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招提寺的建立,对日本佛教寺院的雕塑佛像具有很大影响
在鉴真主持下的戒坛院和唐禅院中,各地来学习戒律的僧侣日益增多,但由于唐禅院毕竟只是东大寺内的一部分,容纳人数有所限制。当时日本各地由地方贵族支持下的寺院,一般都规模小,主持者水平不高,无力培训僧侣,而各地大的寺院,多是官寺。
鉴真的宏愿得到了孝谦天皇的支持,皇室决定把在奈良城右字五条二坊内新田部亲王的旧宅赐给了鉴真。当时是因为亲王之子盐烧王曾参与了桔奈良麻吕的叛乱而被捕入狱,他的这座邸宅被没收掉。于是,鉴真利用这块新宅地便着手在弟子们的协助下,设计和建造了一所仿中国唐朝建筑特点的新的寺院。这所寺院不仅殿堂的构建、佛像的塑造,完全仿中国唐寺的新式建筑,而且其各个堂室自始至终是由鉴真弟子们分头督造而成的。
唐招提寺就是在原新田部亲王旧宅的约四町步面积的基础上改建和新建的。它完全是仿唐式木结构的殿堂,处处讲究对称。该处地面比较狭窄,比东大寺要小得多。唐招提寺大殿金堂是鉴真弟子如安宝等所建造。建立在石坛之上的金堂平面是广七间,深四间,前面一间,完全幵敞。大殿采用单檐四柱顶鸱尾型,共有三层斗拱,梁上饰小方格天花,呈穹窿形。整个结构精巧,布局和谐美观。金堂的主佛卢舍那佛像是最巧妙、宏伟、森严的乾漆像,雕刻风格独特、精巧,是天平时代最有水平的雕像。寺内的讲堂是利用原朝集殿改建而成。这里是供各地来的僧侣学习之用。寺内的东西近廊和八角堂由义静建造。
还利用旧房舍作宿院。当时支持鉴真新教团的藤原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的家属曾施舍给他们的房屋,则被改建成食堂,罗索堂和鉴真等僧的住房。唐招提寺中的佛像,少部分是鉴真等从中国东渡时带去的,但大多数则是鉴真及其弟子们在日本雕造成的。鉴真为了塑造佛像,曾传授过“干漆法”。这种制法是先以粘土塑造佛像的像芯,在像芯上将布贴上后制成外芯。再用香木的粉末和漆调合的料去润饰细部,待糊料胶着固定以后,便将佛像芯的粘土弄碎取出,在其空间之内塞进木框以免塑像崩塌,最后加施各种色彩完成整座塑像。这种塑造佛像的方法称为脱胎干漆,在木型上涂漆造像,又称之为木心干漆。塑造出的佛像造型敦厚、结实、成本低、分量又不重、便于移动安放。这种雕塑被称为唐招提寺派,对日本佛教寺院的雕塑佛像的影响很大。
759年8月1日,唐招提寺建成。从此鉴真偕弟子如宝、思托、法载、义静等搬住到唐招提寺内,而将东大寺留给法进和高弟等。唐招提寺在孝谦天皇赐给唐律招提寺的敕额改成官办寺院以前,称为建初律寺,乃是日本最早修建的传播律宗的私立、民间寺院,它同前代的寺院建筑如云天筑鸡头摩寺,中国扬州之龙兴寺等,在结构、工艺技巧等许多方面都明显地进步多了。它是奈良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对日本寺院建筑影响巨大,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地位高,作用大的讲律授戒寺院。鉴真被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和天台宗的先驱者。最初,唐招提寺的规模不大,它是逐渐改修、扩建而成的。
从763年春天起,鉴真大和上的身体日益恶化,他生前对弟子们讲过:“希望我死时坐着死去。”果然,5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禅堂里,面向西方结跏趺坐而圆寂。时年76岁。他的遗体葬于唐招提寺后面东北部的松林中。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和上”,他的弟子思托、忍基等,用干漆夹紵法制作了一尊高81.8厘米的坐像,表示对这位著名高僧的怀念。这尊像是鉴真大法师结袈而坐、神态安详、双目紧闭、面带微笑,充分表现了高僧坚毅沉着又谦和可亲,庄重的神情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唐招提寺鉴真塑像,以及鉴真东渡带去的众多遗物,包括50余帖书法字帖,均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在唐招提寺内定期供人们瞻仰。孝谦女皇对鉴真大法师的品德特别赞赏,而且对鉴真的精神深为理解。孝谦女皇本人笃信佛教,她积极支持鉴真大师筹建成唐招提寺,而且应鉴真之请,孝谦女皇亲自为唐招提寺题写了门额,御笔的门额是非常尊贵的。
鉴真在日整整十年。他为中日文化交流而献身,多年来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景仰和崇敬。鉴真将佛教律宗、中国的建筑、雕塑艺术、文学,以及医药、书法等等传入日本,是在孝谦天皇的重视和直接关怀下才取得的。没有以孝谦天皇为首的日本皇室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排除干扰,鉴真不可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所以鉴真的事业同孝谦的业绩是密不可分的。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