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大院法师讲心经

发布时间:2019-07-02 17:54:35作者:心经原文网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六根对六尘就生六识,合起来六根、六尘、六识称为十八界。浅白地讲就是身、心、世界,身,前五根就是身体;心,就是指六识加上意根;那所属的世界,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凡夫众生由于自身的六根接触外境的六尘,产生六识的反应。你知道这个严重性在哪里吗?为什么我们修行久久不能成就呢?原因在于我们一直不论念经还是念佛,只是在净化心的表层;心的深处一直在起贪瞋的反应。因为我们不懂得窍诀。又会由六识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缘六尘境界,反而被六尘境界所诱惑,而妄生爱、憎、取、舍,引发出无限的烦恼、痛苦。凡夫众生用十八界来造业,受生死轮回苦;佛菩萨用十八界来修行,来度众生。所以不执著于十八界,也不要离开十八界,才是真正的空,离四边。

《首楞严经》上讲: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就是在七大和十八界里修行、解脱。比如是从憍陈那的声尘圆通开始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为终结,优波尼沙陀修色尘,阿那律陀修眼根圆通,舍利弗尊者修眼识圆通,这些都在十八界里来修。还有七大里面修,比如持地菩萨修地大圆通,月光童子修水大圆通,乌刍瑟摩修火大圆通,琉璃光法王子修风大圆通。就是十八界由任一界起修,契入空性,都能明心见性,能触证真如。

接下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一段讲不执著于十二因缘为我。无垢友论师的《广释》上说:见道位的菩萨要抉择,如果不先设蕴、处、界都是空性,那如何来说三世因果十二因缘的依缘生灭呢?

因缘观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空间现象来讲因缘,比方讲“五蕴皆空”,从五蕴的聚散关系来说明人从出生到老死的现象。第二类是从时间现象讲因缘,就是此处所讲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心经》就是层层来用时间、空间、物质,用精神的观照来证入诸法空相。

十二处可以说是佛教徒的世界观,十二因缘可以说是人生观,说明人类的生命,生从何来,出生以后如何生存,死后又往何处,以及为什么会有来生?剩下我们都耳熟能详,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但修法在哪里呢?

或者也可以把它分为三世因果。无明、行,是过去世所种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属于今生感的果;爱、取、有,是今生种的因,来生要感果;来生感的果就是最后两支,生、老死。

这样可以把它分做四段:过去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来生的果。理论上也可以分得很清楚,容易明白。

但关键还是修法,如何修?十二因缘好像一条铁链,无量劫以来,这条铁链无论有多长,你只要斩断其中一环就能解脱,因为生死轮回断掉了。

怎么斩呢?有四个地方可以且容易斩。一个是对于上根利器的人断无明,修智慧,修慧增上学;对于中根是修定,是断爱,断爱憎的分别心,此心如如不动;如果这个也做不到,只能断取,我不妄取,那是在戒增上学上修,这是下根。这是我们常规能修的断无明、断爱、断取。

还有一种直接在有上来断,好像道济禅师那种游戏人间,他可以那么示现。但我们一般是无法做到的。

也有另外一种分法,比如圣严法师就喜欢把十二因缘分作三段。前三支,无明、行、识,把它归纳为过去世;中间的这七支,把它归纳为今生;最后两支归纳为来世,把它分作三段也没有问题。

圣严法师说前三支属于过去世,从无始以来有了烦恼的种子,叫无明,有了无明烦恼就产生身心的行为,叫行,有了行就产生业识的力量。我们过去一定是有了烦恼,而产生种种行为,因行为而产生业识,因业识,所以这一世又来投胎做人了。

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七支属于现在世。名色指刚刚入胎时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的胎儿,但还没出生,触指人刚一出生,六根就接触外在的环境,受是接触以后会产生五受——苦、乐、忧、喜、舍,受就是种种的感受,有了受以后,就有了分别心,凡夫众生,于顺境生贪爱,于违逆境生瞋恨,有了爱憎就有取有舍,对喜欢的希望它延长一点,当然是妄心,对不喜欢的排斥它,有取有舍。有取有舍就有轮回,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

取:是由爱憎而造种种善恶的行为。

有:是造行为以后有了业识而能招感来生。

生指来生,也会渐次地到老死,这是生和老死,是来生的两支,归纳起来十二因缘无非是说苦的原因及苦的果报。十二因缘的任何一支断掉,我们就能超出轮回。

〔无无明〕就是从烦恼之中得解脱。

〔亦无无明尽〕就是超越于无无明,虽然在生死中解脱,但为了救度众生,仍然以愿力示现受生,在生死之中来教化众生。

〔乃至无老死〕这是逆观还灭,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

〔亦无老死尽〕就是不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执著于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佛陀有个偈子概括:“凡由缘生即无生,于彼无有自性生,观待因缘者即空,知空者为不放逸,”这可以归纳佛陀的十二因缘的教法。

〔无苦集灭道〕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先说十二因缘,因为那是属于中乘,再说更低一点是声闻乘,为什么不先说四圣谛,再说十二因缘呢?其实所有如来的说法,观世音菩萨的说法都依据修证来说,一般的人会把这一句就解释为超越声闻乘的修法,引导声闻乘能回小向大,破除声闻乘认为有苦可舍,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证的法执,是为了断声闻乘的法执。

但印度无垢友论师的解释更深入,他说是为了消除见道位的行者触证真如的最大障碍,要知道由加行道位即将进入见道位时,要触证真如,这是有障碍的。最大障碍是修行者容易马上产生疑问:既然十二因缘空性无相,究竟不生,那圣者怎能见苦谛呢?如果不经过无垢友尊者如此解释,一般的凡夫法师根本就讲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排,这么讲。因为无垢友尊者修行境界非常高,印度流传的八种《心经》解释,尤其这三位是我们所倡导的,要深入地学习,这对实修有好处,我们学佛不是做学问,能讲一点名相,而是要真正解脱。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他实见苦圣谛,又怎能说十二因缘究竟不生呢?若你没有真正开悟,将开悟之前,要触证真如,他一定会产生个疑问。

观音菩萨就来开示:无苦集灭道,即五蕴皆空,无苦可离,无集可断。事实是说自性当体即空,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有生死可了?哪有涅槃可证?无灭可证,无道可修。这样称之为“无苦集灭道”,也就是真空妙有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烦恼菩提不二。说浅一点就是,四圣谛如果运用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是处理问题的绝佳方法,你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依四圣谛教导的方法来处理、解决。

苦——面对它,任何问题出现时,我们一定要面对它,先要确认问题之所在;集——认识它,找出问题的成因;灭——超越它;道——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开发自己的潜能。

〔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无智就是能观之智不可得,无得是所证之理亦不可得。在首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向佛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修行人都会问到。就是:“经论上总说我们本具佛性,因为无始无明,所以迷惑颠倒,那这无始无明到底从哪里来?”佛陀几个字就答清楚:“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一语道破。有智就是无始无明的根本,有能证之智,有所证之理,能所相对,有这个相对就是无明的根本。一定要修到身心世界悉皆消殒,能所双亡,解六结以越三空,离五蕴而超五浊,这样才是真正的成就。

比如我们念大悲咒,念六字大明咒,要念到全咒是心,全心是咒,如果还有个能念的我所念的咒,那你没有成就。能所不亡,无明就不能断尽,所以无智才是真智,无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圆满的自性,能证之智也没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是诸法空相,所以能取所取,能证所证,能修所修,俱不可得,这是“无智亦无得”,乃至你存有极微细的法见,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这是讲见道分。

第五分是修道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我们修学般若的核心是九个字: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无所求是见地上的树立,自性本自具足;无所住是行持;无所得是果。菩萨因为有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能心无挂碍,而能无有恐怖,而能远离颠倒梦想,达到究竟涅槃的成佛境地。

〔心无罣碍〕是不受一切现象的影响,不起烦恼。学了《心经》就能明白境随心转,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自己的工作,看待自己的人生,烦恼就能当下息灭,感到快乐自在多了。通过学习《心经》,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

讲一个浅的世俗的例子。美国总统罗斯福只有十七八岁时,刚出来找了一份工作,好不容易有点钱,买了点东西,有了套房子,哪知道运气不好,给人家把房子里值钱的东西通通偷跑了,很多朋友都来安慰他,他说:我有三个看法,第一个观点,很幸运被盗的只是一部分财产,而不是全部;第二个观点,幸亏只是偷到了我的财产,没有要我的生命,我还可以用我的生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第三个观点更重要:最幸运的就是偷东西的是他而不是我。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很烦恼,但只要念头一转,马上就欢喜自在,心无挂碍了。有些人觉得,哎呀,现在的小孩子很难教,父母亲不晓得如何教子女。其实很简单,你换一个方法,换一个角度,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民国时候有位教育家叫陶行知,他很会教育学生,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他看到有个男生在打另外一个男同学,马上走过去就制止说,你几点到我校长办公室来。

果然到时候这个学生就准时到达了。陶行知也刚好从外面回来,马上就从口袋里拿出一粒糖来说:“这是奖励给你的,你能够非常准时,这是值得表扬的。”

打开门以后请他进去,又表扬他:“当时老师叫你停下来,你还是很听教导的,所以第二粒糖也是奖励给你的。”那同学就很疑惑,本来是准备来受批评的,怎么会总是表扬呢?

陶行知又说:“我刚刚调查过你为什么会打那个男同学,原来被你打的那个男同学在欺负另一个女同学,你很有正义感去打他,所以第三粒糖还是奖励给你的。”后来根本都没有批评他,这男孩子就主动认错,马上哭起来了说:“哎呀,校长啊,我错了,不管怎样,我打同学是不对的。”其实换一些方法,用包容代替批评,用鼓励代替责备,大家都会开心的。

〔无有恐怖〕是不再贪生怕死,明白了《心经》,证入了空性,也就不再贪生怕死,不再患得患失。世间的人恐怖很多,有的人穷,很怕自己生活困难,有的人怕病,有的人怕危险,怕倒霉,怕死亡。学习了《心经》能断我执、断法执,所以就能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四种颠倒,不再以无常为常,不再以无我为我。我们这个身体不过是五蕴聚合,是暂时聚合的一个身心现象,但凡夫众生颠倒,就以无我为我。然后也不再以苦为乐,也不再以不净为净。有些人起贪执,因为他以不净为净,有这种颠倒。我们这个身体,不管你再怎么容颜漂亮的男也好女也好,真实地有智慧来观察,不过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都是因为颠倒的缘故才起贪执。

这里是很浅地说。真正若按《心经》内层义来讲,这个“颠倒”不是指那些表层法,所彻指的是菩萨修行位次上还有一种颠倒,就是他还会有少分微细的法见,仍然还会微细地执著于有智、有得,有能证之智,有所证果位这个得。所以无垢友尊者那个开示,内层义就讲得很细,他引《释量论》。《释量论》上很详细地开示我们:从初地虽然明心见性了,但还要有功用行,要真正到了八地不动地以后,才是真正的无功用行,这时他要尽舍一切有功用行,这个如果教理上深入的话就容易明白。

〔究竟涅槃〕涅槃可分四种: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还有无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但实际上又可把它分为三种:

假涅槃,比如某些宗教的信徒自认为已经解脱了,实际上是似是而非;还有些外道修禅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住世八万四千大劫,他以为真的涅槃了,其实没有,这是假涅槃,八万四千大劫以后还要堕下来。第二就是小涅槃,小乘成就的是小涅槃,偏空涅槃。究竟涅槃是诸佛的大涅槃,菩萨了知诸法空相,所以能远离一切妄想执著,以清净心照见诸法实相,契入究竟涅槃。

接下来是第六分无学道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都依般若智慧而圆满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顺古不翻,即“无上正等正觉”,无垢友尊者和阿底峡尊者解释得很透彻:“无上”就是更无现证、更无证量、更无成就,能够超越于此,所以名为无上,菩萨都叫有上正等正觉,佛才是无上正等正觉。“正等”就是佛陀现证尽所有智,这是悲心大,所以叫正等。“正觉”是佛陀现证如所有智,这是现证大,名为正觉,我们真正地平等觉知诸法真相,就是无上般若智慧,在因地上称之为智慧,在果地上称之为觉。

第七分是证知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以《心经》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有求必应,遇大苦救大苦,逢小难除小难。《坛经》上六祖大师每次说法都要教大家:“大众总静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因为它是大神咒。

〔大明咒〕是指《心经》智慧广大。般若波罗蜜多,在资粮道位上就名之为大明咒,大是周遍一切时处,超越时空。

〔无上咒〕般若波罗蜜多在加行道位上,就名之为“无上咒”,任何咒都不能超越《心经》般若智慧的威力。

〔无等等咒〕是般若波罗蜜多,于见道分是名之为“无等等咒”,指依般若而开显自性,周遍、无碍、无间,这是修见道的时候三个窍诀法要,实修时的窍诀。

〔能除一切苦〕指般若波罗蜜多在修道位上的功用,能断心相续上的诸苦,所以叫“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指般若波罗蜜多在无学道位上的功用,就是离一切颠倒。

比如我们执持时空,这是颠倒,我们为什么难以解脱?因为时间它是单向的,不可能反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这是时间的限制,局限性;空间的局限性,我们只是活在三维空间。龙树菩萨讲缘起,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这种缘起,他讲“四重缘起”,要能破时空的局限性,能现证周遍。还有比如执持阿赖耶识,这是颠倒,离此执著,离此颠倒,就能现证如来藏,因此在无学道位上,名之为真实不虚,般若波罗蜜多的功用是真实不虚。

第八分就是秘密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我们前面念的梵音:嘎得 嘎得 巴拉嘎得 巴拉桑嘎得 波得梭瓦哈。

这个咒就名为总持、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当然是不可说。

有个故事讲一个人有一点才华,但心很漂浮,不踏实,所以没什么福报,也很穷困。在自己的国家没办法谋生,就漂流到另一个国家。

因为他一表人才又有点才华,所以国王就把公主嫁给他。之后,他就自高自大,吹牛说是另一个国家的王子,其实他只是普通老百姓。而且他很挑剔,公主每次都给他侍奉饮食,他还觉得不满意。公主实在没办法,后来遇到驸马故乡来的一个商人,就问:你们国家是不是有一个王子叫某某?他喜欢吃什么东西啊?怎么我搞一切食物他都不满意呢?那个商人马上就知道这个人肯定在说假话——其实他不是王子。商人也不想戳穿他,因为商人心很厚道,就说:“这样吧,公主,我教你念一个咒语,驸马就会很老实。”

他就用家乡话念一首偈子:“无亲往他国,欺诳一切人,粗食是常食,可劳复作瞋。”你本来就穷困潦倒,又跑到其他国家冒充王子,你在故乡时,吃很粗劣的食物,怎么可以再起瞋恨心呢?公主听不明白家乡土话,商人也不想告诉他。而公主只是学这个音,下次驸马一发脾气她就念,把它当一个咒子来念,驸马马上就老实了,心想我不要被人戳穿。

当然这个咒里含有无量的义趣,不可翻译。也有一些是佛菩萨、神王、神将的名号,秘密义。若勉强说,也可以说一下。

第一个“揭谛”就是度过去,第二个“揭谛”也是度过去,度过去呀度过去,“波罗揭谛”就是向彼岸度过去,“波罗僧揭谛”就是大家一同向彼岸度过去,“菩提萨婆诃”就是速速证得菩提、圆成佛道。

这个咒虽然短,但她是般若佛母的心咒,我们多念就能开大智慧。因为五道菩提都在其中:第一个“揭谛”是资粮道位的修法,第二个“揭谛”是加行道位的修法,“波罗揭谛”是见道位的修法,“波罗僧揭谛”是修道位的修法,“菩提萨婆诃”就是无学道的修法,圆满成佛。

好了,我们非常简略地把《心经》一起学习了一遍。非常感谢在座诸位法师威神智慧的加持!也非常感谢在座诸位大德居士的加持,成就了这次圆满的法会。愿大家都能迅速地开显般若智慧,速成佛道!

大愿法师讲解的心经是非常的好,但是每个人对心经的体会都是不同的,所以师兄也可以去多多的念诵,并且体会心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容,我们学习它的用处是什么。

首页1234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解释

  • 心经唱诵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