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前面学习的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是佛详细开示离一切相来降伏妄心,这是回答须菩提前面所问的如何降伏其心。下面的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佛详细回答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开示菩提心常住不退之法。
好,我们看经文,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这是第四种的疑问。上面佛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的本意是说,如果存有佛见法见,认为佛是实有,佛法也是实有,那就是有了取着,有取着即非佛法。佛担心大众听闻之后心里会有疑惑,什么样的疑惑呢?就是佛一直在教导我们要脱离生死,要安住涅槃,而现在又说佛法皆不可取着,既然无为法不可取着,那须陀洹等果如何来证呢?
怕大家会有这个疑惑。佛为了破除大家心中的疑惑,所以对于小乘四果,从初果到四果逐一来问须菩提,来给大家解惑。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就是入圣流,出凡入圣,不再堕到凡夫地。得须陀洹果必须要有三个条件,要断身见、断疑、断戒禁取这三种烦恼。断身见就是不再认为五蕴是永恒不变的真我,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里的色蕴是属于物质,就是地水火风我们四大所造,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蕴是属于精神,这五蕴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断身见,就是说须陀洹不再认为这个四大五蕴的假合身体是实我,而我们凡夫都是执着这个色身就是真我,以致于为了满足这个色身造作种种的恶业,为了这个色身去求种种的欲望,继而就造种种的恶业,这是要断身见。断疑,就是断除对佛法僧戒律一切的疑惑,对佛法僧有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净信。在经中说,有一个人得须陀洹果,他死了之后投生到一个屠夫家里,到了一个屠夫家里,他的现世父母就教他去杀生,因为是屠夫家靠杀生来养活身命,这叫不正业嘛,为了养活身命,他们家就要杀生,教这个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杀生,以这个为业,但是这个转世的须陀洹坚决不从命,不去遵从,他的父母就把他锁在羊圈里,他什么时候学会杀羊什么时候才把他给放出来,结果这个须陀洹就自杀了。我们看,初果的须陀洹于佛法的信不会动摇的,决不会去做恶事的。第三个是断戒禁见,就是断戒禁取见,须陀洹能分辨有益和无益的行为,对迷信的修行、无益的修行、无益的宗教仪式、禁戒、戒条等能分辨出来。比如像佛住世的时候,见到许多的外道,他们看到狗还有牛都可以生天,他就学狗和牛的一些行为,以狗和牛的行为为他们修持的戒条,像牛一样去吃草,有的学狗戒的像狗一样去吃粪,他们认为去持狗戒去学牛戒这样就能生天,就能得解脱,他不知道生天、解脱不是他们的这种无益的行为的,须陀洹不再迷信这些对修行无益的戒条了。证得须陀洹果后决定不再堕入三恶道,然而还要在天界人间要往返七次,往返七次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这里佛就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吗?意思是问须菩提,须陀洹能否起心动念,在心里有我相,有得果的相,有这个相没有,须菩提就回答佛了,不能作是念。须菩提下面解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虽然称为入流,其实他是无所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须陀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怎么来理解呢?就是他的六根接触到六尘,不被六尘的境界所转。如果被六尘的境界所转那是凡夫,就像我们今天一样,我们没有自我的,我们都是被六尘所转,见到六尘,随自己意的我们欢喜,不随自己意的我们烦恼,分别和执着,这是凡夫。而须陀洹他在六尘的境界相不起分别,他的六根接触到六尘,不被六尘境界所转,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比如他的眼见色,眼见到的色法色尘,他的心里不去分别这个东西好看那个不好看,不像我们见到以后立刻就是分别和执着,他不起分别,也就不会生起贪爱或者憎恨,所以不被境界所转,不被外境所转。境界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就是这样的,他没有分别心。由于须陀洹见到色尘不起分别,也就是说色不入心,也可以说心内无色,所以称为不入色,其他的像耳闻声也不入心,不入声尘,也不入心,鼻嗅香,同样舌尝味,身根所对的触尘,意根所对的法尘,同样也都是这样不入心,心内不起分别,也就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这样。由于须陀洹断了见惑,不起分别,不入六尘,就称为入流,但是如果须陀洹心里有个念,我得须陀洹果,那就是什么?心里有入了,有入了怎么能得须陀洹果呢?所以说他已经没有分别心了,所以有入流之假名而没有入流之相可得,无相而有名,是名须陀洹。因此须陀洹这里回答,不也世尊,就是说须陀洹不能作念我得须陀洹果。大家能听明白的,好,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二果,译为一往来。欲界有九品思惑,二果圣人已断六品,还要在天上人间往返一次,来把这其余的三惑断尽才能证阿罗汉果。凡夫持戒修善,有时虽然生在天上,天报已尽转生人间,这个是被有为业所牵引的,这是有为业,所以他有往来。而二果圣人是依无为法修行,心空无我,心中没有往来之相也没有得果之想,如果他有往来之念就又是有分别心了,初果我们刚才讲了他都没有分别心了,更何况二果圣人呢?所以有一往来之名而无有往来之相可得,有名无相,他心里没有这个分别,是名斯陀含。
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是三果,三果圣人,译为不来。三果圣人已经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断尽,寄居在四禅天,他已经没有欲界的烦恼,就不会再到欲界来受生,所以称为不来。三果圣人居住在四禅天的五净居天,在那里继续修行证阿罗汉果,直接出三界。像本经的译经人鸠摩罗什,我们在讲其他经典的时候,我们讲过鸠摩罗什的母亲也是出家人,她最后就证得三果,阿那含果。三果圣人已经没有我及我所的分别了,也没有来与不来的意念,当然就不会有我得阿那含果的念了。有这个念,就有能得所得,有能得所得,肯定就有我相,三果圣人已经离四相了,所以须菩提说,阿那含不会作我得阿那含的念头的,因此他回答,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阿罗汉是四果,他已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见惑和思惑,了脱分段生死,不会在三界受生。阿罗汉含有三义:杀贼、无生、应供,因为杀尽见思烦恼贼,所以称为杀贼;已经了脱三界分段生死,又名无生;堪作众生福田,应受人天供养,所以又称为应供。这里说阿罗汉道,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不是说的阿罗汉果,因为阿罗汉已经获尽智和无生智,也就是说声闻道极,在声闻道里面道极,到了顶高了,所以称为阿罗汉道。阿罗汉如果作是念,我已得阿罗汉,这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宛然,那与凡夫没有差别,所以须菩提说,阿罗汉必无此念的,没有我已得阿罗汉道的念头的。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已证阿罗汉果,这里他现身说法,以自己为证。什么是无诤三昧呢?六祖说:“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变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诤就是争胜负,处处都要胜过别人,这一诤就与修行相违背了,就能生出四相的心来,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着相了怎么能得三昧呢?三昧就是三摩地,译为正定,是离诸邪乱、摄心不散这样的境界,有争胜负的心就肯定不能得正定的,不能得三昧的。无诤三昧,就是远离人我是非之相,一心安住于寂灭平等理性中的正定,须菩提已断三界烦恼,处处都能恒顺随顺众生,与人无诤。《涅槃经》中说:“须菩提在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而不移,令诸众生不起烦恼”,所以佛赞许他,说他已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须菩提的心中并不会作念,我是离欲阿罗汉,如果须菩提心里还有我得阿罗汉道,那么须菩提他还是执着,还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四相具足的话就和凡夫一样,没有差别的,这样的话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就不能称为乐阿兰那行者了。什么是阿兰那行者呢?六祖这样解释乐阿兰那行:“阿兰那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这是六祖所解释的乐阿兰那行。也就是说,阿兰那行就是常得无所得的心,心不住相,乐就是好的意思,乐是好,心与契合之意,乐阿兰那行就是心与阿兰那行契合无间,也就是证得的意思,证得阿兰那行就是无诤行,心无诤,常得无所得心,就是心已经得无所得心,乐阿兰那行。正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心里不执着无诤三昧可修可证,所以佛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因为这一段比较绕口,也比较难懂,我们来做一下总结。佛从初果到四果逐一来问须菩提,证果之人能否有证果之想,须菩提都回答不也世尊,并且最后他以自己为证明,来说明不仅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小乘四果、小乘圣人也是以无为法来修行而证果的,以此来破除大家的疑惑。小乘四果,一切贤圣,只要一执着我有果可证,我有法可修,这都是着相了,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分别有执着,我们想想,有分别有执着,那和凡夫还有什么差别?怎么能称为贤圣?所以都是依无为法而修行来证果的,这就破除了大家的疑惑,从而相信如来所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这才是真的无住妙法,只有依此法来修行,心不取着,才能证得须陀洹果,才能证得四果,才能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
好,我们看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这是断第五种疑。上面说小乘四果不可得,佛担心须菩提会认为无生法忍可得,小乘四果不可得,但是无生法忍可得。所以问须菩提,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吗?我们看释迦如来在因地发菩提心后,经三大阿僧衹劫修行,然灯佛是在他修第二阿僧衹劫将满的时候,修第二阿僧衹劫的本师。《大智度论》中说:“此佛降生王宫,身光如灯,以至成佛,亦名然灯”,世尊当时是七地菩萨,正在修行第二阿僧衹劫将满的时候,我们刚才说过,遇佛闻法,证无生法忍而登八地,登八地就是进入了第三阿僧衹劫了,然灯佛为他授记说最后九十一劫名曰贤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是然灯佛为释迦如来授记的一个公案。佛问,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这个于法的法,我们依照蕅益大师的《金刚经破空论》解释为无生法忍,这个法指的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能够彻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所以证得了无生法忍,就是能够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中道实相上不动不退,这是无生法忍。我们想想,如果心里还有对无生法忍存有所得的心,仍然还是生灭心,你用生灭的心,怎么能够证无生法忍?大家能听明白对不对,我们都是用的生灭的心,所以证不了无生法忍的,只有用不动的心,无住的心,无为法,才能证无生法忍。用生灭的心怎么能证不生不灭的这种无生法忍?所以这里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是断第六种疑。上面说四果无所得,如来因地,刚才讲的无生法忍无所得。佛担心须菩提心中有疑,那菩萨广修六度、庄严佛土难道不是有所得吗?所以问须菩提菩萨是否庄严佛土,来试探须菩提心中是否有疑。我们看菩萨在因地中广修一切的功德,六度万行回向庄严佛土,佛土是依报,菩萨将来成佛度众生,就是要到他因地修成的佛土去度众生,就像我们看到的极乐世界,七宝行树,八功德水,楼阁罗网等等这种种的依报庄严,都是阿弥陀佛因地时修种种功德所成就的。须菩提已经悟到唯心净土,只要能心净则佛土净,心要清净,那就不能着相,一着相心就有染,怎么能称为清净呢?如果菩萨心里有我要庄严佛土的心,这就有取着了,有执着了,有执着我们刚才说了,心就不清净了,心不清净怎么能够庄严佛土?所以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须菩提解释自己为什么回答不也世尊。
佛土有四种,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佛的自受用土,第二种是实报庄严土,第三是方便有余土,四是凡圣同居土,实报土、方便土、凡圣土这三土都是佛度化众生之处,四种佛土都不离自心,所以《净名经》中说,“随其心净而佛土净”,并不是离自心之外而更有依报可庄严。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在事相上具足庄严佛土,如果从诸法空性上来说,菩萨既然离相度众生,无住修行,不见能修所修,能度所度,当然也无能严所严,所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庄严佛土是表有,属于俗谛;即非庄严是表空,属于真谛。菩萨精进庄严佛土,而心中若无其事,一心清净,既不住有也不住空,空有不住,真俗圆融,所谓严而无严,无严而严,会归中道,所以说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是承上结归之词,也就是说,是故下面的这一段经文是对上文的一个总结,这段经文也是本经的中心思想,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体会,我们也经常的挂在嘴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本经的中心思想。在本经开始的时候,须菩提请问佛云何应住,佛回答应如是住,在妙行无住分第四的时候,佛简单的开示云何应住的时候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是简单的开示,又于后面一相无相分第九和庄严净土分第十中,佛详细开示云何应住,我们刚才讲的从小乘四果到佛在然灯佛所所得法,还有菩萨庄严净土,这种种的分析,无一不是在说明无住之义,到这里佛总结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诸菩萨摩诃萨,就是本经的开头的时候讲的菩萨摩诃萨,指这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是指上面开示无住之义的经文和下面我们要讲到的两句经文,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所以如是是指上下文。清净心,清是不浊,净是无染,如果菩萨心中一念住着,有一念住着了,也不能名为清净,应该一丝不挂才能称为清净,所以菩萨广修六度万行而无住之心,这就是清净。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两句是佛自己解释如何生清净心。这里的不应住色生心,生心是指生布施六度万行之心,所以清净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去作,而是广修六度万行而不住六度万行之相。就像在妙行无住分第四中我们讲过的,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布施这才是清净。讲到这里,又使师父想到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说要舍,连亲情都要舍得干干净净,我们好多的居士家属来告状,师父他也不顾家,干脆叫他出家算了。师父就要找这个居士来谈话,你这是误解佛的意思了,叫你舍亲情,而且不是说叫你在事相上舍,事相上一定要行于布施,但是还要不住相,不住于心,你认认真真的去做,尽心尽力的去做,而心里没有执着没有分别,一物不住一念不住,这才叫舍。不是你什么事情都不做,所以说别人说我们佛教是消极的,是因为你们误解如来的真实义了,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在世间要修六度万行,比世间人做到的还要好,还要圆满,我们今天叫到位,比世间人做的还要到位,但是心里不住一念,这才叫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真空,就是不住一切有为之相;而生其心是妙有,就是生起六度妙行之心。因为真空不碍妙有,所以虽然无住,不妨生心;妙有不碍真空,虽然生心而又能无住,这就是金刚般若理事无碍,真俗圆融的中道第一义谛之行。要是能这样修行的人真的是菩萨,而且是菩萨摩诃萨。无住生心,生心而无住,这就是金刚般若,就是这样。
我们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全在一个住字上了,六根接触六尘,我们刚才讲了,眼见色而住于色起分别,耳闻于声而住于声,乃至于意根对法尘而住于法,我们对色声香味触法,对这些六尘,我们的六根对这些六尘,我们是什么状况?处处有住,处处被粘住,被它系缚住了,以至于我们的自性全被六尘所捆绑,所遮蔽住了,被它遮蔽住了不能显现,这就是我们凡夫。其实我们的自性光明没有减少一分的,时时刻刻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就因为有住,住于六尘,被六尘束缚住了,我们的清净本性、大圆镜智不能显现出来。如果六根对六尘能像大雁飞过河面,我们试想一下,大雁飞过河面,飞过之后,河面上不留任何的影像,轻风吹过竹林,风过以后,竹林归于寂静,不留有任何风的声尘的影像的,这样就是无住的功夫,这样熏修就能转识成智,你们一定要锻炼的。念佛法门也是这样,任何事情无住,我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万德洪名,和我们的清净本性是相应的,就是我们清净本性的映照。当你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我就只是这一句佛号,别的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六尘不住,就在这一句佛号,这叫念兹在兹,就是这样,这是凡夫有住于六尘。二乘之所以为二乘,也是在一个住字上面,二乘圣人虽然不住世间法了,但是他住涅槃上面了,他住涅槃所以沉滞化城不至宝所,《法华经》把这个说得非常的清楚,因为他们所证的涅槃不是究竟涅槃,不是真实的法性,所以称为化城,但是他们自认为究竟,他们停留在修行证道的半途中,不能真正了脱生死登涅槃岸。权教菩萨也是有住,他们虽然修六度万行,但是住着在事相上面,还执着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所以三轮未空,不到彼岸。佛在这里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教导大家不住六尘布施之相而生六度万行之心,这样修行才是第一义谛之行,才是我们说的菩萨摩诃萨。
我们大家都知道,六祖就是听闻《金刚经》中的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他开悟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悟道就是由此悟入。可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的确是《金刚经》的心要,受持《金刚经》的学人,应对于这句经文要用心体悟,如果真能明白无住生心之理,当我们要面对苦境和乐境、顺境还有违境的时候,忙时也好闲时也好,真的都不妨碍我们自性的显现的。那么穿衣吃饭无非本地风光,送客迎宾尽露当人面目,所谓尘尘是宝,法法皆真,哪有一法不属无住真心?哪有一物不彰显实相妙体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会修行。六祖说:“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则暗,真智照则明,明即烦恼不生,暗则六尘竞起”。其实修行说起来不难,你只要按照经文当中佛的教诲去应对去做,就能做到,什么原因?因为本性光明我们本来具有,所以不难,要是说没有,你从外面搬来,从外面问人借来,从外面去求来,那难。你本来具有,你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自自然然的转识成智,他就影现出来,光明就放出来了,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弃暗投明,按照佛说的去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们锻炼着去做,用念佛的方法,用你们所修的方法,你们去对照,你们去做对做,非常快速的。只不过什么呢,大家习气重,狡猾,不肯放弃这些虚假的享受,不肯放弃这个梦,不肯放弃这个美梦,如果你肯放弃这个美梦,知道这个是暗,你就放掉他,向着光明去做,按照佛说的去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的你一天一天的进步,一天一天的增长智慧。就像师父现在念佛,只要境界过来了,念佛,不想别的,不要想办法我怎么去解决,不要想,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自然然的烦恼也没有了,因为你无所住了,不执着了还有烦恼吗?有烦恼是因为你执着,你这么念佛,心性打开了,智慧出来了,光明出来了暗则退,明来暗则退,就是这样。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最后一段经文。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是断第七种疑。佛的报身相好庄严,就像我们赞佛偈中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是形容阿弥陀佛的报身相,这个赞佛偈说的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相,那么报身相如此的相好光明,不同于其他的相,难道也不能取着吗?佛为了破除大家的这种疑惑,巧妙的设下此问。
譬如就是比喻,佛要用比喻来说明上面、前面所说的法,让人更容易理解,以喻显法。有人,就是指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须弥山我们都知道,译为妙高山,是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它下达到金刚际,上至忉利天。须弥山的最高处就是在忉利天,忉利天还是地居天,他们以须弥山为地,须弥山顶上至忉利天。此山四周有八山八海环绕,入水八万由旬,出水也是八万由旬,由于须弥山的高度超过群山,所以经中也称为须弥山王,须弥山王是对其他山来说的,超过一切的山,它称为须弥山王,在这里比喻菩萨所证报身之大。佛这里就问须菩提了,有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所得报身像须弥山一样高,你认为这个报身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甚大世尊。佛的报身是菩萨多劫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才能证得的,所谓无边相好身,报身虽然有形相,但是只有证得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见到的,须菩提是就这个报身的身相来回答的,他是指这个报身来说甚大的。须菩提这里深知佛的用意是不应住于报身的身相的,所以他下面又加以补充解释,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就说明他深解佛的本意,深解般若之理了,所以他回答,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一个对照说明,大家仔细地听,非身是指的无相身,无相身就是指的法身,清净法身,大身是指的报身,圆满报身,证得了清净法身就是证得了佛果,证得了佛果以后必然会有高大的报身。证得佛果就会有高大报身,但是对于无量相好庄严的报身不能存有所得的心,因为存了有所得的心,你心里就有住了,心里有住怎么能够证清净法身呢?能听明白了吧,你有住了,你就证不了清净法身,证不了法身,你怎么会有甚大的报身呢?还是说的无住,对不对,所以未证法身,也就不能得甚大的报身。所以菩萨不应该对报身的身相有所取着,你一取着你就证不了法身,也没有甚大的报身了。不能取着的,虽不取着,也并不是不得此殊胜的果报,只要无所住而广修六度万行,就能证清净的法身,必然你就得无量相好的报身,所以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好多人把这一段都误解了,非身是指的法身,证法身必须要清净,你有执着了证不了法身的,证不了法身怎么能得报身呢?佛在上面一段经文已经说明如何生清净心,这里又以比喻来说法,无非是让大家更加明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而在修因时就能不住六尘不取我相,而生清净心了。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