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叶皓
叶皓,1957年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研究员职称。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著有《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政府新闻学 ——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等书,主编出版了《金陵颂》、《金陵人杰》、《金陵成语故事》、《金陵文脉》等“我爱南京”系列丛书,发表论文100多篇。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它既是古代中国出现佛教活动的最早城市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是人们对当年佛教兴盛的追忆,也是南京以弘扬佛教文化隆盛于中国的佐证。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江南,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存,以及最新考古发现的长干寺地宫瘗藏的圣物佛顶真骨,使得南京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佛教之都。
江南首寺
建初寺的建立开风气之先,为初来江南沙门提供了生活起居之地和佛事活动的方便。
佛教文化流入南京,始于东汉献帝(189-220年)末世。自孙权建立东吴政权定鼎建业(南京)之际,佛教南渐。
公元222年,精通汉文、梵文等六国语言的西域大月支(氏)人支谦从洛阳来到吴地,孙权闻其博学有才慧,十分器重,拜为博士。支谦就在建邺传授佛教,翻译佛经。这可以说是南京佛教初传,也是佛教在吴地正式传播的开始。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西天竺沙门康僧会至金陵,营建茅庵,设立佛像,进行传道。当时吴人初见佛门僧人,观其形貌衣饰奇异,怀疑有诈。
第二天,康僧会把舍利献给孙权,举朝文武大臣一起前来观看,五色光芒,照耀到瓶外。孙权拿起装舍利的瓶子,把舍利倒在铜盘上,铜盘立刻被穿透。孙权肃然叹曰:“这真是世间少见!”康僧会说:“舍利的神威,岂止只有五色光芒呢?如要焚烧,火不能毁坏它;如要砸碎,金刚杵也不能破碎它。 ”孙权让侍从试验。康僧会发誓说:“法云方被,苍生仰泽,希望再垂神迹,以此广示威灵。”舍利被放在铁砧上,大力士用锤去击打,结果锤砧俱陷而舍利无损。孙权大为叹服,于是为康僧会造建初寺,并建阿育王塔,据传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中之一。这段历史被敦煌壁画记载了下来。
因为这个缘故,东吴大地,始有佛寺。建初寺的建立开风气之先,为初来江南沙门提供了生活起居之地和佛事活动的方便。由此江东吴地佛法大兴。
初唐第323窟敦煌壁画。孙权建造建初寺并阿育王塔,供奉康僧会请得的舍利,这段历史被敦煌壁画记载了下来。
5本指シューズ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