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儒学与禅宗的思想史“恩怨” 揭儒家与佛家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03-27 01:40:42作者:心经原文网
儒学与禅宗的思想史“恩怨” 揭儒家与佛家的关系 儒学与禅宗的渊源,是一个不能 一言以蔽之 的复杂论题,其间充满着排斥与吸收的思想史 恩怨 。大体来说,先是禅宗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基于现实关怀的人间伦理,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后来则是儒家面对时代挑战,吸收了禅宗的心性理论,开拓出了 援禅入儒 的宋明新儒学。

如果将唐代慧能禅的兴起作为禅宗正式形成的标志,那么在此之前,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儒家,都积极肯定 现世 生活的正面价值,主张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生命格局中 成己成物 ,实现 内圣外王 的人道理想。但总的来说,此两阶段儒学关注的重心皆在社会的政治伦理方面,而非个人的心性修养方面。

众所周知,源于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种 出世型 宗教,其思想性格与儒学强烈的 入世 倾向是格格不入的。在佛教传入前,儒学作为一种本土思想在中国已十分发达且根深蒂固,这使得佛教不得不做一定程度的性格调适,否则很难在中国扎根立足。印度的大乘佛教本有中观、瑜伽行和如来藏三大学派,后来只有如来藏一系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被发扬光大,正因为如来藏思想强调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与儒家主流的 性善论 、 人皆可为尧舜 等说法较为接近。而由慧能创立的禅宗,宣扬 心即是佛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把大乘佛教不舍世间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佛教日益世俗化、人间化。这时佛教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的伦理已基本上儒家化了。

佛教的这种中国化,拉近了它与中国人的心理距离,禅宗也因此得到快速传播与发展。到唐末五代,几大佛教宗派已相继衰落,独有禅宗风靡朝野,发展至烂熟阶段,出现了 五家七宗 。然而禅宗极度繁盛的同时,一方面牵涉到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 心即是佛 的禅法也开始流弊丛生。这又为后来宋明理学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宋代的 尚文 政治,尤其是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国策,大大促进了士大夫的人格觉醒和经世精神的复苏。加之异族欺凌所激起的民族意识高涨,一批儒者举起韩愈的 辟佛 旗帜,掀起了新一轮的排佛浪潮。如身为 宋初三先生 之一的孙复就痛斥佛老的 出世 ,激言 不能排佛老,乃儒者之辱 。文坛领袖欧阳修则称佛教为 魔教 ,是中国之大患,遗害无穷,呼吁儒者要 修其本而胜之 。儒家的批判使得一些禅门大师极力弥缝儒、释二教之异,为佛教辩诬。如云门宗禅师契嵩作《辅教篇》,认为儒、佛二教皆出自 圣人之心 ,皆教人为善。他以佛教的 五戒 、 十善 比附儒家的 五常 ,强调僧人必须对父母尽孝,力陈佛教符合 王道 ,在 正人心 、 兴善止恶 等方面可辅助儒教治理天下。再如临济宗的大慧宗杲禅师也声称 菩提心则忠义心,名异而体同 ,并自谓 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 。诚如学者所言,《中庸》《大学》等著作之所以恰恰在宋代被 发掘 出来,并一跃成为承载 道德性命 奥义的儒家经典,主要不是新儒家 出入佛老,返之六经而后得之 的结果,而是契嵩等高僧大德儒者化、士大夫化的结果。

从儒家一方看,当时很多士大夫与上述佛僧的观点已趋于一致。禅宗关于宇宙、人生本原的义理,以及通过 心灵体验 来赢得精神超越的种种方法,已成为不少文士的信仰与实践。由于对佛禅义理及工夫论的长期吸收,不少儒者骨子里已到了混淆儒、释而习焉不察的地步。如二程的著名弟子杨时,晚年就认为儒与禅不仅在工夫上没有本质差别,在最终的体验境界上也没有了区别,佛教的 无垢识 就是孟子所言的 性善 ,禅宗的 神通妙用 就是 尧舜之道 。

然而,佛教与儒学毕竟有着无法逾越的价值鸿沟。如契嵩禅师认为儒家的 仁义礼智 等名教,仅相当于小乘佛教中的人乘与天乘,属于渐教、权教而非 究竟 。这类说法,自然不能被程颐、朱熹等一批严于华夷之辨的理学家所接受。儒家要复兴孔孟之道以实现理想中的 三代之治 ,便不得不深研佛、道二家学说并与之 斗法 。朱熹批评禅宗只追求无 分别心 的 理一 ,而无考究万事万物之理的 分殊 ;认为禅家所见之理只是虚理,不过是玩弄精神,最终导致 见处行处打成两截 ,不可以拯救天下国家。

曾是朱熹论敌的陆象山则以 义利 二字判儒、释,认为儒家因 义 与 公 立教,佛家则因 利 与 私 立教。

熙宁变法 之前,宋儒大体上还保持着内圣外王的义理格局。但到了南宋,新儒学已经逐步占据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很多儒者对佛道智慧自觉不自觉地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儒学的精神面貌。这一变异的突出特征是儒家的 内圣 努力压倒了 外王 实践。尽管 得君行道 仍是后来大多数儒者高悬的人生理想,但从思想重心看,如何安顿身心性命则成了他们关切的焦点。这一变异,加强了儒学的内证性和宗教性,对于儒家道德人格的挺立、审美意境的提升、生命体验的深化,乃至 了生死 都有重大意义,但儒学原来强烈的经世致用品格反而因此有所减弱。至明代阳明心学的出现,这一趋向更加明显,其修养工夫论尤其到了 牛毛茧丝,无不辨晰 的地步。儒学至此,可算在思想战场上对禅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这一 胜利 ,恰恰是以对禅宗心性智慧的深度吸纳为前提的。经过这次思想聚合,佛教的一些精神因子,更深刻地融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投稿合作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