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六祖《坛经》|弟子们要按“真假动静偈语”修行,就不会迷失宗旨

发布时间:2024-03-27 01:41:23作者:心经原文网
六祖《坛经》|弟子们要按“真假动静偈语”修行,就不会迷失宗旨

六祖《坛经》|弟子们要按“真假动静偈语”修行,就不会迷失宗旨

在我国历史上六祖《坛经》是第一部为白话文的作品,如果有详细研究,会发现六祖惠能大师在历史上就把佛法已经生活化。“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两句都是将佛法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内容。也因此,六祖《坛经》在哲学史上受到了中西方的认可。

我们都知道,坛经里的偈语可谓是六祖惠能许多核心含在内,就在《坛经》里,报恩寺即将建成时,六祖惠能也知晓很快自己就要圆寂而去,并把弟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念诵了一首“真假动静偈”,并告诫弟子们,如果按照此偈就不会迷失宗门的宗旨。我们从偈语中无不含有生活中的道理。

六祖《坛经》原文师曰: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禅修前热身

大译为:佛性本来没有生灭说法,你们都全部坐下,我给你们说一个偈,名叫:“真假动静偈”。你们念诵听取这个偈,就能和我的心意相同;依照这个偈修行,就不会迷失宗门宗旨。所有僧人都行礼,请六祖惠能作偈。偈说:

“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看作真;若是当作真实看,此见假象不是真。若能自心识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若是偏修不动行,则同木石顽不动。如寻自心真不动,不动自存于动中;不动若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

原文继续:“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大译为:“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只要能作这样看,此见就是真如用。告诉诸位学道人,着力必须要用意;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着生死见。彼此谈论若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所言若实不相契,也应合掌使欢喜。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四祖寺院内冬天图景

真法应该不动不静

六祖除了在偈语中告诫弟子们,不要跟那些与佛法不相应的人争论。关于动与静:动即生死,净即涅槃;动即去来,不动就是如来。

在我们生活中,有的人能动却不能静,每天忙里忙外,在动荡的生活里,倒能生活得自在愜意,如果要他闲下来,净下来,不忙、不动,日子就很难过不习惯了。相反,有的人能静不能动,他欢喜安闲,逍遙自在,如果要他稍微勞苦一点,活动多一些,觉得日子会很难过。 动静如此,贫富也是一样。世上就有很多的人,能富不能贫,在富贵的时候,他很会生活,一旦穷了下来,就不习惯了。有的人能贫不能富,他安于贫穷,一旦有了钱,反而引生烦恼,不能自在过日子。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有无、动静都不是真法,真的法应该是不动不静。

当然,特别是我们修行的人,“真假动静偈”的核心并不是要人动与不动,而是要人识得本心,不要心随物转,而要随心转境,动静一如,做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则行住坐卧都具有禅味,平常用心皆是道,生命的分分秒秒便会在从容中走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