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9

发布时间:2024-04-11 01:39:24作者:心经原文网
净土圣贤法要新白话版9

明景隆

有人问永明大师《四料简》的旨意。

回答:参禅人执守话头,自以为是守静的工夫,更没有别的事。念佛往生,早晚礼诵,都不去遵行,这就是“有禅无净土”啊。这样的参禅,也不是正气,是守死话头,与土木瓦石没有区别。有这种病的人,十有八九,没办法能救。真正得到禅旨的,如水上的葫芦,按它就转动,活泼泼地。这样的参禅,不轻视念佛往生的法门,早晚礼诵,也同样遵行,随便左右,没有不是道的。这就是“有禅有净土”啊。

念佛法门,是修行的捷径。看破这个人身不真实,世间是虚妄的,唯有净土可以依归,念佛可以依靠。紧念慢念,高声低声,总没有什么规定妨碍。只要身心闲淡,默念不忘,安静吵闹空闲繁忙,都是一样念。忽然遇到机缘,打中一句“转身”的话,才知道常寂光净土,不离这里,阿弥陀佛,不超出自心。但是如果有心求悟,反倒成了障碍。只是以信心为本,一切杂念,都不追随它。这样的遵行,纵然不开悟,死后也能往生净土,继续进修,没有退转。优昙和尚(元朝高僧)说过,那种要人提问“念佛的是谁”,有人回答“那个是我本性阿弥陀佛”,认为这是摄心念佛,参究念佛。现今不必用这个方法,只按平常念去。(《空谷集》)

明袾宏(莲宗八祖)

曹鲁川:那释尊有三藏十二部教法,所谓在广大的海中,张开众多的网,又所谓大圆仓小圆仓了。只应该谈大包括小,怎么可以举一而废多呢?近来我乡党中有提倡历劫成佛,必须是渐次修行没有顿时成就的说法,这渐次也是圣人说的,未尝不对,但因为渐就废弃顿,就有偏差了。尊者您内在暗修顿圆法,而外在显示净土法门,诸佛有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可怀疑的。无奈近来听众,只因为要弥陀一圣,就废弃其他十五个王子(弥陀和十五个王子曾经都是大通智胜佛的王子,都已成佛)。因为净土一经,而废弃三藏十二部,这是我不愿听到的啊。现在虽然是末法时期,而现在人的根机,难道没有利钝的差别吗?就像释尊为迦叶,为憍陈如说法,是这样说;为善财,为龙女说法,是那样说。二十五位圣人,各自证得圆通,文殊菩萨所称道的又是另一样。正所谓昨天定了,今天又变了,又所谓说我是空,又不是空;说我是有,又不是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为善无常主”(没有不变的),活泼泼地,如水上按葫芦一样(是按不住的)。倘若钉死守牢,怎么利益人天呢?我希望尊者您,为大众宣扬净土教法,遇到利根人就指点上乘法,这样圆融通达,不受限一方一角,使大鹏小雀都适合,不也是尽善尽美吗?又佛的《华严经》,是无上一乘圆教,如来契合心性的极妙论谈。尊者您把《华严经》与《弥陀经》并称,好像已经不妥。因此就有论著抬高《弥陀经》,使净土凌驾于华严之上,“朱紫混淆”为什么呢?也愿尊者您,为净土根性的人说净土,为华严根性的人说华严。不互相排斥,也不互相混滥,是真正的流通佛乘,真正的五教(华严判教)并列宣扬,三种根性都摄受。无奈的是何必刻舟而求剑(比喻方法不对),并且弹打麻雀而惊走鹞鹰啊。

祩宏回信说:当然《华严经》具足无量的法门,求生净土,是华严无量门中的其中一门罢了。顺应时机,其实都是由净土这一门而入华严,不是举净土这一门而废弃华严啊。来信说我把《弥陀经》与《华严经》并称,因此就有论著使净土凌驾于华严之上,这论著是谁作的呢?华严如天子,谁能使王侯大臣百官凌驾于天子之上的呢?而我也从未有过并称啊。我的《弥陀疏钞》中,只是说华严圆满极致,《弥陀经》得到圆满极致的很少一点,是华严的眷属一类,不是并称啊。又来信说应该随机讲演教理,为适合净土根性的人说净土,适合华严根性的人说华严,这个意思很妙。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千种根机同时教育,这是如来出世的事,不是我所能做的。所以曹溪六祖慧能大师专心在直指人心的禅法上,难道他不懂别的教法吗?庐山慧远公主要在东林结社上,也不是止接引钝根。至于云门、法眼、曹洞、沩仰、临济,虽然五宗禅门分支同出一个源头,但也是在教法上稍有差别。门派的特点,理应如此,没有什么奇怪的,何况我是凡夫呢?如果狂妄效仿古人,昨天定,今天不定,而散漫没有师承,变乱不一,名义上是利人,实际是误人了。为什么呢?如果我是法王,在法上可以随意自在;如果我是平民号称国王,就不能不慎重啊。二是,说华严就包含净土,说净土也通达华严。所以想说华严就说华严,想说净土就说净土,本来并行而不相违背。今天的人只知道华严比极乐广,而不知道弥陀就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啊。再说龙树菩萨在龙宫诵出《华严经》,却愿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是华严长子,却愿生极乐世界;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是辅佐毗卢遮那佛,号称华严三圣,却愿生极乐世界,都是有分明的根据,就如日月星辰摆在那里。居士您要提倡华严来风光四方,却与文殊普贤龙树等菩萨违背了,这又是我不理解的啊。何况方山的李栆柏列出十种净土,极乐世界虽然说是方便,而华严是方便与实际相互融通的,理事没有滞碍,事事没有滞碍。所以妓院屠场,无非是清净道场,更何况七宝庄严的极乐世界呢?

婆须蜜多(世友菩萨)没有讨厌不讨厌,都是古佛的作用,更何况万德具足的弥陀呢?居士在华严门中游戏没有妨碍,却在净土中有妨碍,这又是我不理解的啊。我与居士同是华藏的知心良友,而居士不体察我这微小的心意。又想拉居士您作为莲胎的骨肉弟兄,而望居士您对我不见外啊。

鲁川又回信说:各种不了义经论,《别行普贤行愿品》,与《大乘起信论》等经论,都有称说净土,这难道没有原因吗?但是在《华严经》中,没有提到,只是李栆柏列出的第十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比较明晰吧。《法华经》排序十六王子,其中有弥陀,没有特别定为一尊。那赞叹持经的功德,援引到净土,实际是说女人往生的因果。《首楞严经》二十五圣证悟圆通,文殊菩萨没有分高下,只是说“方便有多门”,又说“顺逆皆方便”。但是又论快慢不同,却在没有高下的分别中,又不是没有指归的啊。所以极要点在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而不推崇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更还有贬低,叫“无常”,叫“生灭”。就是像贤首、清凉等大师,极力标榜的小、始、终、顿、圆五教,大家都以为允当,也没有品评到净土。禅宗一派,尤其扫荡净土。如齐己禅师说:“唯有径路修行,依旧打之绕。但念阿弥陀佛,念得不济事。”又说:“或者像以前舍父逃走,流落他乡,东撞西碰,苦哉阿弥陀佛。”这样的话,也许觉得苛刻,但是难道没有原因吗?而他这样说,也必定是有道理了。所以通达的人常说“阿僧祇劫的辛苦修行,不如一念就得无生法忍”,又说“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何况无论三乘一乘,关键在于无我无我所。今天往生净土的人,我是能生,土是所生,自己与他人很清楚,生与灭很分明,欣喜与厌恶乱纷纷,无法细说。但从来谈净土的人,必定会说:“华开见佛悟无生。”他必定要往生见到弥陀,才从观音菩萨,或者大势至菩萨,或者阿弥陀佛那里,教他明白无生,这时才悟到,似乎是迂回迟缓了。再说华严法性大海所展现的全身,就如人身中有八万四千毛孔一样。东方的药师佛,西方的弥陀佛,各自在一毛孔中,说法度众生。倘若抛弃全身,只入一毛孔,不但是大海与水泡颠倒位置,而且苍蝇投奔窗户纸,这是为什么呢?先前我写信说,为净土根性的人说净土,为华严根性的人说华严,我自认为不违背诸佛法门,也是为尊者您的一片赤心。尊者您要带我入莲胎,那就是古人所说的“捉物入迷津”,与那“弃金担草”(《百喻经》故事)的寓言差不多了。尊者法会下的听众,从杭州到苏州,没有不是津津乐道九品往生。如果与他们交谈,稍稍提到上乘法,就吃惊瞪眼,或者更加嘲笑。这个过失,是在弟子呢,还是在师父呢?大丈夫气宇冲天,度众生为先。既然出世了,开讲堂了,登法座了,不具备大人物的气概,只是像街头巷尾的老阿公老阿婆的举止。一旦被聪明伶俐的人问住了,明白人抓住把柄了,是打算向天堂里藏身呢,还是在地狱里藏身呢?佛法大事,非同小可,愿尊者您郑重考虑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