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发布时间:2024-02-14 01:39:39作者:心经原文网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净土十疑论】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后面第七页,师父将杨杰居士的略传注释出来,我们简单来看过。

《杨杰略传》,杨杰,北宋无为,无为就是现在安徽这个地方,字叫做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万,年少登科,好禅,很喜欢学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这也是当时宋朝一个很了不起的禅师,义怀禅师。义怀每引庞居士之机语提撕,这义怀禅师经常引用庞蕴庞居士所参禅的禅语、偈语来开示杨杰居士。这个庞蕴是唐朝一个很有名的在家禅师,因为是在家居士,所以应该称做禅者,世称叫做庞居士。一日奉祠泰山,睹日如盘涌,因而大悟,呈偈于义怀,遂蒙称可。

这个杨杰居士也很不简单,有一天他在泰山这个地方奉祠,看那太阳如盘涌这样,而大开悟解,这样大悟。开悟后他写一首偈呈给义怀禅师。义怀禅师为他印可、称可。天衣义怀禅师是一个开悟的人,所以杨杰居士有这个开悟,感受之后呈偈于义怀,义怀禅师为他称可。可见这个杨杰居士参禅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会芙蓉道楷,相互酬问。芙蓉道楷也是当时的一个禅师,宋朝的一个禅师,世人尊他是曹洞宗的第八世,是山东人,在宋朝宋徽宗这位皇帝敕赐,道楷禅师的法号叫做宗照禅师,让皇帝赐他法号,表示他也是一位很有道德,很有修持的人。

道楷禅师在芙蓉湖建一座禅寺来弘扬禅宗,所以世人才称呼他为芙蓉道楷。杨杰居士一受到义怀禅师的称可以后,后来就经常与道楷禅师互相说禅话,相互酬问。宋朝宋神宗熙宁末年,归乡省母,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

这段话很要紧,为什么呢?你看一个参禅参了有所开悟体会的人,杨居士他才在宋神宗熙宁在此有写,是公元1068年到1077年,那个时候回去他的故乡探望他的母亲,因为闲居在故乡,才去参阅经藏经论,才归心净土。一个参禅有所开悟的人,看到藏经有关净土的经论以后,那个心才归心净土。

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什么样的启示呢?开悟的人知道真正要解脱生死,要怎么样?念佛!要不然他参禅开悟,受到开悟的禅师义怀大师为他印证称可,他后来为什么要念佛?

诸位!我们看我们中国净土宗十三代的祖师,很多祖师都是还没有

弘扬净土教法之前都是禅师。禅师在参禅参到明心见性开悟的,后来都是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你才知道,念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解脱生死是最为稳当,要不然这些这么行的禅师为何开悟之后反而要念佛?因为开悟之后,没有断惑,没有证真,无法跳出三界,无法解脱生死。

因为很多参禅的行者,他并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真正开悟的人,他见道之后才入手修道,入手修道要断见惑,断思惑,很难啊!那这样生死没有一个着落。当然开悟之后,知道生死了办的要紧,因此赶紧回头念南无阿弥陀佛。

好,看下面:

曾任两浙提点刑狱,有杨提刑之称。时诣天台山白莲寺,师事真咸,到了天台山白莲寺,拜真咸法师为师。礼智者之塔,礼拜智者大师之墓塔。晚年作监司群守,专事净业。到了老来专事什么业?净业,专念佛。

好!继续看下面:

曾画丈六阿弥陀佛像礼拜观想,临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逝。

你看坐着往生。这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阿弥陀佛来迎接,这个时候杨杰居士是断气还是未断气?临寿终时,是还有气还是没气了?还有气,就是这一世还未死,很要紧哦!

《净土圣贤录》里面千多个故事,不论出家在家,都同样和杨居士一样,所以在此师父要跟大家说,一个很要紧的观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现生这一世,不是死了后才去的,是这一生这一世这一口气还在吹风,临命终那个时候,还在呼吸,还未断气,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了。佛来了,是因为你把他三要求四拜托他才来的吗?是不是?还是你修行修到很有道德佛才来的,是这样吗?还是你佛号一天念好几万声,念到很虔诚,佛被你感动才来的,是不是这样?不是!若这样,佛为什么要来接你?对,一百分。

因为他发愿:「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念我的佛号,我就来解救你。佛发愿主动要救我们的,这样你今天在念佛靠着佛的愿,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会来吗?一定来。不是死到身体硬梆梆,过好几天佛才来,临命终佛就来了。

这样只剩一个问题而已,你要去不去,要去西方或不去而已。要去吗?要去。临命终之时阿弥陀佛来,但是你的老伴在旁边,把你的身体这样摇。哎呀!不要啦,你这样一去,放我一个孤单在人间,子子孙孙一大堆百多个,这样你忍心一个人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是要继续留下来和你老公你老婆照顾这些子子孙孙,还是要跟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子子孙孙你不要理他哦,先跟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再说。子子孙孙等到你去西方做菩萨,再化身回来护佑他们,对不对?对,这样就是百分之百往生的。

所以念佛大家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怕你不去而已。你这样信佛愿,念佛号,必定往生。一生念下去,这样就是有信心了,不用再另外去求一个信心,这种安心的感受就是信心。有体会,没有体会,将来临命终快要死了那一天,我们大家都会到。

佛现前威神加持,令心不乱,慈悲加佑,佛光普照,我们的烦恼、无明、业障都被佛的光明打破。世间这些感情、金钱、权势、名利,你不要了,佛来了,看到佛这么庄严这么好,往生西方做菩萨成佛这么大的利益,你怎么会让世间的感情、金钱、权势将你阻碍的了?不会嘛!这些你看到佛以后,你会感觉世间的金钱、感情、权势、名利如垃圾。看到佛来了你会知道,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黄金,你要黄金还是要垃圾?当然要黄金。所以你不用烦恼你看不开,放不下,看不破,这些都不用烦恼,我们现在就是因为佛还未来,所以在此会执着世间的金钱、感情、权势、名利会执着这些。大家都会执,哪一个不会执。佛来了自然这些你就不会执了,你就会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你在佛门一生在念佛,在用功,在拜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前高兴都来不及了,你怎么还会再留在这里?要不然你一生在学佛修行目标在哪里?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了,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可能还在这里犹豫不决?所以阿弥陀佛现前,赶紧坐上莲花,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好不好?好!好!要记得这个心,从现在保持到将来。

继续看,再两三行:

临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逝。辞世颂曰。

他要往生西方有说一首偈颂语,是辞世的颂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之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这种都是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留一首偈语来勉励大众,这种都是绝对百分之百往生的。

最近这一年因为师父在写书,所以从《净土圣贤录》里面千多个公案看过以后,发觉到有共通的一点,这些了不起的出家在家大德,要舍报往生西方,鼓励大家,都没有离开劝大家,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所以一个人他一生的修行,到了临终剩三两句话的时间要跟佛去西方了,他对大家开示说的话是不是最为要紧?是。你看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都叫我们怎样?「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如果现在师父自在要临终往生,剩下差不多两三秒钟的时间,要跟大家鼓励,我一样会跟大家说:大众老实念佛,师父去矣。

师父现在当然不是要往生,我现在就叫大家认真念佛,老实念佛,好好听经闻法。这样岂不也是大家捡起来用,能够让大家自身得到利益,对不对?对。何必一定等到师父死,临终那个时候你才信受呢?

享年七十,杨居士享年七十。

宣和中,有荆王夫人神游净土,见次公坐莲华上,则知往生必矣。著有《释氏别集》、《辅道集》等也有著作留在世间流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