  终以销成就。     唯有冶炼方成金。

  一成真金体,     一旦提炼出纯金,

  不复重为矿。     永远不再回为矿。

  ※           ※

  生死与涅槃,    凡夫生老病死苦,

  凡夫及诸佛,    圣者灭苦永恒境,

  同为空华相。    都是虚妄的名相。

  ※           ※

  思惟犹幻化,     妄念思惟如幻化,

  何况诘虚妄?     以此诘佛真荒唐?

  若能了此心,    如能明见自心性,

  然后来圆觉。     然后才可启妙智。

  (本章大意)

  在第四章里,金刚藏菩萨向佛陀请教了下面三个问题:

  一、假如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为什么还会有 “无明”产生呢?

  二、假如众生本来就有 “无明”,为什么又说众生本来就具有圆满的心智?

  三、假如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心智,而后再起 “无明”。那么,所有完美的圣者既然已经启发圆满的心智了,何时又会再产生无明或烦恼?

  (佛陀的解答)

  一、“无明”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因为众生现在仍在“无明”当中,所以无法明白“除去无明以后的境界”和“无明是怎么产生的”。宛如眼睛本身摇动了以后,就无法见到静止的外境。

  二、譬如熔冶金矿,可提炼出纯金来。这纯金并不是提炼过程中所具有的,而是金矿本来就具有这种元素。众生虽然有了无明,可是经过修行以后,无明会消失,而显现圆满的心智。所以我们不妨说圆满的心智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

  三、既然提炼到纯金以后,就永远不会再变回矿石了。一旦除去所有无明和烦恼而启发出圆满的心智,当然不可能会再产生烦恼和无明了。

  从这一章当中,我们联想古今中外有许多哲人和学者在争论人类的“本性”问题。除非一个人真正彻底除去了心智所有的污垢,心中不再起妄念,否则谈论“本性”的问题,不是单凭臆测(瞎猜),就成了戏论(空口说白话)。人的心性不是单靠猜测、推理或逻辑就可以知道的,它是亲身实证以后才能明白的。盼望爱好争辩形而上问题的朋友,多多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心地清净了没,而不要一味 “纸上谈兵”。遵照佛陀(启发心智的“过来人”)所教导的方法,身体力行,有一天自然会明见自己真正的心性。

  第五章启发心智的两种障碍和五种差别

  【原文】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弥勒菩萨,就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今译】“悲心广大而受世人敬爱的导师啊!您已经为菩萨们演说完美圣者奥秘的宝藏,而使大家能分辨邪正,顿悟生死轮回的本源。使得末世的所有众生不致误入歧途,并且确实相信完美圣者圆满心智的境界,将不在生老病死中打转,而产生不著边际的错误见解。

  【原文】“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今译】“深受世人尊敬的大导师啊!假如菩萨和末世的众生,想要启发圆满的心智,如何才能断除轮回生死的根本?轮回的众生出生的方式有哪些呢?启发心智有几种差别?当众生有尘劳烦恼时,应施设那些方便法门来教化他们呢?

  【原文】“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境,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今译】“盼望您本着同体大悲来救度众生,使所有菩萨和末世的众生心智清明,彻底明白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弥勒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以后,五体投地,向佛陀行最敬礼,连续不断地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就告诉弥勒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心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完美圣者深奥奇妙的圆满心智,以使得菩萨们的心智清明、慧眼锐利,而末世的众生也因此能悟到万物的本体,而证得不生不灭的智慧,永远断除生老病死的痛苦。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刻为你们解说!”

  【注①】无生忍:体悟到万物不生不灭的本体——真正的心灵。就叫“无生忍”或“无生法忍”。

  【原文】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弥勒菩萨听佛陀这么说,心里十分高兴,和其余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今译】佛陀接着又说:“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所有的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就有了种种恩爱和贪欲,所以才在生老病死中打转。

  【原文】“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① 、化生② ,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今译】“譬如世间中一切众生的诞生方式,不外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而这四种众生都是由淫欲而产生的。所以你们应当知道:生死轮回以贪爱为根本的原因。

  【注①】湿生:依湿气或水气而生的,例如蚊子。

  【注②】化生:不必透过父母的因素,从无中变化而生出的,如鬼神等。

  【原文】“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今译】由于有了种种色欲来助长爱性,所以使众生轮回生生相续不断。

  【原文】“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今译】贪欲由于爱念而生。生命由于淫欲而有。众生无不爱护自己的生命,爱护生命就必须保护身体,所以身体是贪欲的本源,爱欲是将来死后投生的原因,爱命就是有了色身以后的结果。

  【原文】“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今译】“由于对顺境而起贪爱的感受,对于逆境产生嫉妒和憎恨,因而在心里语言和行为上造出种种不好的事情,所以投生在地狱和饿鬼等不好的境界。

  【原文】“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今译】“当众生知道贪欲是投生恶道的根本原因后。就对贪欲产生厌恶心 。听说没有贪欲的清净行为,便起了爱慕心,因而舍弃以前所造的恶业,喜欢帮助别人的善行,所以出生在人间或天界。

  【原文】“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今译】“当众生又知道种种贪爱害人不浅以后,便会觉得贪欲十分可厌,所以想舍离贪欲,舍弃粗陋的身心,而欣爱微细的身心。然而,既然有微细的身心,便还能生爱欲,所以始终仍然属于有为的善果,未能达到无为解脱境界。这种有为的善业仍免不了六道轮回,无法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今译】“所以众生要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避免六道轮回,就必须先断除贪爱和执著。

  【原文】“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菩萨变化种种形像和方式,在世间教化众生,并不是以贪爱为根本,而是本着要使众生舍离贪欲的慈悲,才方便地示现种种贪欲而诞生在凡界中,接受生老病死的痛苦。

  【原文】“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今译】“假如末世的一切众生,能舍弃种种贪爱和憎恨,断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努力追求完美圣者的圆满心智,心灵清净后,就可以明白智慧的奥妙。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所有的众生都是由于贪欲而产生无明。随着两种障碍的深浅,而表现出五种差别来。

  【原文】“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今译】“这两种心智的障碍是什么呢?第一种是妨碍正确知见的‘理障’(或叫‘所知障’)。第二种是持续生老病死等痛苦的‘事障’(或叫‘烦恼障’)。

  【原文】“云何五性?

  【今译】“启发心智的五种差别是什么呢?

  【原文】“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①。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假如没有断除这两种心智的障碍,就叫做 ‘未成佛’。

  【注①】未成佛:未成佛有两种含义:第一,他尚未成佛;第二,他将来一定会成佛。因为他也有潜在的圆满心智,只是尚未启发出来而已。

  【原文】“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今译】“如果能永远舍离贪欲,断除烦恼,而尚未除去理障的众生,只能达到自利的小乘圣果,而不能证入慈悲众生和追求圆满心智的菩萨境界。

  【原文】“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如果末世的所有众生,想要启发圆满的心智,就必须先发大愿,立志辛勤断除这两种障碍。假如能调伏这两种障碍,便能体悟而且进入菩萨境界。假如能永远断除这两种障碍,便可以启发像完美圣者那样的圆满心智,获最高的智慧和没有烦恼和负担的永恒境界。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所有的众生都具有潜在的圆满心智。如果能遇到良师益友,依照他们最初立志启发心智所修行的方式,切实修行和学习,便会有顿成和渐成的分别。但假如遇到完美圣者启发心智的正确方法,无论学习禀赋的好坏,都可以成就最高的智慧。

  【原文】“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今译】“如果众生本身虽勤求善友,可是却遇见见解错误的师友,因此无法了知启发心智的正道,这叫做‘外道种性’。这是由于教他的老师和朋友见解错误的缘故,而不是众生自己的过错。

  【原文】“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今译】“以上五种叫做‘众生启发心智的五种差别’。

  【原文】“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啊!菩萨就是本着大慈大悲的方便法门,示现在世间当中,启发未开悟的众生。他甚至示现了许多不同形相、逆境和顺境,或者与众生生活在一起,教导和感化他们追求奇妙的圆满心智。这一切都是菩萨久远以来立下清净宏大的愿望所致的。

  【原文】“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今译】“如果末世所有的众生想要追求圆满的智慧,应当学习菩萨,发下面这种清净的大愿:但愿我从今以后,永远向启发圆满的心智这条路迈进,常依照完美的佛陀所教导的方式去努力实行。勤于向良师益友请教,保佑我不要遇到见解错误和只求自利的人们。但愿我永远能本着坚定的的誓愿,逐步消除各种心智的障碍,一直修行到所有的心智障碍完全消除、慈悲众生的誓愿完全实现以后,才解脱所有的烦恼,而达到心智全部启发出来的完美境界。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个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弥勒汝当知:   弥勒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众生,   所有十方的众生,

  不得大解脱,   不能解脱烦恼苦,

  皆由贪欲故,   全是贪欲的缘故,

  堕落于生死。   因此坠入生死海。

  ※         ※

  若能断憎爱,   如果能断爱和恨,

  及与贪瞋痴,   以及所有贪瞋痴,

  不因差别性,   不限种性的差别,

  皆得成佛道。   都可成就大佛智。

  ※         ※

  二障永消灭,   永断事障和理障,

  求师得正悟,   访求明师得正见,

  随顺菩萨愿,   圆满菩萨大悲愿,

  依止大涅槃。   永远清净无苦恼。

  ※         ※

  十方诸菩萨,   十方一切菩萨众,

  皆以大悲愿,   皆本慈悲大誓愿,

  示现入生死。   示现世间受生死。

  现在修行者,   现在修行佛法者,

  及末世众生,   以及末世的众生,

  勤断诸爱见,   精勤断除邪爱见,

  便归大圆觉。   获得圆满大心智。

  (本章大意)

  在第五章里,弥勒菩萨向佛陀请教了下列几个问题:

  一、怎样才能断除生老病死轮回的根本?

  二、轮回的众生出生的方式有哪些类型?

  三、启发心智有几种差别?

  四、当众生有尘劳时,应运用哪些方法来教化他们?

  (佛陀的解答)

  一、贪爱是生老病死的本源。除去了贪爱,就不会再轮回生死。

  二、众生的出生可分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

  三、随着两种心智障碍的多寡,而呈现五种差别的心智。

  心智的两种障碍:(一)事障(烦恼障)——导致生老病死。(二)理障(所知障障)——妨碍正确知见。

  心智的五种差别:(一)凡夫性(未成佛)。(二)小乘性。(三)大乘性。(四)不定性。(五)无善根性。

  四、教化众生启发心智,应当本着大慈悲的心愿,随着对方的性向和根器,而因材施教。

  读了这本经,我们明白:众生本来都具无量的智慧,因为随着心中的污垢(杂念)的厚薄,而呈现种种差别的现象。对于心智比我们好的佛菩萨,我们要努力向他们学习;心智比我们差的畜生饿鬼,我们应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启发心智、离苦得乐。

  贪爱是一种很坚固的束缚。贪爱美色,就会被美色所束缚;贪爱音乐和香味,就会被音乐和香味所束缚。内心中不贪执外界的俗物,内心才能安宁。

  第六章 启发心智的四个阶段和历程

  【原文】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清净慧菩萨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①,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且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您刚才已经为我们讲解了许多难以思惟和想像得到的道理,这些真理我们从前未曾听说过,也未曾看过。现在承蒙您的循循善诱,仔细说明,现在我们不但身心非常舒畅,而且深深感到受益无穷!

  【注①】不思议事:指心理无法想像,语言不能描述的事物。

  【原文】“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①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今译】“盼望您能为从各地来的听众,重新再仔细剖析:完美的圣者那种无懈可击的圆满心智。既然所有的众生也都具有圣者那种伟大的心智,为什么众生、菩萨和完美的圣者所证得的和启发出来的心智,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注①】法王:明了一切真理和现象最透彻,所以叫“法王”。

  【原文】“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今译】“请您告诉我们这些原因,以使末世的众生听了您完美的教法以后,能够马上明白启发心智的真理,而且逐渐进入这崭新的精神领域,发展出伟大的心智来。”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清净慧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清净慧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爱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为其他菩萨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启发心智的步骤和差别,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解说!”

  【原文】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此时清净慧菩萨听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教诲。

  【原文】“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①性有②,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众生的心性本来平等而没有任何差别。可是心性具有随缘的功能,所以随着外缘的好坏而产生种种差别的现象。各种不同的差别既然都是心性随着外在条件而产生的,所以一切差别的现象都离不开心性。在圆满的心智里,不但没有能取和能证的众生,也没有所取和所证的圣果存在。在这最究竟的圆满心智,实在也没有菩萨和众生的名相和差别。

  【注①】非性:指圆满的心性本来没有任何差别的性质。也可以指圆满的心智本来没有五性的轮回的差别。

  【注②】性有:一切差别现象都是依着心性而产生的。

  【原文】“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今译】“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和众生都是虚幻和变化的表相。既然是虚幻和变化的,这幻相消失了以后,就没有能取的众生和能证的菩萨等名相。

  【原文】“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今译】“譬如眼睛虽能看见外在的物体,但看不见眼球本身。圆满的心智本来平等,而没有什么人能再使它平等。

  【原文】“众生迷倒①,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今译】“由于众生迷惑颠倒,所以不能除去幻相,而一直受幻相的干扰和影响。人们不知道迷惑和烦恼都是没有实体的幻相,而妄想加以断除或调伏,所以才有了众生和菩萨的差别。

  【注①】 迷倒:不了解事物的真相,不知道万物的本体就是心灵,叫做“迷倒”,不知道调伏迷惑和烦恼,叫做“迷惑”(不觉)。不明白烦恼和迷惑没有实体,而却想加以拔除,就叫“颠倒”(不正)。

  【原文】“若得如来寂灭①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今译】“如果能像完美的圣者那样灭除了所有的烦恼和疑惑,而体会到万物平等的道理,那么便没有寂灭的名相和寂灭的我相了。

  【注①】 寂灭:止息所有的苦恼和无明。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①。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所有的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便错误地认为身体是我。又贪著身外有爱我的人物。从未曾知道我和爱我的人物时时刻刻都在变迁、生灭。所以对顺境就起贪爱心,对逆境就起憎恨心,沉迷在美好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觉,而产生强烈的欲望。

  【注①】 五欲:执著颜色、声音、香气、味道和触觉,叫做五欲。

  【原文】“若遇①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②,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今译】“假如遇到了良师益友的教导,使他体悟到:人的本性清净无瑕,并且潜藏着无穷的智慧。而我们所执著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每一刹那都在变迁。那么,他就知道众生本来都在圆满的心智中,作茧自缚,妄自受苦。

  【注①】 遇:不期而逢。

  【注②】 净圆觉性:指清净,而且潜藏有大智慧的心性。

  【原文】“若复有人,劳虑①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②,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今译】“假如有人,永远调伏了尘劳和思虑,明白圆满和觉性没有对待的差别,便可以体会到法界清净的道理。如果心中一味执著清净的名相,那么仍然会变成一种障碍,不能自在地使圆觉心性发挥最大功用。这叫做‘凡夫启发圆满智慧的情形。’

  【注①】 劳虑:心里贪执世俗的事物,心里就有负担。

  【注②】 净解:即“所知障”。

  【原文】“善男子!一切菩萨①,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啊!菩萨们已知道清净的名相对于启发圆满的心智是一大障碍。他们的心中虽除去了几分这种见解,可是仍然有‘想断除清净名相’的观念存在。这观念对于启发圆满心智也是另一种障碍。它能使人心中产生负担和牵挂,这叫做‘未入圣地的菩萨启发圆满心智的情形’。

  【注①】 菩萨:此处实指“未入圣地的贤者”。别教八住至十回向,圆教八信至十信位。

  【原文】“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对任何见解和觉知的执著,便成为启发心智的障碍。

  【原文】“是故菩萨①常觉不住,照②与照者,同时寂灭。

  【今译】“所以已入圣地的菩萨时常洞察万物,可是他内心不执著任何见解,所以不会成为心智的障碍。当他在洞察万物时,他不见有能洞察的自己存在,也不见所洞察的外物存在。所洞察的万物与洞察者本身同时不存在。

  【注①】 菩萨:指真正登入圣地的圣者。

  【注②】 照:洞察。

  【原文】“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

  【今译】“打个比方来说,要自杀的人,以刀子砍断他自己的头,头没断时,还有‘能断的人’和‘所断的头’的分别。等头断了以后,就没有这种分别了。

  【原文】“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今译】“同样的道理。还没有除去心智障碍的人,以消灭障碍的心来除去各种心智的障碍。这时候,障碍就成了所灭的对象,而如来所说的言教智慧成为能消灭障碍的工具。等到障碍都消除尽了,能消除障碍的心智教法和语言也就不必存在了。

  【原文】“修多罗①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今译】“如来的一切经教,都像指向月亮的手指。假如我们看见了月亮,我们就彻底知道指向月亮的手指根本不是月亮。

  【注①】 修多罗:Sutra经典。

  【原文】“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今译】“所有智慧圆满的大圣者,用种种方便的话语和譬喻,把道理讲给菩萨们听,也是同样的情形(尚未悟道的人须凭藉圣者的教法才能断除心智的障碍。等障碍都除去了,也就用不着言教了)。

  【原文】“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今译】“这叫做‘登入圣地的菩萨启发心智的情形’。

  【原文】“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假如你们看见有障碍可以除去,那还不是最究竟的智慧。假如看见所有的障碍,都是圆满的觉性,这才是真正的究竟。

  有杂念和没有杂念都是解脱,因为得失的名相是相对立才产生的,杂念本来是虚幻的。

  进修真理和毁谤真理都是不生不灭没有烦恼的涅槃境界。因为进修和毁谤也是相对立才有的,也都是虚幻没有实体的。

  聪明和愚笨,也都是没有烦恼的智慧。因为愚笨是从分别心产生的。分别心也是虚幻的。

  菩萨和外道所修行的法门,都是无上的智慧。因为最高的智慧平等关怀一切众生,不分别正邪。

  无知和圆满的心智都是同一个境界。因为这两个名相也都是相对立才产生的。无明本来是虚幻的。

  各种戒律、禅定、智慧和邪淫、憎恨、呆痴都是清净的善行。因为这些名词也都是相对立才有的,邪淫、憎恨和呆痴也都是虚幻的。

  众生和众生所住的国土都同样是圆觉的心性。因为这两者都是由因缘和合才产生的。它们也都是幻化的,地狱和天宫,也都是清净的佛土。因地狱和天宫都是众生的心地的善恶所感现的果报。有情的众生和无情的石土,都同样能成就圆满的智慧。因为有情无情的差别也是人心虚妄分别出来的。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分别心产生的。烦恼本来就是假的,本来就没什么烦恼,所以烦恼就是解脱。

  【原文】“法界①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今译】“用无限平等的心智来彻底观察世界的各种现象,这些相对立的现象,就如同虚空一样的不实在。

  【注①】法界:即一真法界;即圆觉心性。

  【原文】“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今译】“这是最圆满的心智完全启发出来的情形。

  【原文】“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们只要时时不生妄念。对于妄念也不加以消除息灭。虽在妄想的境界中,已体会到自己的心性本来就具有知觉的作用,只要不生执著和私情,心性的知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何必去费心认知外境呢?对于不费心去认知的心境,也不必费心去辨别它是否真实。

  【原文】“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今译】“假使有人,听了这个道理,加以深信理解接受和实行,一点也不感觉到惊讶恐惧,那么他就能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你们应当知道:我刚才所说的这种人,他已经亲近供养无数亿恒河沙那么多的无数如来和大菩萨们,早已培植许多深厚的善根和慧根了。

  【原文】“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今译】“我(佛)说这种人,将来一定会获得最圆满的智慧,通达所有的事理。”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偈:

  清净慧当知:     清净慧菩萨应知:

  圆满菩提性,      圆满心智遍一切,

  无取亦无证,      没有对立的名相,

  无菩萨众生。      也没菩萨和众生。

  觉与未觉时,      觉与未觉本性同,

  渐次有差别。      修行逐渐生差别。

  众生为解碍,      众生被知见所碍,

  菩萨未离觉,      菩萨觉碍是心碍,

  入地永寂灭,      入地圣者无觉碍,

  不住一切相,      不住对立诸名相,

  大觉悉圆满,      普遍明白一切事,

  名为遍随顺。      这叫圆满大心智。

  末世诸众生,      未来末世的众生,

  心不生虚妄,      心常守真无妄念,

  佛说如是人,      佛说这种聪明人,

  现世即菩萨,      现世已入菩萨境,

  供养恒沙佛,      他已供养无数佛,

  功德已圆满,      善慧根基早已满,

  虽有多方便,      示现许多方便法,

  皆名随顺智。      都名叫启发心智。

  (本章大意)

  在第六章里,清净慧菩萨向佛陀请示启发心智的历程,佛陀告诉他启发心智有下面这四个历程:

  一、凡夫启发心智的情形——断灭相无明,属十信位。

  二、未入地菩萨启发心智的情形——断异相无明,属三贤位。

  三、已入地菩萨启发心智的情形——断住相无明,属十圣位。

  四、最完美圣者启发心智的情形——断生相无明,属佛果位。

  本章启示我们:要除去心智的污垢,就必须认清“心智”和“污垢”的真面目。假如我们能明白一切苦恼的根源是“自私的欲望”或“执著自我”。因为“执著自己”,所以才会自私。因为自私,所以遇到顺境才会产生贪爱,遇到逆境,才会产生憎恨,而造成心里的苦恼和负担,心中愈有苦恼和负担,就愈不能客观地认清真理。

  第七章 启发心智的三种重要方法

  【原文】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当时,在大众当中的威德自在菩萨,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①,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今译】“大悲济世的世尊啊!您刚才已经为我们广泛地说明启发圆满心智的情形,使诸位菩萨们听了佛陀完美的话语,心里不但非常畅快,而且体悟到圆满心智的伟大,纵使我们还没有修行,已获得很大的利益了。

  【注①】圆音:完美的圣者讲话,每一位听众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向和知识背景,而获得最大的益处。

  【原文】又解:语言不同的听众,都可以听懂佛陀的话,这叫做“圆音”。

  【原文】“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今译】“世尊,譬如有一座大城,城外有四扇门,从各方向来的人士,当然不一定限于那一扇门。

  【原文】“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今译】“同样的情形,所有的菩萨庄严佛国,成就无上智慧,有许多方便的门,并不只有一种方法。

  【原文】“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今译】“希望世尊,广泛为我们讲解所有的方便法门,以使我们能逐步登入圣城。并且也请您告诉我们修行人的种类总共几种?

  【原文】“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今译】“以使在这次法会中听讲的菩萨,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追求慈悲无量众生真理的人,都能很快地明白顿悟真理,沉浸在如来没有烦恼的教法中,自得其乐,利益他人。”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威德自在菩萨说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次。

  【原文】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威德自在菩萨说:“很好!很好!善男子!你能够为菩萨们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向我请问启发心智的方便法门,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你们解说。”

  【原文】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当时威德自在菩萨听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圆满的心智遍布无穷的时空,一切现象和完美的圣者都是由它产生的。一切众生,一切事物和所有的圣者本体都是一样的、平等的。这平等的本体也就是圆满的心智。各种启发心智的方法,其实都是相通的。

  【原文】“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今译】“启发心智的方便法,种类有无限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方法已包融了各式各样的启发心智法门。

  【原文】“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菩萨们体悟到清净圆满的心智以后,能选择安静的环境,用清净的内心为修行的基础。澄清心中各种妄想,并且明白善于分别的意识给人带来了烦恼和不安。

  【原文】“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今译】“由于澄清心中的欲念,从宁静里,心中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智慧,而感觉到身体和分别心都是虚幻的,都不是真正的我。从此对自身的执著和分别心所产生的烦恼便永远消失了。因而身心反而感觉到特别轻松、安详、宁静。

  【原文】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今译】“由于内心的宁静,十方世界如来的圆觉心性,便会在你的心中感应显现,宛如明镜中能显现事物的映像一般(这说明众生的心性和佛的心性,并没有任何差别,而且是相通的)。

  【原文】“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今译】“这种方便法门,叫做‘止定’。

  【原文】“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菩萨们体悟到清净圆满的心智。

  【原文】“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今译】“用清明的心智,体察分别心,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以上六者叫做 “六根”)外色,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抽象的事物(以上六者叫做“六尘”),这些全都是虚幻的。以如幻的智慧,除去如幻的无明。或者运用种种如幻方便法,开示诱导如幻的众生。

  【原文】“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今译】“由于体会到一切事物和对立的名相都是虚幻的,所以内心便能引发物与民胞的慈悲心和轻松安宁的感觉。

  【原文】“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今译】“所有的菩萨都是从这个法门,逐渐发展圆满的心智。

  【原文】“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今译】“他观察幻化的事物,乃是断除妄想的真智慧,而不同于不实在的虚幻。也不同于虚幻的见解,一切都是假的。

  【原文】“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今译】“永远断除一切幻相,泯灭一切差别对立的名相,而只存着圆满的心智,这才是菩萨们启发圆满心智的奇妙行为。宛如把种子(喻觉心)种在土里,土里(喻幻法)就长出芽苗(喻幻智)。等到收割果子(喻圆觉心智),土和芽苗都遗弃不要了。譬喻:体悟清净的圆满心智以后,用如幻的差别智识,来对治如幻的无明,等无明除去以后,再忘却如幻的差别知识,而证入平等的圆满心智。

  【原文】“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①。

  【今译】这种启发心智的方便法门,叫做“观慧”。

  【注一】三摩钵提:又名毗婆舍那。意为正见、遍见、次第见、等至。

  【原文】“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假使菩萨们体悟了清净的圆满心智。

  【原文】“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今译】“本著清净灵知的心智,不执著幻化的事物以及宁静的现象。明白身体和分别心等幻相都是启发圆满智慧的障碍。没有分别和执著的光明觉性,本来就不同于各种幻相。永远超越一切有障碍和没有障碍等对待的名相,以及我们所受用的周遭世界、身体和分别意识。虽然局促在外境尘劳(烦恼)中,却不为外境尘劳所束缚。宛如金属乐器中的钟声,能超越实质的金属(喻有碍境)和钟内无实质的空间(喻无碍境)而扬声于外。同样的情形,圆满的心智,超越烦恼和涅槃的对待名相,而不受二者的束缚。

  【原文】“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今译】“能做到这样,便能从心中产生轻松、安静而没有烦恼的状态,启发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不执著我相、他相、身相和心相才能达到。这时他已彻底明白一切众生和寿命等名相都不实在。

  【原文】“此方便者,名为禅那①。

  【今译】“这种启发心智的方便法门,叫做“禅定”。

  【注一】禅那:又名禅定,意即“静虑”,静即“止”,虑即“观”。换句话说,就是 “止观双修”。因为“止”执取安静为修行的根本,“观”以洞悉事物的虚幻为基础。止观双修,就是不执取静相,也不执取幻相。

  【原文】“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这三种法门,都是启发圆满心智的方法,十方三世的如来都是透过这三种方式获得无上的智慧。十方三世的菩萨们,所修行的种种方便法,也都不离开这三种法门。假如众生能同时修行这三种法门,他便很快的获得圆满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假如有人修行断除烦恼,自己解脱生死的圣道,并且教育感化了无数亿的众生,使他们也都断除了烦恼,而成就小乘的圣果。其功德不如在一刹那间,听了没有负担和障碍的圆觉心智法门以后,随著如来的教化,精勤地修行和练习。”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真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偈:

  威德汝当知:      威德菩萨你当知:

  无上大觉心,      无上圆满妙心智,

  本际无二相;      本无对立诸名相;

  随顺诸方便,      随著种种方便法,

  其数即无量;      法门数量不可数;

  如来总开示,      如来总括无数法,

  便有三种类。      浓缩成为三种法。

  ※            ※

  寂静奢摩他,      止门宁静心不喧,

  如镜照诸像;      心定如镜照物像;

  如幻三摩提,      观门洞悉如幻法,

  如苗渐增长;      慧根如苗渐成长;

  禅那唯寂灭,      静虑门止观双修。

  如彼器中锽。      宛如钟声不受碍。

  三种妙法门,     这是三种微妙法,

  皆是觉随顺;     都可启发无上智;

  十方诸如来,     十方一切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以及诸位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透过此门成正道;

  三事圆证故,     三门齐修证圆慧,

  名究竟涅槃。     永断无明最快乐。

  【本章大意】

  在第七章里,佛陀对威德自在菩萨以及其他大众揭示了启发心智三个重要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止定”~从环境的清净和内心的定静入手。逐步澄清自己脑海中的杂念,使内心不攀缘外在的事物。从定中自然会产生智慧,而达到轻松、宁静、安祥的境界。

  第二种方法就是 “观察”~以明朗的心志,体察身体内外各种事物的究竟。进一步了解这些事物都是众生妄念所产生的幻相,都是由许多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并且本著慈悲心运用种种方便的方式,来教导其他众生。

  第三种方法就是 “静虑”~从除去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入手,不执著自身内外的事物,甚至连“空假”、“定静”和“自我”的名相也不留在心中。凡是会使内心产生负担的名相和念头都一并消除。

  第八章 启发心智的二十五种类型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性向的类型

  【原文】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过了不久,在大众当中的辩音菩萨,便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合掌,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今译】“大悲济世的世尊啊!您所说的这教法,真是很奇妙!世尊!所有的菩萨修行启发圆觉心智的方法,一共有多少种类型呢?希望你能为我们大家,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再浅显地告诉我们,使我们大家能体会而且明白一切事物的真相。”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辩音菩萨讲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辩音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您能够为菩萨们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修行的类型,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解说!”

  【原文】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辩音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聆听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所有如来的圆满心智本来清净平等,没有‘修行’和‘修行的人’这些对立的名相。菩萨们和将来末世的众生可就不同了。他们由于尚未洞悉幻化的事物无法彻底验证到绝对清净平等的心智,所以随著个人启发心智的深浅,产生下面二十五种形态。

  【原文】“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今译】“假使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以定静为修行的门径,修到极静的境界,便会产生奇妙的作用来,这时心里不但不会再起任何烦恼和妄念,而且自然能够成就最真实的智慧。只这么修,不再修行其他法门,当下就可以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这种菩萨叫做‘只(有)修行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只从培养洞察力下手,观察一切事物的幻相。上祈佛力加被,随著众生的根器,变化种种现象,来教化众生,并且修行各种奇妙的善,而不执著善相。因为他明白教化众生的各种善行都是不可执著的幻相。对于佛陀所说的教法以及一切事物的义理,能修持而不忘失。永远不起妄念,而且也能由寂静中体验到智慧。这种菩萨,叫做‘单修观慧’。

  【注一】陀罗尼:Dharani译作:“总持”或 “能持能遮”,意即能修持佛陀所说法义,使善法不再退失,使恶法不会出现。另解:指真言或咒。

  【原文】“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只有消除自己种种烦恼和无明,而不执取造作施为。因为造作施为对心灵的宁静有害,所以他只断除自己的烦恼。等到烦恼除尽了,便可以证入圆满的心智,明白万物的本体。这种菩萨,叫做“单修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首先从内心的宁静下手,从静里产生智慧,以智慧明察虚幻的事物,并且产生利他的善行,这种菩萨叫做“先修止定,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由于宁静产生的智慧,明白清净的圆满心智,因此断除了所有的烦恼,而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这种菩萨,叫做‘先修止定,后修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首先从内心的宁静和平定下手,由定静中产生智慧,而再利用这种智慧来现起幻化的力量,显现种种变化来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困苦,而后自己才断除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这种菩萨,叫做‘先修止定,中修观慧,后修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透过定静的功夫,先把自己的烦恼断除了,然后再稳健地做出利他的善行,解除众生的烦恼和困苦,当他行善时,他已丝毫不执著善相了。这种菩萨,叫做“先修止定,中修静虑,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先修行定静的功夫,等到定静的功夫纯熟后,再断除心中的烦恼,并同时示现种种方便的方式,来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烦恼。这种菩萨,叫做‘先修止定、齐修观慧和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先修行定静的功夫,并同时变化种种利益众生的方式,而最后才断烦恼。这种菩萨,叫做‘齐修止定、观慧,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利用定静的力量,来断除烦恼,等烦恼断除了以后,再产生教育众生的作用,运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和教材,来度化众生,这种菩萨叫做‘齐修止定、静虑,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先随著众生的根器,运用种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来适应他们,而后再求内心的定静。这种菩萨叫做‘先修观慧,后修止定’。

  【原文】“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圆满心智的菩萨们,先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器,变化种种境界来教育他们,而后再断烦恼。这种菩萨,叫做‘先修观慧,后修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器,而变化种种方式来教育他们。而后再加深自己定静的功夫,最后才断烦恼。这种菩萨,叫做‘先修观慧,中修止定,最后才修静虑’。

  【原文】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器,巧妙地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他们,而后再断除自身的烦恼,最后才求得心里的定静。这种菩萨,叫做‘先修观慧,中修静虑,后修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随著众生的根器,运用种种方便法来教育他们,而后再一边下功夫使内心定静,一边断除自身的烦恼。这种菩萨,叫做‘先修观慧,齐修止定和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器,变化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在这过程中,他也力求内心的定静,最后才断除各种烦恼。这种菩萨,叫做‘齐修观慧、止定,后修静虑’。

  【原文】“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随著众生的根器,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在教化众生的过程中,他也同时断除自己的烦恼,而后再使内心达到不执著任何名相、丝毫没有造作的定静境界。这种菩萨,叫做‘齐修观慧、静虑,后修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从断除烦恼下手,而使自己的内心安宁定静,不执著一切名相。这种菩萨,叫做‘先修静虑,后修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断除烦恼而使内心宁静。透过这种宁静,可以产生教化众生的妙用。能随著各种不同的场合和人物,而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这种菩萨,叫做‘先修静虑、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从断除烦恼下手,达到内心的定静,然后再随著众生不同的性向,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来教化他们。这种菩萨,叫做‘先修静虑,中修止定,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从断除烦恼下手,不假造作,变化种种方式来教化众生,因为不取不著而使内心定静。这种菩萨,叫做‘先修静虑,中修观慧,后修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从断烦恼下手,因为不取执任何名相,而使内心达到定静的境界。同时变化种种方式来教化众生。这种菩萨,叫做‘先修静虑,齐修止定和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断除自己的烦恼,而且使内心定静,然后再变化种种方式,来教化众生。这种菩萨,叫做‘齐修静虑、止定,后修观慧’。

  【原文】“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先断除自己的烦恼,而且使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教化众生,然后才使内心定静,由定静中获得圆满的心智,这种菩萨,叫做‘齐修静虑、观慧,后修止定’。

  【原文】“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今译】“假如启发心智的菩萨们,先体悟到圆满的心智,平等遍布于一切事物。因此对一切事物的本体和现象,都不加以执著和贪取,随时随处保持著平等和无分别心。这种菩萨,叫做‘圆满地修行止定、观慧和静虑’这三种法门来启发心智。

  【原文】“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这叫做菩萨启发心智的二十五种类型。所有菩萨都是这么修行的。

  【原文】“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今译】“假如菩萨们以及末世众生,想依照这二十五种类型启发圆满的心智,他应当努力修行一切善,而且心不贪著名利和果报,而且常修禅定、宁静地思考真理。恳求十方的圣者慈悲垂护,恳切地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这样经过二十一天以后,然后再作二十五种标志表示这二十五种启发心智的类型。然后随手拈取,随著自己所拈取的标志,而照那标志所代表的类型去修行,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根器是顿根或渐根,而且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类型去启发心智。但假如心中产生怀疑而不照实修行、或者修了又再后悔,那么就无法成就圆满的心智。”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真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偈:

  辩音汝当知: 辩音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菩萨, 一切圣者和菩萨,

  无碍清净慧, 圆融无碍大智慧,

  皆依禅定生。 都由禅定所产生。

  *       *

  所谓奢摩他, 如来所说的止定,

  三摩提禅那, 观慧以及静诸虑,

  三法顿渐修, 修这三法有顿渐,

  有二十五种。 共有二十五类型。

  *        *

  十方诸如来, 各方所有的如来,

  三世修行者, 古今将来修行人,

  无不因此法, 必依此法方成就,

  而得成菩提。 才能成就无上慧。

  唯除顿觉人, 除非他是最钝根,

  (随便选择一个法门都可通达其他法门)

  并法不随顺, 愚痴又不照法修。

  *         *

  一切诸菩萨, 一切想修的菩萨,

  及末世众生, 以及将来的众生,

  常当持此轮。 应当依照此方式。

  随顺勤修习, 依照真法努力修,

  依佛大悲力, 并藉如来慈悲力,

  不久证涅槃。 不久就可断烦恼。

  [本章大意]:

  在第八章里,辩音菩萨向佛陀问及启发心智的类型。佛陀告诉他启发心智有二十五种类型,并且说明启发心智,每一种类型的特色。接著,佛陀又启示弟子选择最适合自己性向的类型去修行,并且鼓励弟子不可贪著名利,常宁静地思考,恳求圣者慈悲垂护,常忏悔自己的过失。经过二十一天以后,再做二十五个标签或记号代表二十五种启发心智的类型,然后依照自己所拈取的标签去修行,而不可迟疑不前或者产生悔恨心。

  无论从事任何学习活动,选择适合自己性向的学习方法和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自己对所学的东西有信心、有兴趣,学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选择工作和职业,不也是如此吗?

  “忏悔”是克服苦恼不可或缺的方式。诚恳地向别人忏悔从前过失,就等于把心中恶的种子,挖出来晒阳光。等到恶的种子晒焦了以后,种子就不会再开花结果,而接受苦报了。所以忏悔在启发心智的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古今中外的圣哲也都教人忏悔。

  第九章 启发心智的四大困难

  【原文】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净诸业菩萨,便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然后双膝著地而且合掌交叉中指,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①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今译】“大悲济世的世尊啊!您对我们说了一切完美的圣者最初发心追求圆满智慧所表现的行为。这是多么奇妙而难以运用思惟和语言理解的真理啊!因为只有一会儿的时间,您就使得我们亲身明白完美的圣者,经过了无数万亿年勤苦修行的样子以及一切磨炼的功用。我们这些菩萨,真是庆幸欣慰!

  【注①】调御:已断除烦恼,可以调伏一切邪见众生的圣者,指佛陀。

  【原文】“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今译】“世尊!假如众生的心智本来就清净,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心智污染,而使得众生不能觉悟,不能通达这伟大的心智?

  【原文】“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

  【今译】“但愿您能大发慈悲,广泛地为我们讲解这个道理,使我们明白这万物的本体。

  【原文】“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今译】“以使我们在场的大众以及末世的众生能传播这真理,以作为将来引导人类到达智慧的明灯。”

  【原文】作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净诸业障菩萨讲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净诸业障菩萨说:“问得好!很好!善男子!你能够为菩萨们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这道理,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解说!”

  【原文】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净诸业障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聆听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所有众生从久远的无始以来,就错误地执著‘我、人、众生、寿命’这四种名相,肉体本来不是真的我,可是众生却执著肉体为我。由于自私的分别心作祟,而认为我、人、众生和寿命这几样东西都是实在的,不知这四样都是生灭变迁的幻相。

  【原文】“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今译】“因此,对逆境便产生憎恨心、对顺境便产生贪爱心。‘我、人、众生、寿命’这四样东西本来是假的,现在他们又执著这假相,而产生贪爱和憎恨这错误的心理。由于这双重的错误,导致错误的言语和行为产生。由于错误的言语和行为,而产生虚幻的果报,在天界、人界、畜生界、饿鬼界等不停地投胎受生,生老病死循环不已。厌恶不停投生的人,便想达到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而错误地将这境界的名相存在心中。

  【原文】“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今译】“因为心中存着没有烦恼的名相,所以不能达到没有烦恼的圆满心智。这并不是圆满的心智拒绝众生进入,而是众生存有分别心、执著‘能进入圆满心智’的名相。因为圆满的心智是在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有了分别的执著,心中就有了负担,也就不能达到圆满的心智了。

  【原文】“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今译】“所以,起心动念和想停止念头不想任何事情,都同样无法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何以故?

  【今译】“这是为什么原因呢?

  【原文】“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今译】“因为一切众生,无穷的过去以来,一向都由无明(即无知),分别心或烦恼做自己的主宰。

  【原文】“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今译】“所有的众生都没有真实或圆满的智慧。他们不能洞察身心内外的所有世界都是由于烦恼和无知所显现的幻影。所以产生分别、执著、贪爱和憎恨的现象。譬如,爱护自己性命的人,永远不会自杀。

  【原文】“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今译】“所以你们应当知道:对我所喜欢的东西,或者喜欢我的人物,就产生贪著心;对不顺我的逆境,就产生憎恨心。憎恨和贪著会使一个人变得更愚痴、更烦恼。所以憎恨和贪著这两样东西都是启发圆满心智的大障碍。有了憎恨和贪著,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智慧和宁静的心灵。纵使不断追求真理,也无法成就圆满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什么叫做‘我相’呢?众生心中有所求或有所得时,就产生了‘我相’。

  【原文】“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设有人,全身肢体舒畅健康无病时,他就会忘记了自己有身体的存在。等到调养失宜,四肢迟钝、甚至动弹不得,需要运用针刺或艾灸来治病时,那时,他就知道有我存在了。所以心中有所求、有所得时,就会感觉到有我的存在。

  【原文】“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凡是心里觉得有所证得,纵使证得了如来解脱烦恼的永恒境界,也不是真正的。因为这都是我相在作祟。所有对立的名相都是由我执产生的。

  【原文】“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己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什么叫做‘人相’呢?修道的人,心中觉得有所悟,就是‘人相’。纵使一个人已悟到‘心中有所求、有所得的现象就是我相’这真理,因此心中排斥我相,他仍然有‘人相’存在。或者悟到自己已经没有我相了,明白自己对一切事物,心里都不会有所求、有所证了。以上这两种情况,仍然有‘人相’存在。因为心中感觉到自己悟得或明白了什么,就有‘人相’存在了。换句话说,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高明,就是有‘人相’。

  【原文】“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凡有所悟而不忘却能悟的心,都叫做‘人相’。甚至一个人已经圆满地觉悟到无烦恼的最高境界时,假如他心中仍然有少许‘能悟的心’存在,就是‘人相’。换句话说,假使心中有‘我已悟到’的感觉,纵使他所悟的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真理,他仍然有‘人相’存在。

  【原文】“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什么叫做‘众生相’呢?修道的人知道‘人相’和‘我相’都是错误的,因此,他认为自己证悟到没有‘我相’、没有‘人相’的境界了。但假如他尚存有证悟的心,他仍是存有‘众生相’。

  【原文】“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比方有人说:‘执著我相的就是众生。’由这句话,我们知道那个人所说的‘众生’并不限于他自己或别人。为什么说众生不只限于自己呢?因为他说他自己也是众生,所以他自己当然有我相存在。为什么说不限于别人呢?因为他说感觉到自己存在的就是众生,凡是心中计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人,当然也有我相存在了。

  【原文】“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只要众生觉得自己证得或悟到了什么,就是执著了人相和我相。心中不存在有证得或悟到的心,但却存有自己明白了知的心,便是‘众生相’了。

  【原文】“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什么叫做‘寿命相’呢?修道人觉得:有所证得便是我相、有所体悟就是人相、有所明了便是众生相,他这‘觉得’本身就是一种‘寿命相’。这乃是众生的第八识中有微细的分别心在作祟因此不容易感觉得出来,宛如人的命根,常在身体中维持寿命,而自己不易察觉得出来。

  【原文】“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心中觉得自己已证得、体悟或明白到任何事物,都是启发心智的障碍。无论感受到能觉悟的人与所觉悟的事理如何细微,都离不开名相的对立;心中一产生了对立的名相,就属于圆满智慧的障碍。

  【原文】“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今译】“宛如以热水来使冰块溶化,等到冰块全部溶化了,而且都变成了水。再也没有什么冰不冰或热水的分别了。同样的道理,在启发心智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或者有自己的存在,这名相就会在心中造成负担,而成为心智的障碍。要等到心中没有任何对立名相了,圆满的心智才能显现出来。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假如不明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这四种心智的障碍。纵使他勤劳而且辛苦地修行了几万几亿年,仍然在烦恼中打转,而无法断除烦恼、揭开生死的奥秘、达到永恒的乐境。所以假如你们没有明白启发心智这四种障碍和病源,纵使生在真理兴盛的时代,仍然如同佛法衰没时期一样,无法品尝到启发心智的趣味。

  【原文】“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今译】“不明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心智的四种障碍,而反贪著自己的肉体和有杂念的心灵,以为爱惜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就可以达到永恒的境界。以为心中有了证得和体悟,就可以成就无上的智慧。殊不知心中存有了任何名相,都成为圆满心智的障碍。

  【原文】“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今译】“这如同有人认盗贼为自己的儿子,纵使他辛苦赚钱,家里的财宝仍是无法增多。

  【原文】“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今译】“为什么呢?由于微细的执著和贪爱没有彻底断除,所以他喜爱自己,同时也喜爱永恒完美的境界。但要达到永恒完美的境界,就必须彻底断除贪爱。现在既然还有贪爱(贪爱完美的境界也是贪爱),所达到的境界怎么会是真正完美的境界呢?同样的道理,对一切逆顺我都看不顺眼而起憎恨心,对于生老病死我当然也厌恶它。但是心中不彻底除去厌恶憎恨,就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现在居然有了厌恶憎恨心,所达到的境界怎么会完美呢?这种错误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不知道一切贪爱都是生死的本源。心中存有少许的憎恨,就无法解脱烦恼。

  【原文】“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今译】“何以知道心中存有少许的爱憎就无法解脱烦恼呢?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有许多末世的众生,他们追求并且修行启发智慧的方法,有的稍微有点证悟,便自以为已经达到没有烦恼的心智了。他们自己无法断除最细微的爱憎与执著。

  【原文】‘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今译】‘假如别人赞美他的行为,他就产生欢喜心,而想帮助那些赞美他的人们解除困苦。假如别人毁谤他所修行所证得的境界,他就产生憎恨心。由这两点可以知道他对自己的执著仍然坚固,他对事物的爱憎的执著心依然潜伏在意识中,随时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尚未间断过。

  【原文】‘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那些追求真理的修道人,由于没有除去心中的贪爱和憎恨的执著,所以无法启发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人们对自己没有任何贪爱和执著,哪里会有毁谤我的人呢?假如他感觉到有“自己”在宣说真理给别人听,那是由于他对自己的贪爱和执著尚未断除的缘故。对于“众生”、“寿命”等名相的执著,也是这样子的。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今译】‘热心真理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处处本著自己的私见来宣扬真理,把心智的障碍说成启发心智的捷径。所以这些人是非常可怜的,他们虽然努力用功修行,但由于观念和出发点不正确,越修苦恼和疾病越多,所以不能启发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触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由于不明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这四种心智的障碍,不理解如来所说的道理,不依照圣者所说的方法去修行,照自己的意思去用功,永远无法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今译】‘另外有的众生,心智尚未启发,就告诉别人说他已经具有最高的智慧了。他还未调伏烦恼,就吹说他已经没有烦恼了。

  【原文】‘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今译】‘看到比他用功或者比他高明的人,就产生嫉妒心。

  【原文】‘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今译】‘由于这些众生还没有断除对自我的贪爱和执著,所以无法启发圆满的智慧和没有负担心灵。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增长我见。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希望成就圆满的心智,可是他们不先从道理的了解和明白下手,而只企求多读、多看、多听、。殊不知:不明白真理,而只求多听多看,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贪爱和执著心。

  【原文】‘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想追求真理、成就智慧的人,必须遵照佛陀的教法用功修行,努力调伏烦恼,痛下决心,成就尚末成就的圆满心智,断除尚未断除的烦恼。无论外在环境是顺境或是逆境;心中都不产生贪爱、憎恨、执著、傲慢、諂媚或嫉妒。甚至对一切人我的恩爱都彻底消除。假如能这么做。佛陀说这个人将会逐渐启发圆满的心智。然而,如果他能再勤于访求良师益友,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再产生错误的见解。但假使他对良师益友存有爱憎的分别心,那么他就无法启发圆满而没有负担的智慧了。’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真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偈:

  净业汝当知, 净业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众生, 所有众生智慧差,

  皆由执我爱, 主要由于执著心,

  无始妄流转。 常造罪业受苦痛。

  ※       ※

  未除四种相, 未除人我的执著,

  不得成菩提。 无法成就无上智。

  爱憎生于心, 随境而生爱憎心,

  谄曲存诸念, 諂媚傲慢不曾断,

  是故多迷闷, 所以心智常昏暗,

  不能入觉城。 不能启发圆满慧。

  ※       ※

  若能归悟刹, 假若触境达本心,

  先去贪瞋痴。 不生贪爱无明恨。

  法爱不存心, 心中不存名相在,

  渐次可成就。 逐渐可成大智慧。

  我身本不有, 肉身本来是虚幻,

  憎爱何由生? 爱憎之心为何生?

  此人求善友, 此人若有良师友,

  终不堕邪见。 将不再生坏观见。

  所求别生心, 如是于友生憎爱,

  究竟非成就。 启发心智恐更难。

  【本章大意】

  在第九章里,净诸业障菩萨向佛陀问及众生心智无法显现的原因。佛陀告诉他: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所有的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就错误地执著‘我、人、众生、寿命’这四种名相。

  由于众生误以为自己的身体和分别意识是我,对顺境产生贪爱心,对逆境产生憎恨心,所以才有了苦恼。

  一般人不了解:身心内外所有的世界都是由于众生的妄念和业力所显现的幻影。

  接着佛陀一一地解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的含义,并且告诉弟子要认清自己的心智和真正的大我,不可‘认贼作子’。最后佛陀鼓励弟子除去所有的贪爱和憎恨,去掉自私心,才可以成就伟大智慧,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现代学术界‘认贼作子’的理论很多,譬如当代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以为欲力是‘本我’,它以趋乐避苦为原则,这是我们要加以注意的。

  第十章 启发心智的偏差和病态

  【原文】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普觉菩萨,便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而且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今译】‘大悲济世而且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你对启发心智障碍说得明白畅快极了!使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以前所没有的道理,现在我们心里非常痛快舒服,而且感到非常平安稳定。

  【原文】‘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圣贤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今译】‘受世人尊敬的大导师啊!将来末世的众生,离佛陀在世的日子逐渐远了。这时候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很少出现,错误的观念却不断地流行。您叫那时的人们应当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怎么样修行?修行时产生的偏差和错误应怎么样矫正?他们应该发怎样的心,才不致产生错误的见解?’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普觉菩萨讲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普觉菩萨说:‘问得好,好极了!热心真理的弟子啊?你能够向我问及启发心智的修行方法,以使末世所有的众生能够本着正确的观念、去断除烦恼,而成就圆满的圣智。现在你们专心听讲,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详细解说!’

  【原文】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普觉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聆听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欲修行启发心智的法门,必须先发慈悲所有众生的愿望,诚心访求良师益友。恳求一切对真理有通盘了解,而且认识正确的师友。所为正知正见的良师益友就是能慈悲众生的大菩萨。因为他的内心不执著一切名相,不执著只求自利的小乘法。他虽然有时为了教化众生,而随俗做了一些世俗的事务,可是他的内心永远是清净安宁的。他有时表现出自己的过失,而且尽力赞美不贪著名利的善行和持戒精严的行为,以使得众生们不致产生犯戒或错误的行为。你们追随这种人,就可以成就最圆满的智慧。

  【注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意即:最高而没有偏差的大智慧,换句话说,就是圆满洞悉一切事物的心智。

  【原文】‘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今译】‘假如将来末世的众生遇到这种人,就应该不吝惜身体和性命地去供养他、亲近他!

  【原文】‘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

  【今译】‘那种良师益友,无论行、住、坐、卧都表现得没有任何贪爱或憎恨的执著。甚至他为了教化众生而表现出种种过失,你的内心也不可产生丝毫的傲慢心和轻视心!

  【原文】‘况复搏财妻子眷属。

  【今译】‘你对这种良师益友连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了,何况为他施舍饮食、财产、妻子和其他随从等东西!

  【原文】‘若善男子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你们对良师益友不起丝毫的恶念,启发圆满的心智就容易多了。因为由于你们心中不起轻视、傲慢、嫉妒的恶念,所以你们的智慧便会随着增长,乃至最后成就无上的智慧,普渡众生。

  【原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那良师益友所修证的法门应远离启发心智的四种偏差。这四种偏差是什么呢!

  【原文】‘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今译】‘第一种偏差就是“造作的病态”。假如有人这么说:“我现在为了要发展圆满的心智,所以做出种种的行为!”因为圆满的心智不是由造作行为可以达到的缘故,所以,以造作行为来启发心智本身就是一种偏差。

  【原文】‘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今译】‘第二种偏差就是任其自然的病态。假如有人这么说:“我们现在不必断除生老病死的烦恼,也不追求完美的永恒境界了。因为完美永恒的境界和生老病死的现象,这两种都永远无法改变。随便他去吧!只要我随着事物的性质而顺其自然,到了最后我自然可以将圆满的心智启发出来。”因为圆满的心智不是任其自然就可以显现的。所以说:任其自然的行为也是一种启发心智的病态。

  【原文】‘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今译】‘第三种偏差就是“止息的病态”。假如有人这么说:“现在我要拼命止息我心中的念头,使我心灵平静,而达到圆满的心智!”因为圆满的心智本来就没有妄念,何须拼命止息念头,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呢?何况这种人只有嘴里说要止息妄念,并未实际去做。所以这也是一种病态。

  【原文】“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今译】“第四种启发心智的偏差叫做‘灭除的病态’。假如有人这么说:‘我从现在起要永远断除所有的烦恼,使身心达到空无所有的境界,何况那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虚空不实的事物,我都要一并使它们消灭,以求达到圆满的心智。’由于圆满的心智乃是一种活泼圆融的灵知,怎么能够用死沉沉的寂灭来达到呢?况且这种人也是嘴里说说而已,他并未实际去修行。所以这也是启发心智的一种病态。

  【原文】“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今译】“启发心智如果没有这四种病态和偏差,我们就知道那是一种清净的修行。没有这四种病态或偏差的修行和观察,就是正确的观察。反之则称为邪恶的观察。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你们所求的良师益友,假如没有上述的四种病态,就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将来末世的众生对于这种良师益友,应当终生至诚地供养他、侍奉他。假如那位良师益友来亲近你们,你们不可以产生丝毫的傲慢心。假如那位良师益友远离你们,你们也不可产生憎恨心。无论他表现的行为是否顺合你的心意,你们都要诚恳地对待他,而不可因顺境和逆境,而改变你们对他的态度。你们要记住:他所有的行为,不管是离开你或者用逆境来考验你们,无非都是为了利益你们众生。你们必须明白:众生的身心本来都是平等的道理,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具有圆满智慧的潜能。你们跟其他众生都有相同的本体。你们应本着这民胞物与的同体慈悲心去对待所有的人类和动物。假使你们这么想且这么做,你们就可以启发最圆满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圆满的智慧,最主要的因素乃是由于久远的过去以来根深蒂固的执著和分别的习性。由于这种执著和分别的习性,而对自己和别人产生强烈的憎恨和贪爱。因为有这习性,所以无法解脱烦恼和痛苦。

  【原文】“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今译】“假使有人能够对待怨家仇人,如同自己的父母亲那样好、那样恭敬,而且始终保持着诚恳的态度,那么他心中的烦恼就可消失了。

  【原文】“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今译】“对于其他一切事物,我们也可以用平等心和恭敬心来消除自己和别人贪爱和憎恨的鸿沟。

  【原文】“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将来末世的众生要追求圆满的心智,应当发广大的心愿:‘在无限的时空中,我都要尽心使所有的众生启发最圆满而没有负担的心智。在启发圆满心智时,我不执著自己、不计较人我,不执著一切名相。’假使人们能这么发愿、这么下决心,就不会再产生错误的见解。”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佛陀为了再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普觉汝当知:普觉菩萨你应知:

  末世诸众生,将来末世的众生,

  欲求善知识,想求良师及益友,

  应当求正见,当求正见慈悲人,

  心远二乘者。远离自利的小乘。

  ※        ※

  法中除四病,就除四种偏差病,

  谓作止任灭。造作放任及止灭。

  亲近无憍慢,亲近良师不可慢,

  远离无瞋恨。益友远离不可恨。

  见种种境界,遇见种种顺逆境,

  心当生希有。当生希有难遭想。

  还如佛出世,供养师友如敬佛,

  不犯非律仪,不犯大小诸过失,

  戒根永清净。身体舒泰心宁静。

  ※     ※

  度一切众生,教化众生出苦海,

  究竟入圆觉,启发圆满无上智,

  无彼我人相,不计较人我名相,

  当依正智慧。依照正智勤修行。

  便得超邪见,如此发心不生邪,

  证觉般涅槃。断除烦恼得大慧。

  (本章大意):

  在第十章里,普觉菩萨向佛陀问了五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向什么样的人学习?

  二、学习的内容以什么为标准?

  三、行为应该怎样?

  四、如何才能除去修行的偏差和错误?

  五、应该立下怎样的心愿?

  (佛陀的解答):

  一、启发心智应向“良师益友’学习。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对真理有通盘了解,认识正确。不但具有慈悲所有众生的心肠,而且内心不执著一切名相。他持戒精严而且尽心赞美不贪著名利的善行。

  二、学习的内容-以没有下列四种偏差为标准:

  ㈠造作的偏差(作病)。

  ㈡任其自然的偏差(任病)。

  ㈢止息的偏差(止病)。

  ㈣断灭的偏差(灭病)。

  三、假如遇到这种良师益友就应当至诚地亲近他,不可产生丝毫的傲慢心。甚至不吝惜自己的财物和生命。

  四、对待怨家仇人,如同自己的父母。对顺境不生贪爱心,对逆境不生憎恨心。

  五、决心慈悲对待无限时空的所有众生,帮助他们启发最高的智慧,而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分别和名相。

  第十一章 启发心智的

  实行与学习环境的布置

  【原文】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圆觉菩萨,便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而且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且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你为我们大家讲解了启发心智的各种方便法,使将来末世的众生受益深远。

  【原文】“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今译】“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启发心智的道理了。但如果您灭度以后,将来末世那些尚未悟道的众生,应如何布置生活环境,才能启发圆满的心智?在启发心智的三种方法(止定、观慧和静虑)中,应首先修行那种方法?但愿您能大发慈悲,为我们大家以及末世的众生,讲解这方法,使我们领受更多的益处!”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圆觉菩萨讲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圆觉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热心真理的弟子们!你能够向我问及启发心智的方便方法,以使末世的众生能领受广大深远的利益,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详细解说。

  【原文】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圆觉菩萨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聆听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①,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所有的众生,无论佛陀住世、灭度或佛法衰没时,凡是具有慈悲众生的根器,并且相信人人具有如来圆满心智的伟大潜能,想透过修行来启发心智的人。假如他是住寺院,并且领导若干徒众,有许多事务需要他去处理,以致不能专心修行,他应依照以上如来所说的要领,利用闲暇,随时随地思考观察。

  【注一】伽蓝:寺庙。

  【原文】“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今译】“假如没有其他杂务的牵累,就应当立即设立一个好的启发心智场所(即一般所说的‘道场’)。并且订定启发心智的期限。长期的以一百二十天为限、中期的以一百天为限、短期的以八十天为限。然后好好地布置学习的场所,安心地居住在这宁静清洁的环境里,脚踏实地专心启发心智,而不可念及俗世的杂务。

  【原文】“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今译】“假如佛陀在世时,应当专心怀念那位完善的圣者。假如佛陀已经灭度了以后,就应当设法悬挂他的尊像,每天专心想念他的言行、敬仰他伟大的人格,就如同他仍然活在世间一般地尊敬他。在场地内挂着庄严曼妙的幢幡,燃烧上等的檀香,散布一些香花在场地上,并且时时要怀念各方的完美圣者,稽首礼拜他们,口里称赞他们,念出他们的名字,诚恳地请求他们加被你能顺利启发心智,并且对他们忏悔你过去所有不好的言行和心念。这样经过二十一天以后,你不但可以感觉到身心舒畅、安宁、愉快,而且会觉得杂念已减了许多,慢慢能体会出心智的奥妙了!

  【原文】“若经夏首三月安居①,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今译】“假如所订的期限未满,而已经到了‘夏季安居’的时候,则不必参加其余大众的‘夏季安居’,心里也不存有小乘的念头,依照清净的菩萨法去生活,到了四月十五日安居开始那一天,在佛像前向佛表白下面这段话:

  【注一】夏首三月安居:佛陀规定每一位弟子,到了夏天就必须找个清净的地方安居,度过三个月的雨季。通常是从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

  【原文】“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今译】“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名字叫某某,我现在本著对所有众生的慈悲心,修行断除烦恼的方法,以启发圆满的心智。我以圆满的智慧作我的寺院,身心安住在平等、清净的境界。因为心性不生不灭,没有任何方隅和喧扰。所以我现在恭敬地请求您准许我不依照自利的小乘法,而与十方的如来及大菩萨在此安居三个月。为求修证慈悲众生的大智慧的缘故,所以不留其他的同伴共住。”

  【原文】“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这就是菩萨启发圆满心智在夏季安居的情形。假如他所订立的期限届满后,他就可以随意去和其他同伴在一起。

  【原文】“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将来末世从事修行活动的众生,在这启发心智的三种期限中,除了遵照佛陀所提示的方法去做以外,不可采用外道的方法。

  【原文】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假如众生修行定静的功夫,先从宁静下手,心中不产生妄念,这时候便会由定静而产生智慧。定静的工夫是逐步渐进的,就如同从自己的身上逐渐扩展到外在的世界,心智灵知的扩展也是这样的。

  【原文】“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心智灵知的作用能扩大到整个世界时,这世界中的某一个众生心中出现了什么念头,你都可以彻底明白。乃至了解成千上万的世界,也是同样的情形。但假如不是照完美的圣者所教的真理和方法去做,到了最后,还是启发不了心智的。所以说旁门左道是不可采的。

  【原文】“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众生要修行观察的智慧,他应当先专心地想念十方所有完美的圣者以及大菩萨们,依照他们所教的方法,逐步实行。假如遇到心猿意马时,便应当精勤辛苦地练习禅定工夫。假设这样还成就很慢,要再痛下决心,立下大志愿,以熏陶潜在的智慧种子。但假若不是照完美的圣者所教的真理和方法去做,到了最后,还是启发不了潜在的心智。所以说旁门左道都是不能采用的。

  【原文】“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如众生要修行断除烦恼的法门,先要从‘算自己的呼吸’(又名‘数息’)下手。天天注意呼吸,由一算到十,周而复始,算久了,就能在明白每个呼吸中都具有‘生起、暂住、变迁、消灭’这四种现象,甚至明白这四种现象的界限和数量。工夫纯熟后,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卧着都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呼吸的数目。由这种工夫不断进步,到后来可以彻底洞察百千个世界以外的雨滴,就如同亲眼看见手中的日用品一般清楚。假如不是照完美的圣者所教的真理和方法去做,到了最后,还是成就不了这种智慧的。所以说旁门左道是不能采用的。

  【原文】“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今译】“以上就是启发圆满心智最简便的三种方法。假如众生们能同时修行这三种方法,踏实地努力用功,就如同如来出世一样,不久便可以成就大智慧了。

  【原文】“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今译】“假如将来末世的众生,想要启发心智而无法成就,乃是由于他过去所造恶业深重的缘故,因此他应当勤于忏悔自己的过失,并且常充满信心。先断除憎恨、贪爱、嫉妒、谄媚、不正直的言行和念头,而力求进步。对这三种简便的方法,随便选择一种来修行,假如没有成就,再换另外一种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性向的方法来专心修行,逐渐就可以启发圆满的心智。”

  【原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今译】当时世尊为了重新阐述这道理,所以说了下面这首诗偈:

  圆觉汝当知:圆觉菩萨你应知:

  一切诸众生,所有将来的众生,

  欲求无上道,想求无上的智慧,

  先当结三期。先要限期来修行。

  ※ ※

  忏悔无始业,恳切忏悔过去罪,

  经于三七日,必须经二十一天,

  然后正思惟。然后正式修智慧。

  ※ ※

  非彼所闻境,不是从佛所闻道,

  毕竟不可取。终究不可启心智。

  奢摩他至静,心灵安稳从静入,

  三摩正忆持,正确观察先念佛,

  禅那明数门,断除烦恼先数息,

  是名三净观。这是三种简便法。

  ※ ※

  若能勤修习,假如三种同时修,

  是名佛出世。必定可成大智慧。

  ※ ※

  钝根未成者,根器迟钝没成就,

  常当勤心忏,应常勤于作忏悔,

  无始一切罪,忏悔过去一切恶,

  诸障若消灭,业障假如消灭了,

  佛境便现前。圆满心智自现前。

  (本章大意):

  在第十一章里,圆觉菩萨向佛陀请问了下列两个问题:

  一、如何布置学习环境,以启发心智?

  二、应先修行那种启发心智的简便方法?

  (佛陀的解答):

  一、放下一切杂务,立即寻找宁静清洁的住所。

  订定期限,决心在一百二十天、一百天或八十天内有所成就。安心地居住在这个宁静的环境里,全心全意地遵照圣者所启示的方法去实行,不可想及世俗的杂务。

  安置完美圣者的画像或塑像,每天专心想念他的言行和伟大的人格。

  在四周散布香花,燃烧最好的檀香和幢幡,时时称赞完美圣者的智慧,念出他们名字,请求他们加被你,接受你的忏悔。

  二、奢摩他(止定门)-先从定静下手,少想及其他杂务。

  三、摩钵提(观察门)-先从恳切忆想完美的圣者下手,照他所指示的方法去做。

  禅那(静虑门)-从注意和计算自己的呼吸下手。

  假如修了这三个方便法,而还没成就,应再忏悔自己的业障,心智才能成就。

  这一章是本经最重要而且最实用的一章。首先来谈谈布置环境的重要。初学者内心定静的功夫不够,假如不找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专心修行,而住在嘈杂的地方,心里就会受外境的影响和引诱,导致心灵宁静不下。

  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不但很容易激发我们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可以洗涤我们内心的烦虑。好处多得很。

  “注意和计算呼吸”也是一个很简便而有用的方法。天台宗智者法师的“小止观”解释颇详,值得细读!假如诸君能在每一次呼吸时都想念完美的圣者,那么,您的心智很快就会启发了。这方法十分重要,请详见“念佛三昧宝王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第十二章 启发心智的利益和功德

  【原文】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今译】接着,在大众当中的贤善首菩萨,便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双膝跪在地上而且合掌交叉中指,然后禀告佛陀说:

  【原文】“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今译】“慈悲心广大而且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你为我们及将来的众生,开示这种奥妙的简便法,使我们体悟到许多真理。世尊!这种慈悲众生的真理和教法,应该叫做什么名称呢?应该怎么修行奉持呢?众生修行启发心智的法门可以得到那些利益?我们如何保护所有奉持这部经典的人呢?假使有人诵读、书写、印刷这部经典赠送给别人,他的好处又有哪些呢?”

  【原文】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今译】贤善首菩萨讲完了这段话,便五体投地,对佛陀行最敬礼。这样周而复始,连续请求了三次,礼拜了三回。

  【原文】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今译】当时佛陀慈祥地点点头,告诉贤善首菩萨说:“问得好!很好!爱好真理的弟子们!你们能够为其他的菩萨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向我问及启发圆满心智的利益和名称,真是好极了!你们现在注意听,我应当立即为诸位解说!”

  【原文】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今译】贤善首听到了佛陀这么说,心里非常高兴,和其余的大众安静地等待聆听佛陀的教诲。

  【原文】“善男子!是经百千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①清净眼目。

  【今译】佛陀说:“善男子!这部经典的道理是无数亿完美的圣者所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圣者都同样地推崇和维护这部经典,而且所有的菩萨也都是遵照这部经典的道理去修行(启发心智),假如您们明白了这部经典的道理,你们就可以融会贯通其他所有的经典。

  【注一】十二部经:佛经体裁可分为十二大类。在此泛指所有经典。

  【原文】“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②差别,汝当奉持。

  【今译】“这部经典叫做‘圆满大智慧的总纲’,又名‘义理最究竟的经典’,又名‘完美圣者奥妙的禅定法门’,又名‘完美圣者所实证的境界’,又名‘启发潜在心智的差别情况’。你们应当依照这本经好好地奉行修持。

  【注二】如来藏自性:每一位众生的心性中,都具有如来那样伟大的潜在智慧和能力,所以叫做“如来藏自性”。

  【原文】“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这部经典只有说明完美圣者所实证的境界,也只有完美的圣者才能讲解得详尽。

  【原文】“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今译】“假如菩萨以及将来末世的众生,能依照这部经典修行,他就能够逐渐地启发心智,而达到圆满的境界。

  【原文】“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这部经典是最圆顿的真理,根器优秀的众生可从这部经典里体悟到启发心智真理,根器平庸或根器迟钝的众生也能从这部经典中得到益处。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今译】“比方说,大海是所有的小溪、大江的汇流处,无论像蚊子那么小或者像阿修罗那么大的动物,喝了水,都可以喝得饱满畅快!

  【原文】“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们!假使有人用无数多(像三个银河系那么多)的金、银、琉璃、玻瓈、砗磲、赤珠、玛瑙等七件贵重的东西来施舍给别人。

  【原文】“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今译】“前面那人功德远不如听了这部经的名字,而且只理解一句经文的义理。

  【原文】“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今译】“热心真理的弟子们!假使有人教导像恒河的沙那么多的众生断除烦恼,而成为自利的圣者。其功德不如讲解这种经典,叙说这经典中的半句诗偈。

  【注】施舍财物和教育众生的功德虽大,仍然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启发圆满心智是无限的,所以功德更大。

  【原文】“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今译】“爱好真理的弟子啊!假如有人听到这部经的名称,就生起坚定的信心而不疑惑。你们应当知道这人所种的善根种子不是短时期的事,而是从很久很久以来就种下了深厚的福德和智慧种子,所以现在才能听到了这启发圆满心智的法门,而产生信心。

  【原文】“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今译】“你们这些热心真理的弟子啊!你们应当保护将来末世启发圆满心智的修行人,使他们的身心不会因为被恶魔以及其他外道所干扰,而信心退怯。’

  【原文】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

  【今译】当时在会场中有火首金刚神、摧碎金刚神、尼蓝婆金刚神等八万位金刚大神和他们的眷属,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右膝跪在地上,合掌交叉中指,禀告佛陀说:

  【原文】“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销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今译】“深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将来末世众生假如有人修行奉持这种启发心智、慈悲众生的真理,我一定要像保护我自己的眼睛那样地保护他。甚至他所修行的地方和道场,我们金刚神也要率领徒众,时时保护他,使他不会退怯启发心智的信心。他的家宅永远没有各种灾难来障碍他,没有任何瘟疫和疾病。日用财物和宝物都常富足而不匮乏。”

  【原文】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稳,心不退转!”

  【今译】在那个时候,大梵天王等二十八天的天王包括须弥山天王(即利天王)、护国天王(即四大天王)等,也都一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然后禀告佛陀说:“深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我们也要保护那些奉持这部经典,照这部经典去修行的人,使他每天都生活得安稳,不会退怯信心。”

  【原文】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今译】这时候大力鬼吉盘茶和十万位鬼王,也都一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敬地稽首礼拜佛陀,从佛陀的右边绕了三圈,然后禀告佛陀说:“深受世人尊敬的导师啊!我们也要看守和保护那些依照这部经典去修行的人们。我们从早到晚,都要做他的侍卫,使他不致于退怯追求真理的热心。在他所住的四十里内,假如有恶鬼邪神侵犯进来,我们就要用这金刚宝杵击碎他们,使他们碎得像空气中的灰尘那样!”

  【原文】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今译】佛陀讲完了这部经典。所有的菩萨、护法的天龙鬼神和他们的眷属,以及各天界的天王等一切与会众生,听了佛陀所说启发圆满心智的法门,大家都很高兴,不但相信这微妙的真理,而且也照着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去修行了!

  (本章大意):

  在第十二章里,贤善首菩萨向佛陀问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是:

  一、这部经典叫做什么名字?

  二、怎样修持这部经?

  三、传播这部经有何功德?

  四、如何保护奉持这部经典的人呢?

  (佛陀的解答):

  一、这部经典名叫做“圆满大智慧的总纲”,又名“义理最究竟的妙典”、“完美圣者奥妙的禅定法门”、“完美圣者所实证的境界”、“启发潜在心智的差别情形”。

  二、依照这部经典所启示的道理去心领神会,遵照这部经典所指示去实行,就可以逐步启发圆满心智。

  三、这部经典的功德和利益大得难以想像。假使有人用无数的财宝施舍给别人,远不如理解这部经典一句经文的义理。

  四、奉持这部经典的人,有无数金刚力士、天王和鬼王等保护他,避于各种灾难和障碍,财物丰足,追求真理的信心永不退怯。

  这本经所描述的境界非常奥妙,我们能读到这么好的一部经岂止是“三生有幸”,真可以说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了。我们应当时常感谢完美的圣者——佛陀,感谢问经的诸大菩萨以及护法的神众。有了这本经典以后,不但要珍惜它,而且要常体会其中的道理。假如您品尝到真理的滋味,便应告诉别人,好让这完美的真理流布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译后语

  陈柏达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这部经典的原文写得相当精彩,自古迄今阅读此经而开悟的人相当多,譬如唐朝的宗密禅师(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就是一个例子。宗密禅师不但研读此经颇有心得,而且还写了一部长达十六卷的“圆觉经大疏”。

  清朝雍正皇帝从浩瀚的大藏经中摘录了二十部要典的精华,这部圆觉经被列在卷首,其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

  这部经典的经文有许多“术语”。其中大部分的术语都是“圆满心智”的异名或别称。如果我们把这些类似和相通的术语弄明白,对于全经的了解是相当有用的。

  “圆满心智”就是本经第一章的“神通大光明藏”、“众生清净觉地”、“不二境”、“平等法会”、“大陀罗尼”、“清净真如”、“如来藏”、“法界性”。第二章的“圆觉妙心”。第三章的“圆觉净性”、“一切实相”、“觉性平等”、“一切法相”。第四章的“圆觉清净”、“大陀罗尼”、“甚深秘密”、“平等法性”、“妙圆觉心”、“寂灭海”、“寂灭性”。第五章的“秘密藏”、“真实相”、“大圆觉海”、“妙庄严域”。第六章的“圆满觉性”、“净圆觉性”、“法界海慧所照之相”。第七章的“游戏如来大寂灭海”、“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第八章的“圆觉清净”、“本无修习”。第九章的“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入清净觉”、“清净觉海”。第十章的“彼圆觉性”、“究竟圆觉”。第十一章的“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信佛秘密大圆觉心”、“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修无上妙觉”。

  为什么同一样东西,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名称呢?这一方面是因为佛陀和原译者循循善诱,从各种角度来阐释这项真理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心智具有随缘的作用,它能随着不同的情境,而显现不同的特征。这好比甘蔗汁、糖水、姜汁、雨水都有水的成分。以柳木、桧木、榆木、杉木烧出来的火焰,都叫做“火”!对于不了解水的人,让他多看看许多水的不同形态,例如:甘蔗汁、糖水、姜汁、溪水、雨水等,对于认识“水”是相当有用的!(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