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悲华经卷四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
『悲华经』文中提到,一时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本师佛以其三昧现种种世界于诸弟子。当时有一位寂音菩萨即请示本师佛,为何有的佛菩萨长住于庄严世界,而本师佛却愿意住于如此五浊恶世中教化众生。当下本师佛即开示道:『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不净土耳。是故吾以本愿。处此不净秽恶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因此因缘于经中开示诸大菩萨的本愿,而普贤菩萨即是其中的一位。
《时间》善持劫
《地点》删提岚世界安周罗城外阎浮园
《原由》
有一佛出世间,号宝藏如来。一日游行至安周罗城外阎浮园时,此处有一转轮圣王名为无诤念,生有千子。下有一大臣名为宝海,是梵志种。闻佛到此处。便一同至城外礼敬供养宝藏如来。并请佛住下接受圣王及其千子各各供养三个月,时经二百五十年。然而期间圣王与其千子除了发愿求王位与大富外,最多只求声闻)乘,而未有一位发愿求缘觉乘,更别提大乘。
之后宝海梵志至如来住处恭请宝藏如来接受其供养七年,并发愿有人能于梦中开示他,转轮圣王到底所愿为何?随后宝海梵志即做一梦,梦中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光入宝海梵志口中,身相庄严。又见其腹内有六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在莲华上结加趺坐三昧正受。其身旁有无数宝华围绕。之后又见圣王及诸王子,面呈畜牲相,满身污血,啃食种种虫兽,后坐在伊兰树下,又受种种众生啃食其身,直到剩下骨头为止。之后又见一些王子以须曼那华作璎珞,载小弊车驾以水牛,从不正道南向驰走。时于梦中,四天大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来至其处告梵志言,应将身边所有宝华一一授与圣王及其诸王子。梵志依其开示做为后即梦醒。
次日宝海梵志再次前往如来住所,请示其梦所意为何?其时转轮圣王与其千子亦在佛所听佛弘法。宝藏如来开示言,因为过去二百五十年来,宝海梵志劝无数众生皈依学佛,并发愿于后七年对宝藏如来做大供养,因此十方诸佛放光为梵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所见圣境,即为梵志未来成道相貌。腹中六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即为接受其如来教化之诸弟子。梦中见圣王与诸王子面呈畜牲相,受众生啃食,即因为其眷恋世间,只发愿求王位与大富,因不离轮回,而久受生死之相貌。梦见诸人以须曼那华作璎珞者,则是诸王子中发愿求声闻乘者,所现自调伏得寂静之相貌。
当下宝海梵志即劝圣王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而圣王却回答梵志:『我今不用如是菩提。我心今者爱乐生死。以是缘故。布施持戒听受妙法。』尔时宝藏如来即入见种种庄严三昧,现十方种种世界于大众。梵志复劝圣王,今已得见诸佛世界种种庄严,故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随意欲求何等佛土。时圣王即请示如来:『世尊。诸菩萨等以何业故取清净世界。以何业故取不净世界。以何业故寿命无量。以何业故寿命短促。』佛告圣王:『大王当知。诸菩萨等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五浊恶。复有菩萨以愿力故求五浊恶。』
尔时圣王即告佛言:『世尊。我今还城于闲静处。专心思惟当作誓愿。我如所见佛土相貌。离五浊恶愿求清净庄严世界。』佛告圣王:『宜知是时。』之后圣王便回宫内静修,其千子亦如圣王一般,接受梵志劝发菩提心后回宫静修。历时七年,已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受如来之三昧王三昧后,一一出定复回佛所,并于如来现不失菩提心三昧时,一一至佛前发愿,并接受宝藏如来授记。至第八王子泯图时,即为普贤菩萨。
《发愿》
第八王子泯图于如来前发愿,愿于不净世界修菩萨道,并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无有垢秽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愿得种种三昧,并令其他菩萨行菩萨道时亦得如是三昧:
■悉见种种庄严三昧:见佛菩萨净土庄严相,并使众生亦可见之。
■出离三世胜幢三昧: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在在处处现在诸佛。出离三世为诸众生说于正法。
■不退三昧:见如微尘等诸佛菩萨及诸声闻恭敬围遶。
■无依止三昧:以三昧力故作变化身。一一身遍至微尘数等诸如来所供养礼拜。以种种无上珍宝华香涂香末香妙胜伎乐种种庄严供养诸佛。并于一一佛所行菩萨道。
■一切身变化三昧:于一念中在一一佛前,知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
■功德力三昧:于一一佛前,遍到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世尊所。以微妙赞叹赞叹诸佛。
■不眴三昧:于一念中悉见诸佛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中。
■无诤三昧:于一念中悉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有净妙世界。
■首楞严三昧:入各道为各道众生说微妙法,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地。
并发愿愿所有众生断诸苦恼,得柔软心,得调伏心。以诸宝物供养于佛,供养佛已,悉发无上菩提之心。
《授记》
宝藏如来即对第八王子泯图开示:『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于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令心清净。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并将泯图王子改名为普贤,授记于未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有世界名『知水善净功德』,普贤菩萨将于此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复说偈言:
汝起善导师 已得如所愿
善能调众生 皆令得一心
度于烦恼河 及脱诸恶法
来世作灯明 诸天世人师
《功德》
■普贤:意为普皆贤善(见华严经),以十愿渡生。普贤菩萨在法界代表相法,修普贤十愿可增加福报。
■大行:代表行菩萨道最为彻底。
■忏悔法:以忏悔来改变名色中的种子,最终要做到无相忏悔,若能悟到罪性本空,也可依此入空,了脱生死。
■延命法:一般人并不熟悉普贤菩萨有此法。要行此法需要符合很多条件,否则只是单纯地将生命延长,意识却无法延长,而有如植物人一般。
■普贤如幻三昧:以忏悔消业障,并为众生解说忏悔法,带领众生一起在佛前忏悔。经普贤菩萨加持后可消许多罪业,并可因此累积相当多的福报。但修法之人必须深信普贤菩萨,所有修行上的障碍均以忏悔方式求助于普贤菩萨来解决。
■普贤十愿:广修普贤十愿,则可于转世时花开见佛入八地,并得佛授记。
●礼敬诸佛●请转*轮
●赞叹如来●请佛住世
●广修供养●常随佛学
●忏悔业障●恒顺众生
●随喜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修普贤法门主要是以供养得成就。
《法脉》
普贤菩萨的法脉主要是出自于普贤王如来,依次地修行,则有机缘一一礼敬供养到此一法脉的诸佛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如来■南无普贤行如来
■南无大行普贤王如来■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如来■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如来■南无大行菩萨
■南无普贤如来■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忏如来■南无金刚总持
■南无普贤光如来■南无金刚萨埵
■南无普贤愿如来■南无金刚手菩萨
■南无普贤智如来
其中金刚萨埵在密教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菩萨,在修许多密法时需要得到金刚萨埵的护持,修行才能有成就。金刚萨埵的本愿是『成就众生的菩提心』,其中菩提心又称金刚心、渡生心,主要的工作是护持住持与道场。又名真如金刚。
《忏悔法门》
在提到普贤菩萨时,其忏悔法门对每一位修行者而言,是最最重要的功课。因为当修行过程中面临重大因果业障时,在没有其他方法可解决的情况下,做忏悔法门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主要是因为普贤菩萨有此愿力,愿以忏悔来帮助众生,普渡众生。若是修行者愿意发深心于普贤菩萨面前诚心忏悔,则其重大障碍终有渡过的一天。
一般而言,忏悔的方式主要有针对业障与针对因果:■忏悔业障:忏悔时不但要诚心认错,更要知错。明确说出自己错在何处,并于菩萨面前发愿,愿意彻底改过,后不覆造,如此忏悔才有效。
■忏悔因果:在面对冤亲债主做忏悔时,应该要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将当下所受苦果观成是怨亲债主在过去生所受的苦果,或更有甚者。并以此为出发点,诚心向对方为自己过去生的无明所造成的伤害道歉,以求得对方的谅解。而不要在受苦时一味想着要快快了事,免除痛苦,如此忏悔才有效。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