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佛教慈善事业的目的在于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得到究竟安乐、彻底觉悟。围绕此终极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慈善事业的模式:
第一,构想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此中提出三个思想:(1)以“究竟安乐”为目标。(2)以“佛法教育”为主线。(3)以“开放式良性循环流程”为手段。
第二,论证实现佛教慈善事业理念的途径。此中提出紧密相关的三个环节:(1)通过修道,增长般若智慧,增强慈善公信。(2)通过教育,长养慈悲心,增强慈善意识。(3)搭建慈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平台,发扬菩萨不舍世间的精神,济助弱势群体。
第三,承办佛教慈善事业,实践大乘佛法的教义。此中重点介绍一宗佛教慈善事业——“清泰安养园”,从最初发心,到宏观规划、精密设计,直至硬体建设、软件配置,所有环节中都贯穿大乘佛法的教义。以期在娑婆世界展示“极乐净土”。
关键词:佛法教育 慈善事业 慈悲济世 不舍世间
前 言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乃佛陀出世之本怀。佛教徒兴办慈善事业,不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更是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具体实践。
论及佛教慈善事业,可以理解为佛教对社会的关爱或者佛教徒对社会的使命。从理论上说,这一使命从大乘佛教的般若解脱、不舍世间以及慈悲济世的教义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从实践上看,佛教界为当今社会的和谐、安宁、富乐、进步所作的种种奉献便是明证。
五台山普寿寺自1991年复建以来,阖寺上下致力于探索“僧伽教育”的模式和目标,到2005年基本上勾勒出一幅“三加一僧伽教育总体工程”蓝图:
一、修行道场——五台山普寿寺;二、教育场所——榆次大乘寺;三、慈善福利机构——菩提爱心协会。
该协会落实承办了一项佛教慈善事业——清泰安养园。
我们试图将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不舍世间以及慈悲济世的教义融入“三加一僧伽教育事业”之中。既作为当今僧伽教育模式的尝试,也作为佛教慈善事业模式的探索。
一、佛教慈善事业理念定位
1、以“究竟安乐”为终极目标
佛教,即佛陀的教育。佛陀,意译为“究竟觉悟”。佛教,也就是觉悟的教育,觉知三世一切诸法,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教育。佛教慈善事业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佛法教育,令众生得到彻底觉悟、究竟安乐。
2、以“佛法教育”为主线
佛教慈善事业,应始终贯穿佛法教育。此教育可从四个方面实施:
(1)对僧众:通过戒定慧三学的精勤修习,坚固道众的出离心、长养其慈悲心,增进道业,提高优秀文化及其他世学水准。令具德高僧挑起统领佛教慈善事业的重任,使更多僧人成为佛教慈善事业的教育者与服务者。
(2)对布施者:通过佛法教育,令其次第修学三皈、五戒、十善业,行四摄六度,坚固优秀文化道德理念,认知广行惠施的功德利益,进而在全社会传播爱心,带动更多的贤善之士成为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者、宣传者、奉献者。
(3)对受施者:在接受佛教慈善事业关爱的同时,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和滋润。得到心灵净化,了知业果法则,懂得因果不虚。变受施为布施,随力随份,服务众生。
(4)对社会公众: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深入发展及不断优化,令社会公众在见闻此等事业的过程中认同佛教慈悲济世、般若智慧对全人类的深远意义,自觉投身于一切有利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善举之中。
3、以“开放式良性循环流程”为手段
在大众观念中,佛教寺院及出家众本身就是慈善事业济助的对象。大凡步入佛教寺院的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无论有无佛教信仰,都会很自然地生起清净心、布施念。
在佛教教义尤其是大乘思想中,佛教中一切如法如律的造作,如诵经、礼拜、坐禅、念佛乃至起心动念,皆是利益众生的慈善事业。出家众接受众生的四事供养,不仅是为了自己资身办道,更重要的是为了令布施者得到反报之福。包括企业在内的在家众对僧众布施财物,僧众反馈的是解脱烦恼、究竟觉悟的方法,此方法中包含了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及传统美德。
在双方相续的博弈中,财物布施者受到佛法次第完全教育,实际行持十善业道、四摄六度,切身体会般若智慧、慈悲济世的教义,使自己的布施理念由“为消灾免难、祈福求贵”,逐步上升到“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最终升华到“布施波罗蜜”。与此同时,财物布施者又能成为佛法传播者,他可以将自己得到的佛法利益布施他人。而佛法布施者同时又成为财物布施者,在严持佛制戒律的前提下,经过与施主达成共识,可以将自己得到的财物去赈灾扶贫、济苦拔难。
通过如此良性的布施循环流程,能所双方皆可获得自利、利他之功德,并以此功德成就“觉行圆满”的究竟目标。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