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柯整理
今天下午,我想带领大家走进一场特别的心理旅程。这一趟旅行,需要在座的每位用心来体验,把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打开,全身心去感受,体悟。说的好听点,如同我们坐在大巴上观光,穿行在青山绿水、云蒸霞蔚之间,倘若你心不在焉,或者恹恹欲睡,再美的风景也被忽略掉,我这个导游也就黔驴技穷了。
我先简单地教一下大家如何打坐。
刚才大家初步体验了所谓静坐是什么感觉。不要小看这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间,回去以后天天坚持做,一定受益无穷。
静坐有什么好处呢?简单地说,现在大家每天都很忙,像上紧的发条,步履匆匆,忙于应酬各种事务,焦头烂额,有的领导甚至忙得七窍生烟。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身心俱疲,前所未有地劳累,那么静坐,就可以舒缓这根紧绷的弦,同时给我们身心灵一个安放的港湾。
一、什么是禅?
欲了解禅修,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禅。
什么是禅呢?
“禅”,对中国人而言,接触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一种很空旷很萧远的感觉,好比陶渊明的诗,王维的画。这是因为他们的诗和画中的确都带有禅意。像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题春晚》: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又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两首诗里都带有很深的禅意。所以禅文化,对中国艺术的渗透无处不在,故而,我们又常常觉得“禅”这个东西难以捉摸,甚至很难用语言去形容、表达。人们把禅可以引用到各个层面,禅和茶结合起来,就有禅茶或者茶道,禅和剑联系起来,又有禅剑合一。所以禅你说它玄乎真的很玄乎,看不到,摸不着,又无处不在;但它又是简单直白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简单到什么程度?简单到就是吃饭,就是睡觉,就是走路。有个祖师干脆说,运水搬柴是禅。
于是有人就迷惑了。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吃饭、睡觉这些谁都会,与禅有什么关系呢?老师说,有人吃饭时挑三拣四,睡觉时辗转反则,这都不是禅;当你吃饭没有分别、没有挑剔,这时候吃饭才叫禅。你睡觉心无挂碍,一上床就睡着了,睡着也不做梦,才叫禅。
如今时代,许多人睡觉要靠安眠药,什么原因?——因为他的心中有太多挂碍,忧虑、恐惧、担心,不能安住下来。心无法安住的时候,找不到一个落脚点,它就在空中摇摆,这与禅的状态正好相反,禅是什么呢,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着了相、又动了心,远离了宁静、一如的境地,换句话说,你就远离了禅。
禅叫静虑。何谓静虑?安静地思虑、过滤自己。一如我们在深山老林里沐浴着阳光,听清脆的鸟鸣,风吹,流水,以及树叶哗哗的响声,就是“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的境界,在此种环境中,人整个被过滤了,清洗了,身心舒缓、安逸、澄澈。
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时间没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了?有多少时间没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我们不断为外在的、物欲的琐事奔忙不息,很少静下来观照自己的心灵。观照的前提,是静,静得如一泓秋水。唯有宁静淡泊,才能清澈见底,映出蓝天白云,发挥它烛照的功能。
静下来之后就可以过滤。过滤你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问题,像一道拦河网一样,把所有的杂质过一遍。梳理之后,你便清洁了。但这个清洁只是一时,犹如治理河道污染,不能一劳永逸,所以要常常过滤。
当一个人思虑问题特别清晰、敏锐、周全,灵光一现效果奇佳时,一定是他内心处于极其宁静、安住的状态。有句话叫“水静犹明,何况精神”,人的心也像一杯水,只有静止,安住下来,才能清明,透亮,并且灵光。
所以,佛教讲戒定慧,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欲得定,先要戒。戒就是约束自己,它有一系列“不能”,如我们打坐,不能睁眼,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说话,不能胡思乱想,等等。这一系列“不能”使你的心很快沉伏下来,所以,这些“不能”就是戒。有了这些戒,就有了定,有了定,就生了慧。有了慧,在人生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轻松化解。
二、信,或者不信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包括佛教等等,究其本质,都是创立者对这个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而已,每个人的解读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他不同的哲学体系和宗教思想。每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事物,都看到了真理的一面。故而宗教间的互相排斥原本没有必要,他们只是站立的高度、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上天”,其实跟西方所讲的“上帝”很相似。上帝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天道。上帝是最公正的,我们不必担心他偏袒谁,因为上帝就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你违背了天道就受自然的惩罚,遵从了天道,就无往不利。这个和西方你信仰上帝就得救、不信仰上帝就遭罪,乃一个道理。说法不同而已。
在我们中国,顺应天地为道,顺应社会为德,合起来,就是“道德”。我们经常说,讲道德,就是要我们立身处事都符合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信仰和敬畏的是“上天”,而道家集中讲“天道”,儒家讲的是“天命”,君子畏天命,正如西方人敬畏上帝一样。因而,在中国,儒释道和民俗信仰是一以贯之,那个“最上”的东西就是道——就是宇宙自然的规律。
看看我们身边,为什么有人年纪轻轻就得病死了?因为他违背了自然规律——要么在生活习惯上,要么在性格情感上,要么是前世造了业,总之逃不过这几条。生活习惯不好,暴饮暴食,胡吃海喝,作息非时,通宵麻将;性格情感上,喜怒无常,烦恼丛生,或者大喜大悲,歇斯底里,都会造成人的早夭;其次,便是我们肉眼凡胎看不到的灵性在作祟,是因缘果报。前一世你把人家害苦了,这一世人家找上门来报仇。佛教就讲这个,当然,道教和其他许多宗教都讲善恶报应。现在有人连前生后世都不承认,更遑论因缘果报?但这个也是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信,它在;不信,也在。不是有的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是那样我们就不用信了。有人说:你信,就有地狱;不信,就没有地狱。那我们还信做什么,不信最划算。事实是,你如果做了恶,信,堕地狱,不信,照样堕地狱!正如宇宙的法则,你信或者不信,它照常存在。
三、禅与财富
基于此,禅修乃是让我们真正地回归自然,回归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慢慢地发现,你可以跟自然合而为一。当你能跟自然合而为一的时候,就是与客观规律合而为一,你就能通过宇宙的法则,去观照当下的生活。所以禅修其实是调整自己的身心,以适应自然之道,好比开车要行驶在车道上,才能畅通无碍。因此,佛教强调的是自由意志,而不是宿命论。释迦摩尼出生的时候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指人人都有这个可以自由主宰的至高无上的佛性,它才是最尊贵的。人的一生就要光大和发掘这个佛性,因为人人具备佛性,只是被湮没了。那么佛性,即是彻底恢复清净自性,回归到真如本源,也就是回归到最初面目,回归到“道”,回归到自然规律。
从某种角度讲,禅修,是在做减法。
正因为在做减法,因此禅者会用一种特别的眼睛来看待世界,随时在自己状态里感受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事物本质的一面。那个高度、境界和格局,决定了你与众不同的人生。
现在是经商时代,人人都想发财,那么禅与经商有没有关系呢?大家关心的是:禅修能保证我们更好地发财吗?
禅修的本质,是去掉人的身心束缚,打破人的思想枷锁,让人获得更自由、更本真的生命状态,这样一种状态,当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工作,学习和创业。
来到我们寺院禅修的,很多都是企业老总。禅修后有人觉得不错,就把禅修的理念带入到他们公司中,员工上班前,大家集体打坐半小时。天长日久,大家都很享受这种状态,因为打坐可以使身心安逸,脑子灵光,平时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打坐后会突然得到解决,公司的业绩,也飞速攀升。
禅修是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当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变了,高度变了,他心胸开阔,我执放下,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像日本的稻盛和夫,美国的乔布斯,还有中国的李嘉诚、曹德旺,还有演艺界的陈坤、王菲等很多明星,他们都在禅修。无论是从艺,还是经商,还是治学,甚至做一个农民,一个乞丐,上至国王、总统,下至士农工商、普通百姓,没有人不会受到禅修的利益,没有不从禅修中得到智慧的启发。
而更重要的是,禅修不仅改变你的财富,还改变你的财富观。什么是钱,如何对待钱,怎样才能挣到钱,怎么花钱,一个真正的禅者,或者说一个沐浴了佛教思想的人,会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有个故事说,一次李嘉诚从家里出来,他在弯腰上车的刹那,从口袋里不小心掉下一枚硬币,正好滚落到路边的井盖下面。于是他让秘书通知专人前来揭开井盖,下去寻找这枚硬币。经过几十分钟的艰苦摸索,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它。于是李嘉诚奖励这位员工100元港币。对此行为身边的人困惑不解,觉得一枚硬币没有必要如此劳师动众,他们以为落井的硬币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就是一枚普通硬币而已。
面对大家的困惑,李嘉诚这样解释:一枚硬币,也是财富,如果你忽视它,让其落井不去拯救,慢慢地财神就会远离你;100元港币,则是对这位工作人员服务的满意,也是他该得的报酬。
一般人会觉得:为了一分硬币花费100元值得吗?如果是一个过于精明,时刻计算成本、考虑盈利的人一定不会选择做这种“傻事”,脑子甚至考虑都不用考虑,难道你会为了一粒芝麻去花费一个西瓜的代价吗?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对待财富的观念不同,愚者总是不断攫取更多的财富,而智者,却懂得利用财富自身的价值。
钱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数字,一个智者即使富可敌国,也会采取平和的态度,善意地对待财富,他绝不会挥金如土,奢靡无度,或者疯狂不可一世。在他们眼中,钱无大小贵贱之分,不会轻视一分钱,重视一毛钱,轻视一毛钱,重视一元钱,轻视一元钱,重视十元钱……这种人就是贪得无厌,是典型的市侩,一个真正的上乘的财富拥有者,他们其实重视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钱可以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正如菩萨,“爱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她只是去爱就行了”,菩萨也绝不会因为这个人是太子我就去度,那个人是乞丐,我不度他,这个人长得漂亮,我来度,那个人长的丑陋或者脏兮兮我不度他。众生在菩萨眼里是平等的,她没有分别之心。
下面这个故事则更加意味深长。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写过一本寓言集《呆子伊凡》,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日子过得太幸福了,他就说:“我们要去扰乱他们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工作,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小魔鬼开始想,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坚硬,让农夫知难而退。那农夫用锄头挖了半天,搞得很辛苦,但只是休息了一下,还是继续挖,他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没有用,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小魔鬼就把农夫午餐的面包和水偷走了,他想,农夫做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现在连面包和水都没有了,一定会暴跳如雷或者悲伤哭泣的。
那农夫又渴又饿地来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和水都不见了。“不晓得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和水?如果这些东西能让他暂时得到温饱就好了。”他这样想,心平气和起来。
又失败了,小魔鬼弃甲而逃。
老魔鬼觉得奇怪,也很沮丧,一个小小农夫竟然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难道没有任何办法使他变坏吗?就在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出来了。他自恃技高一筹很有智慧,就对老魔鬼说:“我有办法,看我的吧,一定能把他变坏!”
小魔鬼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面貌和蔼的人,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接纳了他。因为魔鬼有预知能力,他告诉农夫,明年会有干旱,教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照样做。结果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坑满谷,他因此富裕起来。
小魔鬼又每年对农夫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获得大量金钱。
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请看看,我现在要展现我的成果。这农夫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贵之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的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浪费地吃喝,衣着凌乱,醉得不省人事,开始变得像猪一样痴肥愚蠢。
“你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狼的血液。”小魔鬼笑着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呵斥他:“你做事这么不小心!”“唉!对不起主人,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都没有做完,还想吃饭!”农夫毫不体恤地说。
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唉,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小魔鬼的话一针见血,他指出,最能改变人、异化人的就是人性中的贪婪。
财富本身无所谓好坏,可是它更容易激起人性中的贪婪,一个圣者,对此洞若明火,一个愚者,只会被欲火灼伤。
四、活法
稻盛和夫写过一本书叫《活法》,很畅销。人为什么活着?他就是这样不断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当你不断深入思考把问题想透的时候,当你通过一种结果不断推演起源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很显然,之所以我们碰到问题不能解决,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还没有打开,自己把自己局限到里面了。实际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一定是人的思维方式。
当你的心去解读世间万物,解读自然的春夏秋冬,解读人体的生老病死,会有什么发现呢?——你会发现,自然和人一样,都是不断变化、不断轮回的。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规律,一个婴儿,从一出生便开始变老,直到最后死去。要想不死,除非不生。那么死是不是生命的终结呢?绝然不是,死只是生命换了一种形态,它还以另一种形式开始了另一种旅程,那个旅程照样有生老病死,就这样一直循环。
现在我们的地球,它的寿命很长吧,但多少亿万年之后,照样会坏掉,最后到“空”的阶段,就是毁灭。当然毁灭了并非没有,而是开始了另一种循环。
一个微尘该够小吧,如果把它放大,里面其实有一个大千世界,有无量的生物,也有成住坏空;地球在我们眼里够大吧,但到外宇宙去看,不过是浮在太空的一粒微尘而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佛早就说了。
世间万事万物的这种流动,变化,生灭,不息,即是“空”,即是无常。佛教里面讲到空,经常有这样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不单指我们一贯认为的美色,而是泛指物质。物质有两层定义:一是变化,一是障碍。我站在这里,你就没法站在我这个位置,这就叫障碍。我的身体从出生以来不断变大,变老,变死,这就是变化,好比我们现在这个房子,才盖起来很漂亮、很结实,可是它也在一天天变老,变坏。
这告诉我们,世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你今天健康,不可能永远健康,你今天生病,不可能永远生病
,……什么都是一个过程,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何必执着呢?佛教里面的“空”,乃告诉我们事物的无常、变化、生灭这样一个道理。那么我们的智慧就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取舍,拿捏。这个取舍就是我们的思维,这个拿捏就是我们的分寸。不是说什么都是空的,都无常,那还活个什么,还吃什么饭,穿什么衣,就等死吧!这不是智者应有的态度。
六祖慧能悟道的时候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你想想,四大五蕴、三界六道,皆为其起心动念之产物,虚幻不实,色身也是暂时存在,我们何必有那么多的烦恼纠结、挂碍不舍呢?佛教的智慧,是在借假修真,用这个暂时的四大假合之体,修自己圆满无上的佛性。佛性是什么,本自清净,本无动摇,本无生灭,本无增减。
生活里,如何修自己清净圆满的佛性呢?比如,当别人无端辱骂你时,你要观照自己内心为什么那么难受,当别人赞扬你时,也要观照自己内心为什么那么受用?——既然一切都是虚妄的,又何必在意?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你的心,应该如如不动,应该随时保持如明镜止水一般。
实际上,禅修即是让我们把自己打开,身体打开,心灵打开,脑袋打开。所有的东西打开时你的思维就会畅通,没有限制,那么,创新就变得很容易了。你的创新和突破,一定来自没有固有观念的束缚。
因此要学会打开思维的枷锁,打开故有的局限。
在宋代,有个官员叫虞愿,他曾直言犯上,斥责欲建湘宫寺的宋明帝,他说:“皇上,你建立此寺的钱,全是来自老百姓卖儿救穷的钱,如果世上真有佛,佛知道后哭还来不及,哪有什么功德可言?!”佛的本意是普度众生,但是愚蠢的统治者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佞佛,这哪里是正道。真正的崇佛、信佛,就应该怜悯众生,发大悲心,菩提心,救众生于水火,这才与佛意相合。
在这里,虞愿回归到了本源,打破了对佛教迷信固有的束缚,可以说他是真正懂佛的人,佛教不是让人烧香,让人跪拜,而是让你依照佛的旨意走正道,办正事。
好,时间有限,今天就讲到这里。回去后希望大家能经常打坐,体悟禅的深刻内涵和无量受用。禅修就是自修自得,不修不得。我们要把文字禅传化成行动禅,把静中禅转化成动中禅。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