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宏满法师:六祖惠能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4-11-16 01:41:46作者:心经原文网
宏满法师:六祖惠能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文/释宏满

我们知道,六祖慧能的思想历千年而不衰,到现在依然很流行,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把印度佛教完全中国化了,融合中国人的心理思维习惯和文化风格,从而创立了风行天下的禅宗,也就是说,禅从最初的一种修行方法,经过慧能的革新,而发展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宗派。他提出的“顿悟”思想、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平民化的禅法作风,开创了禅宗一枝独秀的格局,也为以后的禅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慧能一生的禅学思想、事业功绩,都被其弟子记录下来,并结集成为中国唯一称为经的《六祖坛经》里了,可以说是禅宗的根本典籍,不论在中国佛教史,还是中国思想史,《坛经》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坛经》重在自我见性,直入人心的顿悟法门,强调自我具足,一切皆备,真理、智慧、佛性,所以佛教认为美好的、理想的东西,全在我之一心,宇宙万物、人生穷达,均由一心创造。因此,觉悟和解脱之道,绝对地不能向外在世界追求,不能借外部力量达到,不能为外界环境所左右,唯一正途是认识自身的本性,确立自信,开发自我,实现自我。还有他提出的“行直何用参禅,心平何劳持戒”“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众生平等,无有高下”“众生皆有佛性”。“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国呢?”等思想,影响深远。所以,可以说在中国佛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后人称为“东方三圣”之一的伟人。

《坛经》重在灵活运用,六祖是以无上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性,大小不同,而以方便度化一切众生。在《坛经》中,他提出一个原则:“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圣人的经典言教只能是籍以发挥自己观点的手段,决不可被它们牵动旋转。正如法常禅师去请问马祖的公案就是一个很说明慧能禅法教学多变性的例子。

有一位法常禅师,去参礼马祖,问马祖什么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禅师听到这四个字后,马上顶礼拜谢,离别马祖自己找一个茅蓬住了下来。他想:既然“即心是佛”我便好好地保任,历境炼心,看看自己之心与佛心是否相应。日久功深,果然他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他去住茅蓬后,多少年都不到马祖那里去,一天,马祖想起这位学人来,想考验一下,看他功夫是否真正有正知见,具正法眼。于是,他叫另一位学人到法常禅师那里去对他说:马祖的佛法又变了,现在是“非心非佛”了,法常禅师说:这个老头子真会胡弄人,管他非心非佛呢,我还是即心是佛。学人回来后,把法常禅师的话向马祖禀告,马祖赞叹曰:梅子熟了!

还有一个磨砖作镜的公案,也说明了慧能禅法的灵活性。

马祖道一当年在南岳传法的时候,常独处一室坐禅,不接待来访者。有一天。南岳怀让禅师弄了块砖头在他禅室外磨了起来。磨了半天。马祖就问他:“你使劲磨砖作什么?”怀让禅师说:“磨作镜”。马祖说:“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就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怀让就对他开示说:“你若是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禅。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所以,禅宗对于破除佛教的旧传统,以及崇拜和信仰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目的是教人不要死教条,框框条条,成为自己心中的枷锁,要人们解放思想,根据根器灵活修行,寻找顿悟法门的快速方法而已。六祖禅的重要位置,突出冲破传统佛教的一些框框条条,以直入人心,明心见性,顿悟法门,为禅修的方法。可是很多人认为,六祖创立的南派禅宗,却不是拜佛、不读经、不作禅,后来远发展到呵佛骂祖。其实,惠能并非不信佛,他信的是具有平等真心的真佛。他要破除对那些泥塑木雕像的迷信,提倡解放思想,从自觉精神中去寻找觉悟人生”,“他这种注重自我解脱,通过净化人心来成就独立人格,自行把握人生真谛,并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他在中国佛学史上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其实,六祖在思想上虽然主张顿悟,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并不排斥渐修,后人以为禅宗不讲经教的研习和不坐禅,甚至认为呵佛骂祖就是禅宗的作风,这是对六祖禅宗的大大误解。

六祖出生于广东,弘法在广东,圆寂在广东。但却很少人知晓惠能令整个世界“石破天开”的“顿悟”禅学体系是在哪里形成的,答案是:在怀集、四会大地上,他潜伏隐居了十五年的生活而形成的,当年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所以避难十五年。让他所感悟的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去,因为,只有在这渔于河,耕于野的劳动人民中间,才能产生生活禅的理念,也是产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历史背景。才能完成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禅法使命。可以说,在岭南产生象惠能这样一位中国禅宗的真正奠基者,是有其地域因缘的。作为禅宗偶像、信众们,很少涉及其产生的地域因缘,究其实,岭南作为海传佛教的登陆点,有较丰厚的文化土壤;在这里,东汉时产生过最早的中国佛教论著《牟子理惑论》,岭南还是晋唐间较发达的译经基地,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真谛就终老于广州。初祖达摩东来,首抵羊域。可以想像,没有这样的佛教传播基础,就很难产生出大的佛教思想家。

惠能的产生,正是一位岭南人对于产生于北方的正统学术的扬弃,他使佛性平等观有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岭南对于全中国的第一次文化的大贡献。

所以毛主席说《六祖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他以出世佛法,做入世事业,来普度众生,正如毛主席所说: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这就是禅宗六祖从广东开始的佛教平民化革命,把当时的贵族佛教改造为普罗大众的佛教,把佛法推广容入社会使佛法大众化,从而促成了佛教的中国化,使佛教真正具有生命力,流传至今。这就是六祖惠能把古印度佛教改革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使《坛经》根深蒂固流入人间,即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六祖的禅法,影响海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