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不要把情绪的“遥控器”交给别人
修行人修持善法是非常好的,但也不要过度执著。
佛法中最主要的是放下执著,对于世间法的好与坏,究竟的境界来说,什么都不可以执著。我们要训练自己:保持平常心,活在当下,心境要朴素、单纯、轻松、安详……我们的境遇复杂还是简单,都是自己造成的。
当我们乐观时,人比想象中坚强;
当我们悲观时,人比想象中脆弱。
你是坚强还是脆弱,取决于你的心态。
正面的心态去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是美丽且光明的;
负面的心态去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是丑陋且灰暗的。
你的长相美与丑,环境好与坏,感受乐与苦,取决于你的心态。乐观的心态和悲观的心态将决定你的世界是否光明或黑暗。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和“境随心转”的道理。
我们获得快乐还是遭遇痛苦,完全是由自心的善与恶来决定的。总之,佛陀所传的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伏众生的自心,为了“自净其意”而宣说,自净其意后方能圆满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圆满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应当尤为重视修心。
修行好比渡河,如果没有船只,怎么可能到达彼岸呢?我们的人身就如同大船,如果不依靠此人身,怎么可能往生呢?生命就像一场戏般短暂。现在,我们的人身正在不断地变化着,一步一步迈向死亡。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个当下,专心修行。
我们坐着时,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头顶。吃饭前念诵供养文:“供养上师、供养佛陀、供养法宝、供养僧宝、供养一切众生。”吃饭时,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喉间。走路时,观想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右肩。按照这种方式观想,将会时时获得三宝的加持。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正式演出,永远没有预演和重来。请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并善用。
不要把情绪的“遥控器”交给别人,我们的心不应随着别人的毁谤、赞誉而忧愁欢喜,情绪也不应随着别人的话语而变化,自己的心要由自己作主,无论遇到贫富、贵贱,或是成败、得失等各个方面都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修禅的目的,并非是熄灭一切杂念,而是要努力做到不受杂念的影响,最终借助杂念而认知心的本性——本来面目,并将杂念转化为同体大悲的法界智慧。祖师们曾经说过,乌云是虚空的严饰,乌云从虚空中生起,也于虚空中融入;波浪是大海的严饰,波浪从大海中生起,也于大海里融入;杂念是自心的严饰,杂念从自心中生起,也于自心里融入。当我们不认识心的本性的时候,杂念就是轮回的根源,一旦我们认识了心的本性,一切杂念只不过是自心本性的幻化游舞罢了。
学佛越深入,智慧应随之而增长,修行越持久,身、口、意应随之而变得轻松自在,而不是学佛修行久了,反而使身、口、意变得固化和僵持。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地训练自己,将这些复杂的局面视为如梦幻泡影,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真正的寂静和觉醒,这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显现上,永恒不是当下,当下不是永恒;
本质上,永恒就是当下,当下就是永恒;
究竟的境界而言,既超越当下,又超越永恒。
太桥旦曾堪布开示录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