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这一次跟我定的时候还是有点越走越远,本来我原来计划还是领着大家一起读一读,了解了解。现在好象我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多了。但是这个《瑜伽师地论》呢,内容很丰富,但我们一般人会觉得这里面是属于唯识宗的论籍。一般就把它当作说唯识的理论。实际上这个里头对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包含在里头。我最近也在想,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也跟他们外头的人在交流,也谈到现在这个宗教的问题。特别是前段时间,有一个凉山的,一个小伙子。可能你们上网的有应该注意到他,他来找过我很多次,他找我的意思是干什么呢?这个小伙子可能年龄不大,二十多岁,大概是去年地震以后,跑灾区跑得多一点,他在灾区就发现传教的人很多,特别是传基督教。但是他也不是佛教徒,他就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批判基督教,后来他就搞了个反基督教联盟,他就来找我签字。我想这样的字我也不能签。但我和他聊了不少,因此聊到了整个宗教现状的问题。包括前段时间他又来找我的时候,台湾的一个法师来看我,正好碰上,就一起在聊。有一个话题我们聊得比较多,我过去思考得比较多,就是这个学佛法,今天可能很多人都有个共同的感触,就觉得这个佛法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人,包括我刚回成都的时候,统战部的来找我,他说你看那个基督教为什么传的那么快,老实讲政府它也很清楚,基督教没什么理论,就是一本《圣经》,管你到哪个地方,从古到今都是那一本《圣经》。因此,他们当时找我说的意思就是这个佛教的书籍太多了,就是你要读啊,那个藏经楼都堆满了。你也读不完。所以这个造成了大家一个基本的印象,那个基督教为什么传的那么快呢?因为就一本书,它没有什么其它的,包括《新约》、《旧约》也就那么多,你把它看完了你就差不多了。可是这个佛教啊,每个宗,每个派,每个宗派又有各自的经典、论着。你看《大藏经》里头,多少经论?所以今天我们有些人就觉得学佛法千经万论,千头万绪的东西太多了。就是不像其它的,基督教、天主教就一本《圣经》,一个是依《新约》,一个是依《旧约》。伊斯兰教也就是一本《古兰经》。当然中国的道教仿照佛教搞了不少经典,所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什么呢,佛教的典籍太多,觉得佛教的思想不太好把握。但是呢,我最近也在思考,我说其实上佛教它的东西再多,你别看它很多经论,散得很开,但是最近我都给同学们讲,我说你要注意,佛教其实它一定有一个基本的纲领。这个纲领是什么呢?我希望大家,你们注意,你别看那个《心经》,可能你们在座的好多人都会背,但是这个《心经》里头你要仔细琢磨,所有佛法的基本东西全在里头。你看它一开始“照见五蕴皆空”,你们在搞这个五蕴吗?对吧?色受想行识吗?那就是我们整个身心世界。然后下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了一大堆,那就涉及到什么?六尘、六识、六根,这就是十八界了嘛。六根、六尘就是十二处了嘛。再往下,“无苦集灭道”,四谛的,进来了吧?再往下,“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十二因缘全部进来了。所以我现在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学佛法你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你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再加上另外一条线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整个佛法,不管你大乘小乘没有超过这个框框的。你仔细琢磨,你不管哪一个,理论也好,哪一个经典也好,没有离开我刚才说的这些。我给大家讲的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读书要学会从里面走出来,要真让你读这个《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啊,现在这个印刷术发明,印得来好象几本就印完了。要按过去的木刻的,恐怕这么厚一摞。你说你多难得啃?但是呢,我的意思,大家对这个学习,不要拘泥于这个里头,要从这个里头走得出来。所以我刚才告诉你们这个,就是我这几年思考的一个东西。你学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把它放在这个框框头来。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管你什么理论,管你什么方法,都没离开这个。当然包括大乘的出离心、菩提心都在这里面,都没离开。苦、集就是世间,灭、道就是出世间,很简单。苦、集就是生死,灭、道就是解脱道。就那么简单。我今天不展开这个来讲,我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就是你学佛法,当然人家讲佛法的经典太多了,没有头绪,那也是。他刚进来的时候是摸不着,这也在讲,那也在讲。实际上,我这几年在思考,管你《华严经》、《涅槃经》、《般若经》、什么《阿含经》、什么《大集经》没有离开这个框框。所以大家要学习从这里面走出来。那么回过头来就说这个《瑜伽师地论》。你别看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一百卷里面讲得很清楚。其实上你要会读,前五十卷和后五十卷基本上重叠的内容很多。那么这五十卷里头你又要看它在说明一些什么道理。其实上我告诉你还是没有突破刚才那个。四谛、十二因缘、四摄、六度、三十七道品没有超过这个。所以我为什么对这个东西有这么大的启发呢?我前段时间整理我那个藏书楼,突然发现明代编的那个《教程法术》,它就是把那个名相给你一下提出来,结果我一看那个东西,佛法全讲的这个东西嘛,突然明白过来。我都会编那些书。那么我是先给大家说说这个事。再回过头来读这个《瑜伽师地论》,读了这么久一卷也没搞完,看来进度还是太慢。但是呢,有些东西还是要展开来说,读一遍就是要大家懂,不是上幼儿园一样,拿到书读一遍,一问学的什么呢?不知道。那也就没什么意思。所以上次我们把这个关于死的问题讲完了,但是你要注意到,谈生死嘛,哪个宗派都在谈,为什么唯识、《瑜伽师地论》谈得那么详细呢?你要知道,它并没有离开唯识这个框框。这个生死建立在哪个地方?你一定心里要有个主线,我们谈的五识身相应地里头,谈到哪个识?意识身相应地包括六、七、八在内。所以你这个生死的问题是和六、七、八衔在一起的。因为按照佛法讲,没有第八识你就没有生死,特别谈这个死,上次谈过嘛,一般就几个印象了,按这个《瑜伽师地论》讲,死从大体上来讲分为三类,一种是福尽,一种是寿尽,一种是不避不平等,就是除开这个之外的,那用我的话讲就是非正常死亡。所以正常死亡一般是福尽寿尽,另外一个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分两种一种是福尽,一种是寿尽。所以这个里头,我们简单的概括,实际上我给你讲《瑜伽师地论》可能是弥勒菩萨在那个时候讲的,按讲讲可能比那个内容还多不晓得多少倍。为什么?单说这个死,正常死亡就是福尽和寿尽,寿尽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身体,我上次讲的嘛,你在商场去买一件商品,不要说你买一件商品,你每天喝的牛奶都要在你的盒盒上印一个生产日期,保质期,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喝了。为什么?坏了。那我们这个人的身体也是这个样子,按佛法讲你这个是造业感的这个果报,对吧?它也是个产品嘛,是不是?它是个产品也是有保质期的。人的保质期就是你的寿命。那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你的保质期一过,所以我们平常讲出家人讲,去世了就是舍报了。就是保质期过了,到新加工厂去了,重新加工去了,所以这个的必然的。但你要说没有保质期,不可能!你这个色身不可能永恒不坏的,那怕是释迦牟尼佛,他这一生实现的这个也有保质期嘛,活了八十岁,最后这个东西都要坏的。这个就是自然的,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能为这个东西去苦恼。还有一个是福报尽的,什么叫福报?很简单,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生病了不是,要去住医院不是,本来你今天去住医院需要那种药,突然那个医院说,完了今天这个药没有进,在上海还没来,这就是你缺福报。本来你今天动手术,你那个手术需要很高明的医生,突然说那个医生出去了,我们给你找过哪个随便动刀刀的,就来给你搞一下,那你也缺这个福报。所以结果本来你需要个高明的医生结果你跑去遇到个一个兽医了。那这个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它里面含有因果关系的。一定有个因果关系的。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人生病的时候,谁为他祈福,那当然管用。你这个心念一动,你的善愿一起来,你心里没有善念外部就没有善缘。所以那个福报是什么?就是成就善缘。这个是一定的。但是有人说不行啊,我天天去求,结果还是死了。不死成妖精啊?那肯定要死。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用善念成就善缘。那么这个善缘尽了福报尽了寿命尽了,那自然要死。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谓祈福是什么?就是我本来可以遇到好医生的,我绝对不会碰到蒙古医生。本来祈福,善缘可以成就,就是我用的药品不会出故障,这些都是属于福报、善缘。所以我们人的生命,它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里头的因果谁看得清楚?你定多怨这个医院不行,这个医生不行。你怨谁啊,归根结底还是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善念,这个身体本身的业报的,最后还要靠你的善念来成就。所以这个念头是很重要的。包括我们下面还要谈到的生的问题。这个生,你在投生的时候还是你内心的念头很重要,所以我们谈到生死的问题,生死最大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东西造成的?由我爱无间已生故。什么东西造成生死轮回?我爱就是我执,执着造成的。就是染念造成的,就有生死。所以什么是生死?有我执就是生死。就这么简单。讲起来简单,你要做到要花工夫。所以我们上次谈到死,包括死的时候的一些状态,非正常死亡的、饿死的、胀死的、撑死的都有。包括死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症状。其实上我给你讲,关于这个死的问题,我可以再给你们说,但这个死我都没有经验,都是看上面说的。但是这个死的问题确实也很重要。你学佛一辈子不是就是靠这一下嘛。你要解决的不就是这个问题嘛。真正到了临命终时的时候,或者是寿尽或者是福报尽要舍报的时候,按普通人,大修行人除外,普通人他一定是要进入昏迷状态的。你注意观察嘛,你去看普通人死亡的时候,哪怕是睡在他屋里“寿终正寝”的人,中国古代追求的不就是寿终正寝,什么就寿终正寝知道不?一定要在他的主屋里头躺着在那个地方,正寝就是他的正堂屋。那才叫寿终正寝。死在外头不让你进去的。过去乡下都是这个习惯。在外头死的不能进屋子。在外面搭个棚子,死了放在外头,这就是古人的观念。就说明大家对怎么个死法还是很看重的。但是你只要注意观察,普通情况下,不是大修行人,他在临死之前一定要进入昏迷状态,就是失去知觉的状态。但是你要注意,昏迷以后有可能他一下子又清醒了,这就是古人讲的回光返照。但是这一下后他可能马上又进入昏迷状态了。这一下的昏迷状态,他就像睡了一觉,睡着了,过一会儿他又要清醒过来,但是这次清醒过来他不能再起来了,他知道自己,起来以后一看,我怎么躺在那个地方,我还活着没有?他看着怎么那些人在哭,在哭谁啊?怎么会哭呢?他很着急。你别哭哦,我都看得见你。回光返照以后进入的这个昏迷状态再醒过来的状态,他中阴身成立了。所以中阴身成立以后,你这些人哭也好打也好,千万别争财产,他都知道的,他看那些家伙怎么这么坏,他想打你已打不着你了。因为他没有物质的形象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很着急的。那么他在这个状态的时候过几天他又要昏迷,这个中阴身也是有生死的,那就是七天一生死。他又要昏迷,昏迷后又起来那就是中阴身一个生死。所以为什么这个佛教说你人去世的时候不要老哭,你哭他就有挂碍。为什么呢?你不知道啊,他知道你啊。所以你也不要吵,所以我还在当小和尚的时候去人家家里念经,才十几个小时还没有消停,这边还在念经,那边就在说你分大房子,他分小房子,我说你别分了,你要分也把他烧了后再分嘛。他知道的。所以我们学佛法以后你就要会处理这些关系。还有,说的简单一点,你自己也要有把握,我刚才不是讲了嘛,这是普通人的状态,他要临死之前一定是要进入昏迷状态,再回光返照,再昏迷状态,再醒过来,这个时候已经是中阴身状态了。他什么都知道,那么这个时候,我为什么给你们讲这个呢,就是你将来有亲戚朋友同修有那样的事你要善于处理。还有,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你要修行了一辈子,到时候人家哭两下,你说:哎呀,算了,我不去了。你就麻烦了。那么就时候你自己进入中阴身状态你要把握得住。甚至大修行人他不进入中阴身状态,他不进入昏迷状态,你把握得住不?这就是佛教讲预知时至,他为什么能预知时至,明明白白,几点钟、几个小时,什么时候走,他这个时候不进入昏迷状态,笑一笑就走了,还要拜拜。但是这个不容易做到。但是这个是我们学佛法要追求的。所以对于这个死的问题,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东西。你比如我们讲我们这一生的人身是我们的业报感的,最后你要存在善念。所以佛法始终强调自己的命运是自己把握的,不是别人给你创造的,所以印光大师过去经常写给人的条子里面都有这些。我那个时候上学,我们法师让我们天天背,到现在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很管用。大家记住啊,要去背哦。我也是差不多二十年前背的了。“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心是什么?就是你的善念,你现在的善念。命是什么?佛法讲没有固定的命。唯一就是你前世的孽缘。但是我们很多人就容易认命。“我就是这样啦,差不多啦,我也修不到行啦,我这辈子就这样啦,修行都是你们的事,成佛是你们的事,我不是变动物园的老虎就行了。”没那么简单。所以佛法讲不能够认命。要创造。我们今天不是讲唯识吗?阿赖耶识的种子是可以改变的嘛。就像耕田一样嘛。懒人庄稼就收得少,勤快人庄稼就收得好,你勤快一点不就对了嘛。命就改变了嘛。所以心好,你要注意善念,就能成就善缘。命那是过去的缘,这两个就是过去的缘和现在的缘凑在一起。就可以富贵直到老。但是我要问你们,我也在给他们讲,什么是富贵?穿名牌、住别墅、这叫富贵?我给你讲,你要问我,我看现在只有富没有贵。贵是什么?钱?
太贵了?不对。贵不是钱,所以我理解的贵是气质。所以要富贵直到老,佛教讲的富贵第一个“富”就是你的整个善缘很好。做事很顺嘛,说赚钱钞票哗哗就来了。有些人他不干事,钱哗哗就来了,他做起事来很顺,走到哪里都很顺。各人的福报。但是有“贵”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有修养,有气质。气质不是化装出来的。不是用面粉摸出来的。不是把眉毛再割几刀,割出来的。你看嘛,有些人不割还好些,割了把妆一卸,你看嘛,那就是佛经讲的像夜叉一样。所以这个“贵”不是说你拥有得多就贵,是有修养,有气质,高雅。今天人你别看他穿得再好,你怎么看他都是一脸横肉。他没有那种慈祥,按佛法讲没有摄受力。要别人看到他觉得像仙女一样,就是内心里生崇敬心,但是你没有那个修养你是办不到的。所以这从哪儿来?心好命又好。就是你内心的善念就是这样。他才能散发出那种气质。这个是装饰不来的,内心流露出来的。“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心好命不好”就是你心啊,就是用我们今天的话讲,说那个人心好,但命又不好,就是过去的业缘太多。“祸转为福报”就是即使碰到一些不好的业报但是只要你今生的善念的力量大,它也能把一些不好的东西转掉一些。我刚才讲的嘛,你只要好好发心,好好用功。有些时候本来那天医生都要关门了,你走去就能碰到。就是“祸转为福报”。“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照。”你光是说命好,你心不好,打倒了。你自己心念不好也会破坏你前世的福报。那么福转为祸照。你虽然有福,要转为不好的,“福转为祸照”。“心命俱不好”就是心和命都不好,这种也是有的哦。有些人他本来命不好,心眼还是坏。“遭殃且贫夭” 遭殃就是真是倒了霉了。吃凉水都要噎死人。“且贫夭”,你遭殃就是办事不顺走到哪个地方都是障碍,“且贫夭”生活也不好,还要夭折呢。下面还有几句,“心可挽福命,最要成人道”,心可挽福命,它可以改变你的命运,怎么改变呢?最要成人道。人爱嘛,就是有善念成就善缘。“心可挽福命,最要成人道”。挽就是挽回嘛,最要成人道。“命实造于心,吉凶为人招”,命实在是造于心,就是你的心造的。就是那个《华严经》里面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心不是你的心脏,你说,哎呀我的心不好我去装个好的。不是你这个东西,也不是你这个大脑,按唯识讲就是阿赖耶。命造于心,你人的命实在是你这个心造的,“吉凶为人招”,吉祥也好祸福也好,就是你自己招的。自作自受。“信命不修心”,我们现在这种人多了,都是这样子,我在庙子里都碰到:师傅你会算命吗?我说不会。他说你不会还当和尚?他把你看成街上的瞎子一样的了。信命的多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要失掉平衡。“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命嘛,过去造的业我们要承受。那么就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对吧。该来的就要来,但只要你修心,你的善念的力量大就可以改变它了嘛。“天地自相保”,你自然就平安了,自然就吉祥了。所以心的力量很大。所以印光大师常把这个写来告戒大家。所以大家把它背一背,这个东西很好嘛。我刚才说人的生死谁造的?心。所以现前一念心很重要。所以印光大师写这个。这个背了好。哪个问你你都拿这个去挡他。别人来问我关于命运的问题,我就把这个背给他,让他去悟,悟透了他就明白了。这很简单嘛,八句,很好背。所以我刚才说了,这个人的生死,死的问题,刚才讲也是你这一念心。这个佛法里头说,刚才讲到,人在临命终时的时候,这个一般的人他都要进入昏迷状态,昏迷状态他中阴身一成就以后,他就找父母缘。那么父母缘,如果没有找到,七天他又昏迷了。昏迷了就一个生死。但是他一但找到了父母缘,这就是十二因缘里头的,过去到现在,他马上去投胎了。投胎这里头有业,有风。我们上次不是讲了嘛,有业风,它一转动,中阴身就和父母缘融为一体,就是新的生命了。所以佛法就讲,人的生命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它不仅仅是现在的,就是你生命刚形成的时候那个业风转动,中阴身一谢灭,就跟父精母血融为一体,那就形成新的生命了。所以这个风在佛法里头也很重要的,你注意去参嘛,包括那些练气功的,这里头都有大文章的。为什么要叫气功?气功当然道教里头讲得多。八十年代以后,这个气功很热,有些人也开始研究佛教里的气功。佛教里的那个实际上不叫气功,禅修啊,它自然会调气。你看你出气,你出气都搞不赢了,这个修禅定的,他把这个呼吸调得很均匀,你感受不到呼吸了,所以这个道家练内丹,我看很多学习了禅修的办法。龟息法就是没有呼吸了,不是没有呼吸,他把这个呼吸调得来,干嘛啊?像瀑布样,没有落差了。并且我给你讲,真正那个练内丹啊,包括什么练气功,我不知道你们这有没有,你以后是鼻子里头的气啊?瞎扯!要是练鼻子里的气,早就变死人了。我讲了嘛,你中阴身前世投胎的时候,跟父母缘碰在一起,业风一转,就有气轮,你还没有出生之前,这个鼻子有呼吸吗?你还没有出生之前你用哪儿呼吸?脐带嘛。所以为什么说你这个地方的气海。有道理的。那这个呼吸。你这个气海在哪?不就是在肚脐周围嘛。那你没有出生之前就是靠肚脐这呼吸的。所以这个叫先天的真气。按道家讲,先天的气在这儿,所以这个里头的气从哪儿来的?后天来的嘛。你看那个接生的有经验的,小孩子出生不能哭,就打他背,为什么?呼吸没有通。就要在他背上拍一巴掌,哇的一口,嘴里头因为长期靠这个嘴来弄的,这个嘴里面就有脏东西。要不然就把手从嘴里伸进去,口里面捞他一下,就出来了,一大堆。要不然就是背上拍一巴掌,真气一动,一冲出来把里头的东西一送,哇就哭出来了,就活了。是不是?你们研究过这些东西没有?你生出来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子?哈哈,你忘了。我一再强调啊,佛法不是研究别人的啊,是研究你自己的。你要把你自己研究通。并且你要知道第一口出来的是什么东西?毒啊。为什么有毒?这都是值得琢磨的。所以人的生命太奇妙了。但是佛法就揭示得这么微细,今天这儿来的人也蛮多的了,这个和天天念佛还不太一样了,就讲得很细了,但是我觉得你听听好,恐怕你到时还有点把握。一定要多闻,不要觉得佛法好像就很简单,不是那么简单的。包括最后,你说我要去往生,往生为什么就没有莲花化生了,就没有这个了,肚脐眼没有了,也没有要拍你一巴掌,这些都没有了,那些都不存在了。但是人一定是这个状态的,有人专门研究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系?到最后,你去世的时候,那个温度跟你去世都是有关联的,所以你别看四大地水火风是构成生命的东西,包括你最后成佛了,还有没有地水火风四大?这些值得研究哦。所以我历来号召学佛法不要把东西学的太死了,把你都绑在一起了。我的脑子是不停的,我坐在那儿就老就想:咦,这东西蛮奇怪的,你想,死之前要昏迷,昏迷了要睡着,着了要……好多学问了,这里面。所以我跟你讲这个意思,不要光是停留在书上,一定要把它跟自己结合起来,跟我们自己的修行结合起来,这个学才变得有意义,不然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学问、学知识。我跟你们讲,我们这个不是办扫盲班啊。死的问题还多,谈也谈不完,那要慢慢说,因为我曾经很关注这个话题,包括最后西藏度亡经啊、中阴身得度啊都跟这个死有关系。你们可能有些看过有些没看过,不一定有这个基础,所以我没法跟你谈得再多,就只谈谈这些吧。我只一个意思,就是这个人啊,死是件好事。死里面的东西也很多,都可以去探讨,你把这些东西搞清楚了,你就成佛了。但是你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你说哎呀,你不能说的太麻烦了,好复杂啊,人的生死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就把它搞清楚。那么死的问题我们前面说的好多了,下面开始说生的问题。
丑二、生2 寅一、征
云何生?
寅二、释2 卯一、略2 辰一、标所由
由我爱无间已生故,
我爱无间已生者:此中我爱,长时所习。先命终时,我爱不舍;中有生时,我爱续生。于其中间无剎那断,由是说言无间已生。
无始乐着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
无始乐着戏论因等者:此中略义,如前已释。然复当知二因熏习有其差别。初戏论因无受尽相,剎那流转相续无尽故。次净不净业因有受尽相,生死流转与果有尽故。(如摄大乘论一卷十八页说31,137c)即由是义,说戏论因无始时有,不说业因,随先造作成熟异故。
辰二、释得生
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自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
卯二、广2 辰一、总明五趣2 巳一、中有生2 午一、有色界有7 未一、彼生时
死生同时,如称两头,低昂时等。
彼所依体等者:此中彼言,谓即我爱。我爱所依,体即五蕴。如是五蕴有二位别。一、中有位,二、异熟位。于此二位,体若生时,要以戏论自种为其亲因,及业自种为其胜缘,由是此说从自种生。又所依体于当生处方可得生。如作善业,当往善趣,若作恶业,当往恶趣,由是此说于是处生。前所依没,此中有生,中有灭时,异熟果生,由是故说中有、异熟无间得生。又虽无间,说有先后,然假施设,理必不然,由是故说死生同时,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以故?若许死生实有先后,应于中间异相可得,然不可得,故知不尔。问:何因得知有中有耶?答:从此没已,若无所依,诸心心所无有道理转至余方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五十四卷十五页4349)
未二、彼根形2 申一、根
而此中有必具诸根。
中有必具诸根者:谓中有生与异熟别,化生类故。诸化生类,身分顿起,非渐圆满。由是此说必具诸根。
“云何生?”实际上就是怎么样有生命、有轮回。严格意义上讲,这两段很重要,就是这两段黑字,由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由我爱无间已生故“这有点像我们今天讲先天的,”无明“,你看十二因缘,追到底,生是从哪儿来?十二因缘里头,生是从无明来,念到十二因缘的时候,”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对不对?刚才有人说生是业力来,从业力来谁不知道,业力是从哪儿来?为什么会造业呢?就是无明么,什么是无明?你琢磨一下,什么是无明? 佛经上讲因缘不绝,就是无明。因缘怎么不绝啦?禅宗里参禅就是找这个东西呢。让你找,父母未生之前我是谁,都跟这个东西有关。这个无明是什么,就是俱深的我。就是这个地方讲的,”由我爱无间已生故“。什么叫我爱?就是我执。这个我执从后期来讲,前期比较轮廓一点,就是我执。实际上这个我执包括人我和法我。所以你看那个小孩子,一出生就有我执呢,”我的妈、他的爹“。你看,现在的小孩子没有了,现在的小孩子一生下来就弄个奶瓶给他,咕嘟咕嘟咕嘟咕嘟。现在的小孩为什么老得病呢?过去我们在农村当小孩子,哪个......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