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在印度可以分为四大类别。
早期的寺院以石窟为主,由简单的精舍(僧房)和支提(佛殿)所组成。支提(chaitya)为梵文译名,别译为支帝、脂帝、制底,意思为聚集,积聚土石为塔,引申为宗教性礼拜的地方,意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庙”。据古玛拉斯瓦米(coomaraswamy)的说法,支提可以指一个建筑物、一个窣堵波、一个祭坛甚至一棵树。后来,支提才指僧人在山上开凿的马蹄形石窟佛殿。着名的支提有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阿旖陀石窟的塔庙,附近建有大量僧房。早期的石窟院,譬如巴雅(Bhaja)、克利(Karle)及纳希克(Nasik)的石窟院,都是以一座巨大圆形的窣堵波为中心。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