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打败心里的魔与妖

发布时间:2024-08-19 01:40:59作者:心经原文网
嘎玛仁波切:怎样才能打败心里的魔与妖

舍卫城里有一群比丘,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禅观题目后,就远离城镇人群,到一处僻静适合禅修的森林去。但这森林里,原先住着一群守护精灵。他们见比丘来到这森林禅修,认为比丘只会停留一夜。心想他们不适合栖息树上,所以就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来。

但过了十四天,比丘们仍在森林里,并没有离去的意思。精灵们猜想比丘们可能是要在此地结夏安居吧,如此一来,他们将被迫必须在地面上生活一段时间,这与他们原本的生活习性相违背。于是精灵们决定发出鬼魅般的声音,幻化成有身无头,或有头无身的鬼魅等等恐怖景像,来吓走这些比丘。

被骚扰的这些比丘十分气愤,就离开森林,回舍卫城向佛陀报告这件事。佛陀告诉众比丘说 :“这是因为你们没有准备任何武器的缘故,才会落荒而逃。”佛陀要比丘们不可对任何众生,产生瞋恨与恐惧之心。并要比丘们再回去原来森林,念诵《慈经》来传达对精灵们的善意,转化他们的敌意。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最佳“武器装备”。

比丘们领受了佛陀的教诲,就再回到森林,依佛所教把善意散播给林子里所有的众生。精灵们收到比丘们的慈心善念后,立即展现欢迎的响应,不再干扰比丘们禅修,且欣然的留在地面上生活。森林里因此一片安详和谐,不再有嚎魅影的情形。

比丘们则在禅观修习中,明白人身脆弱无常的道理,一如佛陀所教示“色身似陶器之无常危脆,而应妥善护卫自心,一如坚固的城市;并以智慧摧破魔障,而且离执着,以进向解脱”。

我们在努力定心的过程中,并没看清心与行的配合,也不了解心与境的牵连。这种如影随行的关系很微妙,境的显现其实是心在心外的投影。忽视这一点的重要性并不是我们的错,是因为我们长久以来,沉迷于有为法的心所造作的世界里不自知。

学佛修行的道路,就在于揭开我们“自我”伪装的虚假面具。心里的设防表现在,我们像个受害者一样,时刻产生自我保护而与外界抵抗对立。心充满执著和迷妄,所以总是觉得恐惧、惊慌。烦恼与生老病死,就在有为法的心所作用下持续着。

那么心如何才能无为呢?这就要去体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有点难。因为我们长久习惯造作的心,缺少对于实相辨别的能力。缺少防御心影制造魅惑,使我们无比恐慌的抵抗力。

不过佛陀一直在保护我们,而且告知我们不要害怕,大家完全有能力与可怕的外境抗衡。且赐予我们一把“尚方宝剑”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的旨在告诉我们,心无为了,也就了知五蕴的实相是无常、苦与无我的。

一切“我”、“我的”、“他们”、“他们的”等概念,皆出自心所造作的二元对立。如此就是一切有为法,而且假以为境对我们的困扰也会被识破。其实魔与妖并不在心外,而是心的变现,这种魅惑的干扰着实是心的投影。

密勒日巴尊者说过“男女妖魔及罗剎,未悟之时为魔怨,能作各种中断障。

若悟妖魔成护法,能予各种之成就,究竟义中魔亦空,说为穷境分别处”!当心超越世俗法和造作的有为法时,就能觉知无为法。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种结果是身体依然会老、病、死,但心能超越受阻而悲伤的状态,境无法阻碍心的自在。心识破了心中的魅影蛊惑所演的伎俩,这就是我们力求解脱成道中,对于“崎岖心路”辨别的助行标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