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那么《金刚​经》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2023-09-20 01:04:48作者:心经原文网
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那么《金刚​经》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佛家的思想不仅是教导大众从善的做法,更是引导众生走向幸福与快乐的道路。《法华经》说得更明白:“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古人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我们说,佛是人间良医,可降伏四万八千烦恼的良医。

心与法紧紧相联,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经书里明确告诉了我们的答案。佛法是佛教导众生如何做人做事的方法,也是给我们治疗万般痛苦的良医。所以,近代以来,更多的大德高僧,更多的佛家教导学佛修行应当把佛法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来。

近代大德高僧太虚大师曾在《人生的佛教》中说:“佛教的本质,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不可以中国流传的习俗习惯来误会佛教是玄虚而渺茫的;于人类现实生活中了解实践,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

国学大师南怀瑾大师曾说:“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

佛家“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正是佛教精神的博大之处。它正视一切、包容一切、以平等心态对待一切。所以在当代社会,在众多的大德大士倡导下,我们学佛修行的同时,不仅仅在正信中弘扬佛家的传统思想,更应到把佛家的智慧融入生活。

《金刚经》的智慧,佛陀与须菩提菩萨一开始就提到了最关键的核心,就是须菩提问佛如何为大众菩萨开示降伏其心。所谓一切唯心造,我们在生活中所处一切妄念都是烦恼的根本起源。那么佛是如何回答须菩提的呢?

《金刚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一段文即是佛陀答复须菩提如何降心的关键方法。

古代密教法器

金刚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心中清净安详,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让我们不住四相,我人众生寿者相。

虽不住于种种诸相,但此心并不是寂灭无动的,它仍有它的生命的活动,所以在“无所住”下,有“而生其心”的一句。应无所住是空,是无相。而生其心是常有的起心动念之间,只要我们不执于相,就不会升起种种烦恼。

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一样,每每做一点有益于人的事,得到别人的赞扬,或对方的感谢,总有一种沾沾自喜,或骄傲的感觉。反过来说,假如他的这种善举,在别人的眼里不被重视,认为无所谓,或者对方也没有什么感激的表示,那他就以为别人忽视他的善行,生起气来,这就打不到我们清净心了。这就是我们执相、执著的烦恼心。

所以,《金刚经》在经中,一直强调的执著之相,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净心,所以佛又教导大众“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的人,不仅仅要念佛中,了解佛法深意,更要把佛法的经义理解清楚,把佛法应用到生活中,所谓在“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金刚经》让我们不应执著于任何事物表相,这是佛在传法最核心的之一。只有不执著相,我们的烦恼也随之而去!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