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所以吸引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面向:一是信仰的层次,给予苦难、绝望的人心灵的慰藉与希望。二是艺术的层次,将佛法及佛菩萨雄健、刚毅、宁静、空灵、柔和等等气质透过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使人感动。三是佛教的哲理,甚深微妙,吸引追求生命真理的人来研究、探索。四是佛法的禅修实践,教导人们在行、住、坐、卧、动静之中观照当下的身、心、外境,在平静中展现轻松自在的喜悦与洞见真相的智慧!
在这四者之中,佛法的源头在于禅修的实修实证,信仰、思想、艺术文化则是在佛法普及化以后的表现。
近年来佛教的兴盛带动了佛教信仰、义学研究、佛教文艺的发展,固然可喜,而近十年来,禅修风气盛行,中国禅宗、南传禅修、藏传修法、般若止观的流行,无论在法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显着的进步,更是直接让有心求法者在身心上得到受用。
不过,这些禅修方法各有其理论和特色,如何抉择契理、契机的禅修?如何才是契合现代人生活的禅修呢?
在契机上,我们可以用实际的接触来开始。在从前,因为地理的区隔,彼此无法相互理解、沟通,时至今日,交通便利、资讯发达,禅修者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禅修方法和老师,并亲自学习,进而融会贯通。许多人发现各种不同的禅修方法所体验到的境界,有着相当共通的特质,例如:宁静、轻安、敏锐、明朗,而这些种心灵品质与现代人的生活特别契合,相当程度地消除焦虑、紧张、混乱、浮躁等毛病,十分值得重视。
至于在契理上,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印顺导师的观点。印顺导师透过佛教思想的流变,以分析、归纳等方法,厘清大小、显密各宗的思想。他对禅修的许多观点,在由吕胜强居士所整理编纂的“妙云华雨的禅思”中,有着详细的陈述。还有,性广法师依导师的观点提倡“人间佛教的禅法”。读者也可以多加参考。
在止观的辨正上,导师特别说明“真实观”与“假想观”的差异。假想观就是心中想像一个所缘境作为观想的对象,而真实观则是不透过任何知识、经验、思惟、想像,直接观察所缘境的究极真实。
作为修定的方便,“假想观”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因为它仍不离意识的想像,所以不能见到实相,或有依地、水、火、风,青、黄、赤、白作观想,或是慈、悲、喜、舍作意,不净观、白骨观的修习,以及观想佛菩萨、本尊,甚至也可以用空、无相等义理为所缘来作观。不过,因为假想观重视“存乎一心、不待外境”,渐渐由“修定”、“修心”发展为“唯心”。
然而,佛法不共世间的特说在于“缘起无我”,必须以“真实观”,离心意识,现见当下的缘起、无我,才是究竟之道。因此,可以说,修定容易流于唯心,修慧才能现观缘起。反过来说,依唯心论不容易见到真相,依缘起论才能澈见真实。
那么,唯心论为中心和缘起论为中心的禅修有何不同?佛教的唯心思想,是在心识之外另立心性,生灭心之外另立不生灭心,以真常心为本体,这种说法近似玄秘的“梵我”论,立说以唯心体验为本,融入“空性”,以缘起为生灭法,认为缘起论不究竟。唯心论者视身、心、世界为心的显现,认为只要改变心,世界随即放变,只要明心见性,就算大事已毕,对于现实的生活并不关心,对社会大众的苦难也没有积极的作为,“老僧不出山门,度尽天下众生”的唯心思想;慈悲喜舍停留在观想,少有事修;喜好“圆顿”,希求速成,轻视由一一法中循序渐进思维、观察、明见真相。这是不合乎中道的偏颇思想,因为忽略现实,容易活在一己的主观世界中,并非究极的真实。
缘起论则直接由现实经验出发,了解事物之间的依存性,并且进一步洞悉五蕴、六处、六界一一皆是无自性,不需要建立玄秘的“心性”为一切法的本体。缘起论视身、心、世界为因缘的显现,心识只是因缘的一个面向,而不是全部。所以,在禅修上,会注意饮食、起居、运动、医药等因缘,不会将禅修中遇到的问题,一律看成禅病、心魔。同时除了静坐禅修之外,更重视动中的禅修,在当下身、受、心、法的相依相关中照见实相。
依缘起论而修定,既然视身、心、世界为因缘的显现,就不会将修定所得的体验神秘化,无论多么殊胜的境界,它都只是因缘和合的心识现象而已,重要的是由定而止息杂念、内心了了分明,可以提升心灵的品质,进而开发智慧,这就是禅定的功德。在忙碌的生活中,许多人容易紧张、焦躁,而透过禅修,可以快速地回到平静,譬如一个训练有素的禅修者,当遇到一些生活中的小困扰像是交通混乱的时候,只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短则几秒钟,最多一分钟,就可以回到当下,心境归于平静。
在慧观方面,由于于自我相应的识取得到了降伏,在遇到事情,心情波动时,就能快速照见当下的真实,明见身心、事物一一皆是无常、无我、缘起、空寂,心不执取,当下归于平静。所以,在禅修中,不仅仅是专注一心而已,还要能如实观察诸法的真实,对于所缘的境相,明了它的本质,例如:当观察出入息时,不仅是了了分明呼吸的起伏而已,还可以清晰地见到它的缘起:变动性和协调性,无形中消除对于出入息的固定化、机械式的刻板印象,呼吸的当下即是空灵、自由、丰富、鲜活的展现,由此延伸到每一个观察的境相,它们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空灵、自由、丰富、鲜活的,这就是诸法的基本性质,或称为“法性”。
当我们的心融入法性──万法的本质的时候,它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僵固的心态融化了,以前认为非得到不可、非这样不可的想法转化成顺其自然、不强求,但也不逃避什么,取舍心、得失心、对立感淡化,终至消失。因此,心灵得到未曾经历过的轻安与自在,虽然不想占有什么,却会用欣赏的眼光和创造性的活动丰盈整个生命,所以心境是开阔的;虽然心目中没有认定一个绝对的真理,却可以悠游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中,领略它的精采,所以思想是开放的。这就是依“缘起论”为中心的禅观而来的智慧。
当然,唯心与缘起并非绝对的好坏、对错,高明的唯心论,以唯心为方便,终归于离心意识,身心世界一一寂灭,现见实相。摄境归心、摄心归空,终于法性现前,如此,唯心不失为方便。可是如果认定“心想事成”,“离境说心”,或以为有“本体真心”这是违背缘起法性的外道思想。
另外“缘起为中心的禅修”,并非不重视心识的作用,只是视为必要条件、主要因素,而不是视为充份条件、全部的因素而已。根、境、识是相互依存的,储存在心识中的各种经历、信念、情绪若能透过禅修,通过缘起的智慧洗炼,洞见它的依存、幻化、空寂性,有漏的心识就转化成智慧心、解脱心、慈悲喜舍心。
譬如:当禅修者在身体不适时,在心中忽然浮现恐惧的感受,探索当时的缘起,发现那是由于至亲好友癌症去世的一幂幂回忆,铭印在内心“万一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话”的一连串联想而引发恐惧感。
禅修者以缘起观厘清思绪:了解时空因缘不同,所以不要跳跃式地不当连结;认清事实的真相,勇于承担,以此消除各种不必要、不真实的臆测和想像。即使面临痛苦和死亡,也可以深观生命的真相巧是缘生缘灭、无生无灭的。禅修不但可以停止胡思乱想,更能以甚深般若化解死亡的恐惧,达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修心和观察缘起结合,这可以说是结合“修心”和“缘起观”的禅修吧!禅修固然吸引人,而契理契机、合乎中道正法的禅修更是殊胜难得,需要我们深思、明辨,以免走入歧途呢!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