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四种富贵相,能得贵人相助!

发布时间:2024-08-19 01:42:35作者:心经原文网
四种富贵相,能得贵人相助!

富与贵,为绝大多数人所追求。那么什么样的人具备贵相,什么样的人具备富相?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样四句话: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

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也用人无数,有统计说当时清朝1/4以上的官员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基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四十多年的人世积累,曾氏认为具备以上品性的人,在社会上可以获得令人尊敬的地位。

做人,有2种贵相

端庄厚重是贵相

端庄厚重,“重”是根本。

什么是“重”?“重”就是稳重、厚重、庄重、端重、自重、负重。这是一个有成功潜质的人,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素养。中国有句话叫做“为官当如山”——山在那个地方,一言不发,但是你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可靠的、可以驾驭和掌控局面的力量,这就是“重”。

所以,一个有成功潜质的人,最大的特点往往就是从容稳重,给人一种可以倚重、可以依赖的感觉。一个动不动就表现出慌乱、冒失和浮躁的人,是很难在别人心中占有一定分量的,也就很难为别人所敬重、所信赖。

曾国藩说:“稳当从容,可当大事。”他为人行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重”字。据后人记载,曾国藩“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他走起路来脚步很沉稳,说话很慢,但一句是一句,每一字都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曾国藩说,这个特质是从他的祖父曾玉屏那里学到的。曾玉屏一生没有做过官,但在曾玉屏的家乡,邻里发生了纠纷都愿意找曾玉屏来调解,而曾玉屏往往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人人对他心服口服。

这种权威到底从哪来呢?曾国藩认为,就来自这个“重”字。曾玉屏的品格、仪表、举止,赋予他一种值得信赖、值得倚重的影响力。这就是曾玉屏没有任何外在的职位、却有着绝对的权威的原因。

一个人炼就出这种气场,成就一番事业自然也就有谱了。

所以明代大思想家吕坤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头脑聪明、能言善辩不过是三等资质,英雄豪杰气象不过是二等资质,具有厚重品格的人才是真正一流的人物。

谦卑含容是贵相

为人谦卑,处事宽容,这样的人必然更容易成功。

一个谦卑的人,更容易得到贵人相助,并打通和建立人脉。谁不喜欢谦卑的人呢?

穆彰阿曾是曾国藩的贵人,所以无论曾国藩的官职升到几品,他都毕恭毕敬地称穆彰阿为恩师。穆彰阿外出归京,曾国藩会上府问安。穆彰阿过生日,曾国藩会精心写作寿联作为祝寿礼物。不仅如此,平日学习每有所得,曾国藩就会告知穆彰阿。后来曾国藩扶摇直上,穆彰阿因事被贬,二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国藩仍对穆彰阿恭恭敬敬,时常去府上探望。穆彰阿去世后,曾国藩还带着儿子去拜访穆彰阿的后人。

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官场之上多数人是拜高踩低,曾国藩不从俗流,一直恭敬待人,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重情义,擅为人”的好名声。此时,不用他上赶着寻找贵人和贤士,贵人和有才之士也自然会向他聚拢。

只有将谦卑化为品格,人才能不断地用更高的标准衡量自己,用更广博的心胸对待他人,从而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人越是向高位迈进,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就越是复杂,谦卑则是应对复杂局面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

含容就是含藏宽容、宽宏大度,能容人、容事、容言、容过、容得、容失。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最能体现曾国藩的宽容的,是对待左宗棠。

曾国藩初到长沙练兵时,左宗棠就跟人说曾国藩才能不行。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未等圣旨下达就匆忙离开军营,左宗棠认为曾国藩这是不忠,鼓动官员大肆攻击他,但曾国藩再度出山时,还是主动拜访左宗棠寻求关系好转。后来左宗棠落难,曾国藩又和胡林翼一起举荐他,左宗棠这才得以带兵,他日后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的。

曾国藩对左宗棠可谓仁至义尽,但左宗棠并不领情。这人脾气倔,认理不认人。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攻下江宁,由于疏忽,让幼天王以及洪仁玕等人逃了。左宗棠抓住这一点,极力攻击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此后两人断交,但左宗棠征战东南、西北需要粮饷、军械,作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的曾国藩都是倾力支持。

或许是曾国藩的宽容触动了左宗棠,曾国藩去世时,左宗棠送来的挽联上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表达了对曾国藩的敬仰之情。后来,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后代都照顾有加,这或许就是宽容可以化人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总免不了有意见相悖、言语碰撞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应该主动退让,宽以待人,以心换心。作为管理者,当属下因为非主观过失造成公司或个人的财产损失时,给以宽容理解会让员工产生真心的感激之情,并将这份感激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

宽容是一种精神和气魄,善于宽容和忍让的人,多为立志高远、脚踏实地者。取得成功的,多是这类人。

做事,有2种富相

事有归着是富相

事有归着,就是做事情沉稳有序、终有着落。也就是脚踏实地,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既要认真于细节,又要持之以恒。

谋事、创业,很多人都想一鸣惊人,一件事没做完就放下去干别的事,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懂得事业起于积微,功名需要寸累。这种人,注定是走不远的。那些事有归着的人,才值得期待。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这样一句:男虽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

“不苟不懈,尽就条理”,说的就是事有归着,也正是曾国藩的做事准则。不苟就是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就是不松懈,不拖沓,不懒惰。尽就条理,就是一切都有条有理。

认真+勤奋+有条理,不管是读书、做事、做人,不敢说一定飞黄腾达, 至少在学校是优等生,在职场是好职员,在朋友圈中也是一靠谱、可依托之人。这类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但一定是小富久安,哪怕没有大成,也会常有小获。

如何做到?最重要的是心要踏实,不浮躁,做不到往往因为这点。这靠的是曾国藩给出的两个字:耐烦。

曾国藩特别强调一个“耐”字,并解释说:没有获得上司的赏识,要耐得住冷清;薪水不高,生活困顿,要耐得住贫苦;各种应酬交接,难得清静,要耐得住辛苦;事业成功不要急,要耐得住寂寞。

曾国藩的这段话,对身在职场的我们也很有用,可以说击中了很多人的要害。

在单位里觉得周围的同事都不如自己,而老板看不到这一点,没有对自己另眼相看,因而觉得愤愤然,这是耐不住冷清。工资比别人低,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总是羡慕那些有钱人,却不能脚踏实地地赚钱,这是耐不住清贫。工作总是千头万绪的,任务繁重、压力山大,于是心中烦乱不堪、想要逃避,这是耐不住辛苦。年纪已经不小,事业却没有太大起色,于是着急焦虑,想投机赚快钱,这是耐不住寂寞……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这就是人生。耐烦是修身的重要方面,也是做事的重要法则。一个人成不成熟,能不能成功,从能不能耐烦就看得出来。

心存济物是富相

心存济物,就是不只想着自己,还要去想着其他的人,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成功的条件,没有人脉、不得人心还想成事?老子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是成功的道理,懂得给予,才能获得。

心存济物是一种品格,这种品格叫“诚”。曾国藩对“诚”极为重视,将其提高到“血诚”“拙诚”“朴诚”的境界。

血诚,是对事业,是对国家社会的心存济物。在征讨太平天国的靖港大败之后,曾国藩给皇帝的奏书里说:“虽经战败,仍当竭尽血诚,一力经理。”这是一种敢担当的姿态,不服输的状态,负责任的心态。

曾国藩还有一句名言:“打落牙齿和血吞”,被人打落牙齿,喊痛没用,哭也没用,还不如把牙齿带着血咽下去,咬牙继续干。这都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拙诚,是对做事,是对自身职责、自我理想的心存济物。“拙”就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去做,不玩机巧;“诚”就是实心实意地去做,不偷奸耍滑。曾国藩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就是拙诚。

为人处世至诚,人必知我、敬我;治心修身至诚,人必信我、助我。拙诚,就是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想精通任何事、取得大成就所必不可少的精神。

朴诚,是对为人,是对他人的心存济物。“朴诚”就是真心实意,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

曾国藩对他人的真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来到他的旗下,曾国藩幕府人才之盛,在当时是无人可比的。

对这一批人,曾国藩都悉心栽培。每次打完仗,曾国藩都要保一大批人,把功劳分给大家,他自己从不居功自傲,所以海内外的人都愿意跟曾国藩共事,都愿意供他驱使,曾国藩有命令,只要一句话,人家马上去做。

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有多敬业,就有多专业;能够帮助别人多少,获得的回报就有多少。这就是心存济物的真谛,富相的内涵。

曾国藩所说2种贵相和2种富相,不仅是他的经验和智慧,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有人说:最好的风水是人品,人品是最硬的底牌、最高的学位;曾国藩的话则告诉我们:最好的能力是品质,品质是最硬的后台、最大的贵人。

人生富贵,需要自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