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指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
《法华经·授记品》:“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同经《化城喻品》还对二乘人说宿世因缘,诱其证悟。唐·姚合《寄主客刘郎中》诗:“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也省作“宿缘”。如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爱欲未除,宿缘是畏。”
后来把“宿世因缘”一语的涵义应用到仕途的升迁与儿女之情的恩恩怨怨等方面。如《道山清话》:“彭汝砺久在侍从,晚娶宋氏归,有姿色器资,承顺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笔纸,大书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投笔而逝。”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讲话做事都有投机不投机。古人说:“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有人闻一知二,有人闻一知十,有人一闻千悟,有人说东即会到西里去,或一句话说几遍都听不懂。
智慧高,修行深的人事事一点即透,凡人智识迟钝,事事都过了才知道,有人相处一辈子都不会了解对方的为人,有人人家一学一动都了如指掌,事先能测知他人的意向。为什么人有如此天渊之别呢?佛法说: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从前有一位拥有百万财产的大富翁,有一天想到很远的地方去。当他要出门的时候,特别把守门户的奴仆叫来说:“我出门的时候,你要好好地看守门,用心地照顾驴子。”“主人你尽管放心,我会依照你吩咐去做的。”主人就放心地出门去了。
从主人出门那一天,奴仆也确实小心翼翼地看守门户、照顾驴子。可是没有几天,村里的庙做大拜拜,请有名的戏班来演戏,听说戏演得十分好看精彩。守门的奴仆心里就痒痒得想去看精彩的好戏。可是主人一再交代要看守门户和照顾驴子,怎么办呢?
于是他想:主人叫我守门,看顾驴子,我就用绳索把门缚在驴背上,牵著驴子去看戏,不就得了吗?于是奴仆欢天喜地地照著自己的想法,先把驴子牵出来,再将大门除下,放到驴背上,用绳子牢牢地缚住,便大摇大摆地看戏去了。现在大富翁的家不但没有守门的人,连大门都没有了,小偷趁机把富翁的财宝一扫而光。
富翁回家见到家里的财宝都没有了,问奴仆说:“家里所有财宝那里去了?”奴仆说:“主人外出,只交代我看守门户,照顾驴子,这两件事我都做到了,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叫你守门就是要你保护家里的财宝,若无财宝,何用守门?”主人对这位奴仆真是啼笑皆非,气得七孔冒烟,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无可奈何。
智识差的人,人家请的话不但听不懂,而且往往会错了意;个性乖戾的人,人家要我往东偏偏要往西;自我贡高的人,只要人家听我的,不肯听人家的。种种智识,种种个性,有人好吃,有人好面子,有的好酒,有人好豆腐。而发生磨擦冲突,人世间是非就多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缺点,若能发挥其优点,改变其缺点即是成功的人。若不但自己顺个人的缺点,也要别人随顺我的缺点,即其苦恼就多了,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人。
修行亦然,若是知道自己习性的缺点,日日用功修改,即日日进道。若任五欲烦恼去发展,即是日日造业,将来的升堕就有天渊之别了。
佛法说:‘同业相应’。智慧德行差不多的人或个性嗜好一样,都比较了解对方。智慧高超的人,他人的一举一动、什么意向都了解得很清楚,否则迷迷糊糊了。佛法是智慧的法门,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是大觉者,是故学佛即是修智慧的法门。若是没有智慧看守六根六门,即一切功德财宝都被小偷(烦恼)所偷了。堕六道轮回就不只是贫穷而已,而且苦报无量的苦恼众生了。此乃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