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到第六正心住,讲般若智慧。“一切诸法皆无相,无体无性空无实,如幻如梦离分别,常乐听闻如是义。”
第一个,“一切诸法皆无相”,一切法都没有相,这指有为法。有为法,无相;无为法,也无相。不是有为法无相,无为法就有相。我们所看到的森罗万象都是无常法,相是因缘生因缘灭,因为都是无常。从世间法来看,它有;从出世间法来看,它无相。无相,不是硬把“有”说成“无”,不是这样。
一切万法都是心的作用,都是相对的,好心的作用;不好,也是心的作用。执着是我们心理的作用。例如这块紫檀木头不错,很硬。另一块木头也是紫檀,做法不一样,这声音拍起来很棒。可啄木鸟来了,它说啄一次,要到啄木鸟牙医诊所去挂号。对啄木鸟来讲,会非常讨厌它。
好与不好谁在决定的?啄木鸟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同样是人,因为它的用途不同,这个东西好坏、差别就特别大。仔细的分析,几乎一切法都是心的作用。好是心的作用;不好,也是心的作用,慢慢去体会。
只是我们依于世间法。世间法麻烦在于,大家有有一个共识,那个共识一定下去,它就是法执,法执就把束缚住,能不能够超越,就叫解脱了。不能超越,你就不能解脱,这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解脱是什么,解脱就解开这些束缚,那么多共识的束缚。
所以一个解脱者,是一个自在者,为什么自在,他没有这些共识的束缚。他会在这些共识当中,运用得很自在。象很会打球的人,一定遵守球赛的规则,规则就是一个共识,而他在这里面很自在,他会运用,而在整个族群里头,他没有障碍。我们就不是了,会讨厌那种约束。
第二个,“一切诸法无体、一切诸法无性、一切诸法空、一切诸法无实、一切诸法如梦、一切诸法如幻。”
无相,无体,无性,空,无实,如幻,如梦,一共七个。详细去分析,这叫七菩提分。对一切法,能够用这七菩提分,这样子去了解,就能够真正达到“离分别”。
对于这样的七菩提分法,来衡量告诉我们一切正法的体性如何,要从这里来。对一切法去做分别,因为我们有很多的这种制约约束在那里,使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完成解脱的使命。
替换高清大图
“常乐听闻如是义”。他先跟我们谈十种状态,赞法毁法,众生有量无量,有垢无垢,法界大小,成坏有无等十种状态用这七个标准去看。一个一个讲叫微观,把它分成十个种类,七个标准,这就是宏观。一个行者,就是经教的行者,要有这个能力。我们要有解读经典语言模式的能力。他的语言模式跟他的思维模式,有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语言模式不通,思维模式也不懂的人,当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两者都有关系。念下来就会发现,一定有这种情形。讲正法,一定跟这个地方有关,七菩提有关;假如要讲菩萨道,一定跟八正道有关。
把心泡在七菩提分里头,是要做什么,是要感受正法体性。把身口意这三个,行在八正道上面,是要做什么,行菩萨道。差别在这里。我们在佛法的这种实践的过程当中,对理论的指导常常忽略。假如我们懂得这个要领,那我们将永远不会离开理论的指导,这个理,体性的指导不会荒废。
所以我们在实践运用的时候、在妙用的时候,一定是走在理体上面。无有理体之行,行必行体,行一定行在理体上面。“无有理外之行”,没有在理体以外的行。“无有行外之理”,行以外的理没有,理单独的没有行的没有。所以有理必有行,有行必有理!(海云师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
替换高清大图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菩提偈龚玥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