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
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变,不仅让我有了一颗乐观从容的心,而且也减少了对外界的贪求,注重于自我内心的修炼。我希望能够认真学习到深奥而哲理的佛法,并且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得知学佛的好处。作者:三宝弟子
我懂得了要有一颗无我真诚的心,这要搁在社会上是不可能的,以前是不肯吃一点亏,什么事情都讲报酬,生怕被别人说自己老实,但是在寺庙里我却换了一个人,也许是习惯成自然,我不断地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积极地去为别人做事,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一直以来都为这个转变欣喜不已。
真正开始学佛是近两年的事,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佛书,虽然只是囫囵吞枣般地粗读,却使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后来又去寺庙住了两个月,更坚定了学佛的信心。学佛之后,我能用平常心去看待人和事,不为之喜,也不为之悲。能容忍别人,且尽量地帮助别人。这在以前是很想象不到的。一年前我因为不堪复杂的人事环境,毅然辞去工作去四川和云南散心,无意中于许多名山古寺中踏足,去过云南的圆通寺、邛竹寺,也逛过成都昭觉寺与文殊院,起初只是喜欢其中清净的氛围和古朴的建筑,然而也许是这个因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开始学佛。回来后,亲戚朋友都很不理解,因为思想与观念的不同,他们便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人,觉得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时常来责备与规劝我,或者在其他处看我的笑话。按照以前,血气方刚的时候,我是忍不下来的,总要反驳的。可是因为看了佛书后,我懂得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一时逞口舌之快,也是于人有损、于己有失的行为,所以我也淡淡一笑,不挂在怀。我渐渐理解了没有得失心的好处,这都是学佛带来的,我很感激。
接着,因缘相会,我去了附近的寺庙小住两个月。寺庙虽然小,但是谨然有序,早晚课都一丝不苟。来时我存了一个我慢心,与法师说好,不做扫地做饭这些事情,法师也很客气,安排了一个轻松的职务。我起初很不理解别人干活的勤快与热情,但是,渐渐地,他们良好与上进的品德熏染了我,我懂得了要有一颗无我真诚的心,这要搁在社会上是不可能的,以前是不肯吃一点亏,什么事情都讲报酬,生怕被别人说自己老实,但是在寺庙里我却换了一个人,也许是习惯成自然,我不断地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积极地去为别人做事,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一直以来都为这个转变欣喜不已。我原来是个懒散随性、不喜欢受拘束的人,不太懂得礼貌和威仪,东西乱放、被子不叠、衣服也不整洁。法师由此特意地不止一次地叮嘱我,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我认真地接受之后,才明白了此中的好处,能够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打扫整理得干干净净的人,才有学佛的资格,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在这方面我又得了许多益处。在寺院里我坚持上早晚课,坚持念佛。
这是听从学诚大和尚开示录中的教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高兴念两千遍佛,明天心情失落了又不念,这是最要不得。很高兴的是,每天的早晚课我都没有落下,而且还背会了楞严咒与普贤行愿品。以前我总以为背书是最要不得的事情,枯燥乏味,浪费时间,如今我才真正懂得了,念诵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可以使自己的杂念纯净,不被外界的环境影响。因为这个好处,我又去背了金刚经与阿弥陀经。这真的很不可思议,佛法竟然就在平凡之中,既亲切又深刻。
学佛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主要的进益方面就是,体会到了如何去孝顺父母。单单心里想着孝顺是不够的,要实际运用在行动中。为父母买衣服、买手机等物,令父母欢喜;为父母买菜、烧饭、洗衣、洗碗等,不间断;父母的任何抱怨与牢骚话,都听都笑,父母喜欢看的电视剧,都随喜看。不仅孝顺要如此的真诚与尊敬,乃至做其他所有的事,都要把自己空掉,全身心地为别人。
也许与佛法真的有缘,一年前,我开始不断地读书,可以说是:万念放下,一心学佛。起初并不很读得懂,幸好有南怀瑾居士的许多解释佛经的著作,我看了之后受益匪浅。自己又去读原文,《楞严经》、《楞伽经》、《华严经》等等,但是读过之后都模糊得很,不得要领。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系统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有老师教授的必要性,我心情迫切地想寻名师教导,不再是闭门造车。之后我便下了一个大决心,一定要仔细通读几本佛学概论,于是很细致地读了戒诠法师编的《佛教基础》与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还作了读书笔记。这两本书我自己感觉可说是进入佛教殿堂的钥匙。我不仅初步地了解了佛学的基本知识,也懂得了学佛及修行还要依靠善知识,要有出离心,还要有菩提心。很幸运的是,北京龙泉寺广开大门,向外招生。有这么一个非常好的允许年轻人出家学习研究佛法的机会,我不禁欢喜感激。我自己单身,有一个哥哥,父母也有孙子来传宗接代了,所以很开明,同意我学佛出家,所以了无挂碍,志愿来龙泉寺接受出家的考验,常住也好,净人也罢,我愿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变,不仅让我有了一颗乐观从容的心,而且也减少了对外界的贪求,注重于自我内心的修炼。我希望能够认真学习到深奥而哲理的佛法,并且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得知学佛的好处。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