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广录

发布时间:2024-06-12 01:41:30作者:心经原文网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广录

  《古尊宿语录》卷一

百丈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也。师参马大师为侍者。檀越每送斋饭来。师才揭开盘盖。马大师拈起一片胡饼示众云。是甚么。每日如此。师经三年。  一日。随侍马祖路行次。闻野鸭声。马祖云。什么声。  师云。野鸭声。  良久。马祖云。适来声向什么处去。  师云。飞过去。马祖回头。将师鼻便搊。师作痛声。  马祖云。又道飞过去。师于言下有省。  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汝忆父母耶。  师曰。无。  曰。被人骂耶。  师曰。无。  曰。哭作甚么。  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搊得痛不彻。  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  师曰。汝问取和尚去。  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  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  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  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  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  明日。马祖升堂才坐。师出来卷却簟。马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马祖云。适来要举转因缘。你为什么卷却簟。  师曰。为某甲鼻头痛。  马祖云。你什么处去来。  师云。昨日偶有出入。不及参随。马祖喝一喝。师便出去。  马祖一日问师。什么处来。  师云。山后来。  祖云。还逢著一人么。  师云。不逢著。  祖云。为什么不逢著。  师云。若逢著。即举似和尚。  祖云。什么处得者个消息来。  师云。某甲罪过。  祖云。却是老僧罪过。  师再参马祖。祖竖起拂子。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  良久。祖云。你已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遂取拂子竖起。  祖云。即此用。离此用。师亦挂拂子于旧处。祖便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后住洪州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  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  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大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  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  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  堂曰。怕烂却那。  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  曰。请和尚道。  师曰。一合相不可得。  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  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  师曰。有一人要。  岩曰。因甚么不教伊自作。  师曰。他无家活。  僧问。抱璞投师。请师一决。  师云。昨夜南山虎咬大虫。  云。不缪真诠。为甚么不垂方便。  师云。掩耳偷铃汉。  云。不得中郎鉴。还同野舍薪。师便打。  僧云。苍天。苍天。  师云。得与么多口。  云。罕遇知音。拂袖便出。  师云。百丈今日输却一半。  (佛鉴云。虽得一场荣。刖却一双足)。  至晚。侍者问。和尚被这僧不肯了便休。师便打。  者云。苍天。苍天。  师云。罕遇知音。者作礼。  师云。一状领过。  有一僧哭入法堂。师云。作什么。  僧云。父母俱丧。请师拣日。  师云。明日一时埋却。  问。如何是奇特事。  师云。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  西堂问师。你向后作么生开示于人。师以手卷舒两边。  堂云。更作么生。师以手点头三下。

上堂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  师云。固守动静。三世佛冤。此外别求。如同魔说。  马祖令人驰书并酱三瓮与师。师令排向法堂前。乃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指酱瓮云。道得。即不打破。道不得。即打破。众无语。师便打破。归方丈。

上堂。众才集。师以拄杖趁下。却召大众。大众回头。师云。是什么。  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竖拂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  仰山云。此是显大机大用。  沩山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道之师。  沩山云。如是。如是。  师因普请开田。回问。运阇梨。开田不易。  檗云。众僧作务。  师云。有烦道用。  檗云。争敢辞劳。  师云。开得多少田。檗作锄田势。师便喝。檗掩耳而出。  师问黄檗。甚处来。  檗云。山下采菌子来。  师云。山下有一虎子。汝还见么。檗便作虎声。师于腰下取斧作斫势。檗约住便掌。  师至晚上堂。云。大众。山下有一虎子。汝等诸人出入好看。老僧今朝亲遭一口。  后沩山问仰山云。黄檗虎话作么生。  仰山云。和尚如何。  沩山云。百丈当时便合一斧斫杀。因什么到如此。  仰山云。不然。  沩山云。子又作么生。  仰山云。不唯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沩山云。寂子甚有险崖之句。  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  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某甲已免野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烧送。  师令维那白槌告众。斋后普请送亡僧。大众不能详。  至晚参。

师举前因缘次。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落在野狐身。今人转转不错是如何。  师云。近前来。向汝道。黄檗近前打师一掌。  师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典座以手撼门扇三下。  司马云。太粗生。  典座云。佛法不是者个道理。  后沩山举黄檗问野狐话问仰山。仰山云。黄檗常用此机。 沩山云。汝道天生得。从人得。  仰山云。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宗通。  沩山云。如是。如是。  黄檗问。从上古人以何法施人。师良久。  黄檗云。后代儿孙将何传授。  师云。将谓你者汉是个人。便归方丈。  师与沩山作务次。师问。有火也无。  沩山云。有。  师云。在什么处。沩山把一茎柴。吹过与师。  师接云。如虫蚀木。  因普请锄地次。有僧闻鼓声。举起锄头。大笑归去。师云。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  后唤其僧。问。你今日见甚道理。  云。某甲早辰未吃粥。闻鼓声。归吃饭。师呵呵大笑。  问。如何是佛。  师云。汝是阿谁。  云。某甲。  师云。汝识某甲否。  云。分明个。  师竖起拂子问。汝见拂子否。  云。见。师更不管。  师令僧。去章敬处。见伊上堂说法。你便展开坐具。礼拜。起将一只鞋。以袖拂却上尘。倒头覆下。  其僧到章敬。一依师旨。章敬云。老僧罪过。

  广录。

夫语须辩缁素。须识总别语。须识了义.不了义教语。了义教辩清。不了义教辩浊。说秽法边垢拣凡。说净法边垢拣圣。从九部教说。向前众生无眼。须假人雕琢。若于聋俗人前说。直须教渠出家持戒。修禅学慧。若是过量俗人。亦不得向他与么说。如维摩诘.傅大士等类。若于沙门前。说他沙门已受白四羯磨讫。具足全是戒定慧力。更向他与么说。名非时语。说不应时。亦名绮语。若是沙门。须说净法边垢。须说离有无等法。离一切修证。亦离于离。  若于沙门中。剥除习染。沙门除贪嗔病不去。亦名聋俗。亦须教渠修禅学慧。若是二乘僧。他歇得贪嗔病去尽。依住无贪将为是。是无色界。是障佛光明。是出佛身血。亦须教渠修禅学慧。须辩清浊语。  浊法者。贪.嗔.爱.取等多名也。清法者。菩提.涅槃.解脱等多名也。只如今鉴觉。但于清浊两流。凡圣等法。色声香味触法。世间出世间法。都不得有纤毫爱取。既不爱取。依住不爱取将为是。是初善。是住调伏心。是声闻人。是恋筏不舍人。是二乘道。是禅那果。既不爱取。亦不依住不爱取。是中善。是半字教。犹是无色界。免堕二乘道。免堕魔民道。犹是禅那病。是菩萨缚。既不依住不爱取。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后善。是满字教。免堕无色界。免堕禅那病。免堕菩萨乘。免堕魔王位。为智障.地障.行障故。见自己佛性。如夜见色。如云佛地断二愚。一.微细所知愚。二.极微细所知愚。  故云有大智人破尘出经卷。若透得三句过。不被三段管。教家举喻。如鹿三跳出网。唤作缠外佛。无物拘系得渠。是属然灯后佛。是最上乘。是上上智。是佛道上立。此人是佛。有佛性。是导师。是使得无所碍风。是无碍慧。于后能使得因果福智自由。是作车运载因果。处于生。不被生之所留。处于死。不被死之所碍。处于五阴。如门开不被五阴碍。去住自由。出入无难。若能与么。不论阶梯胜劣。乃至蚁子之身。但能与么。尽是净妙国土。不可思议。  此犹是解缚语。彼自无疮。勿伤之也。佛疮.菩萨等疮。但说有无等法。尽是伤也。有无管一切法。十地是浊流河。众作清流。说竖清相。说浊过患。向前十大弟子。舍利弗.富楼那.正信阿难.邪信善星等。个个有榜样。个个有则候。一一被导师说破。不是四禅八定阿罗汉等。住定八万劫。他是依执所行。被净法酒醉。故声闻人闻佛法。不能发无上道心。所以断善根人无佛性。教云。唤作解脱深坑可畏之处。一念心退。堕地狱犹如箭射。亦不得一向说退。亦不得一向说不退。只如文殊.观音.势至等。却来须陁洹地。同类诱引。不得言他退。当与么时。只唤作须陁洹人。  只如今鉴觉。但不被一切有无诸法管。透三句及一切逆顺境得过。闻百千万亿佛出世间。如不闻相似。亦不依住不闻。亦不作不依住知解。说他者个人退。不得量数。管他不著。是佛常住世间而不染世法。说佛转法轮退。亦是谤佛法僧。说佛不转法轮不退。亦是谤佛法僧。  肇云。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语也垛生招箭。言鉴觉犹不是。从浊辩清。许说如今鉴觉是除鉴览外别有。尽是魔说。若守住如今鉴觉。亦同魔说。亦名自然外道说。如今鉴觉是自己佛。是尺寸语。是图度语。似野干鸣。犹属黐胶门。  本来不认自知自觉是自己佛。向外驰求觅佛。假善知识说出自知自觉作药。治个向外驰求病。既不向外驰求。病瘥须除药。若执住自知自觉。是禅那病。是彻底声闻。如水成冰。全冰是水。救渴难望。亦云必死之病。世医拱手。  无始不是佛。莫作佛解。佛是众生边药。无病不要吃。药病俱消。喻如清水。佛似甘草和水。亦如蜜和水。极是甘美。若同清水边数则不著。不是。无是本有。亦云此理是诸人本有。诸佛菩萨唤作示珠人。从来不是个物。不用知渠解渠。不用是渠非渠。但割断两头句。割断有句不有句。割断无句不无句。两头迹不现。两头提汝不著。量数管汝不得。  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凡非圣。非明非暗。不是有知。不是无知。不是系缚。不是解脱。不是一切名目。何以不是实语。若为雕琢虚空。作得佛相貌。若为说道虚空是青.黄.赤.白作得。如云法无有比。无可喻故。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故云圣体无名。不可说如实理。空门难凑。喻如太末虫处处能泊。唯不能泊于火焰之上。众生亦尔。处处能缘。唯不能缘于般若之上。  参善知识。求觅一知一解。是善知识魔。生语见故。若发四弘誓愿。愿度一切众生尽。然后我始成佛。是菩萨法智魔。誓愿不相舍故。若持斋戒。修禅学慧。是有漏善根。纵然坐道场。示现成等正觉。度恒沙数人尽证辟支佛果。是善根魔。起贪著故。若于诸法都无贪染。神理独存。住甚深禅定。更不升进。是三昧魔。久耽玩故。至上涅槃。离欲寂静。是魔业。若智慧脱若干魔网不去。纵解百本围陁经。尽是地狱滓。若觅如佛相似。无有是处。  如今闻说不著一切善恶有无等法。即为堕空。不知弃本逐末。却是堕空也。求佛求菩提。及一切有无等法。是弃本逐末。只如今粗食助命。补破遮寒。渴则掬水吃。余外但是一切有无等法都无纤毫系念。此人渐有轻明分。  善知识不执有。不执无。脱得十句魔语。出语不系缚人。所有言说。不自称师。说如谷响。言满天下无口过。堪依止。若道我能说能解。说我是和尚。汝是弟子。者个同于魔说。无端说道。目击道存。是佛不是佛。是菩提.涅槃.解脱等。无端说一知一解。见举一手。竖一指。云是禅是道。者个语系缚人。未有住时。只是重增比丘绳索。 纵然不说。亦有口过。宁作心师。不师于心。不了义教。有人天师。有导师。了义教中。不为人天师。不师于法。未能依得玄鉴。且依得了义教。犹有相亲分。若是不了义教。只合聋俗人前说。只如今但不依住一切有无诸法。亦不住无依住。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名大善知识。亦云唯佛一人是大善知识。为无两人。余者尽名外道。亦名魔说。  如今只是说破两头句。一切有无境法。但莫贪染及解缚之事。无别语句教人。若道别有语句教人。别有法与人者。此名外道。亦名魔说。须识了义教.不了义教语。须识遮语.不遮语。须识生死语。须识药病语。须识逆顺喻语。须识总别语。  说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证。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说。是不了义教语。是不遮语。是总语。是升合担语。是拣秽法边语。是顺喻语。是死语。是凡夫前语。不许修行得佛。无修无证。非心非佛。佛亦是佛说。是了义教语。是遮语。是别语。是百石担语。是三乘教外语。是逆喻语。是拣净法边语。是生语。是地位人前语。从须陁洹向上直至十地。但有语句。尽属法尘垢。但有语句。尽属烦恼边收。但有语句。尽属不了义教。了义教是持。不了义教是犯。佛地无持犯。了义不了义教尽不许也。  从苗辩地。从浊辩清。只如今鉴觉。若从清边数。鉴觉亦不是清。不鉴觉亦不是清。亦不是不清。亦不是圣。亦不是不圣。亦不是见。水浊。说水浊过患。水若清。都无可说。说却浊他水。若有无问之问。亦有无说之说。佛不为佛说法。平等真如法界无佛。不度众生。佛不住佛。名真福田。  须辩主客语。贪染一切有无境法。被一切有无境惑乱。自心是魔王。照用属魔民。只如今鉴觉。但不依住一切有无诸法。世间出世间法。亦不作不住知解。亦不依住无知解。自心是佛。照用属菩萨。心心是主宰。照用属客尘。如波说水。照万像以无功。若能寂照。不自玄旨。自然贯串于古今。如云神无照功。至功常存。能一切处为导师。  众生性识。他为未曾踏佛阶梯。是黐胶性。多时黏著有无诸法。乍吃玄旨药不得。作闻格外语。他信不及。所以菩提树下四十九日默然思惟。智慧冥朦难说。无可比喻。说众生有佛性。亦谤佛法僧。说众生无佛性。亦谤佛法僧。若言有佛性。名执著谤。若言无佛性。名虚妄谤。如云说佛性有。则增益谤。说佛性无。则损减谤。说佛性亦有亦无。则相违谤。说佛性非有非无。则戏论谤。  始欲不说。众生无解脱之期。始欲说之。众生又随语生解。益少损多。故云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向后返寻。过去诸佛皆说三乘之法。向后假说假立名字。本不是佛。向渠说是佛。本不是菩提。向渠说是菩提.涅槃.解脱等。知渠担百石担不起。且与渠一升一合担。知渠难信了义教。且与渠说不了义教。且得善法流行。亦胜于恶法。善果限满。恶果便到。得佛。则有众生到。得涅槃。则有生死到。得明。则有暗到。但是有漏因果翻覆。无有不想酬献者。  若欲免见翻覆之事。但割断两头句。量数管不著。不佛不众生。不亲不疏。不高不下。不平不等。不去不来。但不著文字。隔渠两头。捉汝不得。免苦乐相形。免明暗相酬。实理真实亦不真实。虚妄亦不虚妄。不是量数物。喻如虚空不可修治。若心有少许作解。即被量数管著。亦如卦兆。被金木水火土管。亦如黐胶。五处俱黏。魔王捉得。自在还家。  夫教语皆三句相连。初.中.后善。初。直须教渠发善心。中。破善心。后。始名好善。菩萨即非菩萨。是名菩萨。法非法非非法。总与么也。若只说一句。令众生入地狱。若三句一时说。渠自入地狱。不干教主事。说到如今鉴觉是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鉴觉。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后善。如前属然灯后佛。只是不凡亦不圣。莫错说佛非凡非圣。  此土初祖云。无能无圣为佛圣。若言佛圣者。亦非九品精灵.龙畜等类。及释梵已来。皆能通变。上品精灵。亦知今古百劫时事。岂得是佛。如阿修罗王身极长大。敌两倍须弥山。与帝释战时。知力不如。领百万兵众入藕丝孔里藏。通变辩才不少。他且不是佛教语。节级奢缓。升降不同。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问。斩草伐木。掘地垦土。为有罪报相否。  师云。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无罪。有罪无罪。事在当人。若贪染一切有无等法。有取舍心在。透三句不过。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此人定言无罪。  又云。罪若作了。道不见有罪。无有是处。若不作罪。道有罪。亦无有是处。如律中。本迷煞人。及转相煞。尚不得煞罪。何况禅宗下相承。心如虚空。不停留一物。亦无虚空相。将罪何处安著。亦云禅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亦云但融冶表里心尽即得。亦云但约照境。只如今照一切有无等法。都无贪取。亦莫取著。亦云合与么学。学似浣垢衣。衣是本有。垢是外来。闻说一切有无声色。如垢腻。都莫将心凑泊。菩提树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属色。十二分教属声。只如今截断一切有无声色流过。心如虚空相似。合与么学。如救头然始得。临命终时。寻旧熟路行。尚不彻到。与么时。新调始学。无有得期。  临终之时。尽是胜境现前。随心所爱。重处先受。只如今不作恶事。当此之时。亦无恶境。纵有恶境。亦变成好境。若怕临终之时。慞狂不得自由。即须如今便自由始得。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莫依住知解。便是自由人。如今是因。临终是果。果业已现。如何怕得。  怕是古今。古若有今。今亦有古。古若有佛。今亦有佛。如今若得。直至未来际得。只如今一念一念不被一切有无等法管。自古自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亦是三昧定。不用将定入定。不用将禅想禅。不用将佛觅佛。如云法不求法。法不得法。法不行法。法不见法。自然得法。不以得更得。所以菩萨应如是正念于法。罄然独存。亦无知独存之法。  智性自如如。非因所置。亦名体结。亦名体集。不是智知。不是识识。绝思量处。凝寂体尽。忖度永亡。如海大流尽。波浪不复生。亦云如大海水。无风匝匝之波。忽知匝匝之波。此是细中之粗。亡知于知。还如细中之细。是佛境界。从此初知。名三昧之顶。亦名三昧王。亦名尔焰智。出生一切诸三昧。灌一切诸法王子顶。于一切色声香味触法刹土成等正觉。内外通达。悉无有阂。一色一尘。一佛一色。一切佛一切色。一切尘一切佛。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一一遍满一切刹土。此是细中之粗。是善境界。是一切上流知觉闻见。亦是一切上流出生入死。度一切有无等。是上流所说。亦是上流涅槃。是无上道。是无等等咒。是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无人能到。诸佛护念。犹如清波。能说一切水清浊.深流.广大之用。诸佛护念。行住坐卧。若能如是。我时为现清净光明身。 又云。如汝自等.语等。我亦如然。一佛刹声。一佛刹香。一佛刹味。一佛刹触。一佛刹事。悉皆如是。从此上至莲华藏世界。纵广总皆如是。若守初知为解。名顶结。亦名堕顶结。是一切尘劳之根本。自生知见。无绳自缚。所知故系世有二十五。又散一切诸烦恼门缚著于他。此初知。二乘见之。名为尔焰识。亦名微细烦恼。便即断除。既得除已。名为回神住空窟。亦名三昧酒所醉。亦名解脱魔所缚。世界成坏。定力所持。漏向别国土都不觉知。亦名解脱深坑可畏之处。菩萨悉皆远离。  亦云失脚作转轮王。令四天下人一日行十善。此福智犹不能算。自己鉴觉名王。缘念著有无诸法。名转轮王。只如今于藏腑中都不纳一切有无等法。离四句外名空。空名不死药。为唤前王名不死药。虽云不死药。与王共服。亦非二物。亦非一物。若作一二解。亦名转轮王。  只如今有人以福智四事。供养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随其所欲。满八十年已。后作是念。然此众生皆已衰老。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如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尚自无量。何况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功德无量无边。犹不如第五十人闻经随喜功德。报恩经云。摩耶夫人生五百太子。尽得辟支佛果。而皆灭度。各各起塔供养。一一礼拜。叹言。不如生于一子。得无上菩提。省我心力。只如今于百千万众中。有一人得者。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常劝众人。须玄解自理。自理若玄。使得福智。如贵使贱。亦如无住车。若守此作解。名髻中珠。亦名有价宝珠。亦名运粪入。若不守此为解。如王髻中明珠与之。亦名无价大宝。亦名运粪出。佛直是缠外人。却来缠内。与么作佛。直是生死那边人。直是玄绝那边人。却来向者岸。与么作佛。人及猕猴。俱不能行。人喻十地菩萨。猕猴喻凡夫。  读经看教。求一切知解。不是一向不许。解得三乘教。善得璎珞庄严具。得三十二相窟宅。觅佛即不得。教云贪著小乘三藏学者。犹不许亲近。何况自为。是破戒比丘.名字罗汉。涅槃经中被配入十六恶律仪中。同于畋猎渔捕。为利养故杀害。大乘方等。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消得去。如甘露。消不去。如毒药。  读经看教。若不解他生死语。决定透他义句不过。莫读最第一。亦云须看教。亦须参善知识。第一须自有眼。须辩他生死语始得。若辩白不得。决定透不过。只是重增比丘绳索。所以教学玄旨人。不遣读文字。如云说体不说相。说义不说文。如是说者。名真说。若说文字。皆是诽谤。是名邪说。菩萨若说。当如法说。亦名真说。当令众生持心不持事。持行不持法。说人不说字。说义不说文。说道欲界无禅。亦是带一只眼人语。既云欲界无禅。凭何得至色界。先因地上习二种定。然后得至初禅.有想定.无想定。有想定。生色界四禅等天。无想定。生无色界四空等天。欲界灼然无禅。禅是色界。  问。如今说此土有禅。如何。  师云。不动不禅是如来禅。离生禅想。  问。如何是有情无佛性。无情有佛性。  师云。从人至佛。是圣情执。从人至地狱。是凡情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有染爱心。是名有情无佛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及一切有无诸法。都无取舍心。亦无无取舍知解。是名无情有佛性。只是无其情系。故名无情。不同木石太虚.黄华翠竹之无情。将为有佛性。若言有者。何故经中不见受记而得成佛者。只如今鉴觉。但不被有情改变。喻如翠竹。无不应机。无不知时。喻如黄华。  又云。若踏佛阶梯。无情有佛性。若未踏佛阶梯。有情无佛性。

  古尊宿语录卷第一

编辑:乐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