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几年,发现很多同修学得很苦。本来人生就够苦了,又加上了修学的苦,真是苦不堪言。有的可能会在同修的相互鼓励中坚持下来,走过沼泽地,有的就干脆退失道心,重新回到红尘中“享乐”去了。
最近和同学交流,发现很多人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就是修学没有法喜。特别是一个同学的反馈让我有些意外:大家都很精进,但感觉全都是苦哈哈的。
回顾自己修学五年,出现的画面基本是乐的。这种乐,是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人生问题一个个得以解决,这是现实中的乐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想要分享出来,以期给同学们些许的启发。
一、 修习八步三禅的喜乐1. 闻法中的乐
第一次体会是在《当代宗教问题的思考》,被导师深刻全面的思维、严谨周密的逻辑深深折服,大大颠覆了我对学佛人的认知。从而认定,这样的人值得我用余生去追随。
修学之前,自己对人生究竟的问题苦苦寻求,文学中,电影中,哲学,心理学,但始终在胡同里兜兜转转。同喜班的《人生五大问题》,让我眼前出现了光明大道,且远处有灯塔可见,一通到底。那种上下求索之后的酣畅淋漓是无法形容的。
后来的学习,越发感到导师讲法的高度和条理。现实生活中,自己遭遇了种种不幸,可是遇到导师和三级修学,一下子弥补了之前的种种,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
同修班《闻法轨则》的学习,让我更加体验到了闻法的乐趣,为此还写了篇《属耳注意,如理思维而听》的分享。闻法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和智者在面对面交流,这样的乐趣,哪里去找?
2. 思维的乐趣
佛法和世间知识不同,表面上看是道理,但实质上是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亲证的,是他们智慧的浓缩。如果不通过深刻的观察和思维,以我的根机,怎么可能理解其要义?
很多次的思维,让自己发自内心地认同,依此作出生命中的抉择。作出抉择的当下,法喜充满。这样的思维,佛法从抽象变得鲜活。所以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每一期法义的学习,都不以总结导图而是落实到心行为目标,至少要在某个层面撼动内心。因为佛法是心法,落不到心里,是难有法喜的,长此以往,就会心生疲厌。
当然由于我的无明和经验有限,很多法义确实是第一次听说,生命中也未曾体验过,但这样也无妨,起码,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诸如“人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想法里”等正见,随着自己认知的提高,在以后的生命经历中,都会被一一体验到。每一次体验,都是自己和三宝、和导师的相应。哪怕还没有去做,单单生起决定,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焕发光彩。这样的体验,世间有么?
这个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山邑可崩坏,虚空变为余,佛不说虚语。”
3. 修行中的乐趣
“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越来越认识到这话的深刻内涵。如果说闻思的乐趣是毛毛雨,洗去浮尘,那修法的乐趣就好比是场瓢泼大雨,令自己的内心世界焕然一新。谈到修行,首先要明白以下两点:
1)修行是为了调心治病,不是完成任务、点缀生活。闻法轨则中举了大量例子,如嚼蔗皮、背药囊、演戏人等。深入观察思维,发现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在干着这样的傻事却不自知。导师关于真诚的开示,也是句句戳心。
2) 修行是治自己的心病,不是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等周围人的病,也不是社会的病。
能抓住这两点,座上座下的修行就不会有大的偏差。
很多同学觉得,三级修学里学的理论很多,用不起来,那就需要思维下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从同喜到同修,通过八步三禅,通过如理思维,依佛法正见解决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问题,如同大的毒瘤一个个被拔除,心自然变得越来越健康。这样的例子很多,自己有篇分享是《生命中的一颗毒瘤》,呈现到文字上很短,但内心的苦苦思索挣扎,佛法智慧和固有观念之间的冲击,以及荡涤身心后的那种通透,却是难以言表的。经论含摄了从佛陀到历代祖师的传承,全是修行心要,但我们不容易契入。导师在此基础上,契理契机地开示种种法义。在经行开示中,也传授了不少自己的修行心要,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虽然刚开始有些笨拙,但逐步坚持,随着修学的深入,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
二、正念禅修的喜乐通过八步三禅,改变了三观,粗重烦恼得以解决,对轮回苦有了深刻认知,对解脱生起向往。在此基础上,加入正念的修习。果然如导师的开示,三级修学有系统的闻思和教理来支持这一训练,一旦开始实修,就会事半功倍。
自己进行正念禅修才两个多月,已经收获很大,把经行训练的专注力和觉察力带到生活中,就能座上座下打成一片。进一步,通过正念禅修找到内心的清明、空旷、稳定,一有机会就把心调动到这个层面,不断重复和熟悉。
这种情况下, 感恩等善心很容易生起,感觉自己进入了良性循环。 以前也曾畏惧自己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太重,难以消除,但有正念作为后盾,不给它们成长的机会,内心越来越踏实,对未来的修行充满了信心。
三、服务大众模式中的喜乐1. 自己的成长
学完《人生五大问题》,就发现三级修学这个大平台解决了我苦苦思索的人生终极价值: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为他人的觉醒贡献力量”更有价值的事,离开这个平台,自己的人生有何意义?
义工行要学习模式,对导师的智慧和慈悲越来越理解,对模式的殊胜也越来越认同。更重要的是,无论承担什么义工,受益最大的都是自己。一方面对法的认知更深,另一方面,义工行中陪伴和爱语的训练,解决了我对孩子说爱语的瓶颈。
2. 他人的成长
从读书会到陪伴新班同学,看到他们的喜悦,总会想到自己进门时的感受。每一次陪伴都是帮自己作观察修,巩固自己的珍惜心和感恩心。
就在上周,网络陪伴实习辅导员带班,听到他们的分享,虽然是隔着屏幕,自己依然泪眼朦胧:如此好的因缘和修学体系,如果不珍惜,我还有机会么?内心总有一个声音:今生是最后一次机会,天黑前要抵达终点。
特别是所带班的同学相继走上辅导义工的岗位,他们的自觉能动性、陪伴同学的受益,以及生命的绽放,一次次地打动我,也一次次刷新我对两套模式殊胜性的认知。
尘世中的乐,如果没有正确认知,就是苦的根源。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习惯性的麻木?后来终于明白,因为我们的心是无限的,欲望是无法塞满的。靠外界刺激获得的乐,只会是昙花一现。而修行就是在开发无限的心,这条路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哪里会有疲厌呢?
“欢喜力者,如婴儿戏,无辍无厌,而行精进。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应该是很有乐趣的事。在修行过程中,你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认清了很多人生问题。与此同时,烦恼不断被解除,对佛法的领悟越来越轻松,心相续中的自主力越来越强。这个过程是很欢喜的,绝不是枯燥而痛苦的。”导师关于欢喜力的这段开示,自己用生命作了确认。自从加入三级修学,就开启了无限的生命之旅,无限的新奇,无限的可能,无限的美好。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