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关于风吹幡动,为什么慧能的答案,大家会一致认同,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4-04-11 01:42:36作者:心经原文网
关于风吹幡动,为什么慧能的答案,大家会一致认同,如何理解?

转载自作者:问过蓝天

学佛之人都知道,当年”风吹幡动“参话头的故事,轰动一时,后世的人也津津乐道引为传奇,很多人以唯物或唯心来解读,但结果则是以点盖面或以面盖全,不得要领。

菩提像

那真正的解读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金刚经》之中,六祖慧能本身是闻《金刚经》而悟道,因此他的回答也最得要领。

《金刚经》中佛说:”诸相非相,一切众生非众生“这句话时,已给出答案,只是我们以前没有认真研究,所以不得要领或者体悟吧!

那要如何理解佛所说的”诸相非相,一切众生非众生“呢?

达摩像

佛曾说过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应行无相布施之后,便要立刻抹去布施相、众生相,以免须菩提落于有相。

佛本是为了须菩提的问题讲事、说理,因此有必举例说明,才有的名举相。而名举相也是有相,所以佛用过则丢,不留痕迹。这恰恰说明佛本无相,因无相所以才用举相,并这通过举相这样的方式提醒须菩提不要着相, 但这只是说了佛的做法与理由,还只是佛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另外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什么一切有相即非有相?

佛画

因为若见有相为相,即是着相;若见有相为心,才能见如来,因此一切有相的本来就是非相。

所以佛才会说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

因此“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佛像

另外还有佛与如来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佛说与如来说也不尽相同。佛说是觉悟者的说,如来说是觉悟心在说。所以才会有如来说的是如来见,而佛说的是见如来。

玄奘法师将这句话译为“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如来即说为非有情”。

义净法师则译为“此众生想,即为非想。彼诸众生,即非众生”。并多出一句“何以故?诸佛如来,离诸想故”。

佛像

因此可知,一切诸相,即是有情想。若无情想,则无诸相。

所以一切有相,本应是由心想而产生的相。所以一切诸相,并非真实存在,也是有情想, 而有情想也是心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心生而产生的作用。

所以能够悟到所有的相都是由心动而产生的,才能体会诸相非相,才可能见如来。才有“若是自见心动,即见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为心动生变”,这就是如来见。

佛寺

所以佛不着相,佛离诸想。

所以一切相非相,一切众生非众生。

因为众生只是心生相,所以如来只见心动,不见众生。因此菩萨行布施,不可以有众生相,否则就着相了。而菩萨所布施之人,本非众生,他只是因为着相,才被称为众生。

桂平西山佛寺

所以众生是相,着众生相者,就是众生;不着众生相者,即为菩萨。所以菩萨布施,是令众生无相,这也是佛度众生的原由,亦为菩萨布施;若菩萨有众生相,就不能令众生无相,即非度众生,亦非菩萨布施。

见相不见心,是众生;见心不见相,是如来。

六祖的那首诗

所以当年有僧人们争议的“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六祖慧能只说心动。从这就可以看出众生之见与佛见不同。因此同一件事,境界不同的人看法和说法也会不相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