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都是海洋动物死亡后留下的痕迹,珊瑚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死亡,珊瑚是珊瑚虫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新的珊瑚虫在老的珊瑚上继续生存,分泌出的物质从而被生死不断的叠加,一枝很一般的珊瑚,就可能要千百年才能形成,形成和堆叠的速度非常的缓慢。所以珊瑚从形成角度来说是造价昂贵的,一代珊瑚虫从生到死也不能令珊瑚整体发生明显的增加,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较大体量的珊瑚就要知道,这绝对是承载了众多生死而成就的,和修行是一样的,不是一辈子就能修成的。
往往很多人学佛会非常急切,总想我一定要马上明白这个道理、我要彻底地知道、我要完全地理解,这种想法绝对都只能算是妄想层面。亦如我常常提醒各位:任何一部经文都是佛对九法界众生宣讲的!下至地狱众生,上至诸众菩萨,如果我们上来就说我懂了,只能说这是相似的懂,而不是绝对的懂;绝对懂,必定要达到佛的层面,佛才能绝对懂得一部经文的趣入和奥义。我们试图去理解、去体会佛教的经典,正是源于此内容是九法界共尊同修的内容,在其中越多地去挖掘、越深地去体会、越扎实地去理解,会帮助我们更近一层、成长一点,所以注定这条路不是一挥手就可以成就的。
如达摩祖师到中国宣讲的禅法讲求顿悟,而《法华经》更是圆顿,是顿悟中的极品级别,是顿悟中最高等的。要顿悟的是什么?圆满顿悟的是什么?就是这个自己是谁的问题!所以禅宗里有一个传统话头“未生我时本来面目”,我没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当然绝对不是这辈子没出生,那么上辈子是什么样?这是错误的;而是我完全没有投生到轮回的时候,那个我是什么样的?没有以任何形态出现在生死里,这个时候是什么状态?各位学佛了,必然知道那就是自性状态了,就是类似于各种圣位的状态,到底是在什么阶段就要因人而异。所以顿悟的就是这个事情,圆顿的也是这个事情,只是圆顿就更加圆满和究竟。
而顿悟这个事情是真实可得的吗?这个话说来就要延伸到累生宿世的修行上了。就如群里有一些同修,据我所知是在过去生修行禅宗路数的,所以这辈子学净土啊,觉得契入的好像有点隔阂,总会在内心深处、驾驭心神的部分上,自然不自然地运用禅宗的路数,这些部分就是很微细的事情,各位当故事听就好了。虽然以念佛的方式,却以禅宗为心法,这个就不那么配套了,这个净土走得会偏空,就很不容易达到获得真实加持的体会,所以信心也偏脆弱,虽然可能因为见解很高大上,但是禁不住打击和磨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佛了,建立了很高大上的解悟,但是却很难有收获和前进的原因!就是信的地基不扎实,没有确切扎实的事项推进,这个信再坚定都是纸上谈兵,禁不住风吹雨打的。
所以如各位要扎实落实净土修学,针对净土的愿和信是不可以和其他宗门类通的,更不可以拿其他宗门的信愿作为净土宗的信愿,这是非常深度的一个混淆。在修行前中期是很难察觉的,若你荣幸,能走到修行的后期,这种影响就会非常强烈,这就像拿错了钥匙非要开这扇门一样,会很隔阂,乃至没有进步后,会对整体产生疑惑。这就类似四禅四天的天人一般,以为自己达到了,这是不行的。
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情,看经文就会发现,佛为菩萨、罗汉授记也是经历漫长劫数,《地藏经》里为主命鬼王授记当得做佛,一百七十劫这已经是非常非常快的了。《法华经》前面有很多授记的例子,各位看一看就知道,哪一个都不短。成就圣位到成佛还需要很漫长的努力,况且还有没成圣位要达到圣位的一步台阶,所以这个事情就不能急了。
我过去遇到一个人非常地傲慢,说上电视百家讲坛的那些人都不如他,又是这个乱说,那个瞎讲,不懂历史,不懂文化。我很惭愧遇到了这样的人和我同车,而且因为某些因素调换到我旁边的座位,所以我忍受他的这些如炮火一般的言语。知道我学佛所以他和我攀谈,但是可能我执著很重,觉得如果他的这个傲慢除不去,这个人是不可能扎实学佛的。所以在和他的交谈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干死他的傲慢。
所以说这个开悟的事情,大略是两百万人中能有一个人开悟这就算是非常不错的比例了,我把这话说完,他就兴奋了,因为他可能想当那两百万中第一,这个傲慢习气就跑出来了,他就问如何开悟。我说过去分享《心经》的时候,有一个同修当下开悟,开悟的当下和之后几天的状态是不可描述的,这是经文里没有记载的,各位当知这是秘密的部分不宜宣说,你到了就是到了,没到就是没到,你是编不出来的,就算抄袭你都没地方抄袭的。
对方听后就非常想知道《心经》到底说了什么?我说这260个字说是很短,但是想说明白到底说了什么,很抱歉我没办法一句话告诉你,如果我能一句话告诉你,观音菩萨也不用花260个字告诉舍利弗了。如我说的少于260个字就涵盖了心经的全部内容,那么决定是对观音菩萨的一种碾压和侮辱,这个事情我根本没能力做到;如果这世间有人能做到,各位可以寻他学习,但是我肯定是做不到。
说这位听《心经》时开悟的同修,他也是宿世累生的修行人,不是就这一辈子偶然遇到佛法的,你能这辈子遇到佛法,没有之前接触佛法的远因,现在是不可能遇到佛法的,这很简单。所以当你们远道而来进到这个幻海迷局群,我知道你们都是过去久修佛法,可能有的人是宿世前为高僧名宿,乃至有的人更是为佛法贡献很大,可是出轮回与否和你对佛法的贡献不挂钩的,这些和福德福报挂钩,和出轮回不挂钩。
就像念佛往生的事情一样,你不念,佛自然不接引你,就这样简单。所以修行是个人修个人的,没人能代替别人;如果别人能代替你,佛不慈悲,如果他们真慈悲应该代替我修行,我不用这样苦的轮回在生死里;我现在还在轮回中,就说明这是他人不能代替的,所以各位不要责怪佛菩萨。
修行就如珊瑚一样的,你要不断地努力,一生又一生地修行,不断地接续着,才能在某一天枝叶参天,才能在某一生终于露出水面,亲自见到阳光。
所以顿悟其本质就是渐悟的叠加和累积,渐悟的数量成为顿悟的质量。只是我们可以粗暴地理解:这一生希望就是那一个能露出水面的一生,这一辈子的努力,希望能达到跃出的临界点。所以古人的顿悟,是他累生修行积累,通过不断的努力突破了临界点,从而真正展现出过去努力的价值。
圆顿的圆在哪里?就如我粗暴的说:你们都要发愿往生极乐!这就是圆顿了,就是这一辈子就是最后的一辈子,这一生的努力后就是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这就是圆顿的开头。如果我们都能拿到这个圆顿的开头,也自然会在合适的时候拿到圆顿的结果,就如《法华经》取莲花做比喻,花果同时、花现果具,你拿到圆顿的开头,就当拿到圆顿的结果。
我们可以不去觉悟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可以不去深入理解体会教义的深邃境界,你要把往生的事情做扎实,这些就都不需要去做;但是如果想把往生弄扎实了,经文教义不了解,如何做?怎么做?怎么是对、什么是错?如何是契合、如何是攀缘?这都不清楚,往生的事情,你也肯定模棱两可。
就珊瑚比喻为圆顿,那么珊瑚的不断生死堆叠,这是代表我们修行的不断付出和努力——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一部经文念了几百年、几十生,终于这种努力在某一生达到临界点,突破之后珊瑚就跃出水面,之后就死亡了;而潜藏在海水下的还在继续生长,所以我们如果可以出轮回了,自然不需要再贪恋这个轮回的色身,更不需要为此色身而非常的忙碌和操心,因为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如果各位此生往生极乐,你们无量劫的轮回到这一生就可以终结了,这种不断延续生命的意义就可以彻底消失了;亦如珊瑚一般,最后留下光鲜绚烂而又坚固美丽,亦如你的故事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他人诵读到你的故事,会浮现笑意,这种精神层面的传递,超越了物质的约束和局限,更通过佛菩萨的广大平台传递到更为遥远、更为广阔、更为众多的听众心里,从而在他的心中萌发一个你故事的芽苗,他们寻着你的足迹和光辉,终将走到共同的终点。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