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道教创立之时,以老子为教祖。很多神祇都是从古代传说中继承过来,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神仙谱系。由于太平道发动的黄巾起义展现出来强大的宗教力量,三国、西晋之时,政府对道教都采取打压态势。等到了东晋时期,道教徒睁眼观察,发现佛教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进入中国的初期,也借助道教的力量发展自身。东晋大家族琅邪王氏世世代代信奉五斗米道,但鉴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佛教徒们找寻一切机会与王门俊秀人物接触。支道林是当时著名的高僧,便想通过结交王羲之,从而扩大佛教在士族中的影响。
王羲之是道教徒,非常看不起支道林。支道林只好请王羲之的朋友孙绰带着自己去拜访。哪知王羲之都不拿正眼瞧他,支道林碰了一鼻子灰。支道林不死心,有一次,趁王羲之刚要出门,就把他堵在门口。支道林说,“您先别走,贫道与您略谈几句。”他便和王羲之谈起了庄子的《逍遥游》,王羲之无奈,只好耐着性子听对方絮叨。支道林果然有些本事,“才藻新奇,花烂映发”,使得王羲之对支道林刮目相看。支道林从此在士人中站稳了脚跟。
王羲之《兰亭序》一个和尚,自称“贫道”,与人谈《庄子》,是不是有些荒诞的感觉?这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现实写照:借由道教来扩大影响。社会上有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传佛的说法,佛教徒也予以默认。只是后来佛教发展壮大之后,才坚决否认《老子化胡经》,反过来尖刻攻击道教。
道教徒看着佛教势力日增,再观察了一下教内的情况,发现道门自身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教祖老子只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曾担任过周朝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地位不高。道门的经典并不完备;道教的传承系统也不是很完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扩大道教影响,并与佛教抗衡,道教徒们开始着手改革道门。
“佛、法、僧”是佛教三宝。佛有三世佛,过去燃灯佛、现在如来佛、未来弥勒佛(或者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听上去威风凛凛,有通天彻地之能。道家代表老子,在《史记》中与韩非合为一传,孔子被司马迁列入“世家”,老子的地位明显低于孔子。更别提与十方世界之主的佛陀并论。因此,道教抬出了尊贵的“三清”。
三清“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魂魄经由太元玉女降生,这便是元始天王。
元始天王一气化三清;也有说老子一气化三清。这便是“三清”的由来。谁最尊贵呢?并不是我们潜意识认为的太上老君,而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度化的弟子,其地位也在太上老君之上。原来高高在上的太上老君,为了抗衡三世佛,已经屈居等三了。灵宝天尊的身世与释加牟尼相像。在古代某个时候,灵宝天尊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洪氏女子,过了三千七百年才降生,取名“器度”。器度后来修道,在一棵枯萎的桑树下凝视悟想一百天,终成大道。这其实和佛祖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证道几乎没有区别。可见这尊神祇是对照佛陀“应运而生”的。
大多数道教神祇为老百姓熟知,但“三清”在民间,除了太上老君之外,其他两位尊神知名度不高。太上老君便是老子,传说孔子曾向老子问道。老子丝毫没有给沾沾自喜的孔子好脸色,他不客气地说,“好的商贾深藏不露,就像没有货物一样;君子有高深的德行,却像傻子一样。去掉你身上的骄傲与过多的欲望和野心吧,这些对你都没什么益处。”
孔子回去之后,沉思默想了三天。后来,他对学生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能走;至于龙,出没于风云之上,难以测度。我今天所见到的老子,不就是一条龙吗?”孔子还是很有眼力的。后来孔子德行学问都有精进,成为“至圣先师”,应该从老子那得到了不少好处。
孔子问道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但那时佛教译出的佛经越来越多,律、论也有译出。因此,道教在东晋末已经有道经的“三洞”概念。后来,经过高道陆静修的整理完善,初步建立了道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体系。陆静修认为,三洞不仅是道教经典分类的方法,也是道经品级的高低和道士阶级的次序。道士入道后,修持经法应由低到高,依次授经修行。一般是先授正一,次洞渊或太玄,次洞神,次升玄,次洞玄,最高为洞真上清。这就是为什么道士们认为只要得到《大洞真经》,都不用服食金丹,诵读此经一万遍即可成仙。上经的威力可见一斑。
道教三宝是指“道、经、师”。道即三清,是万物之祖。经宝,即三洞四辅等各种真经,是度世的桥梁。师宝,就是十方得道圣众,即学道人的师长。师长能够开启学道人的眼目。因此,学道修道的人一定要敬奉三宝。道教的三宝既有佛教三宝的借鉴,又有根据当时国情的创新。
其实,从佛道两家的发展来看,一开始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既有斗争,又有借鉴。儒释道是中国文化大厦的三根大支柱,缺了哪一根,整个大厦都将变得不牢固。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值得继承和发扬。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