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唯一解脱之道
四念处禅——《大念处经》
作者 : 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圣法大长老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Ekayano ayaj bhikkhave maggo sattanaj visuddhiya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 bayassa adhigamaya,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
诸比库!有一乘道,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即是四念处。
《大念处经》由二十一种禅修的项目组成,如果要各别说明每一项禅修的项目,将需要很多时间。这部经开咎二十一扇通往涅槃的门,以上面的经句开始,列举了七种修习念处禅的利益。在我们未深入了解各种与念处有关的禅法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它们的利益。
依 Nidana Katha,这部经是佛陀在印度的剑磨瑟昙都邑(Kammasadamma),拘楼族中所说的经典。剑磨瑟昙都邑的建立是为了纪念顺陀须摩王(King Sutasoma)(菩萨的过去生)降服 Porisada。即使到了菩萨证悟的时候,这都邑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这里的气候与食物很适宜,所以居民很健康,而且能够了解什深的佛法。我们的佛陀在这剑磨瑟昙都邑说了许多什深的法,佛陀也选择了这剑磨瑟昙都邑作为开示《大念处经》的地点,一个什深的开示。居民们习惯于听闻这样的开示,每一个居民都是禅修者。不但诸比库热心及比库兴趣地修禅,居民们不论男女,工人及奴隶也投入禅修,因此佛陀在这都邑向居民们开示了许多关于禅修的经典。
以下简单的说明各种利益: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所谓四念处 ekayano maggo一乘道 sattanaj visuddhiya为众生之清净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为度忧悲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为灭苦恼 bayassa adhigamaya为得真理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为证涅槃
以上的经句包含了七种利益,其中的四种是“舍弃 ”的结果,三种是“觉悟 ”
的结果:一、众生之清净二、得真理三、证涅槃
(以上三种是“觉悟”的结果)
一、度忧
二、度悲
三、去除身体的痛苦(苦)
四、去除心理的痛苦(恼)
﹙以上四种是舍弃的结果﹚所有四念处禅的利益,浓缩于这七种利益。
“为众生之清净 ”(sattanaj visuddhiya)。诸圣贤如过去的佛、辟支佛及阿拉汉都是以这念处禅净化他们的烦恼;现在及未来的佛、辟支佛及阿拉汉也同样地以这念处禅来净化他们的烦恼,这方法是唯一趣向圆满清净的道路。既使是今天,那些想清除埋在内心百千种烦恼的人,必须具足净戒,并且有效的完成念处禅。心从开始修习念处禅时便已开始净化,经历七清净而到达最高的清净——涅槃。
“为度忧悲”(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失去亲眷、财富、道德、正见、健康,这是一些生于这世间所要面对的灾难。这些忧折磨内心,带来许多痛苦令受难者丧失意识仍至生命。要克服这些痛苦,必须修习四念处。那些遭受大灾难的人如 Patacara,曾经以修四念处禅来克服忧。透过证得四道,令他们获得涅槃的完全安宁,即圣者无忧的境界。活在今天的我们,也一样能够战胜痛苦而无忧。要达到这目地,从始至终的修习如经典所说的念处禅是必要的。
“为灭悲”(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哭泣及悲叹是伤心的表现。念处禅是到达无哭泣,无悲叹的境界之方法。
“为灭苦恼”(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苦(dukkha)是身体的痛苦。我们的身体会遭受到各种痛苦的感受,这些苦受能够透过念处禅的修习,而正念地,愉快地加以忍受。 “恼”(domanassa)是精神的痛苦。既使没有外相的存在,恼也能够占据内心。最有效的治疗各种心理压力的方法是念处禅,这世界上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与它媲美。
“为得真理”(bayassa adhigamaya)。Baya有时指涅槃,有时指道智(magga bana)。因为接下来要谈的是 “为证涅槃(”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所以这里的 baya表示四道智。达到这道智之前的修行既是四念处,没有四念处,是不可能证得圣道的。
“为证涅槃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想要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志欲,于那些见到有为法之过患,以及充满三界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者的心中生起。对于这些人,修习四念处是一条解脱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即所有轮回中的痛苦的道路。修习四念处将培育八圣道,是唯一趣向涅槃的道路。涅槃是永远安宁,无有悲伤,无有生老病死,无有忧悲苦恼,无有爱别离及怨憎会苦的境界。正等正觉的佛陀,经历四阿僧袛劫的修习四念处,培育一切知智而证得圆满的觉悟,他本身便这样的教导如上所说的法。所有,在这开示中所说的法都是为了培育八圣道之法。
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及法念处。修习四念处被称为“一乘道 ”(ekayana magga),这用词可作几种诠释:
1.)它是一乘道,因为这是必须由自己去修习,靠自己的力量修习的方法。 2.)(Ekocamaggo, na dvedhapatho)四念处不是两条路,只是一条路,没有分路,因此它是一乘道,而且是完成八圣道的初步修习法。 3.)宇宙中唯一堪称无有伦比的老师是世尊、阿拉汉、正等正觉;就是由他而发现这四念处禅。没有天人或梵天教导他,他自己开展出来,透过长时间的修习,在证悟时圆满了四念处。因此称之为一乘道,因为是他独自发现的。 4.)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见到这种禅法,没有其他的宗教指出这条道路。因此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找到证得须陀含、斯陀含、阿那含及阿拉汉诸圣者。又,这四念处禅不会引导人们离开正轨,它确定是一条通往涅槃之路。素诃主梵天(Sahampati)于佛前说: “Ekayaj jati khayanti dassi, Maggaj pajanati hitanukampi Etena maggena atamsu pubbe Tarissare yeva taranti oghaj”
过去诸佛、辟支佛及阿拉汉以四念处这条道路超越轮回苦海。未来的诸佛、辟支佛及阿拉汉也以同样的方式超越苦海。现在的苟达马佛陀(古译:乔达摩佛陀)与及他的弟子们已经以同样的方式超越轮回,而到达永远安宁的涅槃,如以上的偈颂所说。
所以,四念处是一乘道,因为它是直接通往涅槃的道路;是唯一的道路,是条直路。我们现在正走在朝向培育四念处之路,持戒、闻法、讨论法及实行我们的义务。这些修习肯定的将帮助我们超越欲、有、见及无明之洪流,将我们从死、衰老及苦中带往涅槃。我们必须时常这样思惟,体验法的喜悦。
我们必须了解为甚么念处禅分为四种方法。事实上只有一种禅法,念处即指正念的培育。正念在三十七道品中占了八处的作用。在四念处中,正念有四种住处。另外,他是五根之一根( indriya),五力中的一力( bala),七觉支中的一觉支(念觉知)(sati sambojjhavga),以及八正道中的一正道即正念(sammasati)。
同样的念构成了四种念处,四种念处是获得透视五蕴的性质的观智。身随观展示对色蕴修观的方法,受随观是对受蕴修观,心随观是对心﹙识蕴﹚修观、法随观是对想蕴及行蕴修观。这样,了解所有五蕴的无常、苦及无我相的方法便清楚的展示了。
身随观( kayanupassana)排在第一,因为色蕴是四法(四念处)中的基础,因此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受随观(vedananupassana)是对于受的观禅,比身随观较微细,排在第二。对于心的观禅,心随观( cittanupassana),比受随观更深入,排在第三。最后是最深入的法随观(dhammanupassana)。
佛陀教导身随观以帮助众生克服三种颠倒( vipallasa)。大多数的有情认为这污秽的色法是可爱的,他们于污秽中见美丽。这产生见颠倒( ditthi vipallasa)、想颠倒(sabba vipallasa)及心颠倒(citta vipallasa)。佛陀接著教导受随观,以令被乐受所迷惑的有情觉悟受的实相是苦。心刹那刹那的生灭,可是诸有情被见、想及心所迷惑,认为是永恒的。佛陀教导心随观以已显示心的瞬间生灭的特性。佛陀最后教导法随观,以向于诸法产生永恒我之见、想及心颠倒的诸有情,证明无我的真理。
另一个原因为什么念处禅分为四个部份,是为了适合四种根性(的众生)主要有两种根性——爱显著者及见显著者。每一种根性进一步可分为两种:钝慧者(manda pabba)及利慧者( tikkha pabba)。身念处是适合钝慧爱显著者的禅修者,受念处适合利慧爱显著禅修者,心念处适合钝慧见显著者的禅修者,法念处适合利慧见显著者的禅修者。
此外,有些禅修者在过去生中曾经修禅,四念处禅也为他们而教导,以令他们获益。这些禅修者可分为两类:止行者( samathayanika),即曾经修习过止禅者。观行者(vipassanayanika),即曾经修习过观禅者。这两类禅修者中皆
有钝慧及利慧者。身随观是钝慧止行者通往涅槃之路;受随观是利慧止行者通往涅槃之路;对于那些曾经在过去世修习观禅者,心随观与法随观是最适合的。心随观适合钝慧观行者;法随观适合利慧观行者。因此,我们的佛陀教导了适合不同禅修者的念处禅——已经修习止禅及修习观禅者;爱显著者及见显著者;及那些法无常、苦、无我及不净看成常、乐、我及净者。不管我们依各自的性向选择了四种禅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将趣向涅槃。这就像从四个方向通过四门而达到同一座城市。不管修习身随观,受随观,心随观或法随观,都将到达涅槃城,永远安宁没有老死或各种痛苦的境界。因此四念处是一乘道,一条通往同一涅槃的道路。
《大念处经》教导我们修身念处的方法。第一是入出息念;第二觉知威仪;第三四种正知;第四厌恶作意;第五界作意;最后是九种尸相的。总共十四种修身念处的方法。
入出息念和厌恶作意可以作为止禅来修习并证得禅那,其余的十二种方法是修观,不能证得禅那。修入出息念可以证至第五色界禅,此后修观,证得涅槃的道果。厌恶作意只能到达初禅,禅修者依此可以发展观禅,觉悟涅槃的道果。修习其他的方法,如觉知威仪,四种正知及界作意,可以证得近行定,克服五盖,续而通过修观证得涅槃的道果。
因此,十四种方法中,最容易和最喜悦的方法是入出息念,这是为什么他被放在第一位。具足十力的佛陀,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教导业处修习,趣向完全解脱生死轮回的善知识。无以伦比的禅师、佛、世尊,是通过入出息念的禅修而在菩提树下证得圆满的觉悟;这是另外一个原因为什么入出息念在四念处中排在第一位。
入出息念的所缘是入息和出息;在开始禅修时,禅修者在入息、出息经过鼻孔时,注意呼吸。关于觉知威仪,禅修者注意行、住、坐、卧的姿态,这是观禅。
四种正知也是另一种观禅,所有身体的行为分为七组,依四种正知来观察 ——目的有益正知( sātthaka-sampaja..a)、适宜正知(sappāya-sampaja..a)、
行处正知( gocara-sampaja..a)及无痴正知( asammoha-sampaja..a)。关于厌恶作意,以五种方法观照三十二身分,这可作为修止禅,证入初禅;或者后来依之修观禅。关于最后的九种尸相,当业生的火界﹙、识及命根﹚消失时,便是死亡。九种尸相的禅法,牵涉到死后尸体的九个阶段。生命的无意义及痛苦以无常、苦及无我来观察,这也是一种带来观智的禅法。
此外,还有以十四种身念处的方法作为甚础的四种禅法,亦即另外四种身随观的禅法。这些不见于四念处经,而是在《身至念经》,即中部后五十经的其中一经的注释中说明。从头发开始的三十二身分依颜色而分组,诸身分有四种颜色;青、黄、赤及白。青色的身分有如头发及体毛,可作青遍处的所缘;黄色的诸身分可作黄遍;红色的诸身分可作红遍;白色的诸身分可作白遍。《身至念经》的注释如上说明四种颜色的遍处禅法,依之可以证得全部五种色界禅那。加上这四种,总共有十八种身念处的禅法。
当培育任何一种身随观的方法时,受随观、心随观及法随观也得以培育。禅修者以七清净净化其心,证得所有十种观智,此后开启证得须陀洹道果、斯陀含道果、阿那含道果及阿拉汉道果之门,这是以净化的过程而渐悟涅槃。
受随观(vedananupassana)居其次,它是禅修的一标题,有九种观察受的方法。有可喜而产生乐之(乐)受,有令人不喜欢体验,难于容忍之(苦)受,有不苦不乐之(舍)受。因此有三种受,即苦、乐及舍受。另外有依身受及心而受分别的诸受,即乐、苦、忧、喜及舍。苦身受是苦根(dukkha indriya),乐身受是乐根(sukha indriya),忧身受是忧根(domanassa indriya),喜身受是喜根(somanassa indriya)及舍身或心受是舍根(upekha indriya)。
诸受也可以分为:眼触生受(cakkhu samphassaja)——眼触色而生受耳触生受(sota samphassaja) ——耳触声而生受鼻触生受(ghana samphassaja) ——鼻触香而生受舌触生受( jivha samphassaja) ——如触味而生受
身触生受( kaya samphassaja) ——身触触而生受意触生受( mano samphassaja) ——意触法而生受
佛陀曾经指出观察诸受的九种方法。苦、乐、及舍三受,必须在他们生起的时候客观的观察。当苦受生起时,必须客观的观察苦受为苦受,乐受为乐受及舍受为舍受。
三受的每一受可分为有染(samisa),这是依于欲乐的受;及无染( niramisa),这是依于善心的受。有染乐受从享受欲乐生起,当它生起时必须即刻作为观禅的所缘。无染乐受是与善心,如布施、持戒、修禅、行善时的善心相应而生起的受。这种受也必须以无常、苦及无我来观察。不管是有染或无染乐受,禅修者必须不执著它,而将之作为禅观的所缘。苦受也分为有染及无染两种。有无法获得五欲,或者失去能产生快乐的感官对象的苦(受)。这些有染苦受必须马上作为观禅的所缘来观察。苦心受及苦身受可以在布施食物,持戒或修禅的时候生起。
这是无染苦受,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必须这样的观察。同样的,有染及无染的舍受也必须作为观禅的所缘来观察。
因此有九种观察受的方法,禅修者透过受随观之门,进入禅修,在诸受生起时观察它们的无常、苦及无我。当培育受随观时,身随观、心随观、法随观也都在心中培育。透过七清净而净化内心,圆满各种观智,依禅修者个人的意愿,可以经过须陀洹等四个阶段而证得涅槃。
在心随观,我们会教导以十六种方式观察心。我们的心像流水,心法一个接一个的生起与消灭。佛陀依生起的根门把心分为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在修观时,这六根门的识,依当下心的状态观察,这样可以观察八十一种世间心的无常、苦及无我。禅修者观察识生起时的心的状态,培育心随观。对根门识的觉知帮助禅修者了解他的心。有贪心及无贪心;有嗔心及无嗔心;有痴心及无痴心;(沉寂心及散乱心)、(广大心及不广大心)、(有上心及无上心)、(等持心及不等持心)、(解脱心及不解脱心)。总共十六种心,是心念处的所
缘。
当贪或执著在心中生起时,便以觉知如实观察它;当贪或执著消失时,必须如实觉知无贪心:“现在心没有贪”。同样的,当嗔心生起禅修者觉知“嗔已经生起”,并且观察那心的状态,“嗔心、嗔心”;当嗔心消失,慈心生起,禅修者观察“慈心”。当禅修者这样的观察心,心随观念处将发展,伴随著身随观、受随观及法随观。对于三相的了解及各种观智,这些也都将逐步开展出来。禅修者的心充满观智的喜悦,或迟或速,将经历四个阶段,即须陀洹等而觉悟涅槃,永恒安宁的境界。
觉念诸法,即法随观,可分为五个部份。
第一、观察五盖;
第二、观察五蕴;
第三、观察六处;
第四、观察觉支;
第五、观察四圣谛。
佛陀这样的开示五种观察诸法的方法。法随观是比其他三种随观更加深入的禅法,不过如果了解了它,便容易修习。
有五法能令心散乱,障碍心,防止戒的建立。这些就是五盖,即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悔及疑。由于缺乏正念,心被五盖所占据;如果具足正念,它们便马上消失。五盖必须成为观禅的所缘而加以克服。
当贪欲生起时,必须即刻觉知“这是贪欲,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当嗔恚生起时,就像当一个人的手接触到火炭时会马上移开,嗔心必须马上观察为“这是嗔心,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同样的,昏沉睡眠、掉举及疑(对教法、方法及三宝的疑)都必须在它们生起时就觉察它们,观察它们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当五盖消失时,也应该观察到这也是无常、苦及无我的,禅修者应该观察五盖以永远的去除它们。
当一再的观察五盖,将培育法随观。同时,其它的三种随观,即身随观、受随观及心随观也将趋于圆满。所有的十种观智,从名色区别智开始,于心中成长。这些将带来四圣谛的如实知及四阶段的觉悟涅槃。
接著是对五蕴的观禅,色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及二十四种所造色所组成。禅修者把色蕴及余蕴观察为名及色,这是对于五蕴的观禅。例如,眼接触
一色所缘,这是一种外处的色,属于色蕴,我们这样观察:“这是色蕴,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这是对于色蕴的观禅。
同样的方法用于任何感官的所缘,如声、香、味、触;或硬、软、冷、热,流动或移动。当这些所缘与感官(诸根)接触时,应加以观察:“这是色蕴,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 ”。以这样的方法,禅修者观察色蕴的生起与消失。这是法随观,即觉知诸法的观禅。
Vedana是受,如我在开始时所说,受依六根门——眼、耳、鼻、舌、身及意,而分为六种,在受生起及消灭时,观察受的生起,生起受的原因及受的灭,因而见到它的无常、苦及无我性,这是受随观及受蕴的观禅。Sabba是想,即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作用。有六种想,即色、声、香、味、触、法的想。这是想蕴,须观察它的无常、苦及无我,这也称为法随观。行蕴主要包含思心所。除了受及想之外,其它随思心所生起的心所也都属于行蕴。贪、嗔、见、疑、慢诸烦恼,及信、伺、胜解、念、定与慧,这些都是行蕴,必须观察其无常、苦及无我。 Vibbana是识,它也是心随观的所缘。识蕴也是无常、苦及无我,必须这样的观察。
这样,五蕴,即色、受、想、行及识是观禅的所缘。观察它们的无常、苦及无我便是五蕴的观禅,这是另一法随观的范围。当五蕴的观禅发展,将圆满十种观智,禅修者将以预流(初果)开始,逐一体会涅槃。
Ayatana vipassana,即观察六内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外处,即色、声、香、味、触、法,这真的是最容易的一种观禅。当禅修者观察接触根门的外所缘时,观禅是最容易的,当眼见色时,色是外处,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眼是内处,它也是无常、苦及无我的,了别色所缘的识也是一样具有三相,即无常、苦及无我,在见的那一刻生起的触、受、想、思、一境性,这些都是法处,每一法也是无常、苦及无我的,要这样观察整个见的过程。所有十二处,内及外,同样的必须当下观察它们的无常、苦及无我,这是对处修观禅,也是法随观的一个范围。
七觉支的观禅将培育七种善法,即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及舍。当
它们生起时,禅修者便观察每一觉支。如果禅修时,正念很好,便观察它;“这是念觉支,它生起又消灭,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当禅修者继续禅修,他将了解各种法,这是择法觉支,它也是无常、苦及无我的,禅修者不断的以身精进及心精进来禅修,这是精进觉支,喜生起了,这是喜觉支。禅修的过程中有身轻安及心轻安,这是轻安觉支。定变得强有力,这是定觉支。禅修者必须在每一觉支生起时观察它的三相,即无常、苦及无我。当禅修者以念及慧这样观察,舍生起,这是舍觉支;当它生起时,必须观察它的无常、苦及无我。观察了所有七觉支,对于七觉支的观禅即完成。七觉支的观禅完成了法随观,法随观的完成即四念处的完成,透过七清净,及从禅定到观禅,心逐渐清净,最后觉悟涅槃。
最后是对四圣谛的观禅,以四圣谛的角度来观察名与色。四圣谛即是苦、苦集、苦灭及灭苦之道四者。苦包含了八十一世间心,五十一心所(贪 “lobha”除外)及二十八种色,这些是苦蕴,也即是苦圣谛。贪( Lobha)是集圣谛。涅槃界( nibbana dhatu)是灭谛。以正见开始的八正道是道谛,即导向苦之灭的道圣谛。以上所说,只有苦及集被观察其无常、苦及无我。眼见色,色是苦圣谛之一法,它是无常、苦及无我。能见的眼也是无常、苦及无我,它也是苦圣谛之一法。由眼见色相触而产生的识,(俱生的)心所如触、受、思、一境性、命根、作意,这些都是苦圣谛,是无常、苦及无我的。以这样的方式观察每一根门与外尘接触,禅修者即在修法随观。
如果生起任何对于感官的所缘,即色、声、香、味、触及法的贪爱,这便是集谛。那贪爱必须在它生起时,客观的观察它,“这是贪爱,是苦的原因”。假如生起对色所缘的贪爱,这便是色爱( rupa tanha),亦即集谛,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如果生起对于声音的贪爱,觉知它是声爱( sadda tanha),亦是集谛,观察它的无常、苦及无我三相。当生起对于香的贪爱,马上观察它,“这是香爱”(gandha tanha),它是无常、苦及无我的。因此,如果生起对于感官的所缘的贪爱,禅修者以正念观察它是集谛,无常、苦及无我,这便是圣谛的观禅。
当贪爱消失,内心生起宁静、冷静、舒适,这是灭-涅槃界,即灭谛。当爱(tanha)消失,禅修者必须觉知它的灭:“贪爱已灭,这是灭谛,这是好的,可喜可乐的”,禅修者这样观察那心境,这也是对圣谛的观禅。
贪爱的消失是透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及正定﹙一境性﹚。禅修者逐一的了解它们。当正见生起,禅修者观察“这是正见,是一道支,善,可喜,可乐”。当禅修者辨识到正思惟,它即成为禅修的所缘,“这是正思惟,善,可喜,可乐 ”。同样的,当禅修者辨识到其它善法,例如:精进,便观察“这是正精进,是一道支,善,可喜,可乐”。当禅修者以正念观察诸法,以四圣谛的观点,在它们生起时,观察它们,这即是圣谛的观禅。
法随观念处以四圣谛的观禅而完成。以这样的方式,苦圣谛,即生老病死;苦的原因,即爱;苦的灭,即涅槃,其相寂静;趣向灭苦之道,即八正道,这每一圣谛都以念及慧各别的观察。如此培育法随观的禅修者,完成了所有的四种念处。就好像从四个门进入同样的城一样,四念处的修习将导向相同的涅槃城,脱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无生无灭,永恒安宁的境界。
佛陀指出了依修比库念处的 21扇通往涅槃的门之后,肯定的这么说:
诸比库!如果有一人依我所教导的方法,持续修习四念处长达七年之久,他将证得最高的境界,阿拉汉,断除一切烦恼;或者证得不来(第三果)的道果。如果他持续修习四念处长达六、五、四、三、二或一年;或者七、六、五、四、三、二或一个月;或者七天,假如他具足过去生的波罗蜜,他将于今生肯定会证得阿拉汉或者不来果。
佛陀这样的说了《大念处经》,这禅修的开示是那么的有力量,比库当中有比库、比库尼、近事男及近事女,其中有三万名比库在开示结束时,就在坐著闻法的情况下,证得阿拉汉。在他们的心中,培育著所有的四念处,逐一的成就七清净,证得入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及阿拉汉果,圆满的证得涅槃。这些尊者,于现世获得所有的七种利益:“众生之清净,度忧悲,灭苦恼,证得圣道,觉悟涅槃”。他们进入永恒安宁的城市——无为的,无生的境界,不再有出生比库、病及死,或者任何其它轮回的痛苦。
我们礼敬这些比库,希望我们透过禅修,也一样能证得如他们所获得的大智慧。但愿我们透过这念处禅,经历七清净,也证得内心的清净。但愿我们证得那永恒的快乐及安宁,即涅槃,如同诸佛、辟支佛及阿拉汉所证得的一样。
萨度(sadhu)!萨度( sadhu)!萨度( sadhu)!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