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是自性本具的三德,一一都具足「常乐我净」。所以常乐我净,我们称为四净德。「常」是永恒不变。
怎样才不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不错;两边不住,中道不存。「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就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里面,示现种种身,从事种种事业,他无念、无生。无念,他没有离念,无生,他也没有离生。他在六道里头舍身受生,跟众生示现是一样的,他是「离即同时」,所现的相没有自己,现的相是「慈悲应现」,觉悟众生的。虽然觉悟众生,没有觉悟众生这个念头,就像《金刚经》所说,虽然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度者,他没有起念。经上常常用云来做比喻,比喻什么?无心、无念,在佛法里讲无作、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作而无所不作,这样与自性体、相、用,与自性法身、般若、解脱就相应,与「大方广」就相应,这是菩萨行,这是菩提心。
——净空法师《地藏经菩萨本愿经》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