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农林牧三业结合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2024-04-11 01:37:55作者:心经原文网
农林牧三业结合缺一不可

“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更是“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

1958年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十分确切地说:“要园林化,还有个园田化。园田化就是耕作地,园林化就是耕作地和林业地合起来。”林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大农业中,林业是农业和水利的生态保障,对于农牧业稳产高产和水利设施发挥效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毛泽东同志早期的农村生活及以后的经济建设实践,使他对农林牧三者的关系有深切的认识。1934年,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他就指出:“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在他所著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都有林业与农业、牧业互相依赖、紧密结合的思想。他曾形象地说:“我认为农、林业是发展畜牧业的祖宗,畜牧业是农、林业的儿子。然后,畜牧业又是农、林业(主要是农业)的祖宗,农、林业又变为儿子了。这就是三者平衡地互相依赖的道理。”实践证明,要把农业搞上去,就要大力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必须要有这三者结合,否则对于农业不利。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反复运用各种事例提醒人们,积极倡导农林牧综合发展。1955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收入了中共阳高县委书记王进写的《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介绍了高进才、张风林二人18年挖坑种树,开渠引水,培埂堵沟,进行渠塄、沟头植树造林,形成茂密的山坡林带,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使大泉山面貌改观的事迹

。毛泽东同志很高兴地称赞这是一篇好文章。指出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子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还特别提出山西省劳动模范李顺达领导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河北省遵化县的第十区、安徽省佛子岭水库所在的一个乡,在农林牧相结合方面提供的好经验。

1959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央关于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副食品生产的指示稿中指出:“所谓农者,指的农林牧副渔五业综合平衡。蔬菜是农,猪牛羊鸡鸭鹅兔等是牧,水产是渔,畜类禽类要吃饱,才能长起来,于是需要生产大量精粗两类饲料,这又是农业,牧放牲口需要林地、草地,又要注重林业、草业。由此观之,为了副食品,农林牧副渔五大业都牵动了,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从大农业来讲,林业与农牧业虽然是有机的整体,但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争地、争劳动力,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不相一致,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毁林开荒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和发展畜牧业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避免破坏树木和草原。在树木已经遭到破坏的地方,应当尽力恢复。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廖鲁言同志《关于农业方面的几点意见》上加写到:“农业畜牧业的经营,还一定和各地大、中、小片各种类型的(用材林、薪炭林、其他各种经济林、防风防沙防潮林和风景林)林业经营相结合。总之农、林、牧三业要结合。”为了切实达到农林牧有机的结合,毛泽东同志主张各地应采取统一规划,全面安排,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力争山、田、水、路、林综合治理,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战略出发,坚持走农林牧相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