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
过了一些时候,奘师觐见新设,请派遣使臣,并给“邬落”马匹,好到印度去求经。新设说道:“弟子所管辖的地区中,有一缚喝国,北临缚刍河,人多称其为小王舍城,圣迹极多,法师不妨前往观礼一番,然后再南去印度。”当时恰巧缚喝国有僧侣数十人,因为听说呾度设去世,特前来吊慰。奘师见到他们,说起要往该国巡礼之意。众僧说道:“一路正好同行。从我们那里到印度去,另有好走的大路,不必再绕回到这里来。”于是奘师就采纳他们的意见,立刻向新设辞行,随着僧侣到缚喝国(今马萨沙里夫)。
缚喝国东西有八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都城周围也有二十多里。城中佛教极盛,寺宇繁多,塔顶多饰黄金,太阳一照,光耀夺目,所以有“小王舍城”之称。奘师一进城门,看见城郭宏大,市况繁盛,城中有寺院一百多所,僧徒三千多人,都学小乘。城外西南,有一座纳缚寺院,甚是壮观。奘师前去观光,瞻仰了寺中三宝。第一是“佛澡罐”,容量约一斗多;第二件是佛牙,长一寸,广八九分,黄白色,常常放光呈现祥瑞;第三件是“佛扫帚”,是用迦奢草做成的,长有三尺,围可七寸,扫帚的柄上,镶有宝玉,据说是释迦世尊曾亲自用来扫地的。这三件宝贝,是信众观礼朝拜的圣物,每逢斋日,便拿了出来,看的僧俗百姓,成千上万,至诚之人可以看到圣物发光呈瑞。寺北面有一座窣堵波,高二百多尺。西南又有一座精庐,建立多年,在这里修行证果的,世世不绝。这些圣者入灭以后,都有塔记,一座接着一座,多到几百座。
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谓城(北印度)。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北印度)。城中各有一座宝塔,高三丈。当年佛陀初成道,从菩提树起身前往鹿野苑的途中,提谓和波利两位长者一直追随,并初闻五戒十善,于是请求如来赐给他们可供奉之物。佛陀就把自己的袈裟脱下,叠成四方形叠放在地上,然后倒覆食钵,竖立锡杖,教导他们建造佛塔,并把自己的头发和指甲给了他们,教他们礼敬的仪式。两位长者回到本国,就按照佛陀的教导,修建了两座佛塔,就是现在城中的这两座塔。城西七十余里也有塔,高二丈余,是过去迦叶佛时所建。
纳缚寺院,有一位磔迦国小乘三藏名叫般若羯罗(慧性)的,听说缚喝国有很多圣迹所以也从印度前来巡礼。这个僧人,是印度的一位名僧,天资聪明,博学多才。钻研小乘义理,《阿毗达磨》、《迦旃》、《俱舍》、《六足》、《阿毗昙》等,他无不通晓。他听说奘师远来求法,两人相见甚欢。奘师向他请教《俱舍》、《婆沙》中的疑义,都得到精辟的解答。于是奘师就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同他一起研究《毗婆沙论》。寺院里又来了二位小乘三藏达摩毕利(法爱)和达摩羯罗(法性),他们看见奘师神彩明秀,极其敬仰。
缚喝国西南有锐末陀国(今乌浒水以南)、胡实健国(今木鹿/马里与缚喝/巴里黑之间),他们的国王听说奘师由远国而来,都派遣贵臣拜请奘师去受供养。奘师再三推辞,国王再三派人来请,只好前去。国王很高兴,用金宝饮食供养法师,法师不受而回。
奘师从缚喝国南行,和慧性法师结伴到揭职国(今阿富汗之达拉哈斯附近)。再向东南行,入大雪山,行六百多里,到了梵衍那国(今巴米扬)。这个国家东西绵延两千多里,都在雪山之中。中途之艰险,远远超过崚山和沙碛。积云飞雪,没有片刻晴朗,碰到更严重的地方,则平地雪深数丈。故宋玉(战国时楚诗人)称:“西方之艰,层冰峨峨,飞雪千里”,即此也。嗟乎!若不是为了众生而求无上正法者,哪能不顾父母所遗之生命而西游至此哉!昔王遵登九折之坂,自称是为汉室忠臣。法师如今涉雪岭求经,亦可谓如来真子矣!
奘师一行历尽艰辛,方才翻过大雪山,到了梵衍那国都城。城中有佛寺十几所,僧徒数千人,都学习小乘出世部的学说。梵衍王出城相迎,请奘师到宫中供养,数日后才出宫。摩诃僧祗部学僧阿梨耶驮婆(唐言圣使)、阿梨耶斯那(唐言圣军)都精通法相,见到法师,不禁惊叹中国竟然有如此高僧,于是便殷勤陪同奘师巡礼圣迹。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