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原来你是这样的狐狸精——古代小说中狐形象演变

发布时间:2024-07-11 01:46:23作者:心经原文网
原来你是这样的狐狸精——古代小说中狐形象演变

"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这是东晋郭璞《玄中记》中一则有关狐的记载。历史洪流中,狐愈演愈妖,愈演愈媚,摇身一变,成为了"狐狸精"。那么"狐"究竟是如何成为让人们又爱又怕的"狐狸精"的呢?

一、吾家有狐初长成

狐在上古时曾作为高禖神。在古代,高禖神是司婚姻、爱情和生育的神。祭祀高禖神时,有男女奔则不尽的特点。《诗经》中很多篇目用狐作为性意味的起兴。《诗经·齐风·南山》中有"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这首诗记载的是齐姜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偷情,最终上演了弑君灭夫的惨剧。《诗经·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据马祖熙先生的说法,这是在战乱中失去配偶的寡妇在向一个陌生男子表白。而这个寡妇很有风姿,故用狐作比。由此可见,狐在夏商周时期,俨然成为一种具有性爱意味的动物象征。

二、瑞狐兆丰年

汉《白虎通》对九尾狐做出了预兆子孙繁盛的解释。《说文解字》更是赋予其美好的德行:"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其色中和"取儒家的"中和之道",指美和善的品貌德行。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九尾狐的颜色恰恰符合纯白朴素之道,体现了道家的和谐与复归。"小前大后"是说狐群行时,小狐在前,大狐在后,体现一种孝道与守礼的观念。"死则丘首"出自《礼记》:"古之人有言曰 狐死正丘首,仁也。"这寓意仁义、不忘本。《太平广记》记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

"甚至有了"无狐魅,不成村"的民谚。

三、 狐儿妖魔化

妖兽之狐的正式确立当在魏晋。《洛阳伽蓝记》中的"孙岩妻"大致是现存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狐狸精故事:"初变妇人,衣服靓装,行路,人见而悦之,皆被截发,当时有妇人着彩衣者,人皆指为狐魅。"而《名山记》记载:"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意思是说先古有一个叫"阿紫"的"淫妇"变成了狐。狐人化后,为何会具有害人和魅人的双重特性?

在世界范围内,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都有一个驱逐女神的过程。中国的女神有三方面的分化:一部分嫁给男子,成为圣殿上男神旁边宝相庄严的神祇,比如女娲由母亲神、造物神变为《封神演义》中端庄美丽的女娲娘娘。另一部分逃走了,以嫦娥为例,逃到月亮上去"碧海青天夜夜心",成为红颜薄命的典型。第三部分不甘寂寞,时刻想回归母系社会的浪漫和自由,以狐为例,总想诱惑男子,涂抹上不贞、放荡的色彩。

为了把狐彻底从神坛上赶下来,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碰撞使得狐从"淫妇"变为"妖怪"。《任氏》中狐女自称:"凡某之流,为人恶忌者,非他,为其伤人者。"《聊斋》中明确点出狐能致人死:"是采补者流,妾非其类。"

四、千年修得"狐狸精"

狐狸精大都是美得不可方物又危险得不可接近。犹记得电影《画皮》中的狐狸精小唯,一身紫衣,怀抱琵琶,幽幽唱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眉眼低垂,眼波流转中的顾盼生情实在是我见犹怜,甚至打动了女扮男装的冷血将军。而军营中的一舞,更是让全军神魂颠倒,不知所以。紫衣犹萦绕人心,另一幅画面则是她手挖人心时的冷若冰霜和进补人心时的粉腮含笑。这种强烈的反差,又恰恰是人们嘴中狐狸精的真实面目。狐狸精成为美丽诱人又害人杀人的结合体,这就透露出父权社会下,男子对女子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渴望自由的爱恋,一方面又碍于现实的礼法。

人们一方面点出狐狸精能魅人。《太平广记》中说"狐口中魅珠,若能得之,当为天下所爱。"白居易诗中称狐之媚态"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另一方面,又为其涂上了必须敬而远之的外衣,首先,狐在转为美女之前,要进行恐怖的仪式,《太平广记》称:"野狐名阿紫,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骷髅拜北斗,骷髅不坠,则化为人。"其次是淫欲丧生。《聊斋志异》中的董生魅于狐:"积数日,董呕血斗余而死。"《阅微草堂笔记》曾解释狐以色害人的奥秘:"人阳类,鬼阴类,狐介于人鬼之间,然亦阴类也。"最后,美女令人丧德。如《任氏》中任氏之美就使得韦銮失朋友兄弟之德,《聊斋》中的婴宁因美貌而为王子服招来不必要的道德麻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