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又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如何看待“恩怨”的问题上,我们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如果有人曾经伤害过你,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选择原谅他吗?还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小朋友之间打架,你会教育孩子被打就要打回去,不能受委屈?还是忍耐谦让,报告老师,避免孩子变得暴戾?
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对复仇的。《马太福音》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佛教也不提倡复仇。作恶的人,自有因果报应等着他;倘若复仇,势必又造新业,重受果报,此为佛教徒所不取。
像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大目犍连被外道突袭杖死,属于六群比丘的马师与弗那跋怀愤复仇,击毙凶手,二人因此转生为毒龙,不得涅槃或升天,辛辛苦苦的修行就此尽付东流。
而提婆菩萨被一邪教弟子刺杀,却无怨无恨,临死前反而向那人提示逃脱之路,并为他及大众开示。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代的圣人们则观点不一。
老子主张“以德报怨”。《道德经》云:“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西汉学者刘向在《新序》中讲了一个故事,被认为很好地诠释了老子的观点:
说是梁国和楚国的士兵都在边境上种瓜,梁国士兵很勤劳,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好;楚国士兵因为懒惰很少去浇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看到人家的瓜比自己的长得好,楚国士兵非但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心生嫉恨,偷偷去搞破环,导致梁国的瓜很多都死了。
梁国士兵发现后群情激愤,也要去破环楚国的瓜田,被县令宋就制止了。宋就说:“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这么狭小呢?”他的做法是“以德报怨”,即每天夜里让梁国士兵悄悄去帮楚国浇瓜。
看到自己的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好,楚国士兵很奇怪,一调查,才知道是梁国士兵在帮忙。
这件事让楚国方面非常惭愧,连楚王也知道了。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所以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
而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论语·宪问》中,有人问:“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回报善行呢?应该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而用善行回报善行。”
同时孔子也不赞成“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就是要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伤害你的人。
与孔子相比,孟子则要“激进”得多,也显得更有血性:“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孟子·尽心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
而儒家的“公羊学”,更是形成了“大复仇说”。《春秋公羊传》中凡有复仇之事,必大书特书,以张复仇之义。有君王为国家雪耻的,子孙为父母雪耻的,臣子为君王雪耻的,《公羊传》庄公四年:“复仇,……虽百世可也。”
最后再来看一种复仇,不过因其格局较小,境界不高,自古便被人们看成了贬义:说是战国时魏人范雎,早年落魄,后因向秦王献上远交近攻的政策,被拜为上卿,之后又当上了秦国的丞相。
范雎得意以后,就开始清算旧账:凡是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哪怕只是给他吃了一顿饭,也重重地酬谢;凡是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一定实行报复。
(公号:古今神秘文化)
这就是成语“睚眦必报”的典故。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