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中十个怎么办?
一、出现散乱怎么办? 修行时出现散乱状况,应当全身自然放松,低垂双目,专注于双腿跏趺与座垫之间。放纵散乱之心,念头纷乱,于之不加控制,远远监视,观其动态的变化……最终散乱之心自然消失。 二、出现昏沉怎么办? 1.在出现昏沉,神志不清之时,应当到山坡等视野开扩,清风徐徐的地方,以毗卢七支坐式挺身昂然而坐,双目遥望远方山顶上的虚空,澈然明朗地观看自心。 2.或者在上午或下午天空晴朗之时,背对太阳,身体端坐,双目直视对面虚空中央,心亦长时专注。 三、压抑沉闷怎么办? 出现胸闷抑郁,垂头丧气等情况时,当于虚空观想一个平面月轮,中央观想一个直立的绿色“ ”(音:哈)字。然后,将胸中闷气观成许多字,并猛厉念诵? ……同时观想字从口中一个接一个呼出来,融入对面空。诵念字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 四、房间里呆不住怎么办? 在自己房间呆不住,总想出去串寮时,当于心间观想如一粒羊粪大小(如花生米大小)的黑色明点,仿若蜘蛛拉丝般,有一条丝绳与心脏相牵,黑色明点缓缓下降,从下面出去,落入九层地下。心专注于黑色明点,知其沉重并感到拉坠,身体不能动弹,如是盘腿上下蹦跳数次。 五、入不了定怎么办? 在初习禅定出现不能安住的状态时,应当快速不停地磕头一百次左右,然后立刻以毗卢七支坐式安坐,观看自心。 六、头昏头重怎么办? 有的人在修行时,会出现头昏头重和头发涨等不适之感,应当观想自己的头越来越偏平,整个头部(指脖颈以上)如彩虹般骤然消失于法界。 七、修习禅定停滞不前怎么办? 在修习禅定时,自己已然知晓正在观看心的动态,但修行总是原地踏步,无法打破僵局。对此即可用一天左右的时间,专门作顶礼或转绕经塔,身体忙碌不休,口中也不断地念诵祈祷文或者日诵课程……处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中,观看心性,尝试一下能否与所作之事结合而修。或者有时用一天左右的时间特意放松。如同泥塑佛像一动不动,口中也不念诵咒语;或者悠闲地躺着,就象睡着了一样……这几个方法可轮换使用。 八、禅定时未察觉到微细的散乱怎么办? 在安住时,不知不觉出现散乱,待到发现时,早已处在散乱状态,不知不觉出现的妄念,已然了无踪影。同样,现在所出现的心念也应该是了无所得。然后观其本性,了知皆为空性。 九、觉得无有因果怎么办? 在修行过程中生起某种空受,感到一切皆空,根本不存在善恶因果。此时应当取一根针,或者于炉边迸出火星,剌激一下自己的肉体。采用这一方法检验一下,所谓理解中的空性,在现实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 十、找不到对治各种烦恼的方法怎么办? 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烦恼。如果用一个针对性的方法,的确难以全面对治,急需一种“偏方治百病”的普遍性的对治方法。 在烦恼生起时,应当观其本性,烦恼则会烟消云散……这一方法,最好是烦恼在萌芽状态加以利用,如同干草中刚落火星,瞬间即能扑灭。 其次,在烦恼正在发生时,加以利用,如同大浪回落海中,自然平息解脱。最后,在烦恼接近尾声之时重忆正念,加以利用。如同疯者恢复理智。 …以上“十个怎么办?”的答案,皆摘自于乔美仁波且所著之“山法闭关教言集”,希望能够真正修行的人,稍获裨益。 噶玛乔美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中涌现出的历代高僧大德,无一不是为了继承、发扬、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披肝沥胆光前裕后,树立起一座座昭彰显著的里程碑。在层出不穷的无数持教大德中,噶玛乔美仁波切以其卓越的实证功德脱颖而出,为如今的修行者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楷模。并将宁玛噶举两大宗派的法源汇融成一支,创立内多噶举派,成了这一派系的开山祖师。从此,声誉威震四海,名扬天下。 乔美仁波切约于公元十七世纪(具体生卒时间、地点不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里,父亲名为班玛旺扎,母亲秋炯杰。他生来便具有强烈的慈悲心与非凡的智慧。由于前世的宿缘善根,从小就对三宝有猛烈的诚信,对正法有迫切的希求心。从孩提时代就对观修心性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经常在草坪上打坐,寻找心的来踪去迹。五岁时已对心的本来面目有了一定的认识。六岁开始学习文字的读诵与书写。由于天资聪颖,没用多久,便运用自如,流利阅读经论誊写典籍。七岁的时候,在仲巴上师前剃度出家,从此以后,谨持净戒,修持六度万行。 与其他修学者不同的是,他并未进行广泛的闻思,而几乎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注在修行上,精进实修,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他追循前辈苦行的足迹,历尽风风雨雨,为修法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难困苦,实非我们常人所能想象的。 二十岁那一年,在被公认为阿弥陀佛化身的红帽金刚上师前恭听了"兰结即约"修法引导,并且潜心专研了因明的入门《摄类学》,同时也认真背诵许多经典论著,也听受了噶举派、宁玛派的诸多教言及窍诀,尽管如此,但大部分时间仍然用于观修心性上,行住坐卧无时无刻不在修行的境界中,无论身居闹市,还是独处静处都是一模一样,自心不为外缘所转,修证不断提高,日臻究竟。此后,也时常到俗家作经忏,超度亡灵,随缘度化众生,摄受有缘弟子。 高僧大德的品行,有时从一件事情中也可表现出来。一次,当地的人们染上了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部分人不幸身亡,许多人祈请乔美仁波切慈悲加持消除这场灾难,他亲自到患者家中念经加持,丝毫未考虑自己时刻有被传染上此病的危险。而被他挽救了生命的那些人却没有感恩戴德之心。对此乔美仁波切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真挚祈愿生生世世救度他们摆脱更大的疾患--业惑。诸如此类的事例有许多,恐繁不述。 到了晚年,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实修,隐居幽境闭关,期间也为部分有缘眷属传授修法窍诀,指导他们修持。弟众中获得共同、殊胜成就的人,为数不鲜。与此同时也著书立传,为后代的学人留下了《山法论》、《转经轮功德》等许多无价之宝--修法窍诀。其中最为广泛弘传的是《极乐愿文》,文句优美流畅,意义深奥,具有不共的加持力,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杰作。尤其是在雪域,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能背诵,诸大尊者以此在各地举行极乐法会,无量众生依此趋向解脱的彼岸。 乔美仁波切圆满人间的事业后,不舍肉身携母亲、家犬等一同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他真正实践了受持证法,为佛教作了卓越的贡献,实为我们这些后学效仿的典范。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